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
目录
课标
引领方向
1
2
3
4
基础
自主落实
难点
互动突破
总结
思维导图
素养
考点精练
5
1
课标
引领方向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素养·考点精练
课标·引领方向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香港和澳门的地理概况和经济特点,分析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地理位置特点;运用资料分析珠江三角洲的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水乡文化和旅游特色;举例说出长江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理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的原因。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长株潭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主要城市、交通联系等城市概况。分析长株潭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差异和发展联系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素养·考点精练
2
基础
自主落实
香港和澳门
考点一
珠海
深圳
珠江入海口东侧
珠江入海口西侧
香港和澳门
香港和澳门
比较项目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位置 位于珠江口______侧 珠江口______侧
毗邻 与广东省____________市相邻 广东省____________市
组成 香港岛、_____________和“新界” 澳门半岛、_________和路环岛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气候类型 亚 热 带 季 风 气 候
区徽
东
西
深圳
珠海
九龙半岛
氹仔岛
香港的高层建筑
扩展城市用地的主要方式
“上 天”
填海造地建成的香港机场
“下海”
香港和澳门 ,自然资源 。香港扩展城市建设用地主要有:
地狭人稠
匮乏
澳门人口密度很大,扩展城市建设用地的方式主要为 。
填海造地
香港和澳门
先进的现代服务业:旅游业发达,有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迪士尼乐园等;
香 港
迪士尼乐园˙香港
海洋公园˙香港
香港和澳门
重要的国际信息中心;是国际性会议和展览中心;教育发达。
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形成了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是主导产业;商业发达,被誉为“ ”
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在地理位置上,香港与纽约、伦敦“三分全球”。
香 港
对外贸易
购物天堂
香港和澳门
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主要经济支柱有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业及服务业。博彩业的比重有所下降。
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
澳门素有“ _______________”之称。
澳门最重要的标志是 。
“海上花园”
海上花园
大三巴牌坊
经济结构:
澳 门
香港和澳门
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祖国内地的优势
优势互补
香港的优势
香港与祖国内地经济合作:在祖国内地生产,通过香港出口工业产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外向型经济
考点二
(1)位置: 省东南部,珠江下游,南临 海,交通便利;
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称为我国的 。
广东
南
南大门
(2)气候:属于 气候。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香港和澳门。
珠江三角洲的地理概况
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
珠江三角洲外资的主要来源地
(1)劳动力资源丰富,是著名侨乡。
(2)有我国最早建立的深圳、珠海经济特区,国家政策优惠。
(3)毗邻港澳与东南亚,便于引进外资,濒临南海,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4)国家政策扶持。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长迅速,是中国外向型产业密集的区域
引进来:引进境外资金、技术、设备与管理模式
走出去:把我国的产品、科技投放到国际市场
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主要城市:广州
别称 羊城
职能 广东省的省级行政中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
侨乡 著名的侨乡,华侨人数居全国各城市之首
工业 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汽车、电子、石油化学、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
交通 长期作为外贸通商口岸,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国际贸易巨港,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是新兴的国际航空枢纽
文化 文化教育发达,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粤剧、粤菜、岭南画派、岭南建筑、岭南园林等蜚声海内外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主要城市:深圳
发展条件 深圳毗邻香港,是中国第一批经济特区之一
巨大变化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里,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职能 深圳现已成为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综合竞争力 在全国城市中名列前茅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港澳与祖国内地联系十分密切。读珠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香港、澳门相邻的省级行政
区域的简称是( )
A.闽 B.桂 C.台 D.粤
2.图中甲代表的铁路干线是( )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九线 D.京包线
3.香港与内地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香港的优势条件是( )
A.资金﹑技术和管理 B.日常生活消费品
C.众多的劳动力资源 D.厂房、能源和土地
D
C
A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内外联系
考点三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位置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的结合部。
范围 包括上海市、江苏的中部和南部、浙江的东北部。
地形 以平原为主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鱼米之乡
主要农作物 ________、油菜,盛产茶、竹、甘蔗等
作物熟制 一年____熟至三熟
发展优势 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农耕条件优越。
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稻米产区和淡水鱼产区)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水稻
