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山水画的意境》
同步练习
单选题
1. 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惆怅(chóu) 赋 予(yǔ) 夔门(kuí)
B. 渲染(xuàn) 柏树(bǎi) 颐和园(yí)
C. 暮 霭(ǎi) 真 挚(zhì) 掠影(lüě)
D. 朝霞(zhāo) 熟悉(shú) 沁园春(qìn)
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各自 祟高 关键 独创 B. 画意 灵魂 真挚 辉惶
C. 朴素 惨淡 意境 有赖于 D. 碧空 观查 搏斗 扬州
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杨绛先生对中国的责任,对国家和民族的爱,都非常纯粹,格调非常之高,令知道她的人对她 高山仰止。
B. 昨晚那小偷可真大胆,趁李大伯一家人熟睡之时,竟 登堂入室,把金项链和家中存放的现金都偷走了。
C. 第一次月考考砸了,面对别人的嘲笑,他却 充耳不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在四月调考中取得了好成绩。
D. 春天的遗爱湖,草长莺飞, 风声鹤唳。漫步在遗爱湖畔,你一定会被这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今年我校开展“创建书香校园”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的。
B. 随着5G技术的诞生,用智能终端分享3D电影、游戏以及超高清画质节目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C. 为了应对复杂的海上形势,保障我国领海安全,中国海监局加大了海上巡逻密度和执法装备的质量。
D. 电影《少年的你》将“校园欺凌”送上了热搜,相关学者呼吁尽早解决中小学生欺凌时有发生。
5. 将下面几句话正确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②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
③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有感情才能产生意境
④如《十六字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
⑤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
⑥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
A. ②④⑤⑥①③ B. ③④⑥②⑤① C. ②④⑥⑤③① D. ③④⑥⑤②①
6. 下列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描写的是送别友人时的自然景象,没有直接抒写情感,而是寓情于景,读者能够体会诗人深厚的感情。
B. 齐白石对虾的神态和精神熟悉极了,虾才在他的笔下活起来。可见,画家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感悟越是深刻,画出的画就越是传神。
C. 山水画画家并不注重表现“光”,而注重准确表现景物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木然地画画,客观景物就会成为标本。
D. 五代画家荆浩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有位画家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可见,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
二、语言表达
7. 阅读下面的材料,给“创造性思维”下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性学习
8. 学习了《山水画的意境》一文后,班级开展以“走近山水,感受自然之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
(1)请写出两句有关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观察下面的一幅山水画,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9.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完成问题。
画山水,最重要的问题是“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什么是意境?我认为,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写景就是写情。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不用说,它当然要求包括自然地理的准确性,但更重要的还是表现人对自然的思想感情,见景生情,景与情要结合。如果片面追求自然科学的一面,画花、画鸟都会成为死的标本,画风景也缺乏情趣,没有画意,自己就不曾感动,当然更感动不了别人。
在我们的古诗里,往往有很好的意境。虽然关于“人”一句也不写,但是,通过写景,却充分表现了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这里包含着朋友惜别的惆怅,使人联想到依依送别的情景:帆已经远了,消失了,送别的人还遥望着江水,好像心都随着帆和流水去了……情寓于景。这四句诗,没有一句写作者的感情如何,尤其是后两句,完全描写自然的景色,然而就在这两句里,使人深深体会到诗人的深厚的友情。
毛主席的诗句,意境是很深的。如《十六令三首》,每一首都是写景,每一字都是说山,但每一首、每一字又都充分表达了人的思想感情。三首词分别体现了山的崇高、气势和力量,这里并没有直接写人,实际上都有力地歌颂了人的英雄气概。古人说“缘物寄情”,写景就是写情。诗画有意境,就有了灵魂。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的毛主席的《沁园春 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崇高境界。
