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配套Word版文档】学案精练+专题测试: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4【配套Word版文档】学案精练+专题测试: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5-30 21:48:47

文档简介

文本18 秋声赋
——自古逢秋悲寂寥
一、语言积累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欧阳子方夜读书       方:将要
B.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敛:收,聚
C.草拂之而色变 拂:掠过,拂拭
D.悚然而听之 悚然:惊惧的样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其色惨淡,烟霏云敛
B.其意萧条,山川寂寥
C.黟然黑者为星星
D.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 (  )
A.如波涛夜惊
B.天之于物,春生秋实
C.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D.有动于中,必摇其精
5.下列句子在句式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此秋声也
B.是谓天地之义气
C.夫秋,刑官也
D.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二、文本阅读
阅读《秋声赋》全文,回答6~12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盖夫秋之为状也 状:情状
B.烟霏云敛 敛:收,聚
C.物过盛而杀 杀:杀死
D.必摇其精 摇:摇落,损耗
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声”乃听觉形象,稍纵即逝,不好捕捉,然而欧阳修却写得真切,读来如身临其境,如闻其“声”。
(1)文中对秋声所作的正面描写,可分为三步:
① ;(限8字)
② ;(限13字)
③ 。(限10字)
(2)为了增加描写的形象性,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比喻,赋秋声以动感和立体感,请以三点作答。
① ;(限9字)
② ;(限4字)
③ 。(限10字)
9.文中对秋声之势,从正面和侧面两个角度刻画得栩栩如生,似呼之欲出。请根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对秋声之势所作的正面描写为                     。(不超过9字)
(2)所作的侧面描写为                   。(不超过13字)
10.文中对“童子”作了两次描写。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描写的?两次描写分别是什么?
(1)     描写,如: ;
(2)     描写,如: 。
11.欧阳修极力摹写秋声,列举自古以来关于“秋”的种种说法,抒写秋声所带给人的感受,其意图是什么?
答: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谓天地之义气,常以肃杀而为心。
译文:
(2)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译文:
三、一法一练——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之“联想推断法”
  遇到一些陌生的文言实词,我们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联想推断其意义。
1 联系成对的反义词、同义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如:文中“草拂之而色变”与“木遭之而叶脱”两句中的“拂”与“遭”对应,意思有相同之处。
2 联系成语。即从成语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习惯用语中考察古词古义。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联想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文中“烟霏云敛”的“霏”字可以联系成语“雨雪霏霏”,从中可以推出为“浓厚,密集”之义。
3 联想课文。遇到需要解释的词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初高中的课文中的有关词语,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如:“金铁皆鸣”中的“金”与《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意义相同,都解释为“金属”。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3~14题。
丰乐亭记
欧阳修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甘。问诸滁人,得于州南百步之远。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中有清泉,滃然而仰出。俯仰左右,顾而乐之。于是疏泉凿石,辟地以为亭,而与滁人往游其间。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用武之地也。昔太祖皇帝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生擒其将皇甫晖、姚凤于滁
东门之外,遂以平滁。修尝考其山川,按其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记,升高以望清流之关,欲求晖、凤就擒之所,而故老皆无在者。盖天下之平久矣。自唐失其政,海内分裂,豪杰并起而争,所在为敌国者,何可胜数!及宋受天命,圣人出而四海一。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欲问其事,而遗老尽矣。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贾、四方宾客之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至。民生不见外事,而安于畎亩衣食,以乐生送死,而孰知上之功德,休养生息,涵煦于百年之深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水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庆历丙戌六月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记。
1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顾而乐之       顾:向四周看
B.按其图记 按:按照
C.何可胜数 胜:尽
D.因为本其山川 本:根据
14. 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
译文:
(2)向之凭恃险阻,刬削消磨,百年之间,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
译文:
(3)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译文:
答案
1.A 2.C 3.C 4.D 5.D 6.C 7.B 
8.(1)①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②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 ③其触于物也,铮铮
(2)①波涛夜惊,风雨骤至 ②金铁皆鸣 ③赴敌之兵,人马之行声
9.(1)凄凄切切,呼号愤发 (2)草拂之而色变,木遭之而叶脱
10.(1)语言 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
(2)神态 童子莫对,垂头而睡
11.欧阳修极力摹写秋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意在于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感慨。他选择了新的角度入手,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作者在极力渲染秋气对自然界植物摧残的基础上,着力指出,对人来说,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对植物的摧残更为严重。
12.(1)这就是说秋天是天地尊严正义之气,常常显示出肃杀的心性。
(2)到底是什么引发了人生的艰辛磨难,又何必去怨恨那令人惊悚感慨的秋声!
