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
1.1.1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核外电子排布表示方法
1.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Mg2+ B.Cl
C.Ar D.K
2. 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若该粒子为离子,则它所带的电荷数可能为 ( )
①8-n ②n-8 ③10-n ④n-10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4个电子,该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A.14 B.15 C.16 D.17
4. 在1~18号元素中,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的元素有 (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5. 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m倍(m为大于1的整数),则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 )
A.2m B.2m+10
C.2m+2 D.m+2
三、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推断元素
6. A、B两种原子,A的M电子层比B的M电子层少3个电子,B的L电子层电子数恰为A的L电子层电子数的2倍。A和B分别是 ( )
A.硅原子和钠原子 B.硼原子和氦原子
C.氯原子和碳原子 D.碳原子和铝原子
7. 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a,最外层电子数为(2a+1)。下列有关元素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元素X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a2-1)
B.元素X形成的常见单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C.元素X形成的简单离子,各电子层的电子数均达到2n2(n表示电子层数)
D.由元素X形成的某些化合物,可能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能力提升]
8. (1)画出下列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核电荷数为13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L层电子数是M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原子核内没有中子的元素:__________。
(2)写出1~18号元素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原子(离子)的微粒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①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3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某元素原子L层上的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得到2个电子后,电子总数与氩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已知X、Y、Z都是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它的核外电子总数相同,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Y和Z可以形成两种以上气态化合物,则
(1)X是__________(填名称,下同),Y是____________,Z是____________。
(2)由Y和Z组成,且Y和Z质量比为7∶20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是__________。
(3)分别由X、Y、Z中的两种元素组成,且与X2Z分子具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离子是________和________。
(4)X、Y、Z可以形成一种盐,此盐中X、Y、Z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4∶2∶3,该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拓展探究]
10.(1)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试回答:
①当x-y=10时,该粒子为__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②当y=8时,粒子可能为(填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写出y=3与y=7时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C 3.A 4.C 5.C 6.D 7.C 8.(1)① ②、
③ ④ (2)①O ②Li ③S2- ④C
9.(1)氢 氮 氧 (2)N2O5
(3)NH OH- (4)NH4NO3
10.(1)
(2)①原子 ②氩原子 氯离子 硫离子 钾离子 钙离子
③Al(OH)3+3H+===Al3++3H2O
1.1.2 元素周期律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总是从1到8重复出现
B.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C.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从+1到+7,最低化合价从-7到-1重复出现
D.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及元素主要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的半径越小,其原子序数越大
B.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原子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原子易失电子
C.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D.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金属性越强
3. 下列叙述中,能证明A金属比B金属活动性强的是 ( )
A.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
B.A原子的电子层数比B原子电子层数多
C.1 mol A从酸中置换出的H2比1 mol B从酸中置换出的H2多
D.常温时,A能从冷水中置换出H2,而B不能
二、元素的化合价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4. 下列各组元素中,按最高正化合价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
①C、N、F ②Na、Mg、Al ③F、Cl、Br ④P、S、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 元素X、Y可组成化学式为XY3的化合物,则X、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
A.3和9 B.7和1
C.13和17 D.15和17
6.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小于18,该元素的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的离子,该元素可形成含氧酸HR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R元素的最高正价是+5价 ②R元素还可形成其他含氧酸 ③R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 ④R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 元素R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
( )
A.12-3n B.3n-12
C.3n-10 D.6-3n
三、微粒半径大小比较
8. 下列各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 )
A.Na、Mg、Al B.Na、O、F
C.P、Si、Al D.C、Si、P
9. 下列各组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r(K)>r(Na)>r(Li)
