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蕴丰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意蕴丰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7 19:35: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意蕴丰富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息虑①轩诗
(宋)饶节
雨暗藤经屋,春深草到门。客来非问字②,鹤老不乘轩③。
花气翻诗思,松声撼醉魂。呼儿换香鼎,趺坐④竟黄昏。
【注】①“息虑”,出自《云笈七签》中“游心虚静,息虑无为”句。②《汉书·扬雄传》载,扬雄多识奇字,刘袭曾向他学奇字。后因以从受学或向人请教为“问字”。③《左传》载,卫懿公好鹤,鹤多有乘轩者。④趺坐:指盘腿端坐。
1.首联中的“深”字可谓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题西岩(其一)
刘汲
人爱名与利,我爱水与山。
人乐纷而竞,我乐静而闲。
所以西岩地,千古无人看。
虽看亦不爱,虽赏亦不欢。
欣然会予心,卜筑于其间。
有石极峭屼,有泉极清寒。
流觞与祓禊,终日堪盘桓。
此乐为我设,信哉居之安。
2.金代后期的文学家李纯甫曾为《西岩集》作序,认为其诗“简而有理”,即认为本诗语言意蕴丰富,请以尾句“乐”字为例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道中(其二)①
苏轼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②。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③。
【注】①神宗熙宁六年(1073)的春天,在宋朝激烈的党争中,苏东坡无法在朝廷立足,请求外调杭州任地方官,诗人在杭州通判任上出巡所领各属县。新城,在杭州西南。②钲:古代乐器,击之而鸣。③耦耕:指二人并耕。《论语·微子》中“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
3.诗歌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哀江头①
杜甫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注释:①唐肃宗至德元年秋,安禄山攻陷长安,杜甫被叛军抓获。第二年春,杜甫脱逃,沿长安曾经的风景胜地“曲江”潜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
4.诗歌最后两句:“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观雨①
陈与义
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晴。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②。
【注】①作于1130年夏。诗人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失陷后,流寓湖南邵阳贞牟山。此时长沙守帅向子湮积极组织军民顽强抵抗,抗金形势略有好转。②洗甲兵:武王伐殷时,天降大雨,姜太公说“这是天在为我们洗刷兵甲,助我伐纣”。
5.诗歌中间两联意蕴丰富,请联系时代背景,并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①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②,南山③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注】①错:镀镶,装饰。②天汉滨:汉水边。③南山:终南山,一名秦岭。
6.“提刀独立顾八荒”一句情感意蕴丰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中的情感。
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辛弃疾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注:此诗作于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至南宋嘉泰三年(1203年)年间,作者闲居带湖、瓢泉,其间除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至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一度被起用为福建安抚使外,一直赋闲在家。
7.“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此三句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作
辛弃疾
一气同生天地人,不知何者是吾身。
欲依佛老心难住,却对渔樵语益真。
静处时呼酒贤圣,病来稍识药君臣①。
由来不乐金朱②事,且喜长同垄亩民。
【注释】①药君臣,中医方剂中的主药与辅药。②金朱,指古代王侯佩系的金印朱绶。
8.尾联中“且”字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诗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诗人情感。
参考答案:
1.①“深”既指春深(暮春),也指草深,指草长得茂盛;②表明诗人很少出门,懒于应酬,懒得芟除,草长满了道路;③表现了诗人恬淡虚静的精神面貌。
2.①“我爱水与山”写出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喜爱,描绘了西岩清新淡雅的景色,表达诗人乐于峭屼、山石、清寒泉水等醉人景色的情感。
②结庐于山清水秀之中,那“峭屼”的山石,“清寒”的泉水,无不与诗人的志操相合,抒发了其在自然的怀抱中自得其乐的心情。
③乐于流觞与祓禊等民间风俗这种无官场、商场纷嚣的氛围,表现了他甘于淡泊,追求自适,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
3.①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身世悠悠我此行”,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比作眼前行程,表达出对人生的感慨。
②表达了诗人对眼下悠然行于山间,欣赏风景的闲适之情。“溪边委辔听溪声”则写出诗人对眼下悠然行于山间,欣赏风景的闲适之情。
③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散材”“疲马”都是诗人自况,诗人在朝廷激烈的党争中难以立足,自请外调,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之情。
④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计的关心以及对远离争斗生活的惬意与自在。“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这两句表现诗人一直关心百姓生计,为降雨而高兴,也暗含对远离争斗生活的惬意与自在。
⑤表达了诗人的归隐之意。“试向桑田问耦耕”写诗人向田园中的农夫问路,同时也暗用了《论语》中孔子向隐者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以此表达出归隐之意。
4.黄昏来临,叛军的骑兵纷纷出动巡哨,以致整个长安城里尘 土飞扬。诗人此时更加心如火焚,心惊意 乱,他本想回到城南的住处,却反而眼望城北。诗歌以想要回城南却望着城北的细节表现出诗人内心心烦意乱的程度。不辨南北,这正是诗人极度哀伤的表现,也是胡骑满城巡 哨的结果,与题目“哀江头”切合。诗歌通过描写自己的行为举动,表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慨以及极度悲伤迷惘的心情。
5.①风起云涌,大雨滂沱也是抗金情势危急的写照;②竹枝低复举,表现出军民不屈不挠的抵抗;③山角晦还明,说明抗金形势有所好转。
6、(1)“提刀独立”写提刀人的动作,显出其急欲上阵杀敌的急切心情。“顾八荒”写提刀人的神态。
(2)①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调怅,②更具顾盼自雄的豪迈气概。
7.此三句怀想古代英雄人物,表达对古代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向往。“雨打风吹”比喻恶势力的迫害,也比喻严峻的考验。此处表达出词人面对严苛的环境仍然渴望像英雄人物一样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决心。
8.①诗人立于天地之间的迷茫与困惑。②诗人一方面渴望脱离世俗束缚,欲依佛老,但又不甘心放弃济世的情怀。③不愿为官、喜欢田园生活并非诗人的追求,而是在现实面前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