13.B 
14.(1)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
(2)以前凭靠险要割据的,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
(3)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
参考译文
我治理滁州以后的第二年夏天,才喝到滁州的泉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觉得甘甜。向滁州人询问泉水的所在地,就在距离滁州城南一百步的近处。它的上面是丰山,高高地矗立着;下面是深谷,幽暗地潜藏着;中间有一股清泉,水势汹涌,向上涌出。我上下左右都看过,很喜爱这里的风景。于是(我就叫人)疏通泉水,凿开石头,拓出空地,造了一座亭子,同滁州人在那里游玩。
滁州在五代混战的时候,是个被互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争夺的地区。过去,太祖皇帝曾经率领后周军在清流山下击溃李景的十五万军队,在滁州东门的外面活捉了他的大将皇甫晖、姚凤,就此平定了滁州。我曾经考察滁州地区的山水,查索滁州的地理图籍,登上高山来眺望清流关,想寻找皇甫晖、姚凤被捉的地方,可是,当时的人都已经不在。因为天下太平的时间长久了。自从唐朝败坏了它的政局,全国四分五裂,英雄们全都起来争夺天下,到处成为敌国的地方,哪里可以数得完呢!到了大宋朝接受天命,圣人一出现,全国就统一了。以前凭靠险要割据的,都被削平消灭,在一百年之间,静静地只看到山高水清;要想问问那时的情形,可是留下来的老年人已经全去世了。
如今,滁州处在长江、淮河之间,是乘船坐车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商人和四面八方的旅游者不到的地方。百姓活着不知道外面的事情,安于耕田种地和穿衣吃饭,过着太平日子,有谁晓得这是皇帝的功德,让百姓休养生息,滋润覆育百年之久呢。我来到这里,喜欢这地方僻静,而且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宁闲适。在山谷之间找到这泉水以后,就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丰山,低头听泉声。春天采摘幽香的山花,大热天托庇在乔木下乘凉,到了秋冬两季,经过风霜雨雪,山水更加清晰地显露出明净秀美,四季的景色没有什么不可爱的。又庆幸这里的百姓喜欢那年景的丰收,高兴同我一起游玩。因此我根据这里的山水,称道这里风俗的美好,使百姓知道能够安享这丰收年景的原因,是幸运地生活在太平无事的时代啊。
宣传皇上的恩德来和百姓共同欢乐, ( http: / / www.21cnjy.com )这是州官的事情。因此,我写下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庆历丙戌年六月某日,右正言、知制诰、知滁州军州事欧阳修写。专题三 专题检测
(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积累(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鱼凫(fú)        迁谪(zhé)
霓裳(nì) 巉岩(chán)
B.石栈(zhàn) 钿头(diàn)
转徙(xǐ) 棨戟(qǐ)
C.崔嵬(wěi) 堆砌(qì)
雨霁(jì) 悚然(sǒnɡ)
D.吮血(shǔn) 幽咽(yàn)
淅沥(xī) 自戕(qiānɡ)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惘然  物华天宝  峥嵘  钟鸣鼎食
B.缭倒 人杰地灵 喧哗 青云之志
C.萦回 天高地迥 沟壑 俊采星弛
D.东隅 高朋满座 凄残 萍水相逢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中学生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诸多的心理问题,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地加以______,以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②当公安人员向他了解犯罪分子的情况时,他说话显得很______,但最后在正义的感召下,他说出了犯罪分子犯罪的全过程。
③祥林嫂讲起阿毛的故事,打动了许多妇女的心,她们______伤感,落泪。
A.疏通  隐晦  无不
B.疏导  隐晦  不无
C.疏通  隐讳  不无
D.疏导  隐讳  无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听证会、公示、公开征求意见……距离老百姓不再遥远,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也已成为公众耳熟能详的词汇。
B.碳酸饮料含磷酸,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体骨骼,常喝碳酸饮料,大量磷酸的摄入会影响钙的吸收,引起钙、磷比例失调,影响骨骼健康。
C.公交车和地铁内不文明的现象经常为人们所诟病。公交车里,白发人颤巍巍地扶椅而站,黑发人安然而坐,熟视无睹。
D.高尚的道德能够产生强大的感召力,领导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应当也必须是道德的楷模,这样才能上行下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元芳,你怎么看”一时成了热词,并被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民日报》作为论述“互动中筑牢信任的基石”政治理念,其中不仅关系到营造一种互动的氛围,而且涉及如何有效互动的机 制和程序。
