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四下习作五:游_________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四下习作五:游_________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7.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08:3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下习作五:游_________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
2.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先画出游览路线图。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自己习作的良好习惯。
语言应用:按照游览示意图,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写作内容,突出景物的特点。
思维能力:运用课文和习作例文的写作方法,有序描写,过程清楚。抓住重点景物,写出特点。
审美创造: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按一定的顺序把游览的景物写下来。
难点:把印象深的景物写具体,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工作之余,老师喜欢四处走走,欣赏这个美好的世界。
黄山云海 长江三峡 小桥流水
2.同学们,你们都游览过哪些地方呢?
把你去过的、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温馨提示:大家不一定要介绍很远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旅游胜地,游览过的附近的某个地方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3.同学们介绍游玩的地方
示例1:每到夏天,黄昏时的海面是最美丽的,我便与小伙伴们相约,去海边玩耍、嬉水。海面先是风平浪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静得可以看见海面上倒映着的影子。极目远望,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天连着海,海连着天,让人分不清哪儿是天,哪儿是海。夕阳西下,在黄昏的照映下,显得更加美丽了,海面上闪着许多色彩。
示例2:春天,小城是翠绿色的,树叶翠色欲滴,颐和绿苑里,小草随微风摆动,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聚拢而来。街心公园连翘花吹起金黄的小喇叭,广场里,千姿百态的风筝与白云戏耍,一切都是那么祥和。
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真想亲自去看一看大家介绍的地方。希望同学们能把游览的过程写下来,分享给大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写一篇游览某个地方的作文吧。
二、学习审题
默读书本习作提示,找出关键信息:
1.习作的内容:写自己喜欢的景点,不一定是非常著名的地方,也可以是公园果园这样的地方。
2. 习作的要求:要按游览的顺序来写,可以先画出游览的路线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印象深刻的景物要重点来写,写出它们的特点。使用过渡句,使景物的转换更自然。
1)我想分享给好朋友的地方是:( )。
路线图:
2)回想一下你去过的地方有哪几处景点,把上面的路线图填写完整。
温馨提示:你去的这几处景点,有先后顺序吗?先回想一下,然后按顺序把它们连起来。
3)确定顺序
总结:介绍自己游览过的一个地方,先想想自己去过哪些景点,再理清参观的顺序,我们可以采用画路线图的方法,帮助自己梳理清楚游览线路图。
修改习作的方法:写好后,要跟同桌交换习作,根据要求提出修改建议。
三、指导全篇结构
1. 交流上一节课的课后作业——游览景点的地图,介绍同学的游览地图。
例文展示1:
远远望去,鼓浪屿宛如一艘被树木环绕的船漂浮在海面上。我们竭力地爬上了山顶,这里果然古木参天,像绿色的被子把日光笼罩着。向下观望,之间大大小小的别墅错落有致。远处,海天连成一线,白云朵朵,白帆点点。近处,海水清澈,沙滩平软。蓝天、白云、大海、沙滩,成了一幅天然的画。
例文展2:
虽然已经深秋,但刚进入景区,我就被眼前满眼的绿深深吸引住了。远处许多不知名的树,耸入云霄,墨绿色中带着庄严和神圣,仿佛是坚守岗哨的战士,挺拔有力;近处是片片竹林,形态各异的竹子,每棵竹竿都绿得那么精神,固执得朝着阳光的方向生长,生机勃勃,充满着向上的活力。
习作点评:
例文1:小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鼓浪屿树木茂盛的特点,写出了鼓浪屿的风景如画。
例文2:小作者突出写了景区植物生机勃勃的特点,给人深刻的印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
2. 学习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习作范例《颐和园》的写法,可以在开头加上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最后一段写一写游玩的总体感受,形成完整的一篇习作。
3. 根据自己的游览路线图,像老师一样,先补充好题目,再列一列,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四、指导重点景物
回顾课文,寻找方法
出示习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第二自然段中的片段,找到作者写景的顺序,点明写出景物特点的第一个好办法就是,安排合理的顺序。
出示习作例文《颐和园》,借助图片,理解作者观察景物选择了适合的角度,才凸显了景物的美。写出景物特点的第二个好办法:选择适合的角度。
3. 借助本单元的课文《海上日出》,发现作者是从太阳位置、颜色、亮光的变化,来写好景物变化的过程。
4.出示本单元课文的相关句子,发现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描写事物,比如:视觉和听觉、动态和静态、动作和姿态……点明写出景物的特点的第三个好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去描写事物。
五、总结写法
根据板书总结方法,按自己游览地图的顺序,把习作写完整。
六、布置作业完成习作《游________》
板书设计:
游________ 合理的顺序
适合的角度
不同的方面
第二课时
一、名言导入
出示名言: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鲁迅同学们,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第五单元习作,一起来回顾习作要求,修改我们的习作吧!