二
鱼米之乡
①位置优越:临江滨海。
②交通运输发达:拥有长江黄金水道和众多的铁路、公路干线,以及现代化港口群、航空港。
③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区域内外联系的优势条件
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沿,倚东海之滨,南临杭州湾,西与富裕的江苏、浙江毗邻。
江苏南部的南京、苏州、无锡、扬州等城市构成长江三角洲的北翼,其中南京是北翼的中心城市。
浙江北部的杭州、宁波、舟山、绍兴、湖州、嘉兴、台州等城市,其中杭州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南翼的中心城市。
主要城市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上 海
北翼
南翼
内 陆
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为两翼,在交通、工业、商贸、旅游、科技、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协作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了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型”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上 海 的 辐 射 带 动 作 用 资金流通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可通过上海金融市场筹集发展资金
商贸流通 上海 是国际区域性贸易中心,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以上海为桥梁,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交通运输 上海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我国沿海南北运输通道的交会处,是我国沿海主要的枢纽港口
上海港不仅海运发达,还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国道和长江等运输干线,与广大内陆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
信息交流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服务窗口,上海正在积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各种通信服务,为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信息化过程作出了极大贡献
智力支持 上海是中国举足轻重的教育、科研和文化产业基地,科技力量雄厚,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技术协作 上海市科技发达,而上海与长江三角洲各城市合作,能优化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
水乡风貌 旖旎的__________风光、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
著名旅 游景点
传统文化 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文化
旅游发展 条件
旅游资源
______________丰富多彩 ,加上便捷的__________ , 完善的____________,较高的________________等,使得该地区旅游业发达
苏州的__________、湖光山色的杭州__________、江苏的__________、同里,浙江的 __________、西塘等传统的水乡风貌的古镇。
水乡
古典园林
西湖
周庄
乌镇
交通
服务设施
接待能力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G20峰会)在杭州举行,结合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能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的有( )
①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②位于长江下游地区,加强沿海与内陆地区的沟通联系
③历史上京杭运河沟通了长江三角洲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
④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际间的“同城效应”主要基于( )
A.地理位置相近 B.经济快速发展 C.现代信息技术 D.交通运输便利
D
D
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的差异与联系
考点四
地理位置:长沙、株洲、湘潭三
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地处
地区, 流经这三
个城市的中心城区。呈 之势,有铁路、公路和湘江相连,是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域。
湘中丘陵
湘江
三足鼎立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城市 发展差异
长沙 ①湖南省省会。②教育、科技、文化均较发达。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岳麓山、橘子洲、马王堆等名胜古迹享誉中外
株洲 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 、沪昆等铁路在此交会
湘潭 ①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②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京广
三市的发展差异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强化了三市之间的联系。
(2)加强一体化建设,注重避免特大城市常见的“城市病”,把各自的长处整合成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3)建设“两型社会”: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批准为“ 型和 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三市的发展联系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湖南省新型城市化规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把长株潭城市群发展为国家级城市群,一体化是建设长株潭城市群的最有效途径。下图为长株潭城市群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株洲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铁路枢纽,
在此交会的铁路线是( )
A.京广线、沪昆线
B.京沪线、陇海线
C.京九线、沪昆线
D.焦柳线、陇海线
A
2.下列符合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思想的是( )
A.将三个城市整合成一个特大城市
B.三个城市各自规划,发展红色旅游
C.将三个城市的行政管理统一,便于城市治理
D.在三个城市中建立统一的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方便
3.长株潭城市群努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下列措施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是( )
A.城市群布局采用绿心式形态
B.长沙大力发展冶金工业
C.外出多乘坐私人汽车
D.把湘潭发展成为特大城市
D
A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素养·考点精练
3
难点
互动突破
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前店后厂”模式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