中国画不强调“光”,这并非不科学,而是注重表现长期观察的结果。拿画松树来说,以中国画家看来,如没有特殊的时间要求(如朝霞暮霭等),早晨8点钟或中午12点,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表现松树的精神实质。像五代画家荆浩在太行山上描写松树,朝朝暮暮长期观察,画松“凡数万本,始得其真”。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如果一位画家真正力求表现对象的精神实质,那么一棵树,就可以唱一出重头戏。记得苏州有四棵古老的柏树名叫“清”“奇”“古”“怪”,经历过风暴、雷击,有一棵大树已横倒在地下,像一条巨龙似的;但是枝叶茂盛,生命力强,使人感觉很年轻的样子。经过两千多年,不断与自然搏斗,古老的枝干坚如铁石,而又重生出千枝万叶,使人感觉到它的气势和宇宙的力量。一棵树,一座山,观其精神实质,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木然地画画,是画不出好画的……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肯定地说,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但是有了意境不够,还要有意匠;为了传达思想感情,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简单地说,就是加工手段。齐白石有一印章“老齐手段”,说明他的画是很讲究意匠的。
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主要的两个关键,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杜甫说“意匠惨淡经营中”,又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诗人、画家为了把自己的感受传达给别人,一定要苦心经营意匠,才能找到打动人心的艺术语言。
(有删改)
(1) 请用原文回答意境与意匠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简述选文的论证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谈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却引用了大量的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说说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贾彬
①今年7月,电影《大鱼海棠》上映24小时票房即达到7460万元,一举打破国产动画片首日票房纪录。这部电影动画巨作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水墨画元素,清新的水墨韵味始终烘托着美轮美奂的画面,带给观众一股强烈的“中国风”。
②水墨画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之中,其在文化精神上融汇诗词、书法艺术,追求朴素自然美;在艺术形式上巧妙运用写意,将笔墨意趣发挥到极致,进行程式化的夸张提炼。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已成为我国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
③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水墨画讲究虚实相生,此亦是水墨动画片意境的结构特征。
④童话题材动画片《牧笛》中有一个场景:牧童骑在水牛背上于河塘中嬉戏。这个画面是根据著名画家李可染的风格绘制而成,水牛的头和身只画一半,另一半在空白处。画面中水纹和波光的倒影,使观众更能深刻感觉到牧童与水牛的惬意悠然,整个画面灵而不空,赋予了观众发挥无限想象的空间。此外,空白的运用更能展现出烟云水气的甜润灵秀、清新飘逸。“梅花点瓣”式的笔触刻画出苍茫山色,水的“白润”与墨的“黑韵”交融于流动的画面中,虚中带实,实中有虚,同时配之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
⑤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随之画面中老鹰、孤雁、江流显现,由直接意象引发间接意象构成的画面意境,将离别之痛苦、友谊之深厚,刻画的既细腻又抽象,个中韵味更是妙不可言。同时,该动画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将人与自然和谐结合,使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新的突破和提高。
⑥早在1961年7月,我国就成功制作出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画面大量取材于著名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其超高的艺术水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为我国此后的水墨动画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⑦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我国现代水墨动画制作技术得到不断提高,结合立体影像技术创作的立体水墨动画精品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其引入电影语言,注入大量现代元素,叙事更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更强,音画效果更完美。
⑧所以说,无论从历史角度看还是从现实角度看,水墨动画都是中国动画电影里的一朵璀璨奇葩。
(选自《科技日报》)
(1)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有何作用?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多”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中国水墨画是水墨动画的源泉,多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
(3)第④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第⑤段中加横线字“此”指什么?