B.r(Mg2+)>r(Na+)>r(F-)
C.r(Na+)>r(Mg2+)>r(Al3+)
D.r(Br-)>r(Cl-)>r(Cl)
10.已知原子序数小于18的元素的离子aAm+、bBn+、cCm-、dDn-
(m>n)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A>B>C>D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能力提升]
11.电子层数相同的三种元素X、Y、Z,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原子半径X>Y>Z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X>Y>Z
C.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D.单质与氢气反应难易程度X>Y>Z
12.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
(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____________,最外层电子数依次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的金属性逐渐________,而非金属性逐渐______,元素失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
13.在水溶液中,YO和S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YO+3S2-+6H+===Y-+3S↓+3H2O,已知Y为1~18号元素。
(1)YO中Y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2)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____________;
(3)S2-的半径__________Y-的半径(填“大于”或“小于”)。
[拓展探究]
14.元素A、B、C、D的离子核外都有10个电子,A的氯化物中,电子总数为28,A和B的化合物A2B中共有30个电子,B与C的化合物为C2B3型;C与D的化合物为CD3型。试根据有关元素的化合物的构成确定其化合物的化学式:
ACl:______;A2B:______;C2B3:______;CD3:______。
答案
1.B 2.C 3.D 4.B 5.A 6.B 7.B 8.C 9.B 10.C 11.A
12.(1)减小 电子层数相同时,随核电荷数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增大,因此原子半径减小 (2)相同 增大 (3)减弱 增强 减弱 增强
13.(1)+5 (2)7 (3)大于
14.NaCl Na2O Al2O3 AlF3
1.1.3 元素周期表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周期表是按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
B.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C.同周期元素的电子层数相同
D.每一周期的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2. 在现行元素周期表中,所含元素种数最多的族和周期分别是 ( )
A.第ⅠA族 第6周期
B.第Ⅷ族 第6周期
C.第ⅢB族 第6周期
D.第ⅢA族 第6周期
3. 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 )
二、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两种方法
4. 已知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 ( )
①质子数 ②中子数 ③质量数 ④核电荷数 ⑤核外电子数 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⑥
5. 已知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ⅡA族
B.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Ⅶ族
C.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ⅡA族
D.该元素位于第2周期0族
6. 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独居石”(一种共生矿,化学成分为Ce、La、Nb等的磷酸盐)中,查明有尚未命名的116,124,126号元素。试判断116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中的
( )
A.第6周期,第ⅣA族 B.第7周期,第ⅥA族
C.第7周期,第ⅦA族 D.第8周期,第ⅥA族
三、周期表中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
7. 已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第ⅢA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分别为m和n,且A、B为同一周期的元素,下列关系式错误的是 ( )
A.n=m+1 B.n=m+11
C.n=m+25 D.n=m+10
8.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图中数字为原子序数,其中M的原子序数为37的是
( )
9. 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的两种元素,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不可能是 ( )
A.x+2 B.x+4
C.x+8 D.x+18
[能力提升]
10.若把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纵行。如碱金属为第1纵行,稀有气体为第18纵行,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计算机芯片的组成元素位于第14纵行
B.第10纵行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C.第18纵行元素单质全部是气体
D.只有第2纵行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11.今有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A与C、B与D分别是同族元素,B、D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是A、C两种元素的质子数之和的两倍,这四种元素中有一种元素的一种原子无中子,则四种元素分别是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填元素名称)。
12.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____________;g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族。
(3)元素f是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元素,请在下边方框中按氦元素的式样写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
13.A、B、C、D为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A、C两元
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之和等于B元素原子的质子数。
(1)写出A、B、C、D四种元素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第______族。
(3)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4)D的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元素周期表中前7周期的元素数目如下表所示(假设第7周期已排满):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1)第6、7周期比第4、5周期多了14种元素,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期表中________族所含元素最多。
(3)请分析周期数与元素数目的关系后预言第8周期最多可能含有的元素种数为( )
A.18 B.32 C.50 D.64
(4)如将现行族号取消,并按从左到右顺序将原有的各族依次称为1~18纵列,则32号元素锗(Ge)位于第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纵列。
[拓展探究]
1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
⑩
