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4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6.1《阿房宫赋》课件(共54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06:5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4张PPT)
阿房宫赋
杜牧
学习目标:
1.知人论世。
2.了解赋体散文长于摹写、注重铺陈、善用比喻等文体特点。
3.翻译文章,了解本赋借秦灭亡以讽喻时政的目的。


803—853

牧之

樊川居士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官职。杜牧年轻时即有兴邦济世的远大抱负,怀抱中兴唐王朝的理想,尤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但因性情耿直、不屑逢迎,在仕途上颇不得意,晚年逐渐保守消极。
杜牧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后世因称“杜樊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为诗注重文意辞采,追求高绝绮丽,于晚唐浮靡诗风中自树一帜,文、赋、诗皆负盛名,尤擅文赋,散文气势雄浑,多针砭时弊。
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中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进犯,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强敌,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中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进犯,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强敌,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
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根据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里面道路纵横交错,宫殿屋宇林立。其前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高达十数丈,可以容纳万人。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到终南山下。
写作文体
赋,一种文体。它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讲究文采、韵律。以铺叙事物为主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骈赋”、“律赋”。
今天有些散文标题也出现“赋”的字眼,但一般已没有铺陈之意,而是赞颂一类的意思
特点
形式上:1.辞藻华丽;2.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3.讲究声韵美,句式多变,偏三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内容上:通过说理,通过山水、风物、鸟兽等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结尾议论,寄托讽喻。


阿房宫赋
“赋”作为文学体制,起源于楚辞,至荀况始有定名,它出现于战国后期,到汉代才形成。
关于赋的特点,《文心雕龙·诠赋》说:“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体物写志,指赋的内容,指通过摹写事物来达到抒发情志的目的。“铺采摛文”指在语言上要使用华美的词藻。
特点:形式上:1.辞藻华丽;2.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对偶等;3.讲究声韵美,句式多变,骈散结合,押韵自由,韵脚灵活多变
修辞:渲染夸张,多用比喻、排比等。
“阿房宫”的“阿房”旧读“ē páng”,阿房是地名或山名,遗址在今西安的西南。 阿房宫,秦始皇营造的宫殿。规模宏大,奢华壮观。传说后被项羽烧毁。
从此阿房宫的兴亡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阿房宫
资料链接
阿房宫是项羽烧的吗?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提到“楚人一炬,可怜焦士” 说的
正是项羽火烧阿房宫。然而现代考古却已经证实:阿房宫前殿遗址中根本没有发现被焚烧的证据--红烧土,没有任何焚烧的痕迹。
事实上,《史记》并没有说项羽烧了阿房宫,只是说烧了“秦宫室”,火烧了三月不灭,但并没有详细说烧的就是阿房宫。当时秦始皇在威阳修建的宫殿有两三百处,并不能就此判断《史记》上所说的“秦宫室”就是指阿房宫。现在考古已经证明,被烧掉的是秦咸阳宫。在历史上其他记载阿房宫的书籍中,都只是提到了阿房宫的规模,并没有提到项羽火烧阿房宫。所以杜牧在《阿房宫赋》说项羽火烧阿房宫,只是借自己想象的历史来表达自己对历史、时代的看法,借古讽今。
阿房( ) 蜀山兀( ) 骊山( )
廊腰缦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涡( )
不霁( )何虹 冥迷( ) 妃嫔( )
媵嫱( ) 梳晓鬟( ) 明星荧荧( )
椒兰( ) 剽掠( ) 鼎铛玉石( )
金块珠砾( ) 逦迤( ) 锱铢( )
架梁之椽( ) 在庾( )之粟粒( )
横槛( ) 尽态极妍( ) 管弦呕( )哑( )
读文正音
ē páng


màn
qūn


míng
pín
yìng qiáng
huán
yíng
jiāo
piāo
chēng

lǐ yǐ
zī zhū
chuán


jiàn
yán
ōu




màn

qūn


yǎo
yìng

jiāo


yán








chuán





jiàn

cēn


ōu


qiáng
zhū

翻译文本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複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背景
全景
局部/细节
想象,衬托出阿房宫的宏大和富丽
交代阿房宫建造背景
整体勾勒---广、高、依山傍水
局部细描
楼阁、廊、檐
长桥复道
宫中歌舞盛况
第一段
建筑
人物
宏伟壮观
精致豪华




四海一
北构而西折
钩心斗角
蜂房水涡
不霁何虹
而气候不齐
统一,动词
名词作状语
古今异义
名词作动词
名词作动词
指气氛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比喻、夸张、排比,揭露秦宫人的奢靡
揭露秦统治者的奢靡,为下文秦亡埋下伏笔
分句句式整齐,既便于铺排描写,又使作者对秦统治者的讽刺之情
得以宣泄。
第二段
宫女
来历
众多
哀怨
妃嫔媵嫱…
明星…所之也
承上段歌舞之盛
比喻
排比
夸张
缦立 望幸 不见
穷 奢极欲
珍宝
数量
处置
六国 (剽掠其人)
倚叠如山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来源
第一二段描写宫殿、美女、珍宝,都表现了秦王的穷奢极欲,为下文论述天下兴亡的道理作铺垫。