B.“打铁还需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用一句中国传统白话,形象地点出了当前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既是忧患,更是承诺。
C.在十八大报告的特定语境下,美丽中国指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良好生态三方面平衡发展的状态,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
D.最近,北京的社区除了食品、药店和日杂零售外,又出现了一些家居品牌社区店。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①中国艺术追求的静寒境界,宁静而渊澄,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自然而平淡的美,这与中国人的文化追求有关。世界永远充满着龌龊与清洁的角逐,而清清世界、朗朗乾坤不仅是中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审美追求。
②静寒境界是片宁静的天地。宁静驱除了尘世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喧嚣,将人们带入悠远清澄的世界中;宁静涤荡了人们的心灵污垢,使心如冰壶,从而归于浩然明澈的宇宙之中。宁静本身就是道,就是宇宙之本,中国艺术追求这种绝对的宁静。比如在中国画中,永恒的宁静是其主要面目。烟林寒树,雪夜归舟,深山萧寺,渔庄清夏等,这些习见的画题,都在幽冷中透出宁静。这里没有鼓荡和聒噪,没有激烈的冲突,即使像范宽《溪山行旅图》中的飞瀑,也在空寂的氛围中失去了如雷的喧嚣。寒江静横,孤舟闲泛,枯树萧森,将人们带入永恒的宁静中。如北宋画家王晋卿的传世名作《渔村小雪图》,画山间晴雪之状,意境清幽,气氛静寂,画中渔村山体均以薄雪轻施,寒林点缀于石间崖隙,江水荡漾,与远山相应,一切都在清晖中浮动,真是宁静幽寒之极。
③中国画家酷爱静寒之境,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静反映了一种独特的心境。画之静是画家静观默照的结果,也是画家高旷怀抱的写照。画家在静寒之中陶冶心灵,以静寒来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同时通过静寒来表达对宇宙的独特理解。
④中国艺术的静寒之境,绝不是追求空虚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寂,而是要在静寒氛围中展现生命的跃迁。以静观动,动静相宜,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通则,它一般是在静寒中表现生趣,静寒为盎然的生机跃动提供了一个背景。文嘉自题《仿倪元镇山水》:“高天爽气澄,落日横烟冷。寂寞草玄亭,孤云乱山影。”在静寂冷寒的天地中,空亭孑立,似是令人窒息的死寂,然而,你看那孤云舒卷,轻烟缥缈,青山浮荡,孤亭影乱,这不又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吗!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在这动静转换中全然荡去。
⑤静与空是相联系的。静作用于听觉, ( http: / / www.21cnjy.com )空作用于视觉,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而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在中国画中,空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因此,静之寒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空之寒。中国艺术热衷于创造“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境界,拒斥俗世的欲望,不介入社会的复杂文化活动,尽量保持“自然的纯粹性”,即以山水面貌的原样呈现,不去割裂自然的原有联系。空山无人,任物兴现,山水林泉都加入到自然的生命合唱中去。
(节选自朱良志《一丸冷月的韵味》,有删改)
6.下列对“静寒境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它宁静而明澈,化解了龌龊与清洁的冲突,还我们清清世界、朗朗乾坤。
B.它体现着自然而平淡的美,表明了永恒的宁静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全部内容。
C.它可以帮助我们还原宇宙的本来面目,表达我们对于宇宙的独特理解。
D.它追求一种绝对的宁静,但这种宁静却不是真正的空虚与死寂。
7.关于中国画对“静寒之境”的追求,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画的习见画题尽管内容指向不尽相同,但其基本特点是在幽冷中透出宁静。
B.无论是动态之景还是静态之景,画家都力图营造空寂的氛围,驱除喧嚣,归于幽静。
C.画之静表达的是一种独特的心境,画家在静寒中涵养自己,表现自己与尘世的距离。
D.中国画以彻骨的冷寒、逼人的死寂反衬现实世界的生机,从而体现出静寒之境的生
趣。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国画是中国艺术的重要门类,文章以之为例来谈论中国艺术所追求的静寒境界。
B.第④段中作者引用文嘉题画诗的目的是论证构建静寒之境是中国艺术的通则。
C.视觉的空与听觉的静融合成静寒境界,因此,中国画既是视觉艺术,也是听觉艺术。
D.静之寒就是空之寒,这使得中国艺术隔绝俗世而得以尽量保持其“自然的纯粹性”。
