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15:11: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将分布于全球不同地区的8个射电望远镜组成一个虚拟望远镜,成功拍摄到了第一张黑洞。
B.据中国民航局预测,未来民航旅客运输量将再创历史新高,届时,运输工作能否有序进行,需要各部门提前做好预案。
C.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必须紧紧抓住关键环节即消除体制障碍、推进配套机构改革、加强物质载体建设。
D.长沙石燕湖如同玲珑剔透的明月一般,清冽的湖水能够让人基本彻底洗濯贪婪的俗念。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圆满通过国家验收,投入运营后将填补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
B.北京国际速滑馆之所以用最新环保技术制冰的原因,是因为要实现低碳冬奥的目标。
C.能否建立创新型的国家,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大批献身科学、热爱祖国的创新型人才。
D.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法律保障。
3.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汇总统计、调查登记和数据分析等一系列工作,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B.无论什么职业,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追求、有闯劲、敢奋斗,任何人都可以在梦想的舞台上实现人生价值。
C.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经至少建成了60万个以上的“农家书屋”,这些书屋已经成为慰藉农民心灵的精神家园。
D.评价艺术作品是否优秀不能仅凭流量多这一标准,内容品质、价值含量、美誉度等更应该成为评价机制的主要内容。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金刚川》讲述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以血肉之躯修补堪比生命线的木桥的故事。
B.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C.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实现在核心技术上的不断突破。
D.一些孩子玩了“水晶泥”后,手部、眼部出现红肿的症状,是因为这些产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硼砂的原因。
5.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今年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
B.通过“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粒种子,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人告别了饥饿。
C.为了校园安全,专家呼吁尽早建立干预、制止和发现校园欺凌行为的防控机制。
D.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少年时期养成是好的阅读习惯。
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2020年中国现有标准下7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中国摆脱绝对贫困,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B.能否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永恒主题教育青年学生,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C.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科学认识中华文化的渊源与意义是夯实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基础。
D.惊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离世,人们自发地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方式寄托对先生的哀思。
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本学期,某中学开展了以“我与经典”为主题的读书活动。②通过本次活动,广大师生对阅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③大家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④我们欣赏文学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B.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即使保护了个人健康,也体现了社会文明。
C.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D.夏天到了,那漫山遍野到处盛开的油菜花铺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充满无限的生机与希望。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据调查,近年来大约10%左右的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原因都是开车看手机。
C.篆刻艺术,是书法和镌刻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
D.很多人在长期使用电脑输入法后,出现了提笔忘字和书写不规范。
10.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六个“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重要文物大约500多件。删除“大约”或“多”。
B.农村贫困人口能否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将“能否”改为“是否”。
C.随着孔子学院不断发展,让喜爱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删除“让”。
D.在一百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善于用好和抓住各种历史机遇。将“用好”和“抓住”互换位置。
11.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首倡者、践行者和推动者,中国为协调和推进各项国际议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修改:将“首倡者、践行者和推动书”改为“首倡者、推动者和践行者”。
B.虽然不具备艺术天赋,但是在整个童年时代他一直断断续续地坚持练习钢琴。 修改:去掉“断断续续”。
C.检验“港版国安法”的合理性,关键是看它能否维护香港的和平与稳定,促进香港的繁荣与发展。 修改:在“促进”之前加上“能否”二字。
D.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规定,使汪凌云被吊销新闻记者证,列入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终身不得从事新闻采编工作。 修改:去掉“使”。
1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是否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B.那种不顾生态环境,片面强调经济效益,无疑是杀鸡取卵,到头来只能得不偿失。
C.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配制而成的。
D.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著名诗人艾青重回诗坛之后,诗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品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我 爱这土地》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B.要保证口罩的合格生产,熔喷布质量是重要条件。(“质量”一词本身包含好与坏两方面, 句中“合格生产”与“质量”犯了一面对两面的语病)
C.闾,居民聚居处。古代以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故以“闾左”来指代贫苦人民。
D.新闻特写与消息都是新闻体裁。两者差异在于,新闻特写往往描绘新闻事件中的片段, 消息则主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14.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B.第②句使用了排比修辞,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鼎文化的礼赞之情。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1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良好的心态是我们能否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关键。
B.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政府不但要给予贫困户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上的指导。
C.通过《流浪地球》的热映,使中国科幻电影事业迈向一个新时代。
D.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6.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中国航天开启空间站时代,空间站无疑会加快人类利用、探索、开发宇宙的步伐。
C.在不断的尝试和突破中,使他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D.运动有三忌,一忌餐后立刻运动,二忌过度运动,三忌盲目运动。
1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领悟它、感知它。
B.一个人是否善良取决于他能用爱心去包裹这个世界。
C.监察组将继续紧盯网吧乱象治理,努力营造健康绿色的上网。
D.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的力量在于“润物细无声”。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B.此次新冠肺炎波及范围广,造成的教训尚无法计算,留下的损失更加深刻。
C.能否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和加强自我控制,是改善智能手机成瘾的有效方式。
D.去年国庆节,老师推荐我作为全校的三名选手之一,参加了全区的演讲比赛。
1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B.能否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是培养青年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
C.张亮以2小时19分的成绩刷新世界记录,成为全世界陆上赛艇马拉松划得最快的人。
D.家里的客厅常常回荡着爸爸爽朗的笑声和妈妈深情的眼神。
20.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国近期的各类口罩生产量,除了满足中国市场以外,还销往海外各国。
B.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C.有无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很多现代作家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D.从无数的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想取得优秀成绩,最好每天都进行了训练。
二、语言表达
21.小丽同学写了一段读书心得,其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是啊,中国人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生命的成长,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最丰富的,如果你是否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烂漫春光里能寻觅诗意,萧瑟秋景中能发现诗意,慈母的牵挂中能品味诗意,游子的愁情里能感悟诗意……诗歌里描绘的美景,能医治心灵的创伤;诗歌里蕴含的真情,能让心境宁静温暖。
画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三、综合题
22.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结语。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你帮助修改。
①“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是2020年“中国水周”的主题,也是北京治水工作的重要内容。②坚持节水优先,并非简单地限制用水,而是合理用水,高效用水。③治理河湖,也并非单纯地治污补水,还包括用生态的方法解决生态问题,让河湖成为人们的幸福源泉。④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⑤请和我们一起节约用水,共绘幸福河湖画卷,让首都北京水韵绵长。
答 案
1.C 2.D 3.B 4.A 5.A 6.B 7.C 8.A 9.C 10.B 11.C 12.D 13.A
14.C 15.B 16.D 17.D 18.D 19.C 20.B
21.如果你愿意去寻找,诗意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帘,荡漾在你的心中。
22.节约用水,助力首都水资源保障:建设幸福河湖,满足百姓美好生活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