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马 诗
唐 李 贺
10《古诗三首》
掌握要求会写的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根据注释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事物。
体会古诗在表达上的特点。
学习目标
在中国古诗花园里,有一类诗格外引人瞩目,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咏物诗。
歌咏某一事物的诗歌就是咏物诗。
咏物诗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千军万马 万马奔腾 快马加鞭
“进取、勇敢、成功”之意
关于“马”的成语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
对马有所偏爱的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创作背景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
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祖籍陇西郡。唐朝中期浪
漫主义诗人,后世称李昌谷。代表作《雁门太守行》、
《李凭箜篌引》。
李贺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者,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为唐代三李。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感叹生不逢时和倾诉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诗人资料简介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称其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诗仙” 李白
浪漫主义诗人,想象丰富,色彩绚丽,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诗圣” 杜甫
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反映真实历史面貌,现实主义诗人。
“诗佛” 王维 诗中蕴含浓厚佛教禅宗意味,以禅入诗。
“诗魔” 白居易
“诗神” 苏轼 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
马 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诵读古诗
yān
luò
诵读古诗
1.听录音,读古诗
2.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出节奏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诗意:
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照耀下,犹如
皑皑白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好似一把弯钩。
理解诗意
广阔的大漠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意:
什么时候我能给马头带上黄金装
饰的马笼头,驰骋在清爽秋日的战场上。
理解诗意
什么时候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走,跑。此处有“奔腾”之意。
赏析诗歌
马 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写景
抒情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大漠”、“燕山”,寂寥、冷峻的边塞之地。
“沙如雪”既从视觉写出了沙漠的颜色,又从触觉写出了夜
间寒冷的感觉。
“月如钩”表面上形容月亮弯弯的形状,
但“钩”是古时的一种弯刀,容易让人
联想到武器和征战疆场的场景。
赏析诗歌
比喻
对偶
边塞战场的景色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两字开头,既含无限期盼,又有无尽无奈。
“金络脑”指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表示非常贵重
的鞍具,象征着马受到主人的重视,寄托了诗人渴
望像马儿一样被重用,一展抱负、保家卫国的雄心
壮志。
赏析诗歌
马:轻捷矫健 驰骋疆场
诗人:建功立业 施展才华
像这样通过所咏之“物”,抒发诗人的人生态度,或寄托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的表现手法,称之为“托物言志”。
赏析诗歌
再读诗歌
马 诗
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再读诗歌,体会
诗中蕴含的情感!
小 结
小 结
《马诗》以马自喻,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用咏叹的命运,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和怀才不遇、不被统治者赏识的感慨和愤懑。
一、解释字词
燕山:
何当:
金络脑:
二、翻译诗句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课堂练习
作 业
1.搜集有关马的诗歌。
2.背诵并默写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