国产动画片《山水情》所创造的美学空间即是对此绝佳的诠释。
(5)中国水墨动画美在哪里?请通读全文后加以概括。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误写积累,阶段总结等,尤其是误读误写字音的积累。同时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以及时查漏补缺。
【解答】
ABD注音完全正确。
C.“掠”应读lüè。故C不正确。
故选C。
2.【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析能力。此类题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平时要适当拓宽阅读面,要辨明字形,多积累词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这样在辨析的过程中就可以正确答题。
【解答】
A.“祟”应为“崇”。故A错误。
B.“惶”应为“煌”。故B错误。
C.正确。
D.“查”应为“察”。故D错误。
故选C。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词语的含义、对象、程度、范围、感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
【解答】
A.“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符合语境。
B.“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与语境不符。
C.“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与语境不符。
D.“风声鹤唳”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与语境不符。
故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去掉“为目的”。C项,搭配不当,在“执法装备的质量”前加“提高”。D项,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现象”。故选B。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排序。解答此题,要在对文段意思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排序,首先确定首尾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语句排序题解决方法:1.寻头断尾,确定首尾句。2.把握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3.把握关联词的搭配。4.把握话题衔接尤其是重复出现的词语。
【解答】
解答此题,首先要确定中心句,通过读这六个句子,可知本语段介绍的是“毛主席的诗句的意境是很深的”,按照论述的层次关系来写,所以确定②是首句,紧接着举了例子④⑥⑤,最后借用古语加以总结③①.所以顺序为②④⑥⑤③①,据此可知答案为C。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这类题型,应先读懂文章,再找出关键的语段,结合题目要求答题即可。
【解答】
D.“画作的数量影响着意境的创造”有误。原文为: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7.【答案】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解析】此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提取关键词,说到底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最简洁的方法就是提取句子的主干成分。可以利用语法分析的方法来做,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此题注意“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 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思维活动”等关键词。
8.【答案】(1)【示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2)【示例】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旁侧的瀑布半掩半露,与主体瀑布相得益彰,再添一层气势。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画家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解析】(2)本题考查拟写解说词的能力。这道题对解说词有明确要求:一是至少用上一个成语,二是介绍这幅关于瀑布的图片。根据图中瀑布的壮观景象,发挥想象,用上成语,合理组织语言即可。
9.【答案】【小题1】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小题2】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阐释了“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有意境”两个问题,然后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最后论述意匠和意境的关系。
【小题3】强调画和诗都要创设意境;以广大读者熟悉的诗词的意境来论述不太熟悉的山水画的意境,起到便于读者理解的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还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气息(使行文更加典雅)。
【小题4】过渡(承上启下);先总结上文画画要有意境,再开启下文,提出意匠的问题。
【解析】1. 本题考查提炼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需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提示,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内容,找出表现意境与意匠的关系的语句是: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意匠即表现方法、表现手段的设计;意境和意匠是山水画的两个关键,画画要有意境,否则力量无处使,有了意境,没有意匠,意境也就落了空。
2. 本题考查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作者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接着阐释了“什么是意境”“为什么要有意境”两个问题,然后论述获得意境的方法,最后论述意匠和意境的关系。
3. 本题考查引用语句的作用和表达效果的能力。文中多次引用诗词和名句,从内容上,说明了写作和绘画的通性,都要领会其中的真实和意境。从结构上,引用诗词可以增加文章的文学色彩和底蕴,同时做到让难懂的概念通俗化。据此回答即可。
4.
本题考查语句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来分析。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画线句结构上是过渡句;内容上,先总结上文画画要有意境,再开启下文,提出意匠的问题。据此回答即可。
本文开篇指出什么是山水画的意境;然后述意境的产生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最后论述山水画是意境和意匠紧密结合的产物。
解答筛选信息时,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
10.【答案】(1)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2)“多”意思是“大多”,是限制性词语,用在句中表示中国水墨画多数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境界;如果去掉,就变成只有这一种境界了,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举例子,通过列举动画片《牧笛》,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4)“此”指的是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
(5)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与手法的把握能力。文中的每一句每一段都是有其用途和作用的,我们在理解文章内容时,要整体把握文章,多思考,这样不仅理解了其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甚至是构思上的精妙之处,也可以领会到了。第①段从电影《大鱼海棠》说起,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中国水墨动画意境之美。
(2)此题考查的是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具有简洁性、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条理性、逻辑性的特点,其中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借助一些表示范围、程度、数量、限制的词语,来做准确的说明。句中加点的“多”字不能去掉,“多”意思是“大多”,是限制性词语,用在句中表示中国水墨画多数是表达和体现从情景交融到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的,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艺术境界;如果去掉,就变成只有这一种境界了,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此题考查的是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的能力。要掌握初中阶段常用的说明方法,理解它们的作用,能结合文章内容作出准确判断。第④段使用了举例子,通过列举动画片《牧笛》,具体真实地说明了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之美。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词语的理解要与句子相结合,有时还要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揣摩。我们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放到语境中揣摩出来的意思才会是正确的全面的。通过对第③④⑤段的分析可知,“此”指的是中国水墨动画虚实相生的意境。
(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解读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通过对第③⑦段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动画美在意境虚实相生,叙事流畅,画面视觉冲击力强,音画效果完美。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