?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__,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碱性最强的是________,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________,写出三者之间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些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________,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
(5)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⑧与?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________,怎样用化学实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D 4.B 5.C 6.B 7.D 8.B 9.B 10.D 11.氢 氧 钠 硫
12.(1)
(2)a、b、c、d、e、f、g a、b、c、d、e、f 3 0 4 ⅡB
(3)3 ⅥA
13.(1)氮 硫 氟 氯 (2)3 ⅥA
(3)
(4)Cl2+H2O??HCl+HClO
14.(1)第6、7周期有镧系和锕系元素
(2)ⅢB (3)C (4)4 14
15.(1)N Si S Ca (2)K F Ar (3)HClO4 KOH Al(OH)3 3HClO4+Al(OH)3===Al(ClO4)3+3H2O HClO4+KOH===KClO4+H2O KOH+Al(OH)3===KAlO2+2H2O (4)F K (5)Na 可以用它们跟水反应的实验证明:钠跟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强碱;Mg跟水缓慢反应,放出氢气,并生成中强碱Mg(OH)2 Cl 可用氯气通入溴化钠溶液的实验证明:溶液呈棕红色,发生的反应为Cl2+2NaBr===2NaCl+Br2
1.1.4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 19世纪中叶,门捷列夫总结了如下表所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的变化情况。请回答:
(1)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 )
A.提出了原子学说 B.提出了分子学说
C.发现了元素周期律 D.发现了能量守恒定律
(2)该表变化表明 ( )
A.事物的性质总是在不断地发生明显的变化
B.元素周期表中最右上角的氦元素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第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肯定比同周期第Ⅱ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D.物质发生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2.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对于其他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有指导作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在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中寻找半导体材料
B.利用元素周期表中氟、氯、硫、磷附近的元素研制新型农药
C.在过渡金属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
D.在周期表一定区域内寻找元素、发现物质的新用途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方法
二、元素的性质在周期表中的体现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左边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Na、Mg、Al的还原性依次减弱
C.F、Cl、Br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
D.NaOH、KOH、Mg(OH)2的碱性依次减弱
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B.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
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D.非金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
5. 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2XO3,这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 )
A.HX B.H2X
C.XH3 D.XH4
三、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关系
6.短周期中三种元素a、b、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
叙述正确的是 ( )
A.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B.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C.b的氢化物很稳定
D.b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
7. X、Y、R、M均为短周期元素,X、Y同周期,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学式分别为H2XO4和HYO4。R、M同主族,R与冷水即可反应,M与热水反应缓慢。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X>Y
B.氢化物稳定性H2X>HY
C.原子核内质子数RD.溶液碱性R(OH)28. 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X(OH)n为强碱,则Y(OH)n也一定为强碱
B.若HnXOm为强酸,则X的氢化物溶于水一定显酸性
C.若X元素形成的单质是X2,则Y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Y2
D.若Y的最高正价为+m,则X的最高正价一定为+m
9.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X、Y元素的金属性X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能力提升]
10.某教师在上《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时,组织了一个“介绍自己”的活动:
我们班级中共有44位同学,分为8个小组(学生座位如图所示,数字表示座位号),按从左到右分别为ⅠA、ⅡA……ⅦA、0族,从上到下分别为第1、2……6周期。座位上的每一位同学对应一种元素,请在下列问题中符合要求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
请你一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3周期ⅣA族的元素对应座位号是________,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座位号为2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
(3)比较座位号为18、19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堂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安排会导致他们没有对应的元素,则学生对应的座位号是________。
11.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4
⑨
⑩
(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X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其中L层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R为1~18号元素中的一种非金属元素,若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此时R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R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__,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13.最新报道,我国科学家通过与多个国家进行科技合作,成功研发出铯(Cs)原子喷泉钟,使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的精度从30万年不差1秒提高到600万年不差1秒,标志着我国时间频率基准研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已知铯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6周期第ⅠA族,根据铯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下列内容:
