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测试(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4硫与环境保护测试(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上学期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09:51: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4 硫与环境保护 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分别是S、N得电子
B.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白色蔗糖固体逐渐变成黑色疏松的碳,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C.浓盐酸、浓硝酸具有挥发性,而浓硫酸难挥发
D.常温下,浓硫酸或浓HNO3中投入Fe片,均会产生大量的气体
2.(CN)2、(OCN)2、(SCN)2等化合物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称为“类卤素”。已知卤素单质和“类卤素”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F2、(OCN)2、Cl2、Br2、(CN)2、(SCN)2、I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I22SCN-2I-(SCN)2能自发进行
B.反应Cl22CN-2Cl-(CN)2不能自发进行
C.还原性:F-OCN-Br-SCN-
D.“类卤素”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
3.已知还原性S2->I->Fe2+>Br->Cl-,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Fe3+与I-在水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B.氧化性:Cl2>Br2>I2
C.将足量Br2加入到FeCl2溶液中,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2Cl-═2Br-+Cl2
D.将Cl2通入到FeBr2溶液中,Cl2应优先氧化Fe2+,再氧化Br-
4.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 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含有NH
B 把SO2通入紫色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紫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 蔗糖变黑 浓硫酸有吸水性
D 铝制品盛放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浓硝酸与金属铝不反应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硫酸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纯氧中煅烧黄铁矿 B.在高压条件下制
C.用98%浓硫酸吸收 D.用澄清石灰水吸收尾气
6.浓硝酸与铜的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1:2 C.2:1 D.1:4
7.已知反应:①SO2+2Fe3++2H2O→SO+2Fe2++W;②Cr2O+aFe2++bH+→cR3++Fe3++H2O(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方程式①中W为4OH-
B.还原性强弱:Fe2+>SO2
C.a=6,b=7
D.反应Cr2O+3SO2+2H+→2Cr3++3SO+H2O能发生
8.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
B.熔点高,可用作光导纤维
C.浓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干燥剂
D.受热易分解,可用作胃酸中和剂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B.浓H2SO4可用作干燥剂
C.可用SiO2作半导体材料 D.NaHCO3可用作焙制糕点
10.下列物质的检验,其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或SO32—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HCl时有气体产生,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
D.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一定是Cl2
11.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I-+2H++H2O2=I2+2H2O
C.硅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SiO+2H+=H2SiO3↓
D.氯化铁溶液中加少量的铜粉:2Fe3++3Cu=2Fe+3Cu2+
二、填空题
12.“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学习化学应该明白“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道理。请填空:
(1)我们学习过很多颜色的化学物质,写出下列物质的颜色:过氧化钠固体_______,氢氧化铁胶体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胶体的知识,请完成下列问题: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只需写出方法名称,不用展开写)_______,胶体和溶液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4)某同学写出以下三个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其中你认为一定不可能实现的是_______。
13.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①液态HCl②溶液③KOH固体④⑤熔融⑥胶体⑦,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填写物质的序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在题中状态下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_______;写出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
(2)②与少量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二氧化氯是国际公认的高效安全杀菌消毒剂,工业制备气体的反应原理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
配平上述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单线桥)_______。
(4)该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