三、古诗文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22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力,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始筮仕,决以蓍         决:折断
B.弃疾间与之游 游:交往
C.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幸:希望
D.州罹兵烬,井邑凋残 兵:士兵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
B.
C.
D.
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勇武的一组是(3分) (  )
①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 ②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③弃疾斩其首归报 ④即众中缚之以归⑤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辛弃疾曾占卜自己的仕途,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B.辛弃疾曾劝说义端投奔耿京,但义端却窃得耿京的大印逃跑了,耿京为此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被迫离开义军南归。
C.辛弃疾曾率人直闯金营,将杀害耿京投降金的张安国活捉。
D.辛弃疾在南宋为官时,多次通过对策和撰文力陈收复中原大计,但因朝廷与金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
13.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4分)
译文:
(2)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3分)
译文:
(3)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3分)
译文:
(二)古诗词鉴赏
1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 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
(2)诗歌颔联中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答:
(三)名句名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锦瑟》)
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霖铃》)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并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葱茏而可悦。 (欧阳修《秋声赋》)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性格学者吴秋辉
王明波
吴秋辉(1876—192 ( http: / / www.21cnjy.com )7),山东临清人,清末民初著名学者。《临清县志》载,吴秋辉“为人貌寝又不修边幅,而天才卓越,目空千古,视时辈蔑如也”。1911年考获官费留日资格,但因眇一目,被以“有碍观瞻”为名而被取消。1922年,吴秋辉在济南赁一小楼自居,遍览群经,研精探微,心解神契,踌躇自乐,不与时人通往来。民国十三年(1924)春,山东国学研究社成立,请吴秋辉讲经学。吴先生驳斥先儒,独标新义,义理考据皆高出前人之上,由是时论大哗,先生之学渐知于世。
吴秋辉一生中举凡诸子百家之书,天文、地理、术数、理化之学,无不博览详究,有所创建。
吴秋辉先生很欣赏苏格拉底“吾爱吾师,吾 ( http: / / www.21cnjy.com )尤爱真理”这句话。他自己也常自负地说:“孔子无常师,我则无师。”而且也不愿意为人师。他认为中国学术的发展是缓慢的,甚至有时处于“立正”状态,停滞不前,皆缘于师承。被传的人谨遵先师遗言,不敢稍有异议。否则,便会被视为洪水猛兽。因之,中国的学术界只能是漆黑一团,永远不能大放光明。他主张铲除奴性,恢复自我,不要怕别人说你怪诞和不合时宜甚至狂妄,他认为那些甘心拜倒在古人权威脚下的人,是一群没有独立性格的奴才。
古文字学家王敦化先生曾回忆说,1924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著名学者胡适到济南讲《诗经》,全城遍贴海报。吴先生闻悉后,于前一晚到胡先生下榻的济南最大的“津浦大旅馆”造访,二人单独晤谈约两个小时。及吴先生辞出后,胡先生即嘱旅馆订票,于翌晨乘火车返京,断然取消了这次演讲。济南学界对吴、胡二人谈话内容虽不甚了了,然皆知吴秋辉对《诗经》的造诣非常,胡先生非其对手。故当时传闻,胡先生一夕闻道,自惭弄斧班门,决然北还。
吴秋辉认为,《诗经》中有不少“帮闲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字,不是整个字的帮闲,而是一个字的偏旁或部首的帮闲。《诗经》首篇《关雎》中的“雎鸠”到底指的是什么鸟儿,多少年来都莫衷一是。吴先生认为弄不清“雎鸠”这一名实,就休想搞明白这首诗的奥妙所在,若说“雎鸠”是水鸟,他认为水鸟有那么多种,到底是哪一种呢?若说“雎鸠”是鸳鸯,他认为也不对,他说鸳鸯太狎昵了,怎么配比“君子”和“淑女”呢?若说“雎鸠”是鸷鸟,他说这更不对,鸷鸟是鹰雕鹫鸢之类,这类鸟以凶悍残暴著称,和“君子”“淑女”的德性差得更远了。吴先生为此查阅资料,反复对比研究,最后断定“鸠”是一个普通名词,“雎”是一个形容词,且只是“雎”字的左旁“且”字是形容词。“且”是“祖”的古字,是“大”的意思。而“雎”字的右旁“隹”字就是帮闲的摆设。“雎鸠”只是形态上的复词,与“鸳鸯”“鹭鸶”等形成形式上的相同。“雎鸠”就是大鸠,就是“鸠类”中最大的鸟,它就是鸿雁。因为雁的特性是雌雄不肯乱配,雁群中如发现有孤雁,那便是寡妇或鳏夫,可见它们的爱情非常真挚。所以,拿这种鸟来比“君子”和“淑女”,就恰如其分,非常贴切。