(1)铯的原子核外共有____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铯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铯单质与水剧烈反应,放出______色气体,同时使紫色石蕊试液显______色,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3)预测铯单质的还原性比钠单质的还原性________(填“弱”或“强”)。
[拓展探究]
14.某同学做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实验时,自己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并记录了有关实验现象如下表: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①用砂纸擦后的镁带与沸水反应,再向反应后溶液中滴加酚酞
(A)浮于水面,熔成一个小球,在水面上无定向移动,随之消失,溶液变红色
②向新制的H2S饱和溶液中滴加新制的氯水
(B)产生气体,可在空气中燃烧,溶液变成浅红色
③钠与滴有酚酞试液的冷水反应
(C)反应不十分强烈,产生无色气体
④镁带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D)剧烈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⑤铝条与2 mol·L-1的盐酸反应
(E)生成白色胶状沉淀,既而沉淀消失
⑥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F)生成淡黄色沉淀
请你帮助该同学整理并完成实验报告: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用品:
仪器:试管、酒精灯、砂纸、镊子、小刀、胶头滴管、滤纸
药品:镁带、钠、铝条、新制氯水、新制饱和硫化氢溶液、2 mol·L-1的盐酸、NaOH溶液、蒸馏水、酚酞、AlCl3溶液
(3)实验内容:(填写题给信息表中的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填写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补充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证明此周期中另外两种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C (2)CD 2.A 3.B 4.B 5.D 6.C 7.A 8.A 9.D
10.(1)16 (2)第4周期第ⅡA族
(3)Cl2+S2-===S↓+2Cl-或
Cl2+H2S===2H++S↓+2Cl-
(4)2,3
11.(1)Si Ar (2)K F (3)铝(或Al)
2Al(OH)3+3H2SO4===Al2(SO4)3+6H2O
Al(OH)3+KOH===KAlO2+2H2O
(4)将⑦的单质(Cl2)通入盛有⑩的钠盐(NaBr)溶液中,加入CCl4,观察四氯化碳层是否呈红棕色,若呈红棕色,则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
12.(1)第2周期第ⅤA族 NH3 N2O5 HNO3
(2)+(2m-n) 2m-n H8-2m+nR
13.(1)6 1 55
(2)无 蓝 2Cs+2H2O===2CsOH+H2↑
(3)强
14.(1)验证第3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的规律 (3)①B ②F ③A ④D ⑤C ⑥E (4)金属性:Na>Mg>Al;非金属性:Cl>S (5)在硅酸钠溶液中滴加磷酸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判断两种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磷酸强于硅酸,则磷的非金属性强于硅的
1.2.1 离子键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正确理解离子键的概念与形成
1. 对于NaCl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表示一个氯化钠分子
B.Na+与Cl-之间存在离子键
C.Na+与Cl-的结构示意图相同
D.在氯化钠中存在钠原子和氯原子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不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 下列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 )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二、离子化合物及其判断
4. 下列不是离子化合物的是 ( )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B.离子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在酸、碱、盐中,碱与盐一定属于离子化合物
D.离子键一定存在于化合物中
6. 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B元素的质子数为8,A和B化合形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A形成+1价阳离子
B.Z一定与水反应
C.Z一定是MO型离子化合物
D.Z中含有离子键
三、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7. 下列有关阳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①阳离子都是由一个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的 ②非金属原子不能形成阳离子
③阳离子的电子排布一定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 ④阳离子的价态不会大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⑤阳离子都是稳定结构,不会再失去电子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8. 下列微粒中:①Al3+ ② ③[]- ④F-,其核外电子数相同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下列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是 ( )
A.NaCl B.LiCl C.MgO D.Na2S
10.阴离子和阳离子都为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 )
A.MgCl2 B.BaF2 C.NaBr D.NaI
[能力提升]
11.已知X、Y为短周期元素,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1)XY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__________;Y所在的族为____________;
(2)XY2型的离子化合物,X所在的族为________;Y所在的族为__________。
12.有A、B、C三种元素,已知①4 g A元素的单质与水作用,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氢气
2.24 L,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②B元素可与A元素形成AB2型的离子化合物,且知A、B的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③元素C的气态氢化物可以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盐和水。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元素符号: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2)A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AB2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的气态氢化物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时有______产生,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__化合物。