辇来于秦
朝歌夜弦
燕赵之收藏
韩魏之经营
齐楚之精英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
作名词
作名词
作名词
铛、石、块、砾:名词的意动用法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排比、对比
秦始皇和阿房宫的奢侈铺张VS百姓和他们生存环境的穷困艰难
使
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剥削与被剥削
排比对比夸张
摆出了秦统治者把自己的奢侈享乐建立在人民痛苦生活之上的罪证。
结语
第三自然段
珍宝
数量
处置
六国 (摽掠其人)
倚叠如山
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弃掷逦迤
穷奢极欲
贪欲
挥霍
灭亡
一人之心
秦爱纷奢
千万人之心
人亦念其家
使……多于……
(六个排比)
日益骄固 一片焦土
叫、举、一炬
常情
积怨
爆发
自取灭亡
来源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两个假设句道出了秦朝覆灭的根本原因:
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历史现象:
只哀不鉴(历史怪圈)
横征暴敛,剥削压迫百姓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最后的那几个“后人”分别指谁?
总结历史教训,讽谏唐王朝勿悲剧重演。
秦人不暇自哀,而①后人哀之;②后人哀之
而不鉴之,亦使③后人而复哀④后人也。
汉朝到唐朝的人
唐以后的人




这段指出六国和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写作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请用原文来回答)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唐太宗
原因:“不爱其人”。
目的 :“鉴”,借古讽今,讽谏唐朝统治者勿蹈秦始皇的覆辙。




第一部分( 1—2 ):由外到内,由楼阁建筑到人物活动,铺叙阿房宫建筑雄伟壮观、精致豪华,极写宫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二部分( 3—4 ):由古及今,铺写秦始皇骄奢淫逸,终于导致灭亡,讽喻当朝切勿重蹈覆辙,警戒唐统治者要戒奢爱民。
叙述 描写
阿房宫雄伟壮观
美人珍宝众多
议论
总结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奢侈荒淫、专横残暴
谏言
讽谏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01
03
04
小结
02
阿房宫赋
叙述
描写
议论
谏言
雄伟壮观的阿房宫
总结教训警示当世
宏大宽广
宏伟瑰丽
统一建筑
美人之多
珍宝之富
由描写 转为议论
阿房宫内美人珍宝
对比事例
秦王骄奢
宫化焦土
戒奢爱民
借古
讽今
铺采摛文
体物言志




体物铺陈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推理 分析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寄托 讽喻
对偶 排比
排比 夸张
背景、巨大耗费、宏伟规模
生活荒淫、奢靡、珠宝陈设
阿房宫赋
写志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奢 亡 鉴
1 主题:
借古讽今,通过阿房宫的兴建及其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的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




(1)想象、比喻与夸张相结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3)骈散结合,错落有致。
2 写作特色:




一座雄伟的建筑,只留下了一片焦土碎瓦,一堆残砖断木;一个强盛的帝国,只留下了一声唏嘘哀叹,一腔怨声愤懑。怅怀古,悲兴亡。走在历史时空的隧道里,我们应该深思:阿房宫的壮观堂皇代表的不是社会的安定富足,而是君王的浮华奢靡;阿房宫的破败消亡,不是历史的无情舍弃,而是人民的坚定选择。这座让人为之惊叹的雄伟建筑被历史的车轮重重地碾碎后,留下的不仅是叹息,更多的应是深深的反思。
1《阿房宫赋》起势雄健,涵盖无穷,写出六国灭亡之快,秦国统一之速。
“六王毕,四海一”
2《阿房宫赋》起势雄健,涵盖无穷,,夸张地表现了阿房宫的建造速度之快。
“蜀山兀,阿房出”
3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4《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的句子是: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5《红楼梦》中俗谚“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出自《阿房宫赋》中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6、《阿房宫赋》中,写骊山走势的句子是: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7、《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面积之大,竟然将渭水和樊川纳入宫中。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8、《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楼阁非常密集。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9《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走廊回环往复,檐角高仰。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10《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的楼阁各自依着地形,四方向核心辐辏,又互相争雄斗势。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建筑的走势状态和结构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1《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的楼阁盘结交错,曲折回旋。
“盘盘焉,囷囷焉”
12、《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的楼阁数量之多,如蜂房,如水涡。
“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13、《阿房宫赋》中,非常形象地表现出阿房宫中的桥梁的恢宏气势。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14、《阿房宫赋》中,非常形象地表现出阿房宫中的高楼之间的复道的恢宏气势。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15、《阿房宫赋》中,用楼阁幽深迷离的气象表现了阿房宫楼阁之多。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
16、《阿房宫赋》中两句,写阿房宫中楼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17、《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中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冷。
“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8《阿房宫赋》中从人们的主观感受写宫内歌舞盛况。既是以歌舞之纷繁衬托宫殿之众多,又为下文美女充盈宫室预作铺垫的句子是: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19、《阿房宫赋》中,用气候不一表现阿旁宫面积之广。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阿房宫赋》中是六国灭亡后处境最尴尬和最危险的人。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
20《阿房宫赋》中写的是六国皇族的最终下场。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21《阿房宫赋》中用镜子数量之多表现宫女之多。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用倒置式的暗喻,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将喻体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鲜明的画面,令人惊奇,再出现本体,解释原因,使读者印象更为强烈得语句是: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2《阿房宫赋》中写宫女乌青的发髻宛如云朵,纷纷扰扰。
“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23、《阿房宫赋》中写从宫女脸上洗下的胭脂,能使渭水上涨。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24、《阿房宫赋》中写宫女们燃起椒兰,好似烟霭斜升,云雾横绕。
“烟斜雾横,焚椒兰也”
25、《阿房宫赋》中形容宫车驶过的情形。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26、《阿房宫赋》中写宫车逐渐远去,既能表现阿房宫面积之广,也能表现宫女对皇帝到来的希冀。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7、 杜牧《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一肌一容, 尽态极妍”
28、《阿房宫赋》中写宫女凝神远望,期待皇帝到来,实则表现了宫女们孤独凄凉。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9、《阿房宫赋》中写秦人除了掠夺六国人口之外,还掠夺他们的财物,譬如: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30、《阿房宫赋》中写秦人对六国的财富毫不吝惜的句子是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31《阿房宫赋》从最普遍的民心人性的角度,说明人心没有区别,都追求幸福快乐、都挂念家小的语句是: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2、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但秦国统治者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知道: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3、秦国统治者骄奢享受,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庭,但秦国统治者只知道掠夺而不珍惜,杜牧特意发出质问: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4、 《阿房宫赋》中 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柱子之多。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中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椽子之多。
“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5、《阿房宫赋》中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钉头之多。
“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36、《阿房宫赋》中 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屋瓦之多。
“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
37《阿房宫赋》中 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栏杆之多。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38《阿房宫赋》中 用比较方法表现阿房宫器乐之响。
“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39秦朝的暴政,虽然使人们钳口不言,但人们的怒气会积累在心,正如《阿房宫赋》所言,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
40、《阿房宫赋》中 是说秦朝统治者以为人们已完全驯化,于是更加骄纵。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41、《阿房宫赋》中 写秦朝灭亡之速,与开头“六王毕,四海一”遥相呼应。
“戍卒叫,函谷举”
42、《阿房宫赋》中 说项羽烧了阿房宫,对这一事件,今人颇有怀疑。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43、《阿房宫赋》中 认为是六国自己灭亡了自己,在前人的史学观点基础上颇有新意。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44、《阿房宫赋》中认为怎样可以使秦国的统治可以维持三世乃至万世。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45、杜牧写《阿房宫赋》的最终目,是希望不要出现这种情况: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6《阿房宫赋》中作者讽谏时弊以秦朝灭亡为借鉴的诗句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 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7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最后总结,六国和秦国的灭亡都是由于不修自身,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的语句是: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8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告诫后人光是感叹是没有用的,要吸取历史教训,不要让历史重演,如果不能够吸取教训终将重蹈覆辙的语句是: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9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4个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迅即灭亡的历史过程: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和篇首 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
在《阿房宫赋》中,杜牧仅用八个字就把项羽火烧阿房宫的史实写了出来: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0《阿房宫赋》中用假设指出六国、秦国不灭国亡族的途径的句子是: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古今异义
①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致工巧。)
② 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
③直走咸阳(古义:跑,奔,此处解释为趋向、通向;)
④ 可怜焦土(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词类活用
1.六王毕,四海一(毕,完 、结,指为秦国所灭;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骊山,从骊山,名作状)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云,名词作动词,出现了云;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朝、夜,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铛、石、块、砾,把……看做铁锅,把……看做石头,把……看做土块,把……看做沙砾。名词意动用法。)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 …… 为鉴)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10. 廊腰缦回(腰、缦,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 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 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灭族)
13. 蜀山兀(兀,形容词作动词,山高而秃,指山上的树木被砍伐光了)
14. 日益骄固(日,名词作状语,天天地)
15. 秦人不暇自哀(哀, 为动用法 ,为 …… 哀叹)
16. 奈何取之尽锱铢(尽,使动用法,使 …… 尽)
17.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
特殊句式——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特殊句式——被动句
1.输来其间
2.函谷举
1.秦人不暇自哀
特殊句式——宾语前置
1.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差
4.管弦呕哑
特殊句式——定语后置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