吴秋辉著述颇为宏富,但因一生贫困,故均未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行。吴秋辉晚年在朋友的劝说和帮助下,致函梁启超,述其治孝经过,并呈上近著数篇,希望梁任公能为出版自己的著作助一臂之力。信发出后仅四天,即得到了梁任公的复函。复函对吴秋辉的学术成就推崇备至,认为“先生识力横绝一世,……大著不可不谋全部分公之天下”。不过遗憾的是,自己的信发出后,生性狂怪的吴秋辉又动摇了,竟认为这是自己的失节,从而失去了出版自己著作的良机。但爱才心切的梁启超对此不以为意,又派员专请吴秋辉到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任导师。国学研究所成立的四年中只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导师。由此足可见梁启超对吴秋辉之器重。几乎与此同时,北京大学研究院也礼聘吴秋辉任导师兼教授。吴秋辉因自己的学术观点与世迥异,尽管生活极为困难,仍未成行。1927年,吴秋辉患病不起,环顾未竟之著作,捶床叹曰:“吾以数十年之精力研讨古籍,今方彻底了悟,著述未及一半而病入膏肓,岂非命也!天之生我,果为何者!”于5月28日溘然长逝,享年51岁。
16.吴秋辉认为“中国的学术界只能是漆黑一团”的原因是什么?若要中国学术“大放光明”,他认为应怎样做?(4分)
答:
17.第五段画线句子“‘雎鸠’就是大鸠……它就是鸿雁”是吴秋辉的一个研究结论。根据文意,说说他的理由有哪些。(4分)
答:
18.真实是人物传记的基本特点。这篇传记哪些方面显示了其真实性特征?(4分)
答:
19.这篇传记题目为“性格学者吴秋辉 ( http: / / www.21cnjy.com )”,吴秋辉亦被称为“现代怪杰”,你认为他的性格怪在哪儿,他的这种“怪性格”对他学术的影响如何?请就其中的一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
五、语言表达(12分)
20.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给“海囤族”下一个定义,不超过40字(含标点符号)。(4分)
所谓“海囤族”就是囤货一族,而且什么都 ( http: / / www.21cnjy.com )囤,囤的标准只有一个:便宜。从表面上看,“海囤族”反映的是百姓应对日益高涨的物价的盲目和慌乱,而背后却凸显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失范。“海囤族”的行为固然失去理智,但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这实在也是他们无奈的选择。与其说他们“囤”的是生活必需品,倒不如说囤的是“安全感”。从“菜奴”“特搜族”“团购族”到“省钱攻略”“买菜秘籍”,可以说,民众的智慧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答:
21.为下面的漫画拟写一个标题,并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漫画的内容。(4分)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标题:
内容:
22.英华学校为了让学生了解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要求学生们暑假期间各自联系一个单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假如你是该校高二的学生,想去联系一家福利院,当你走进福利院主任办公室时,要向主任说些什么,怎么说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用语准确、简明、得体,不出现真实姓名。(4分)
答: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 ( http: / / www.21cnjy.com ),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卖缸人头也不回继续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你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0。”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联想和感受?请写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自拟题目;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文体特征鲜明。
答案
1.B 2.A 3.D 4.A 5.B 6.D 7.D 8.A 9.D 10.B 11.C 12.B 
13.(1)(辛弃疾)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追赶抓住了他。
(2)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辛弃疾)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