13.氮化钠(Na3N)是用科学方法制备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它与水作用产生NH3。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3N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由______键形成。
(2)Na3N与盐酸反应生成________种盐,其电子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3N与水的反应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4)比较Na3N中两种粒子的半径:r(Na+)______r(N3-)(填“>”、“=”或“<”)。
[拓展探究]
14.设X、Y、Z代表三种元素。已知:
①X+和Y-两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Z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比Y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少9个。
③Y和Z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四核42个电子的-1价阴离子。
据此,请填空:
(1)写出X、Y、Z三种元素的名称:X______,Y________,Z________。
(2)X、Y两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X、Z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D 3.C 4.B 5.D 6.C 7.D 8.C 9.C 10.C
11.(1)第ⅠA族或第ⅡA族 第ⅦA族或第ⅥA族
(2)第ⅡA族 第ⅦA族
12.(1)Ca Cl N (2)
(3) (4)大量白烟 NH4Cl 离子
13.(1)Na+[ ]3-Na+ 离子
(2)2 Na+[]-、
[HN, H]+[]-
(3)复分解 (4)<
14.(1)钾 氯 氧
(2)H++OH-===H2O
(3)
1.2.2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共价键的形成与判断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共价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里
D.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2.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NaCl、HCl、H2O、NaOH
B.Cl2、Na2S、HCl、SO2
C.HBr、CO2、H2O、CS2
D.Na2O2、H2O2、H2O、O3
3.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原子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共价分子的表示方法
4. 下列分子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氨气 HH B.四氯化碳 ClC, Cl
C.氮气 N??N D.二氧化碳 C
5.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 )
A.IBr的电子式为
B.HClO的结构式为H—O—Cl
C.HIO各原子都满足8电子结构
D.MgO的形成过程可以表示为
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6. 以下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
B.分子间作用力较弱,破坏它所需能量较少
C.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熔、沸点有影响
D.稀有气体原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
7. 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构成物质的粒子间的不同作用方式。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上述一种作用方式的是 ( )
A.干冰 B.氯化钠
C.氢氧化钠 D.碘
四、物质变化与化学键
8.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
A.碘升华 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酒精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9.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这一事实,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钠投入水中
B.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金刚石
C.干冰汽化
D.五氧化二磷吸水
[能力提升]
10.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的是 ( )
A.BeCl2 B.H2S C.NCl3 D.SF6
11.图形因表达准确且信息量大而得到广泛应用。请根据所给图形回答下列问题:
(1)如下图表示容器中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它们的结合体代表分子,则图中可表示氮气的是(填字母,下同)__________,可表示氯化氢(HCl)分子的是__________,可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是__________。
A B C D
(2)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生成1 mol O2需断开4 mol H—O共价键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拓展探究]
12.过氧化氢(H2O2)又叫双氧水,其水溶液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特殊环境里燃料燃烧的助燃剂、医疗上的消毒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钠(Na2O2)可用于制备工业上的漂白剂、实验室里的制氧剂、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的制氧剂等。过氧原子团“O2”由2个氧原子共用1对电子形成。
(1)分别写出H2O2、Na2O2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①Na2O、Na2O2中化学键的不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2的化合物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3)分别写出H2O2、Na2O2作供氧剂的化学方程式:
H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2O2与Na2O2相比,化学键更稳定的是________(写物质的名称),主要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C 4.C 5.C 6.A 7.B 8.D 9.C 10.C
11.(1)D B C (2)C
12.(1)HH
Na+[]2-Na+
(2)①Na2O中没有共价键,Na2O2中有共价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
(3)2H2O22H2O+O2↑
2Na2O2+2H2O===4NaOH+O2↑或2Na2O2+2CO2===2Na2CO3+O2
(4)过氧化氢 Na2O2在常温下跟水快速反应生成O2,H2O2的水溶液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较快地反应生成O2
1.3.1 同素异形现象与同分异构现象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同素异形体
1. 一瓶气体经化验分析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 )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化合物和单质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又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2. 据报道,碳纳米管是碳原子形成的大分子,其导电性是铜的1万倍;N5可用作烈性炸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与碳纳米管互为同素异形体
