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阅读提升训练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石钟山记
苏 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 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2. 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记:一种古代散文文体,出现很早,可以记人和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等。
B. 《水经》:即《水经注》,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C. 元丰:宋神宗的年号,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庆历”“始皇”等。
D. 无射:古代十二律中的第十一律,周景王铸成的大钟声音符合该音律。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针对石钟山得名的原因,不盲从古人,在“暮夜”乘舟实地考察,亲身探寻,得出认识事物要“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
B. 在第二段中,作者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拟人、贴切的拟声词等详细地描写了石钟山月夜下的景象,绘声绘形,创造出了独特的意境。
C. 作者从首段对郦道元、唐李渤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到最后“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
D. 本文不同于一般的记游性散文那样,先记游,后议论,而是先议论,由议论带出记叙,最后又以议论作结。全文首尾呼应,逻辑严密,浑然一体。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2)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欧阳修《伶官传序》)
5. 作者认为世人不能准确知道石钟山名字由来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材料二:
今年秋七月既望,因督学至其邑,偕老人高嵩等诣北钟山。山皆大石,侧立于江滨,高可千余丈。左有观音阁,阁有小轩,适临钟石之上。老人与寺僧宏鋐指予曰:此北钟山也,山以是名。乃由阁后履崭岩,触荆榛,蛇行而上。有亭曰“白云”,盖顶也,仅可容二三人。凭阑一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拱如抱,皆屏列于左右,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悠然之景,可以游览得,而不可以笔舌状。返而登岸,径造钟石之下,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
九江复回,与进士梅君愈及老人乘舟至其处,风怒浪急,舟不能舣。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郦元之纪,苏公之辨,良足以破千古之疑矣。次日,诣南钟山,山下亦有观音阁,临大江。左右石壁如北钟山,其景则不如,右石中缺十余丈。老人寺僧曰,此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其上。正统十四年己巳,石裂而仆于水,形迹尚新。详察南北诸石,下俱穴窍,风水搏之,皆能有声,何独此石以钟名?盖诸石负土而侧立,下虚而背实,故其音浊,惟此石突然特立于水中,中空而下虚,故其音如洪钟焉。李渤乃欲以斧斤考击而辨其清浊,则疏矣。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杨次山所谓“真山从作假山看”者,正此谓也。且遇恐即回,南北钟山恐未到也,故其景不见称于文。
(节选自章潢《游石钟山记》)
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B.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C.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D.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或汇于此/而后朝宗于海/灏瀚汪洋无际/远涵天碧/近漾岚光
7. 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钟,又叫“编钟”,多为青铜制,古代汉族传统的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
B. 无射,六律之一。阴阳各六律合称“十二律”,后人把它与十二天干相对应,表示月份。
C.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望”即“望日”,指农历每月十五日,“既”表示达到的状态。
D. 进士,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钟山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写的一篇游记,全文详述了出游之缘由、见闻和感想,其结构独特、行文曲折、修饰巧妙、语言灵活。
B. 苏轼与长子深夜乘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如猛兽奇鬼,栖鹘闻人声惊飞,鹳鹤若老人咳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环境的阴森恐怖。
C. 在游南北石钟山时,章潢发现南钟山和北钟山都有观音阁,并且南北石钟山左右石壁、临江景色都一样美,且风水搏之,皆能有声。
D. 关于石钟山得名的缘由,章潢与苏轼都反对李渤用敲打石头辨别其声音的清澈或混浊,但都认同郦道元关于石钟山声如洪钟的记载。
9.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乃上阁之小轩,聆之,诚噌吰如洪钟然,余石无此声。
10. 在郦道元、李渤、苏轼、章潢等人对石钟山命名的探讨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国于南山之下,宜若起居饮食与山接也。四方之山,莫高于终南;而都邑之丽山者,莫近于扶风。以至近求最高,其势必得。而太守之居,未尝知有山焉。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方其未筑也,太守陈公杖履逍遥于其下。见山之出于林木之上者,累累如人之旅行于墙外而见其髻也。曰:“是必有异。”使工凿其前为方池,以其土筑台,高出于屋之檐而止。然后人之至于其上者,恍然不知台之高,而以为山之踊跃奋迅而出也。公曰:“是宜名凌虚。”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
轼复于公曰;“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露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侍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既以言于公,退而为之记。
(苏轼《凌虚台记》,有删改)
(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博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苏轼《石钟山记》)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B.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C.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D. 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初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替郡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的官名,仅仅用做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 从事,官名,泛指一般属官。作者当时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是太守陈公的下属。这与“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中“从事”的意义相同。