例文引路
游青海湖
这是暑假中一个普通的下午,我们驾车在青藏公路上飞驰。远远的,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骤然跃入我们的眼帘。紧接着,一大片草原在它的身后展开。在那一片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画后,正是青海湖,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浪漫;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洁。(第①段写远望,青海湖蓝得浪漫、纯洁。)
下了车,我们便瞬间融入了这片“青海草原”,那些草高得齐腰,碧绿、浅绿与黛绿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草原画卷。青草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清香,混进了从青海湖上吹来的徐徐微风中,令人沉醉其中。(第②段写近看,“青海草原”草深色碧。)
青海湖就像一块平静的蓝水晶,但它偶尔也会泛起皱纹。“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晶莹的浪花轻轻挣脱青海湖的怀抱,优雅地漫上乌黑的沙滩,不一会儿,又悄悄地溜回去。我脱掉鞋子走入水中,水好凉啊!它赶走了炎热,也赶走了一身的疲劳。(第③段写青海湖时而水平如镜,时而微波荡漾。)
转眼间,黄昏来临了,波浪又喊着节拍跳起来。夕阳挣扎着,吐出一大片橘黄色的光辉,撞在那灿烂耀眼的天穹上,又映在正兴致勃勃的浪花上。浪花便跳跃得更起劲了,雪白的浪花闪动着火红的颜色,你追我赶地冲向岸边。几朵火烧云浮动在夕阳身边,顽皮地笑着,把天空都染红了。(第④段写黄昏来临,夕阳与湖水交相辉映。)
夜来临了。多么美丽的夏夜啊!月亮温柔地笑了,把银光洒在青海湖上。远处小山丘上的灯光,就像一串流动的珍珠。草丛中,大树下,蟋蟀拉响了小提琴,那旋律在月光中格外优美……(第⑤段写夜晚的青海湖宁静美好。)
青海湖真美,不愧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第⑥段赞叹青海湖美不胜收。)
小作者把草原、湖泊、夕阳、月光等自然景观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带给大家美的享受。文章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是一篇很好的游记。全文结构条理清楚,段落分明且语句优美,从湖水的波纹联想到诗句,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评析:
①多个角度立体观察。
这篇游记,小作者主要从三个角度观察:第一,由远及近,从临近青海湖远观写到近看;第二,从下到上,从青海湖的水写到天空中的夕阳和火烧云;第三,先昼后夜,感叹青海湖不仅白天美,晚上也美。这样多角度的立体式观察,是写好游记的前提。
②多种修辞语言生动。
文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喻生动、拟人形象,优美的语言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蓝得浪漫;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蓝得纯洁”,这句话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细腻地描写出青海湖水蓝得美轮美奂、独特无比。
③多种感官融入写景。
小作者不忘把自己的各种感官感受融入写景之中,如嗅到“青草的味道夹杂着泥土的清香”,触到“水好凉啊”,听到“蟋蟀拉响了小提琴,那旋律在月光中格外优美”,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④多种色彩描绘景物
文章中色彩丰富,如,青海湖“蓝得浪漫”“蓝得纯洁”,“青海草原”的“碧绿、浅绿与黛绿”,“乌黑的沙滩”“橘黄色的光辉”“雪白的浪花”,勾勒出一幅幅美丽得令人窒息的风景画。
评改习作
下面请和同桌交换作文,根据“评价标准”相互批改。要使用作文评改符
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
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按照一定的顺序。
能够抓住重点景物写。
能够写出景物的特点。
能表达出游览感受。
四、技巧总结
通常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
要重点描写主要景点。
描写景物时要突出景物特点。
要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五、布置作业:
修改习作。
六、板书设计:
游__________ 抓代表景物
写自身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