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南亚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斯里兰卡岛是镶嵌在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被誉为“印度洋的心脏”。读图回答,斯里兰卡岛夏季降水较多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南部较多 B.西北部较多
C.西南部较多 D.东北部较多
2.世界第二人口大国、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的国家是( )
A.俄罗斯 B.中国 C.印度 D.美国
3.南亚中部两大平原分别是( )
A.印度河平原和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
C.德干平原和东北平原 D.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
4.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来自: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5.革命老前辈陈毅同志《赠友人》诗句“……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说的是哪个地区的地形、河流分布特点( )
A.阿拉伯半岛 B.印度半岛 C.马来群岛 D.中南半岛
6.南亚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 )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少雨
C.一年分热、雨、凉三季 D.一年分干湿两季
7.下列两幅图分别是印度的洪灾和旱灾,引发印度水旱灾害的季风是( )
A.西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西北季风
8.下列关于南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南亚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太平洋之间
B.南亚东临阿拉伯海,西临孟加拉湾
C.印度洋中有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岛国
D.南亚的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9.恒河平原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原因有( )
①降水丰富,多暴雨 ②降水季节变化明显 ③季风不稳定,年际变化大 ④地势低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近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迅速,既是“金砖五国”成员,又是亚洲经济发展中的“双子星”,受到世界普遍关注。两国发展经济共有的优势条件有(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政策优惠 ④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1.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
A.沙特阿拉伯、伊斯兰教 B.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
C.古印度、佛教 D.耶路撒冷、犹太教
12.关于南亚的叙述,止确的是( )
A.地处热带、亚热带,全年高温多雨 B.位于亚洲的南部,大西洋的北部
C.地形以高原为主,北部高南部低 D.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
13.2018年中印建交迎来了68周年,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B.航天、计算机软件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印度发展钢铁工业所需要的煤、铁需大量进口
D.印度农业基础好,每年向国外输送大量粮食
读甲、乙三角洲位置示意图和四种气候类型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14-15小题。
14.甲、乙三角洲所属气候类型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甲、乙三角洲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小麦 B.黄麻 C.水稻 D.油棕
读世界局部区域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关于中南半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半岛位于中国以南,河流自北向南流,
B.该半岛城市多分布在沿河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C.①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D.②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可在6、7月份由我国给予应急补水
17.2020年南亚的洪灾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主要原因是( )
A.西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B.西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C.东北季风来得早,退得晚 D.东北季风来得晚,退得早
二、解答题
18.读“南亚轮廓图”,按要求回答。
(1)国家:①____②____。
(2)河流:B____D____。
(3)地形区:C为____高原,它们主要在____半岛上。
(4)农作物分布:①国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和____。
19.读南亚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__。
(2)2020年5月27日,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B______峰。
(3)被称为世界“雨极”的C地是______。
(4)其降水主要类型是______。
(5)印度河主要位于______(填国家)。
(6)南亚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斯里兰卡岛是镶嵌在印度洋上的一颗明珠,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雨旱两季,夏季吹西南季风,降水丰富,冬季吹东北季风,气候干旱。读图可知,斯里兰卡岛夏季降水较多的区域分布在西南部地区,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C
【详解】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2014年,人口达到12.67亿,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目前,印度每年承接全球服务外包市场近1/2的业务。其中,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2/3。印度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故选C。
3.D
【详解】南亚有恒河和印度河两大河流,冲积形成的中部两大平原分别是恒河平原和印度河平原,D正确。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位于中国,没有德干平原,ABC错误。故选D。
4.D
【详解】试题分析:南亚位于季风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南临印度洋,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故选D。
5.D
【详解】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题目中诗句中“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描述的是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故选D。
6.C
【详解】南亚气候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特征是一年分热、雨、凉三季或全年高温,分旱雨季。故选C。
7.A
【详解】印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强弱不稳定的时候会带来旱涝灾害。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产生旱灾,A正确。
8.C
【详解】试题分析:南亚是位于下马拉雅山以南到印度洋之间;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亚的岛国有印度洋中的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两个;南亚的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所以正确的是C。
9.D
【详解】恒河平原位于南亚东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的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夏季时降水丰富且多暴雨;加上地势低平、水流不畅,容易出现浇灌灾害;年际变化大不是洪涝灾害的原因,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10.A
【详解】试题分析: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所以劳动力丰富;中国和印度都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国和印度都有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所以选A。
11.C
【详解】中国名著《西游记》中里面的西天是指古印度,“经”是指佛教,古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后来传播到东亚及东南亚,故选C。
12.D
【详解】南亚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雨季和旱季,故A错误。南亚位于亚洲的南部,印度洋的北部,故B错误。南亚地形以高原为主,南北高、中间低,故C错误。南亚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故D正确。故选D。
13.B
【详解】中国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故答案A错误。印度的航天、计算机软件工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故答案B正确。印度的矿产资源丰富,发展钢工业所需要煤铁资源不需要进口;故答案C错误。经过“绿色革命”的农业改革,目前,印度的粮食基本实现自给;故答案D错误。
14.甲位于恒河三角洲,乙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两地均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据图可知,①为地中海气候; ② 为热带季风气候,③为温带季风气候; 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②正确,故选B。
15.甲恒河三角洲、乙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均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湿热,水稻是主要粮食作物,C正确;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不适合在此区域生长,A错误;黄麻、油棕是经济作物,BD错误。故选C。
16.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人口多分布在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适宜生存和发展,①为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交通要塞,故ABC正确;②为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在亚洲流经国家最多,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分干湿两季,6-7月为雨季,降水多,不需要我国补给,故D不正确,依据题意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D。
17.南亚为热带季风气候,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西南季风来得早、退的晚,易发生洪涝灾害;西南季风来得晚、退的早,易发生旱灾,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
(1)
由图可知,①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②是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北的中国。
(2)
由图可知,B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是印度河。D主要流经印度,是恒河。
(3)
由图可知,C是南亚南部的德干高原,主要位于印度半岛上。
(4)
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西北部主要种植小麦。
19.
(1)
南亚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印度。
(2)
2020年5月27日, 我国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喜马拉雅山脉主峰B珠穆朗玛峰,该山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有“地球之巅”之称;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该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3)
被称为世界“雨极”的C地是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
(4)
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迎风坡,其降水主要类型是地形雨。
(5)
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 山,主要位于巴基斯坦境内。
(6)
南亚地区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