C. 丁丑,即农历六月九日,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以此来纪年、月、日、时,近世也用于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
D. 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亦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士”的阶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泛指有一定才能的民间人才。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凌虚”即升向高空之意。站在凌虚台上恍然间让人不知道台的高度,错以为山是踊跃迅速长出来的,这就是陈公命名凌虚台的原因。
B. 苏轼父子夜游石钟山,通过亲身考察发现其“水声如钟”,这与郦道元“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说法相似,石钟山应是以声得名。
C. 选文一作者从都城建造的位置入手,点明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况且四周山莫高于终南城莫近于扶风,借此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随意筑台。
D. 选文二作者描写了石钟山的夜景,大石如猛兽奇鬼,声音令人毛骨悚然“心动欲还”。阴森恐怖之景也是士大夫“不肯夜泊绝壁之下”的原因。
14. 把下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非事之所以损益,而物理有不当然者。此凌虚之所为筑也。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15. 古人为文,讲究章法,请分析两则选文在章法上的相似之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文本一
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河,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注]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注】张君梦得,即《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张怀民,字梦得,又字偓俭,当时贬为黄州(齐安)主簿。
文本二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节选自苏轼《石钟山记》)
16.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B.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C.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D. 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舍:古代行军三十里为一舍,文中"东西一舍"即东西向三十里之意。
B. 兰台:原是楚国宫台名,后泛指宫廷藏书处。文中指第一种之意。
C. 讽:一般指下级对上级以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行规劝,文中即讽喻之意。
D. 郦元是北魏郦道元的省称,著名的地理学家,其代表作是《括地志》。
18. 下列对文本一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始并未从亭子本身入手,而是从长江水势逐渐涨大说起,为全文观胜和“快哉”主题的展开积蓄了充沛的文气。
B. 第二段一开始就描写了登临快哉亭所见景色的奇幻和壮观,水到渠成地点出了亭以“快哉”为名的原因之一。
C. 第三段化用宋玉典故,引出自己关于人生态度的正面回答,接着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肯定了自己的观点。
D. 作者所称道的超然物外,不以得失荣辱为怀的人生观,与张梦得、苏轼二人旷达乐观的个性相合。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20. 苏轼在《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俭》中说道:“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请结合文本一内容,谈谈苏轼兄弟对“兰台公子”言论持何种态度?简要阐述理由。
二、默写
21.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石钟山记》中写唐人李渤通过敲击不同的山石聆听声响探究得名的由来,李渤发现声音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山石被敲击后余音悠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
(3)《石钟山记》中,苏轼对自己的发现非常得意,认为自己和古人达到了共鸣,这句话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5.【答案】B、C、C、【参考答案】(1)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是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2)还是推究他成功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人事吗?、【参考答案】①郦道元讲述太简略;
②渔夫水师不会表达;
③李渤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两山间”是地点,是“回至”的补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
“空中”为古今异义词,意思是“中间是空的”,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中,“与”和“向之噌吰者”组成介宾结构,作“相应”的状语,故“与向之噌吰者相应”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我国古代帝王常用年号纪年,如……‘始皇’等”错误。“始皇”不是年号。统一之后,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C.“彻底否定了郦道元、李渤的观点”错误。原文是“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可见并非彻底否定郦道元的观点。
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句,应当是“铿然有声之石”;“所在”,到处;“是”,这样;“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抑”,还是;“本”,推究;“迹”,原因;“欤”,语气词,吗。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由原文“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可知,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由此可知,郦道元讲述太简略。
由原文“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可知,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由此可知,渔夫水师不会表达。
由原文“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知,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由此可知,李渤主观臆测、没有实地考察。
参考译文: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
