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整合要点《点面结合,留住生活瞬间》(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场面描写的内涵和方法。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点面结合的手法,并且能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生活中的某个场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是怎样通过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尝试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次活动。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就是了解点面结合的写法。
二、回顾课文,了解点面结合的手法
本单元的课文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了大的场面,如狼牙山上的激烈战斗,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等。如,《开国大典》写阅兵式时,既从整体上写了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又注意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还让我们领略到了各个队伍的特色。整体上写受阅部队经过天安门广场时那种整齐威武的情景就是面的描写,通过细节展现各个方阵的风采就是点的描写。
点面结合中所谓点,指的是对个别人或物的细致刻画;所谓面,指的是全部场景的总体描绘。点面结合就是描写时既要照顾全面或者整个场面,又要突出主要人物或事物。它通常用于场面描写、环境描写和人物刻画中。例如下面这段话,也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
早上六点钟,菜市场已经是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的状态了。赶着买菜的大妈们带着微笑讨价还价。他们的孙子拿着气球追逐打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门口赶着上班的人们,一买完菜,急匆匆就往单位走了。各种买卖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虽然很嘈杂,却热闹非凡。从菜市场走出去的人,总是大包小包提着他们的战利品。
这段话先进行面的描写,突出了早上六点菜市场人多的特点。接着重点抓住主要人物——买菜的大妈和他们的孙子,还有赶着上班的人。通过他们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刻画,这是点的描写。最后又再进行面的描写,突出菜市场热闹,人们满载而归的景象。点面结合的写法,不仅使段落结构完整,而且使得描写的场面总体特点突出,更能细致地刻画重点事物或者人物。但是要用好点面结合的方法,生活中必须要仔细观察,不仅要观察整个场面,更要细致观察每一个有特点的事物或者人物。
三、观察生活,练习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写判断
同学们要用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生活中每一个场景,锁住生活中美好的、精彩的瞬间。例如:热闹的菜市场,激烈的拔河比赛,美丽的花园,忙碌的早晨......都能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来进行描写。
配套练习
练习一:用横线勾画出下面这段话中进行面的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线勾画出进行点的描写的句子。
放学了,大家都认认真真值日着,一个个捋起袖子,干得热火朝天。苏其阳拿起扫把,一见到垃圾就高高举起扫把,把扫把放在垃圾背后,趁垃圾不注意,就把垃圾“刮”到簸箕里;陈夏彤移着桌子,让桌子正好在对应的线上,像列队的士兵;我到角落里、窗户边,把这些狡猾的果皮纸屑捡起来,丢进垃圾桶;季一洋拿着一块抹布,把黑板擦得乌黑光亮......没过一会儿,教室被打扫得窗明几净,像刚洗了个热水澡。
练习二: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写写课间十分钟的情景。
下课铃一响,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操场上,------------(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谁)----------(干什么)。教室里,------------(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谁)----------(干什么);------------(谁)----------(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