14.铬(Cr)是常见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超标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已知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则其中铁元素是___________价。CrO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2)2属于___________(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明胶的水溶液和K2SO4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
b.二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可通过滤纸
(3)用电弧发合成的储氢碳纳米管常伴有大量的杂质——碳纳米颗粒。这种碳纳米颗粒可用氧化气化法提纯。其反应方程式为3C+2K2Cr2O7+8H2SO4=3CO2↑+2K2SO4+2Cr2(SO4)3+8H2O。
①此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②在上述反应中H2SO4表现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
A.酸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4)某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五种物质:O2、H2CrO4、Cr(OH)3、H2O、H2O2.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过程:H2O2→O2。
①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
②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为了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___________。
A.MnO2 B.Ca(OH)2 C.HCl D.NaCl
15.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物质中:①酒精,②熔化的KNO3,③CaCO3,④氢氧化钠溶液,⑤铜。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__。
(2)氢化亚铜(CuH)是一种难溶物质,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在40~50℃时反应可生成它。CuH具有的性质有:不稳定,易分解;在氯气中能燃烧;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气体;Cu+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的反应是:2Cu+=Cu2++Cu。根据以上信息,结合自己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用CuSO4溶液和“另一物质”制CuH的反应中,用氧化还原观点分析,这“另一物质”在反应中_____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②CuH溶解在稀盐酸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③如果把CuH溶解在足量的稀硝酸中生成的气体只有NO,请写出CuH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病毒在不断发生变异,因此民众的防疫意识不能松懈。
(1)口罩作为基础防疫物资,可以有效防止飞沫的传播。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属于_______(填“胶体”或“溶液”);常利用_______区分溶液和胶体。
(2)为有效防止新冠病毒的传播,除了戴口罩,还需加强对隔离场所的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双氧水、医用酒精以及含氯消毒剂。其中含氯消毒剂的家族最庞大、应用最广泛。实验室制备Cl2有三种常用方法:
a.MnO2+4HCl(浓)=MnCl2+2H2O+Cl2↑
b.□KMnO4+□HCl(浓)=□KCl+□MnCl2+□Cl2↑+□H2O
c.KClO3+6HCl(浓)=KCl+3Cl2↑+3H2O
①常温下,医用酒精、Cl2、KMnO4、MnCl2、浓盐酸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电解质是_______。
②写出反应c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③反应b配平后的系数依次为_______。
④a反应中,如果有17.4g纯MnO2被还原,被氧化的氯化氢的质量为_______。
(3)纺织工业中常用氯气作漂白剂,漂白布匹后,过量的氯需要除去,通常可用Na2SO3作“脱氯剂”,脱氯后的产物为Na2SO4,氯变为-1价。若把④中产生的Cl2完全转化,需要Na2SO3的质量为_______。
17.I.已知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
①Cl2+2NaBr=2NaCl+Br2
②Br2+2KI=2KBr+I2
③I2+Na2S=2NaI+S
(1)由此推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________
A.Cl2+2NaI=2NaCl+I2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D.Cl2+K2S=2KCl+S↓
II.高铁酸盐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干法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可利用Na2O2与FeSO4反应,产物还有硫酸钠、氧气和氧化钠,且反应时消耗的Na2O2与生成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
(2)请配平下述制备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Na2O2+___________FeSO4═___________Na2FeO4+___________Na2SO4+___________O2↑+___________Na2O,___________
(3)反应物Na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4)若生成2.24LO2(标准状况),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___。
18.(1)过量Fe与稀H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少量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3)+6价铬的化合物毒性较大,常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还原成Cr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已知反应:6HCl(浓)+KClO3=KCl+3Cl2↑+3H2O。
①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 L氯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氧化剂___________,氧化产物_______。反应中转移1.5mole-时,其中被氧化的HCl为________mol。
②配平____CuSO4+___FeS2+___H2O=_____Cu2S+____FeSO4+____H2SO4
(5)电解饱和食盐水 写出电极反应:阳极: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总反应离子方程:__________。
19.用氯气消毒过的自来水中常残留有一定量的氯气,因此不能直接用于饲养金鱼,但向水中加入适量后,能有效改善质水质,降低水中的氯气对鱼的危害
已知:反应①:;