(3)(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的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抓不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追赶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 ( http: / / www.21cnjy.com ),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辛弃疾)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 ( http: / / www.21cnjy.com ),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与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
14.(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 ( http: / / www.21cnjy.com )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
(2)用典(化用),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
15.(1)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枯松 ( http: / / www.21cnjy.com )倒挂倚绝壁 (2)别有幽愁暗恨生 相逢何必曾相识 (3)蓝田日暖玉生烟 杨柳岸、晓风残月(4)落霞与孤鹜齐飞 丰草绿缛而争茂
16.(1)原因:“皆缘于师承。被传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谨遵先师遗言,不敢稍有异议。否则,便会被视为洪水猛兽。”(2)他主张“铲除奴性,恢复自我”,不要甘心相信古人权威。
17.(1)“雎”字的左旁“且”,是“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意思;“雎鸠”就是大鸠,鸠类中最大的鸟就是鸿雁。(2)雁的特性是雌雄不肯乱配,它们的爱情非常真挚。所以,拿这种鸟来比“君子”和“淑女”,就恰如其分,非常贴切。
18.(1)实事求是地叙述。①有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处来源的均加以注明,如“《临清县志》载”的内容,如叙述胡适来济南讲学一事,用“王敦化先生曾回忆说”来表明事件来源,如梁启超给吴秋辉的复函,直接引用复函原话,都体现了言之有据、真实可信的特点。②对不太能确定的地方,措辞也是十分严谨的,如“故当时传闻”表明以下内容是当时的舆论“传闻”。
(2)不虚美,不隐恶。对吴秋辉这样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天才卓越”“识力横绝一世”之人,作者并未通过一些文学手法加以渲染、夸大其词;而对吴秋辉“目空千古”的怪异性格,作者也毫不避讳,不有意隐瞒,如最后一段“生性狂怪的吴秋辉”“因自己的学术观点与世迥异”等。
19.(1)“不修边幅”“目空千古,视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辈蔑如也”“遍览群经,研精探微,心解神契,踌躇自乐,不与时人通往来”。(或“不信古人,不信权威,敢于质疑,大胆狂妄”。)
(2)他性格孤僻、狂傲,却醉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学术,善于钻研,为其学术成就达到一定高度创造了条件。在多方面有所创建,“义理考据皆高出前人之上”。最后一段他给梁启超寄出信后又动摇,从而失去出版自己著作的良机,也是自负使然。
(3)他对《诗经》的研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见他不盲目相信前人的研究成果,敢于质疑;从他研究的结果看,的确是与前人大相径庭,可见其独立性、创造性;从他提出的依据看,可见他善于钻研、思考。(答题过程分为三个步骤:①“怪性格”要从原文来,要言之有据,或直接引述原文,或根据原文进行概括;②这种“怪性格”对其学术的影响,一定是学术方面的,不能答成其他方面;③“个人看法”,看法须与前面的性格和影响一致,可肯定,亦可否定,若能辩证来看就更好了,其性格若能稍加变通,不如此固执,可能不会如此贫困,著作可能出版,能有更大影响,可能作出更大成就等等。)
20.“海囤族”是指面对日益高涨的物价,以便宜为标准大量囤积生活必需品的群体。
21.(标题:)路标
(内容:)是指明化工厂的方向,更是对化工厂的控诉。(或:“控诉了化工厂的危害,标明了人类污染环境的必然后果”。)(大意相符即可)
22.主任,您好!能打扰您一会儿吗?我是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高中的学生,我叫××。学校号召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了解社会。今天,有点冒昧,希望您能在贵院给我提供一个实践的机会,我一定努力学习,尽力把工作做好!
23.略。文本17 滕王阁序并诗
——失意者的悲歌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骖(cān)  潦水(lǎo)  舸舰(ɡě)
B.瓯越(ōu) 棨戟(qǐ) 襜帷(chān)
C.绣闼(tà) 爽籁(lǎn) 睇眄(dì)
D.叨陪(tāo) 捧袂(mèi) 梓泽(z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B.
C.