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读长三角和珠三角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作为长三角区域的核心,上海发展的优势有( )
A.海陆交通便利 B.煤铁资源丰富
C.首批经济特区 D.全国著名侨乡
2.世界著名的自由港、国际经济贸易与金融中心指( )
A.南京 B.香港 C.澳门 D.深圳
A
B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素养·考点精练
4
总结
思维导图
课标·引领方向
基础·自主落实
难点·互动突破
总结·思维导图
素养·考点精练
5
素养
考点精练
读图,“某年香港进出口商品的地区构成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香港最大的贸易伙伴是( )
A.美国 B.日本
C.中国台湾 D.祖国大陆
2.综合考虑原材料和工业基础,珠江三角洲
最适宜发展( )
A.煤炭工业 B.钢铁工业
C.纺织工业 D.采矿工业
D
C
3.在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合作模式的过程中,港澳地区的优势条件是( )
A.原料 B.土地 C.能源 D.人才
4.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银行中心、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五大外汇市场、第五大股票市场,香港2013年海洋运输的货物吞吐量达2.7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229万个标准箱,居世界第四位。这说明香港是( )
A.国际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B.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
C.以重工业中心 D.综合性工业中心
D
B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等九市组成,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有利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位置优越②交通便利③气候适宜④政策支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家住香港的张先生到珠海探亲,最便捷的
交通方式是( )
A.航空 B.铁路 C.公路 D.海运
D
C
下图示区域河湖密布,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服务设施核为完善,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这里城市密集,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其核心城市是( )
A.南京 B.杭州
C.苏州 D.上海
8.属于该地区特色的旅游景观是( )
A.日月潭 B.桂林山水C.古镇周庄D.顾和园
D
C
在首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习近平主席要求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下图为“长江三角洲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长江三角洲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苏州
10.长江三角洲地区河湖密布,图中最大的湖泊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 C.洞庭湖 D.太湖
11.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
A.水陆交通便利 B.人口稠密,技术先进
C.矿产资源丰富 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
B
D
C
12.下列有关长沙、株洲、湘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沙是湖南的省会,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B.湘潭是制造业和旅游业相对发达的城市
C.株洲旅游资源丰富,所辖的韶山市是毛泽东同志的故乡
D.三市有湘江相连,呈三足鼎立之势
C
13.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香港由____岛、九龙半岛和
“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2)香港和澳门濒临我国边缘海中的____海。
(3)澳门位于珠江口的____(东、西)侧,
由____半岛、氹仔岛、路环岛组成。
(4)祖国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可以优势互补,
互惠互利。香港的优势有:____、____等。祖国内地的优势有:____、____等。
【答案】(1)香港(2)南(3) 西 澳门
(4) 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丰富的管理经验 资源丰富 劳动力充足等
(5)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
地区以“前店后厂”为基本合作模式,
其中扮演“店”的角色的是( )
A.广州 B.深圳
C.香港 D.珠海
(6)下列关于香港和澳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为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 B.博彩旅游业是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C.分别位于珠江口的南、北两岸 D.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答案】 (5)C (6)D
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广东省伶仃洋区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全长约55千米,中间段是6.7千米长的海底隧道,2018年10月24日9时正式通车。通车后,极大缩短了珠海、香港、澳门三地之间的时空距离。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图、珠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和港珠澳大桥简图。
(1)港珠澳大桥联系了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体,分别是港、澳、____(填简称),夏秋季节大桥建设时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____。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铁路:A____线;城市:C____
(3)能源短缺限制了两地区的经济发展,试从“开源”角度列举解决措施(至少2条)____。
【答案】
(1) 粤 台风
(2) 京九线 杭州
(3)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建立核电站,开发新能源(潮汐能、风能)等
(4)改革开放以来,有人把我国沿江对外开放的格局形象地比喻为“射向太平洋的箭”。我国东部海岸线似“弓”,长江似“箭”。请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箭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至少两条)
(5)修建港珠澳大桥的意义包括( )。
①加强港澳与珠三角地区的联系②澳门将成为继香港之后新的国际航运中心③促进港珠澳地区重工业的发展④促进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长期繁荣与稳定⑤促进港珠澳地区经济协同发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
(4)便利的水运,丰富的水资源,加强了长三角地区与沿江城市之间的联系
(5)D
谢谢观看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