反应②:(未配平)。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亚硫酸钠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价。
(2)用双线桥法标出反应①中电子的转移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
(3)将反应②配平:___________,该反应的还原剂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4)将反应②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A.浓硫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表现强氧化性,分别是S、N得电子,A正确;
B.蔗糖与浓硫酸混合后,蔗糖发生碳化,浓硫酸体现脱水性,B正确;
C.浓盐酸、浓硝酸属于挥发性酸,浓硫酸属于不挥发性酸,C正确;
D.常温下,浓硫酸或浓HNO3中投入Fe片,会发生钝化,不会产生气体,D不正确;
故选D。
2.C
【详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A.根据I2+2SCN-=2I-+(SCN)2可知氧化性I2强于(SCN)2,由信息可知,氧化性(SCN)2强于I2,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
B.Cl2+2CN-=2Cl-+(CN)2可知,氧化性Cl2强于(CN)2,与信息一致,所以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故B错误;
C.氧化性越强,则其对应的还原产物的还原性越弱,氧化性由强到弱为F2、(OCN)2、Br2、(SCN)2,所以还原性为F-D.卤素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发生X2+2OH-=X-+XO-+H2O(X为Cl、Br和I),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知,类卤素具有相似的性质,即在碱性溶液中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C
【详解】A.根据还原性I->Fe2+知道Fe3+与I-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反应生成I2和Fe2+,不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已知还原性I->Br->Cl-,则氧化性:Cl2>Br2>I2,故B正确;
C.将足量Br2加入到FeCl2溶液中,由于还原性Fe2+>Cl-,所以溴单质只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不会氧化氯离子,故C错误;
D.将Cl2通入到FeBr2溶液中,由于还原性:Fe2+>Br-,Cl2应优先氧化Fe2+,再氧化Br-,故D正确;
故选:C。
4.A
【详解】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原溶液为盐溶液,因此说明该盐溶液中含有NH,A项正确;
B.SO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溶液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B项错误;
C.向蔗糖中滴加浓硫酸,蔗糖变黑说明生成了碳单质,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C项错误;
D.铝制品盛放浓硝酸反应钝化反应,阻碍了反应的进行,D项错误;
答案选A。
5.C
【详解】A.硫酸的工业制备 硫酸工业中,在沸腾炉中通入空气煅烧黄铁矿制备二氧化硫,A错误;
B.硫酸工业中催化氧化制备,在常压条件下进行即可,因为该反应在常压下的转化率已经很大,加压虽然可以使转化率增大,但同时对设备要求提高、经济成本增大,B错误;
C.采用98%的浓硫酸吸收,可避免产生大量酸雾降低吸收效率,C正确;
D.硫酸工业产生的尾气主要是,工业上通常采用石灰乳进行吸收,澄清石灰水中浓度太低,不适合处理工业尾气,D错误;
故选C。
6.B
【详解】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中,4mol HNO3参加反应,被还原的HNO3最终生成NO2,因此被还原HNO3的物质的量为2mol,所以被还原的硝酸与参加反应的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选B。
7.D
【详解】A.根据原子守恒并结合离子方程式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可知,反应①为,W为,故A错误;
B.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由反应①可知,还原性:,故B错误;
C.反应②中,Cr元素的化合价由+6降到+3,Fe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和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Fe2+和Fe3+对应的化学计量数均为6,则a=6,再结合离子方程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可得,b=14,故C错误;
D.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且由①、②可知氧化性:>,则能将SO2氧化为,即反应能发生,故D正确;
答案选D。
8.A
【详解】A.铝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A正确;
B.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可用作光导纤维,B错误;
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C错误;
D.能与胃酸反应,可用作胃酸中和剂,D错误;
故选A。
9.C
【详解】A. Fe2O3的颜色是红色,可用作红色颜料,故A正确;
B. 浓H2SO4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B正确;
C. 单质Si是半导体材料,故C错误;
D. NaHCO3加热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可用作焙制糕点,故D正确;
答案选C。
10.C
【详解】A.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HNO3后,白色沉淀不溶解,也无其他现象,说明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也可能含有Ag+,错误;
B.向某溶液中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O32— 或SO32—或HCO3— 或HSO3—,错误;
C.取少量久置的Na2SO3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BaCl2溶液,若加HCl时有气体产生,证明含有SO32-;加BaCl2时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含有SO42-;因此说明Na2SO3样品已部分被氧化,正确;
D.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可能是Cl2、Br2或O3等氧化性的物质,错误。
11.D
【详解】A.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离子方程式正确,A不符合题意;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离子方程式正确,B不符合题意;
C.硅酸钠为可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盐酸反应生成硅酸沉淀,离子方程式正确,C不符合题意;