D.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与例句中的“雾”相同的一句是 (  )
例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A.纤歌凝而白云遏
B.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C.四美具,二难并
D.襟三江而带五湖
5.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句是 (  )
例句:都督阎公之雅望
A.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B.童子何知
C.宇文新州之懿范
D.极娱游于暇日
二、文本阅读
阅读《滕王阁序并诗》全文,回答6~11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控蛮荆而引瓯越      引:连接,接引
B.列冈峦之体势 列:排列
C.是所望于群公 望:希望,指望
D.闲云潭影日悠悠 悠悠:悠然的样子
7.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下列句子中,与例句对偶式结构相同的一句是 (  )
例句: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9.对文中引用的下列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表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表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表明自己不会怨恨世俗而放任自流。
10. 谈谈你对下列语句的理解和感悟。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答: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答:
11.序末的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这首诗和序有什么关系?
答:
三、一法一练——鉴赏文本的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技巧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叙述的技巧,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描写的技巧,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抒情的技巧,如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及议论、说明的技巧。本文第二段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2~13题。
与朱元思书
吴 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①至桐庐②,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③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 ①富阳:县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部,以县城位于富春江之北而得名。富春江沿岸为著名风景区。②桐庐:县名,在今浙江杭州西南部,富春江沿岸。③经纶:筹划管理。
12.文章是按怎样的思路写景的,突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答:
13.找出从听觉方面描写景物和从视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答:
答案
1.C 2.D 3.D 4.B 5.C 6.B 7.C 8.B 9.B 
10.(1)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2)这一句更是写景名句,彩霞自上而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好图。该句在句式上不但上下句相对,而且在一句中各自成对偶,形成“当句对”的特点。如“落霞”对“孤鹜”,“秋水”对“长天”,这是王勃骈文的一大特点。
(3)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志之士对于自己的理想总是能尽量克服一切困难执著地追求,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表示自己的壮志白首不移,困而弥坚。这样,他写失意的悲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他又写积极的壮怀,表现出一种乐观精神。而他以跌宕之笔抒写的这种内心矛盾和痛苦,正展示了才智之士处困顿、受压抑的精神面貌。所以,他的这种怀才不遇的感伤情怀,千百年来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11.①表达了作者对盛衰无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感叹。②用了情景交融(或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表达这一主旨。首句写滕王阁的形势,关涉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第一句写空间,其情兴致勃勃;第二句写时间,繁盛已过。前两句已将主题包揽无余。