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6~10.【答案】D、B、C、【参考答案】(1)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它,自以为得到了它的事实。
(2)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参考答案】①敢于挑战前人,质疑精神。②目见耳闻,求实精神。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
“江水南来而清/湖水西出而浊”“远涵天碧/近漾岚光”均为对称结构,排除ABC。
“朝宗”此处是动词注入,句中作谓语,“于海”是“朝宗”的补语,之间不能断开,也能排除A。
故选D。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十二天干相对应”说法错误,应是十二地支。
故选B。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C.“皆能有声”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俯而观之,石皆罅穴,水落风息,不能钟鸣”可知,他在游览北钟山时因为水位下落风停息了,所以没有听到发出钟鼓的鸣声。
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
得分点:
(1)“乃”,竟然;“以”(第一个),用;“斧斤”,斧子;“考击”,敲打;“其实”,它的事实。
(2)“上”,登上;“聆”,聆听;“诚”,果然;“噌吰”,形容钟声洪亮;“然”,拟声词词尾,助词。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依据材料一“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可知,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是不可以的,要有求实精神。对前人的解释,苏轼也没有一味听信,而是质疑其不合理性,并亲自去实地探访,得出结论。
依据材料二“然疑苏公当时所游乃港口,稍南之景,方有石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者”可知,章潢在亲自游历之后,怀疑苏公当时所游览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风景,才有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的石头,可见任何事要亲自去实践,目见耳闻,获得真知。而且要敢于挑战前人,有质疑精神。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材料二:
今天秋天七月十六,因为督学到了县邑,于是带着老人高嵩等到北钟山去。山上都是大石,立在江边,高的大约有一千多丈。左面有观音阁,阁中有小轩,正好在钟石之上。高嵩和寺中僧人宏鋐指着对我说:这就是北钟山,山就是因为这个而命名的。于是就从阁后踏着高峻的山崖,深入灌木丛生的地方,像蛇一样蜿蜒而上。有个亭子叫做“白云亭”,原因是亭子在山顶,仅可容纳二三个人。凭着栏杆远望,小孤、五老、香炉、二祖、五祖诸峰,如同环抱在一起,都像屏风一样列在山的左右,从南面来的江水清澈,向西流去的江水浑浊,有的汇聚于此,然后注入大海。广阔的大海无边无际,在远处与长天一色,在近处和山间的光彩一起荡漾。悠然的风光,能在游览时体验到,很难用笔墨来形容。返回登岸,径直来到钟石下面,俯下身子观察,石头都是空穴,因为水位下落风停息了,所以没有发出钟鼓的鸣声。
从九江又回来,与进士梅君愈以及老人乘着舟到这个地方,狂风怒号波涛汹涌,舟不能靠岸。于是来到阁中的小轩上,聆听,果然有宏大的如同钟鼓的声音,其他的石头都没有这样的声音。郦元的记载,苏公之辩解,的确可以破解千古疑惑了。第二天,到了南钟山,山下也有观音阁,临靠大江。左右石壁和北钟山一样,但景色不如北钟山,右面的石头少十多丈。老人和寺中的僧人说,这就是南钟石也。苏公有记刻在上面。正统十四年己巳,石头裂开倒在水中,痕迹尚且很新。仔细的观察南北的石头,石头面下都有窟窿,风水击打在上面,都可以发出声来,为什么只有这个石头用钟来命名呢?大概是其他的石头背靠着土侧立,下面是空的而后面是实的,所以发出的声音浑浊,只有这座山石突兀地矗立在水里,中间和下面都是空的,因此那声音像洪钟一样。李渤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辨别石钟山声音清澈或浑浊的原因,就浅陋了。但是怀疑苏公当时所游览是港口,稍微偏南的风景,才有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的石头,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杨次山所说的“真山从作假山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况且遇到害怕的事就回去了,南钟山恐怕还没有到,所以南钟山的景色没有在他的文中见到。
11~15.【答案】A、C、C、【参考答案】①虽然不是事情得失的原因,但是按事物的道理却不该是这样。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
②然而见识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实原因。、【参考答案】两篇选文的章法严密,均是先叙后议,因事说理。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断句的能力。
句意: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
“于无穷”在句中是“相寻”的状语,意为“无穷无尽地交替”,中间不可断开,排除BD。
“荒草”在句中是“野田”的定语,表示“长满荒草的野地”,中间不可断开。若断在后面,则“野田”变成了“皆不可知也”的主语,不符合常理,排除C。
故选A。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我国古代将十地支与十二天干依次相配”错误。是十天干十二地支,干支相配只适用于纪年、日。纪月、时只用地支。
故选C。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劝谏太守不可劳民伤财”属无中生有。句中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是“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句子是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指出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
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①得分点有:“损益”,得失;“物理,事物的道理;“此……也”,判断句。
②得分点有:“陋者”,见识浅陋的人;“乃”,竟然;“其实”,它的真实原因。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与思路的能力。
《凌虚台记》中,作者在文章前两段中,以“国于南山之下……以告其从事苏轼,而求文以为记”记叙了扶风太守陈某为登高眺远建筑了一座土台,并请苏轼为他写了这篇记文这一事件。此处主要用了记叙的手法。第三段中,文中在记叙土台修建的经过后,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感叹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并指出自己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而应该去探求真正可以永久依靠的东西的思考。此处用了议论的手法。
《石钟山记》中,作者在“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古之人不余欺也!”这部分内容中记叙作者因对石钟山得名由来存疑而去游览考查的经历,此处用了记叙手法。而在游览结束弄清缘由的后一段中,作者则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问句,开启了自己的议论,是为议论。
故两篇文章都是先叙后议,因事说理。
参考译文:
(一)
居住在南山脚下,自然饮食起居都与山接近。四面的山,没有比终南山更高的。而城市当中靠近山的,没有比扶风城更近的了。在离山最近的地方要看到最高的山即终南山,应该是必然能做到的事。但太守的住处,开始还不知道附近有山。虽然这对事情的好坏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按事物的常理却不该这样的,这就是凌虚台修筑的原因用以观山。