B.N5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
C.14C的质子数为14
D.C原子半径比N原子半径大
二、同分异构体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SO2、SO3互为同分异构体
B.两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也相同,则二者一定是同分异
构体
C.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几种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D.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相对分子质量也相同的不同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4. 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白磷和红磷
B.干冰和CO2
C.CH3CH2CHCH3CH3和
CH3CHCH3CH2CH3
D.CH3CH2CH2CHCH3CH3和
CH3CH2CHCH3CH2CH3
三、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的比较
5. 医学界通过用放射性14C标记的C60,发现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可断裂DNA杀死细胞,抑制艾滋病。关于14C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14C原子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14C原子与14N原子所含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2C、13C是碳元素的三种同位素
6.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C与C
B.O2与O3
C.CHCH3HCH3与CHHCH3CH3
D.CH3CHCH2CH3CH3与CCH3CH3CH3CH3
[能力提升]
7.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层片状结构的新材料(结构示意图如图),
可由石墨剥离而成,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石墨烯与石墨互为同位素
B.0.12 g石墨烯中含有6.02×1022个碳原子
C.石墨烯是一种有机物
D.石墨烯中的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
8. 下列各组物质:①K和Ca;②CH3COH和CH2CH2O; ③12C和14C;
④CH3CHCH2CH2CH3CH3和CH3CH2CH2CHCH3CH3;⑤石墨和C60;⑥NH4CNO和
CO(NH2)2;⑦T和D;⑧CH3COOH和HCOOCH3;⑨氯气和液氯
(1)互为同位素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
[拓展探究]
9. 今有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F六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种原子的最外层共有11个电子,且这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两两皆能反应,且均能生成盐和水。D和E的电子层结构见下表:
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
次外层电子数
D
x
x+4
E
x+1
x+4
在一般情况下,B元素的单质不能与A、C、D、E元素的单质化合。请按要求填空:
(1)各元素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E__________,F____________。
(2)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E的氢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两者的稳定性:______>______。
(3)原子序数介于E和F之间的元素R能形成R2、R8等几种单质,这几种单质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C 3.D 4.D 5.D 6.D 7.D 8.(1)③⑦ (2)⑤ (3)②⑥⑧ (4)④⑨
9. (1)Na Mg Al Si P Cl
(2)SiH4 PH3 PH3 SiH4
(3)互为同素异形体
1.3.2 不同类型的晶体 每课一练 (苏教版必修2)
[基础过关]
一、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其相互作用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含有离子键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B.离子晶体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C.Na2O和SiO2的晶体中都不存在单个分子
D.干冰与氖晶体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的类型相同
2. 下表列出的对晶体的说明中,错误的是 ( )
选项
A
B
C
D
晶体名称
碘化钾
干冰
石墨
碘
晶体中
的粒子
阴、阳离子
分子
原子
分子
粒子间
的作用
离子键
分子间
作用力
共价键
分子间
作用力
二、晶体的性质比较
3. 在通常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性质排列正确的是 ( )
A.熔点:CO2>KCl>SiO2
B.共价键强弱:H2S>H2O>CH4
C.沸点: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D.热稳定性:HF>H2O>NH3
4. 下表给出几种氯化物的熔、沸点:
NaCl
MgCl2
CaCl2
SiCl4
熔点(℃)
801
712
782
-68
沸点(℃)
1 465
1 412
1 600
57.6
则下列各项中与表中数据一致的有 ( )
①CaCl2属于离子晶体 ②SiCl4是分子晶体
③1 500 ℃时,NaCl可气化 ④MgCl2水溶液不能导电
A.仅① B.仅②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三、晶体类型的判断
5. 下列物质中,属于分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 )
A.石英 B.硫磺
C.干冰 D.食盐
6. 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的化合物,降温使其固化得到的晶体属于 ( )
A.分子晶体 B.原子晶体
C.离子晶体 D.何种晶体无法判断
[能力提升]
7. 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已知:A、B处于同一周期,A、C处于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
(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填名称):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这四种元素单质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单质是________晶体,B的单质和D的单质在常温下反应的生成物属于________晶体。
8. 有A、B、C三种晶体,分别由C、H、Na、Cl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对这3种晶体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晶体种类
熔点/℃
硬度
水溶性
导电性
水溶液
与Ag+反应
A
801
较大
易溶
水溶液(或熔
融状态)导电
白色沉淀
B
>3 550
较大
不溶
不导电
不反应
C
-114.2
很小
易溶
液态不导电
白色沉淀
(1)晶体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晶体的类型分别为
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3)构成晶体的粒子间的作用力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拓展探究]
9. 已知有关物质的熔、沸点数据如下表:
MgO
Al2O3
MgCl2
AlCl3
熔点/℃
2 852
2 072
714
190(2.5×105Pa)
沸点/℃
3 600
2 980
1 412
182.7
请参考上述数据填空和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生产金属镁,电解Al2O3与冰晶石熔融混合物的 方法生产铝。为什么不用电解MgO的方法生产镁,也不用电解AlCl3的方法生产铝?
