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童年的水墨画》 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8.《 童年的水墨画》 第二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22:10: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童年的水墨画
第2课时
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溪边》一诗中的画面。
上节课我们还学到了理解难懂诗句的方法,你还记得有哪些吗?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想象画面、借助关键词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想象画面,理解诗句
自读诗歌《江上》《林中》,边读边想象画面并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诗句。
如果让你将“江中戏水图”和“林中采菇图”画出来,你会画哪些内容?
这两首小诗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内容?
“水葫芦”又称“凤眼莲”,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短,叶子卵形,叶柄中下部膨大像葫芦,花淡紫色,有黄斑。浮生在水面,根垂生在水中。
诗中的“水葫芦”是指真正的水葫芦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里的“水葫芦”指的是水中的孩子。
“两排银牙”实际上写的是什么?
实际上是指刚从水中钻出来的孩子调皮地笑着,露出的两排牙齿。
这里两次写到“斗笠”和“蘑菇”,你是怎么理解的?
遇到难懂的句子,我们可以运用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合作探究
探究二 对比童诗,领悟特点
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三首小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内容都是写童年的快乐生活。
它们的画面感都非常强。
每首诗中都有诗人丰富的联想。
合作探究
探究三 拓展延伸,加深体会
《童年的水墨画》,原名《童年的彩墨画》,共六首小诗。除了课文选取的三首,还有三首,大家自由地读一读,用我们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街头
听不见马路上车马喧闹,
哪管它街头广播声高。
书页在膝盖上慢慢翻动,
嘴角旁牵动着一丝抹不掉的笑;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花前
目光一次次从花上移到纸上。
心里早画下花儿的模样。
一支蜡笔在纸上轻轻滑动,
一朵鲜花在纸上慢慢开放;
一只蜜蜂绕着画纸飞了一圈,
它好像已闻到花儿的清香。
树 下
黄桷树撑开一柄翠绿的伞,
一群白鸽在浓荫中飞翔。
阳光从叶缝间悄悄地看,
千百只眼睛织成一张光的网。
仿佛老树也变得年轻了。
一次次鼓着绿色的手掌。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江上》《林中》两首小诗,运用了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了难懂的诗句,并借助朗读与想象,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体会到了孩子们的无忧无虑、自在欢快。
1.搜集并阅读其他儿童诗,丰富童年生活的记忆。
2.与家人交流,了解不同时代童年生活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