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22:13: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第二学期
课题 《守株待兔》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年12月
教学目标
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章大意。 3.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脚踏实地的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章大意。 2.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脚踏实地的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难点: 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章大意。 2.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脚踏实地的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 一、视频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课之前呢,咱们先来讲一个小故事 。(播放视频:《守株待兔》的部分内容。) 2.师:看到这里,同学们肯定很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那今天呢,就让咱们走进《守株待兔》这篇课文当中去寻找答案吧!
新课 教学 初识作者 这则寓言故事来自于战国末期的韩非,又叫韩非子。他不仅是法学家,还在政治思想领域也小有成就。 练习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的地方。) 师:咱们学习古诗词、文言文的第一步就是读----注意要把句子读通顺,注意有停顿的地方。现在仔细听,我是怎样朗读的。 守株待兔 四、弄懂句意,理解内容 师:同学们,真棒!闯过了第一关,现在来到第二关---理解句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 2.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地里有一个树桩。 3.师:短短的两句话,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宋朝)、地点(宋国)、人物(宋国的一个种田的人)。 (二)“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1.有一只兔子在跑的时候撞到了树桩,折断了自己的脖子而死掉了。 2.“走”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啊,在咱们之前学过的古诗当中已经出现过了,比如说“百兽见之皆走”或者“儿童急走追黄碟”。这些“走”都是跑的意思,看来啊,这个字的古今意义差距还是很大很大啊! 过渡:这是这件事的起因,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让咱们继续走进第三句话。 (三)“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1.因:于是。 释:放下。 耒:一种劳作工具。 冀:希望。 2.种田人因此放下了自己的农具而守在树桩旁边,希望能再次得到兔子。 3.老师想问问大家:为什么种田人要守在树桩旁边呢?---是的,因为他曾经侥幸得到过一只兔子。 过渡:那结果会怎样呢?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意思:兔子是不可能再得到了,而种田人自己也成为了宋国人的笑料。 师: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呢?是的,因为他白日做梦,总想着不劳而获。 五、把握重点,体会寓意 1.那么在文章当中,哪一句可以体现出来呢?----“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2.作为农夫,他放下农具---不务正业。 冀复得兔----幻想美事。 咱们在读这一句话的时候啊,应该满怀希望,现在请大家带着农夫的满怀希望读读这句话。---“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为什么满怀希望呢?因为他尝到了甜头,得到过兔子。 这就是一个偶然的事件,但种田人看成了必然。这篇故事讽刺了“懒汉思想”和“经验主义”,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切不可想着不劳而获。 联系生活实际 其实,在咱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种田人”。比如说那些中彩票的人,中奖之后便天天想着再次获奖;再或者说那些捡到钱的人,想着“我”不用劳动就有收货,就再也不需要工作了。 这两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如果你只靠抱着侥幸的心理过日子,是不能会有好结果的。 课后延伸 看来啊,寓言故事虽然短小,但是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特点)它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到了说再见的时候了,这里布置一项小任务。 假如你穿越到宋国,遇见种田人,你会怎样劝说他呢? 师:同学们,再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悟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体会寓意,受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