(2)设计可靠的实验证明MgCl2、AlCl3所属的晶体类型,其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
答案
1.B 2.C 3.D 4.D 5.C 6.A
7. (1)碳 氧 硅 钠
(2)C>Si>Na>O2(O3)
(3)原子 离子
8. (1)NaCl C HCl
(2)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
(3)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9. (1)因为MgO的熔点太高,电解MgO消耗能量多,经济效益低;AlCl3晶体为分子晶体,在熔融状态不电离,不导电,无法进行电解。
(2)将MgCl2晶体、AlCl3晶体分别加热熔化并做熔融体的导电性实验。若熔融体导电,则物质的晶体为离子晶体;若熔融体不导电,则物质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专项训练
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应用
1. 下列是几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二、元素“位—构—性”关系的应用
2. X、Y和Z分别为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已知X元素的原子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少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可能是 (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3. 短周期元素A、B、C、D的位置如右图所示,B、C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
和是A元素的4倍,各元素对应的物质相互比较,其中关系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D>A
B.单质的熔点:B>C,D>A
C.最高正价:B>D=A>C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A
4. X、Y是元素周期表ⅦA族中的两种元素,X的非金属性比Y强。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X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原子的电子层数多
B.Y的单质能将X从NaX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C.X的单质比Y的单质更容易与氢气反应
D.X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一定比Y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强
5. 某主族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则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个电子
B.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2O5
C.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ⅤA族
D.该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3
三、化学键与分子间作用力
6. 共价键、离子键、分子间作用力都是物质结构中微粒间不同的相互作用。下列物质含有上述各类相互作用中两种的有 ( )
A.石英 B.金刚石
C.食盐 D.烧碱
7.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气体
分子。N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4分子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N4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
C.1 mol N4分子所含共价键数为4NA
D.N4沸点比P4(白磷)高
8. 下列过程中,破坏的作用力相同的是 ( )
A.干冰升华和碘升华
B.HCl溶于水和NaCl溶于水
C.石英熔化和冰熔化
D.NH4Cl受热分解和HI受热分解
四、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
9. 下列分子式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 )
A.C4H10 B.C
C.C2H6O D.O2
10.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依据是 ( )
A.具有不同的分子结构
B.分子式相同,但分子内碳原子的连接方式不同
C.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
D.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五、晶体类型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B.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C.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D.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高
12.下列性质可以证明某化合物一定是离子晶体的是 ( )
A.可溶于水 B.具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13.SiCl4的分子结构与CCl4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测,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SiCl4晶体是分子晶体
B.常温常压下SiCl4是气体
C.SiCl4的分子内部原子以共价键结合
D.SiCl4熔点高于CCl4
六、综合应用题
1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
B.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
C.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它所处的主族序数
D.五种粒子X、Z、Q+、R2+、M,所属元素的种类是5种
15.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Z<M
B.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弱
C.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小
D.Z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第ⅥA族
16.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且互不同族;其中只有两种为金属;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等;X与W、Y与Z这两对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均为9。单质Y和W都可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请完成下列问题:
(1)Y、Z、W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
(2)ZW2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它在常温下呈液态,形成晶体时,属于________晶体。
(3)工业生产单质Y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X与Y化学性质相似,则X与浓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1 mol的单质W与50 mL 1.5 mol·L-1的FeBr2溶液反应,则被氧化的Fe2+和Br-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_。
17.为验证同主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
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________。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________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答案
1.B 2.A 3.B 4.C 5.D 6.D 7.B 8.A 9.D 10.B 11.B 12.D 13.B 14.C 15.B
16.(1)Cl(2) 分子
(3)2Al2O34Al+3O2↑
(4)Be+2NaOH===Na2BeO2+H2↑
(5)3∶5
17.(1)
(2)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3)Cl2+2Br-===Br2+2Cl- (4)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5)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6)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专题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氰酸铵(NH4OCN)与尿素[CO(NH2)2] ( )
A.都是共价化合物
B.都是离子化合物
C.互为同分异构体
D.互为同素异形体
2. 如图是四位同学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后,对这节内容的认识,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
3. 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原料铀-235(U)裂变释放出具有放射性的碘-131(I)和铯-137(Cs),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27I与131I互为同素异形体
B.137Cs的核电荷数为137
C.铀-235的中子数是143
