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科第四单元测试基础卷
题序 — 二 三 总分 时间:90分钟
分数 总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49分)
1.读拼音,写词语。(10分)
biàn rèn jì yì sū xǐng fēn fāng bāo kuò
xiū jiàn yán tú shòu mìng zhēng qí dòu yàn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4分)
比较(jiào jiǎo) 干燥(zhào zào) 灼伤(zhuó zuó) 空隙(xì xī)
3.给下列词语中的“逆”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逆”:①向着相反的方向,跟“顺”相对; ②抵触,不顺从;
③背叛者或背叛者的; ④迎接。
逆臣( ) 忠言逆耳( ) 逆水行舟( ) 逆风( )
4.给加点词语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子的意思。(3分)
(1)为了证实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它们的身上做了白色记号。( )
(2)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
(3)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 )
5.“桂林的山水 很美,名不虚传。”这个句子中填入词语( )最恰当。(3分)
A.准确 B.确实 C.确切 D.真实
6.按要求完成练习。(16分)
(1)我把蜜蜂从蜂窝里捉来放在纸袋里。(改为“被”字句)(2分)
(2)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改为陈述句)(2分)
(3)昙花在夜晚含笑一现。(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4分)
①牵牛花
②
(4)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段落中的两处语病。(4分)
昙花开了!在绿叶间,娇嫩的花蕾一枝正在微微颤动。它以惊人的速度怒放了奇迹般地,悄悄地散发着清香。
(5)看图,仿照例句,写一写你的发现和思考。(4分)
7.根据所学内容填空。(6分)
(1)“ , ”描写的是因傍晚下了春雨,河水不断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的场景。
(2)鲜花朵朵, , 迷人。要是我们 ,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3分)
A.《花钟》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写花的盛开,语言生动形象,具有很强的画面感
B.《蜜蜂》这篇课文选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法布尔
C.《小虾》写出了小虾的有趣和可爱,表达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
D.我们可以借助关键语句或关键语句的提示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二、阅读与理解。(共21分)
(一)花钟(节选)(8分)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 有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种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1.先用“ ”画出选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它概括选段的段意为:
。(3分)
2.从选段中可以看出昙花的开花时间与( )有密切的关系。(多选)(2分)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昆虫活动的时间
3.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说一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3分)
(二)蝉(13分)
蝉是我的邻居。一到夏天,蝉就占据了我屋子前面的树。屋里我是主人,屋外却是蝉的天下。
我喜欢观察蝉脱壳。幼虫蜕皮是从背上开始的。外面的一层旧皮从背上裂开,露出淡绿色的蝉来。先出来的是头,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和折叠着的翅膀,只留下腹部还在那旧皮里。
蝉脱壳的时候,可以说是在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它腾起身子,往后翻下来,头向下倒挂着,原来折叠着的翅膀打开了,竭力伸直。接着,尽力把身体翻上去,用前爪钩住那层旧皮,使它从那层旧皮里完全蜕出来。旧皮就只剩个空壳,成了蝉蜕。整个过程大约要一个小时。
刚蜕皮的蝉,用前爪把自己挂在蜕下来的空壳上,在微风里颤动,样子很柔弱,颜色还是绿的,直到变成棕色,就跟平常的蝉一样了。
雄蝉是天才乐师。它的腹部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每年夏天,大概有两个月的时间,蝉的乐声总在我耳边。我常常看见一些蝉停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地狂饮树皮里的水分。夕阳西下时,它们才沿着树枝慢慢地走动。无论是饮水的时候,还是走动的时候,它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演奏。
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看得见,只要看见有什么东西来了,蝉就停止演奏,悄悄地飞走了。
蝉的听囊在体内,即使再大的声音也不能使它受到惊扰。站在蝉的背后,你尽管拍手,吹哨子,高声讲话,它都满不在乎,仍旧镇静地演奏它的音乐,好像没有事一样。
有一回,我借来两支土铳,装满火药,安好引线,搁在门外的树底下,还把窗户打开,怕把玻璃震碎。
砰!土铳响了,可是乐师们照常演奏它们的音乐,没有一个表现出受到惊扰的样子,乐声的音调和音量都没有丝毫变化。第二枪跟头一枪一样,对乐师们同样没有什么影响。
我想,经过这次实验,可以说明,蝉虽有听觉,可是它所能接受的声音和人是不一样的。
1.第二至第四自然段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2分)
2.读选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蝉是否受声音干扰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3分)
(1)蝉的触角有发声器,能发出声音。( )
(2)蝉脱壳的整个过程大约要一个小时。 ( )
(3)蝉的视觉非常灵敏,它有5只眼睛,左右和上方发生的事情都看得见。( )
4.选文中作者对蝉的观察非常细致。请选择一种你熟悉的植物,写写你的观察。(4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蝉》中作者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结论。你做过哪些实验 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选择你曾经做过的一次实验,把实验的过程、实验中有趣的发现和实验结论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吧!要求:把过程写清楚,语句通顺,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