第1章《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共13题)
1.某萃铜余液主要含有、、、、等离子,从萃铜余液中回收金属和制备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含有1mol过氧键,则中S的化合价为
B.“氧化除锰”过程中,可用绿色氧化剂来代替
C.“调pH”时,试剂X可选用ZnO或除去
D.“沉锌”的离子方程式为:
2.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铝热剂焊接钢轨 B.黏土烧结制陶瓷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甘油作护肤保湿剂
3.下列有关碱金属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金属单质均为银白色,密度均小于水
B.碱金属单质从Li到Cs,熔点依次升高
C.氢氧化铯碱性强于氢氧化钠
D.碱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从Li+到Cs+氧化性依次增强
4.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离子aAm+、bBn+、cCm-、dDn-(m>n)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氢化物的稳定性:HmC>HnD B.单质的还原性:A>B
C.原子半径:A>B>C>D D.离子半径:Cm- >Dn->Bn+>Am+
5.有关下表中的内容,叙述错误的是
元素符号 ① O
核外电子排布 ②
原子半径/nm 0.075 ③ 0.071
最高正化合价或最低负化合价 ④ -2 -1
A.①中元素符号是N B.②为
C.③的数值范围为0.071~0.075 D.④的数值为+6、-3
6.下列实验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
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在同一水平线
C.使用容量瓶前应先检查它是否漏水
D.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边加热边搅拌直至溶液蒸干
7.世界资源储量最大的滑石矿位于江西上饶,经分析发现滑石中含有4种短周期元素W、X、Y、Z,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且位于不同的主族,X的某种单质被喻为“地球的保护伞”,W2X2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W B.化合物YX是一种很好的耐火材料
C.Y单质只能与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氧气反应 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8.化学学习中常用类推方法,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CO2为非极性分子,SO2也为非极性分子
B.固态CO2是分子晶体,固态SiO2也是分子晶体
C.NH3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BF3的VSEPR模型也为四面体
D.Al(OH)3能溶于NaOH溶液,Be(OH)2也能溶于NaOH溶液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②质子数相同且电子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不可能一种是分子,另一种是离子
③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④一种元素不可以形成不同的单质
⑤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值就是质量数
A.②④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见下表:( )
元素代号 L M Q R T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89 0.074
主要化合价 + 2 + 3 + 6、 2 + 2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Q 的氢化物不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
B.T 的气态氢化物分子间存在共价键
C.M 与 T 形成的化合物能与 NaOH 溶液反应
D.L、Q 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等
11.已知高氯酸铵是火箭的一种燃料,加热时发生反应: NH4ClO4 →N2↑+ H2O↑+Cl2↑+ O2↑(方程式未配平),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该反应是一个焓减和熵增的过程
C.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VIIA族
D.该反应的氧化产物只有氮气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溴应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挥发
B.加入 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有 SO存在
C.提取碘水中的单质碘,可选择乙醇做萃取剂
D.食盐水中含有 Ca2+、Mg2+、SO离子,可先后加入稍过量BaCl2、稍过量 Na2CO3、稀 HCl调节 pH将它们除去
13.下列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硅晶体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陶瓷、玻璃、水泥都是硅酸盐产品
C.二氧化硅在电子工业中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
D.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和氢氧化钠均能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二、非选择题(共10题)
14.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1)汽车在“超级高速公路”上行驶,自动收费系统会通过车载芯片对车辆进行自动收费。制取芯片的主要原料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中国的高铁技术居于国际领先地位,高铁座椅内填充有聚氨酯软质泡沫。聚氨酯属于_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B.无机非金属材料C.有机高分子材料
(3)水泥被广泛地用作建筑材料,是因为水泥可以在空气和水中___________。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黏土和___________。
15.回答下列问题:
(1)鉴于的存在,有人建议可把氢元素归到第ⅦA族。根据氢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与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相等,也可把氢元素归到元素周期表中的_______族。
(2)甲元素层上7个电子,甲元素与硫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______(填元素名称),写出可以验证该结论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
(3)近年来“铊中毒”事件屡屡发生,铊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铊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铊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六周期第ⅡA族
B.铊原子的中子数为
C.铊原子有6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上有3个电子
D.铊元素的金属性比铝元素的强
16.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铝热反应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用途之一是焊接钢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硅材料”又被称为信息材料,作为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制造集成电路的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胃舒平是治疗胃酸(HCl)过多的常用药物,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其治疗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2H2CrO4 + 3H2O2 = 2Cr(OH)3 + 3O2↑+ 2H2O中H2O2的变化过程为H2O2→O2。