就在它还没有修建之前,陈太守杵着拐杖穿着布鞋在山下闲游,见到山峰高出树林之上,山峰重重叠叠的样子正如有人在墙外行走而看见的那人发髻的形状一样。陈太守说:“这必然有不同之处。”于是派工匠在山前开凿出一个方池,用挖出的土建造一个高台。台子修到高出屋檐才停。这之后有人到了台上的,都恍恍忽忽不知道台的高度,而以为是山突然活动起伏冒出来的。陈公说:这台叫凌虚台很合适。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下属苏轼,让我写篇文章来记叙这件事。
苏轼回复陈公说:“事物的兴盛和衰败,是无法预料的。这里从前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这里会有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交替无穷无尽,那么高台会不会又变成长满荒草的野地,都是不能预料的。我曾试着和陈公一起登台而望,看到其东面就是当年秦穆公的祈年、橐泉两座宫殿遗址,其南面就是汉武帝的长杨、五柞两座宫殿遗址,其北面就是隋朝的仁寿宫也就是唐朝的九成宫遗址。回想它们一时的兴盛,宏伟奇丽,坚固而不可动摇,何止百倍于区区一座高台而已呢?然而几百年之后,想要寻找它们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复存在,已经变成了种庄稼的田亩和长满荆棘的废墟了。相比之下这座高台又怎样呢?一座高台尚且不足以长久依靠,更何况人世的得失,本就来去匆匆岂不更难持久?如果有人想要以高台夸耀于世而自我满足,那就错了。世上确实有足以依凭的东西,但是与台的存在与否是没有关系的。”
我将这些话告诉陈公后,下来为他写了这篇记。
(二)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趁此能够观察所说的“石钟”。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就是笑,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我和苏迈坐着小船来到绝壁下面。巨大的山石竖立着,有千尺,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一样,阴森森地想要向人扑去;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高空中发出磔磔地鸟鸣声;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边咳边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钟鼓声连续不断。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脚下都是山石大大小小的洞穴和裂缝,不知它们的深度,细微的水波涌进洞穴和裂缝,波浪激荡便形成这种声音。船绕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支流口,有块大石头挡在水流的中心,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风浪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因此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凡事不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却根据主观猜测去推断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不能知道;但渔人和船工,虽然知道却又不能用文字表达、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这个事情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16~20.【答案】C、D、C、【参考答案】(1)即使是用蓬草做门,以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对着西山的白云作揖(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自得其乐、使自己舒适)呢?
(2)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参考答案】态度:否定。理由,兰台公子(宋玉)为了阿谀主上,将风与雌雄附会,是错误观念,风本无雌雄之分,人的感受不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
【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不自得”是“其中”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AD;
“坦然”也是“其中”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BD;
“伤性”为动宾结构,不能断开,排除AB。
故选C。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其代表作是《括地志》”表述有误。郦道元代表作为《水经注》。《括地志》是唐地理总志,是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主修,著作郎萧德言、秘书郎顾胤、记室参军蒋亚卿、功曹参军谢偃等编撰。并非郦道元的作品。
故选D。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引出自己关于人生态度的正面回答”错,结合“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可知,作者用排比句提出一反一正两种态度,接着就以张梦得的具体行为来对后面一种态度作出肯定。
故选C。
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蓬户瓮牖”,用蓬草做门、以瓦罐做窗;“濯”,洗涤;“穷”,尽情享受;“自适”,自求安适。
(2)“乃”,竟然;“斧斤”,斧头;“考击”,敲打;“其实”,石钟山命名的真相。
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探究文中观点的能力。
由苏轼的“堪笑”“未解庄生天籁”等可知,对“兰台公子”言论持否定态度;
而材料一中苏辙“玉之言盖有讽焉”,同样对“兰台公子”言论持否定态度;
理由是“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苏辙认为风并没有雄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也就是认为,兰台公子(宋玉)为了阿谀主上,将风与雌雄附会,是错误观念,风本无雌雄之分,人的感受不同是由于人的境遇不同。
参考译文:
文本一
长江流出西陵峡,才进入平地,水势奔腾阔大。从南边与沅水、湘水汇聚,向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盛大。流到赤壁之下,江波水流水势浩大,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美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做门,以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对着西山的白云作揖(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自得其乐、使自己舒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文本二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乘小船夜里在悬崖绝壁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之所以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21.【答案】(1)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 桴止响腾 余韵徐歇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3)古之人不余欺也
【解析】略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