D.铁离子和铜反应生成铜离子和Fe2+,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选项所给离子方程式错误,D符合题意;
故选D。
12.(1) 淡黄色 红褐色
(2)
(3) 丁达尔效应 分散体系中的颗粒直径。胶体中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
(4)②
【详解】(1)过氧化钠是一种淡黄色的固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的液体;答案为淡黄色;红褐色;
(2)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产生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
(3)鉴别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运用丁达尔效应;溶液和胶体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体系中的颗粒直径。胶体中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而溶液的粒子直径小于1nm;
(4)①NO中元素由+2价升高为N2O3中+3价,HNO3中元素由+5价降低为N2O3中+3价,反应可能反应;
②中N元素化合价只升高,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一定不能发生;
③中N2O4中元素由+4价升高为HNO3中+5价、降低为HNO2中+3价,反应可能发生;
故答案为:②。
13.(1) ①③⑤⑦ ④ ⑤
(2)
(3)
(4) Cl 1.5mol
【解析】(1)
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符合条件的有①液态HCl、③KOH固体、⑤熔融、⑦;
非电解质是在熔融状态下和水溶液中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符合条件的有④;
上述电解质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才能导电,故在题中状态下既是电解质又能导电的是⑤熔融;
为弱碱,不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
答案为①③⑤⑦;④;⑤;;
(2)
②溶液与少量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
反应中氯酸钠中氯元素由+5价降为+4价,盐酸中的氯元素由-1价升高为0价生成氯气,最小公倍数为2,NaClO3、HCl、ClO2均配2,Cl2配1,根据质量守恒,NaCl配2, 配2,最终配到4,所得反应方程式为2 NaClO3+4 HCl =2ClO2↑+Cl2↑+2H2O+2NaCl;转移电子数为2,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单线桥)为;
(4)
反应2NaClO3+4 HCl =2ClO2↑+Cl2↑+2H2O+2NaCl中,NaClO3中的氯元素由+5价降为+4价,被还原,故被还原的元素是Cl;转移1mol电子时,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是。
14.(1) +2 盐
(2)c
(3) K2Cr2O7 CO2 A
(4) H2O2 H2CrO4→Cr(OH)3; D
【解析】(1)
Fe(CrO2)2中铬元素是+3价,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设铁元素化合价为x,则x+2[ (+3)+(-2)2],解得x=+2,即铁元素是+2价;Fe(CrO2)2是由亚铁离子与CrO构成,符合盐类的定义标准,属于盐,故答案为:+2;盐;
(2)
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与K2SO4溶液相比,则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密封放置不会产生沉淀,而胶体属于介稳体系,密封放置会产生沉淀,a不符合题意;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b不符合题意;
c.溶液和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均小于滤纸的孔径,所以均可通过滤纸,c符合题意;
故选c。
(3)
①由K2Cr2O7→Cr2(SO4)3知Cr元素由+6降低到+3,得电子,故K2Cr2O7是氧化剂;C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CO2,故答案为:K2Cr2O7;CO2;
②反应后生成了硫酸对应的盐,故体现了硫酸的酸性,因为硫酸中没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故与氧化性、还原性无关,排除BC,故答案选A;
(4)
①H2O2→O2,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所以H2O2是还原剂,答案为:H2O2;
②有化合价升高元素,则必有化合价降低元素,分析所给物质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只有Cr,则H2CrO4发生还原反应:H2CrO4→Cr(OH)3,答案为:H2CrO4;Cr(OH)3;
③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既具有H2O2的化学性质(遇到MnO2时分解为O2和水),又具有碳酸钠的化学性质[与HCl反应放出气体,与Ca(OH)2反应生成沉淀],根据Na2CO3和H2O2的性质分析,接触MnO2、Ca(OH)2、HCl,会使过碳酸钠失效,接触NaCl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故选D。
答案为:D。
15. ②③, ① ②④⑤ 还原剂 H2 CuH+3H++NO3-=Cu2++2H2O+NO↑
【详解】(1)①酒精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②熔化的KNO3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③CaCO3熔融状态下导电属于电解质,④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属于电解质溶液,不是电解质或非电解质,⑤铜是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属于电解质的是:②③;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①;物质能导电必须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②熔化的KNO3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能导电;④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⑤铜含有自己移动的电子 ,能导电;综上,能导电的有②④⑤;
(2)①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CuSO4做氧化剂、所以另一物质做还原剂;②CuH溶解在稀盐酸中,CuH中的H-失电子,盐酸中H+得电子,所以得到的气体是H2;③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CuH氧化生成硝酸铜和水,所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H+3H++NO3-=Cu2++2H2O+NO↑。
16.(1) 胶体 丁达尔效应
(2) 浓盐酸 KMnO4、MnCl2 +6H++5Cl-=3Cl2↑+3H2O 2、16、2、2、5、8 14.6g
(3)25.2g