D.铯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缓慢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Mg的金属性比Al强
B.H-的离子半径大于Li+
C.HCl的热稳定性比HF强
D.HClO4的酸性比H3PO4强
5. 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且R的气态氢化物中氢的质量分数为25%,此元素是 ( )
A.C B.N C.Si D.S
6. 下列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 )
A.Na2O2的电子式为Na··Na
B.106 g的乙醇和丙醇(化学式为C3H8O)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2为112 L(标准状况)
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
D.Cl-的结构示意图为
7. 下列变化需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是 ( )
A.碘和干冰的升华
B.硅和C60的熔化
C.氯化氢和氯化钾的溶解
D.溴和汞的气化
8. 下面是一些常见分子的比例模型。其中1个分子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最多的是 ( )
9.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
C.ⅡA族的右边是ⅢB族,ⅢA族的左边是ⅡB族
D.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ROm,则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m-nR或RH2m-n
10.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下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A、B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11.下列顺序排列不正确的是 ( )
A.热稳定性:H2O>HF>H2S
B.原子半径:Na>Mg>O
C.酸性:HClO4>H2SO4>H3PO4
D.非金属性:F>Cl>Br
12.X、Y为短周期元素,X位于ⅠA族,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X的原子半径一定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与Y的简单离子不可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不可能为1∶1
D.X2Y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1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层有b个电子,下列对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8+b
B.b≥4时形成的单质均为绝缘体
C.随着b数字的增大(b<8),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随着b数字的增大,元素单质的还原性增强
14.短周期的X、Y、Z三种主族元素,已知原子序数的关系为X + Z = 2Y,且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X是O,则YX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若X是Na,则Z的最高正价一定为偶数
C.若Y是O,则非金属性:Z>Y>X
D.若Y是Na,则X、Z不可能是同一主族元素
15.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W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由此可知( )
A.X、Y、Z中最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最弱的是Y
B.Z元素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Y
C.X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大于Y
D.Z元素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7分)有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E电子层数
用代表上述概念的序号,完成下列问题:
(1)原子种类由________决定。
(2)元素种类由________决定。
(3)元素有无同位素由________决定。
(4)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由________决定。
(5)元素的原子半径由________决定。
(6)元素的化合价主要由________决定。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________决定。
17.(8分)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分别如下图所示(金刚石、石墨仅表示出部分结构):
(1)等质量的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完全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之间能否转化?________(填“能”或“不能”)。
(2)固态时,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为分子晶体的是______。
(3)石墨是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可以滑动,其硬度比金刚石小很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某同学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后,将第2至第6周期的主族和零族元素排列成“八角星”元素周期表(如图),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每个“八角星”代表一个周期,元素X核外有5个电子层。
(1)M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元素Y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
(2)在上图中用“○”圈出磷元素的位置。
(3)实验室制取少量单质B时,可用单质A与B的氧化物在高温下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N的单质与磷反应可生成化合物Z,Z分子中各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Z与水反应可生成两种酸,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写出Z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4分)有X、Y、Z、T、U五种短周期元素。X、Y、Z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所示,三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41。X和T的单质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可以生成T2X(白色固体)和T2X2(淡黄色固体)两种化合物。U单质在Z单质中燃烧时产生苍白色火焰,生成物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X
Y
Z
(1)各元素的符号是X______,Y________,Z________,T________,U________。
(2)Y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电子式表示Y与T组成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YX2和U2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__。
20.(14分)下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一个片断,其中X、Y、Z、W均属于短周期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X单质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则W在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2)若Y、W、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依次为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这三种酸的正盐的含氧酸根离子中,有两种的电子数相等,这两种离子的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______。
(3)若氢气与Y和Z的单质分别反应可以生成摩尔质量相同的两种化合物,其中氢气与Y形成的化合物为液态,该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两化合物反应生成Z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X为非金属元素,Y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________纵行(写出所有可能的纵行数)。
答案
1.C 2.C 3.C 4.C 5.A 6.C 7.A 8.D 9.D 10.A 11.A 12.D 13.C 14.A 15.A 16.(1)AB (2)A (3)B (4)AB (5)AE (6)D (7)D
17.(1)相等 能 (2)C60 (3)石墨中层与层之间的作用力是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18.(1)Rb
(2)
(3)2Mg+SiO2高温,Si+2MgO
(4) PCl3+ 3H2O,H3PO3+3HCl
19.(1)O S Cl Na H
(2)
(3)
(4)2H2S+SO2===3S↓+2H2O SO2 硫
20.(1)第3周期0族 (2)SO、PO
(3)HH H2O2+ H2S,S↓+ 2H2O
(4)15、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