①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该反应方程式中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_
2H2CrO4 + 3H2O2 = 2Cr(OH)3 + 3O2↑+ 2H2O
③ 若反应中转移了3 mol电子,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_________L。
17.由铝硅两种物质组成的试样11 g,均匀地分成等质量的两份,一份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可产生气体a L,一份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b L,合并两次收集的气体共有11.2 L(标准状况),问此试样中铝、硅的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_________。
18.有A、B、C三种二价金属,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3:5:7,如果把7 mol A、5 mol B、3 mol C 混合,取出均匀混合物5.36 g,加入2 mol·L1 HCl 150 mL 恰好完全反应。试求A、B、C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________;若A、B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C中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个,则A、B、C 各是什么元素 _____、____、______
19.一个SO2分子的质量为a g,一个SO3分子的质量为b g,若以氧原子质量的1/8为标准,则S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用a、b表示)
20.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
请填写下列空白:
(1)CCl4是____色、比水____的液体。步骤⑤后静置,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_____色,上层液体的成分为___________。该步骤所用主要玻璃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
(2)能选用CCl4获取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回答问题:
探究1:验证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设计实验如图:
(1)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填字母),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A.Na2SO3溶液 B.Na2S溶液 C.Na2SO4溶液
(2)下列不能用于验证氯元素比硫元素非金属性强的依据是____(填字母)。
A.HCl比H2S稳定 B.铁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铁与硫反应生成FeS
C.HClO4的酸性比H2SO4的强 D.HClO的氧化性比H2SO3的强
探究2:验证同主族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进行如下实验:
I.向NaBr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后,加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II.向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充分反应后,加1mL四氯化碳振荡,静置;
III.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滴加几滴溴水。
(3)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
(4)根据I、II、III的实验现象可得Cl、Br、I的得电子能力强弱顺序为____。
(5)实验I、II得到的CCl4层中含有卤素单质,可用NaOH浓溶液反萃取分离回收。以下是反萃取回收I2的操作过程:
①向装有I2的CCl4溶液的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浓NaOH溶液;
②振荡至溶液的紫红色消失,静置、分层;
③先将CCl4层从仪器的下口放出,再将含I-、IO的碱溶液从仪器的____(填“上”或“下”)口倒入烧杯中;
④边搅拌边加入几滴45%的H2SO4溶液,溶液立即转为棕黄色,并析出碘晶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22.某小组探究元素周期律,甲根据元素非金属性与对应最高价含氧酸之间的关系,设计了如图装置来一次性完成N、C、Si的非金属性强弱比较的研究;乙根据置换反应的规律,利用下图装置完成O元素的非金属性比S强的研究。回答:
(1)图中A装置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从以下所给物质中选出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物质:
①稀HNO3溶液 ②稀盐酸 ③碳酸钙 ④Na2SiO3溶液 ⑤SiO2
试剂A与C分别为_________(填序号);试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有同学认为此实验不能说明N、C、S的非金属性强弱,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所用到试剂A为________;如果C试剂为硫化氢的水溶液,则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23.A、D、E、W是中学常见的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2倍,D的氧化物属于两性氧化物,D、E位于同周期,A、D、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4,W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乏W会导致贫血症状。
(1)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A与E组成的化合物是常用的溶剂,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事实能用元素周期表相应规律解释的是(填字母序号)____________。
a.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弱于Mg(OH)2
b.E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F
c.A的单质能与二氧化硅高温下制得粗品硅单质
(3)WE3的溶液可用于刻蚀铜制的印刷电路板,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4)W的单质可用于处理酸性废水中的NO3-,使其转换为NH4+,同时生成有磁性的W的氧化物X,再进行后续处理,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上述W的氧化物X能与D的单质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D 6.D 7.B 8.D 9.B 10.C 11.D 12.A 13.B
14. Si C 硬化 石灰石
15.(1)ⅣA
(2) 氯 Cl2+H2S=S+2HCl
(3)CD
16.(1) 2 Al +Fe2O3 Al2O3+2Fe Si
(2)Al(OH)3+3H+ = Al3++3H2O
(3) H2O2 33.6
17.n(Al)=0.2 mol,n(Si)=0.2 mol
18. 24 40 56 Mg Ca Fe
19. 8a/(b-a) (24a-16b)/(b-a)
20. 无色 密度大 紫红色(或紫色) MnSO4、K2SO4 分液漏斗 有机溶剂CCl4溶解碘的能力大于水 CCl4难溶于水 CCl4与水不反应
21.(1) B Cl2+Na2S=2NaCl+S↓
(2)D
(3)溶液分层,上层无色,下层为橙色
(4)Cl>Br>I
(5) 上 5I-+IO+6H+=3I2+3H2O
22. 分液漏斗 ①④ CO2+H2O+=H2SiO3+ HNO3有挥发性也会和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 双氧水 有淡黄色浑浊出现
23. 第三周期ⅦA族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