【详解】(1)胶体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的分散系;光束通过胶体时,光线能够发生散射作用而产生丁达尔效应,而通入其它分散系时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气溶胶属于胶体,常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2)①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电解质要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导电;浓盐酸是电解质的水溶液,能导电,而氯气、高锰酸钾、氯化锰不导电;属于电解质的是KMnO4、MnCl2;
②氯酸钾、HCl、KCl均为强电解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反应c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5Cl-=3Cl2↑+3H2O;
③KMnO4→MnCl2,Mn元素化合价由+7到+2,KMnO4→MnCl2~5e-,HCl→Cl2,Cl元素化合价由-1到0,2HCl→Cl2~2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KMnO4系数为2,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HCl系数为10,还要考虑未参加氧化还原的HCl,二者相加为HCl总系数,根据其他物质配平方程式即可,反应b的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故系数依次为2、16、2、2、5、8;
④a反应中4分子HCl由2分子发生氧化反应,MnO2~2HCl,如果有17.4g纯MnO2(0.2mol)被还原,则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为0.4mol,质量为14.6g;
(3)④中MnO2~2HCl~ Cl2,产生的Cl2为0.2mol,Na2SO3作“脱氯剂”,脱氯后的产物为Na2SO4,氯变为-1价,根据电子守恒可知,Na2SO3~ Cl2,则需要Na2S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质量为25.2g。
17. B 6Na2O2+2FeSO4═2Na2FeO4+2Na2SO4+O2↑+2Na2O C NA
【分析】I.①Cl2+2NaBr=2NaCl+Br2,氧化性:Cl2>Br2;
②Br2+2KI=2KBr+I2,氧化性:Br2>I2;
③I2+Na2S=2NaI+S,氧化性:I2>S;
综上所述,氧化性:Cl2>Br2>I2>S。
【详解】(1)A.由分析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因此Cl2+2NaI=2NaCl+I2能发生,A正确;
B.由分析可知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因此碘不能置换溴,即I2+2KBr=2KI+Br2不能发生,B错误;
C.由分析可知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硫单质,因此Br2+Na2S=2NaBr+S↓能发生,C正确;
D.由分析可知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单质,因此Cl2+K2S=2KCl+S↓能发生,D正确;
答案选B;
(2)反应时消耗的Na2O2与生成的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则每6molNa2O2参与反应有2mol-1价的O变为氧气中0价,失去2mol电子,有10mol-1价的O降低为-2价,得10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需要2molFeSO4中Fe由+2升高为Na2FeO4中+6价,失8mol电子,因此有6Na2O2+2FeSO4—2Na2FeO4+____Na2SO4+1O2↑+_____Na2O,再结合原子守恒可得配平后的反应方程式为6Na2O2+2FeSO4=2Na2FeO4+2Na2SO4+O2↑+2Na2O;
(3)由(2)可知Na2O2在该反应中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选C;
(4)由(2)可知每生成1molO2转移10mol电子,因此若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O2(0.1mol),则转移电子1mol,数目为NA。
18. 3Fe+2NO+8H+=3Fe2++2NO↑+4H2O Ca2++2HCO+2OH-=CaCO3↓+CO+2H2O Cr2O+3HSO+5H+=2Cr3++3SO+4H2O 0.5 mol KClO3 Cl2 1.5 14 5 12 7 5 12 2Cl--2e-=Cl2↑ 氧化反应 2Cl-+2H2O2OH-+H2↑+Cl2↑
【详解】(1)少量铁粉与稀硝酸反应: ,过量Fe会与铁离子反应得到亚铁离子,故铁与稀HN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少量Ca(HCO3)2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碳酸氢根离子与钙离子均全部参与反应,则Ca2+与H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2OH-=CaCO3↓+CO+2H2O;
(3)用NaHSO3将废液中的Cr2O还原成Cr3+,Cr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生成硫酸根离子,由电荷、电子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离子反应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3HSO+5H+=2Cr3++3SO+4H2O;
(4)①反应:6HCl(浓)+KClO3=KCl+3Cl2↑+3H2O,氧化剂是氯酸钾,还原剂是HCl,氧化产物是氯气,按价态变化规律,当6molHCl参加反应,5molHCl做还原剂被氧化、产生3molCl2、转移电子5mol, 故在标准状况下,生成6.72 L氯气即产生0.3molCl2时,转移电子0.5mol,有0.5molHCl做还原剂被氧化;有化学方程式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与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相等,故反应中转移1.5mole-时,其中被氧化的HCl1.5mol;故答案为:0.5 mol、KClO3、Cl2、1.5;
② 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 1价降低为 2价,且由 1价升高为+6价,由电子及原子守恒可知配平后的反应为: ;故答案为:14,5,12,7,5,12;
(5)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惰性电极电极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总反应离子方程:2Cl-+2H2O2OH-+H2↑+Cl2↑。
19.(1)+4
(2)
(3)
(4)
【详解】(1)根据化合价法则,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硫元素为+4价;故答案为:+4;
(2)反应①中氯元素的价态即升高又降低,所以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1molCl2完全反应转移1mol电子,双线桥为 ;故答案为:;
(3)反应②中Cl2中Cl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价,中S的化合价由+4价升高到+6价,根据电子守恒Cl2配系数1,配系数1,再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得到。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②改写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