三、四句紧承第二句,进一步写景。阁既无人欣赏,阁内画栋珠帘只有与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为伴,这不但写出了滕王阁的寂寞,也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颈联首句中的“闲云”、“潭影”分别与上文的“南浦云”和“江”衔接,分别在天上和地上,一俯一仰,还是写空间。而“日悠悠”则把空间转入时间,引出物换星移、帝子何在的感慨。最后一句借槛外长江永恒地东流无尽形象地写出了帝子死去、繁华已逝的主旨。③它概括了序的内容(或者说写序的目的)。原文第5段,王勃邀在座的写诗,是有他的目的的,那就是“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12.采用了总分结构来写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接着承“异水”二字,抓住“清”“急”的特点,具体生动描绘;最后承“奇山”二字,通过景物描绘,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高峻、幽静。
13.听觉方面的,如: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视觉方面的,如: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本13~14 虞美人 蝶恋花
——聆听宋词的前奏曲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玉砌(qì)        强劲(jìn)
订正(dīnɡ) 择菜(zhái)
B.罗衾(qīn) 似的(sì)
露骨(lù) 挫折(cuò)
C.一晌(shǎnɡ) 蜕变(tuì)
连累(lèi) 马匹(pǐ)
D.崇拜(chónɡ) 槛菊(jiàn)
编纂(zuǎn) 模糊(mó)
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春花秋月   应犹在   雕阑玉砌  沏茶
B.槛菊愁烟 朱颜改 不堪回首 勘乱
C.罗幕轻寒 凋碧树 彩笺尺素 饯别
D.山长水阔 谙离别 望尽天涯 崖壁
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何时了(明白,懂得)
B.雕阑玉砌(台阶)
C.只是朱颜改(自己的容颜)
D.问君能有几多愁(你)
4.下列摘自宋代人的词句,按词人词风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⑤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⑥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②③⑤/④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④⑥/②⑤
5.下列对词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词是唐五代兴起的一种配乐歌唱的诗体,它在隋唐已经产生,晚唐五代渐渐繁荣,鼎盛时期出现在宋朝。
B.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曲子”“曲子词”等。
C.词有题目和词牌,词的题目是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词牌是词的名称。
D.依据字数多少,词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虞美人》,回答6~7题。
6.请分析词中“春花秋月”、“往事”、“雕阑玉砌”、“朱颜改”的含义。
①春花秋月:
②往事:
③雕阑玉砌:
④朱颜改:
7.《虞美人》的结尾是如何来写愁的?
答:
(二)阅读《蝶恋花》,回答8~12题。
8.对这首词的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写景,不但点明了时间、地点,而且融情于景,渲染出主人公的情绪和感受。
B.上阕由庭院而室内,着重以景托情;下阕由室内而登楼,进一步抒写复杂的心情。
C.“独上”与“双飞”对比,“山长水阔知何处”与“望尽天涯路”呼应,含蓄隽永。
D.这首词以情寓景,以秋意的萧索反衬出离愁之苦,秋的阔远更加显出情之凄清。
9.下列句子与“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的笔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B.绿满山川闻杜鹃,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
C.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
D.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0.词极讲究章法结构的谨严,尤其是上下阕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处。试分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中加点的词是如何照应上下阕,使全词章法结构谨严的。
答:
11.古人写词特别讲究炼字,一个字用得好,可以使整首词生辉。试分析“昨夜西风凋碧树”中“凋”字运用的妙处。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12.词的最后一句,“兼尺素”有的版本又作“无尺素”,使用“兼”和“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答:
三、一法一练——鉴赏诗歌的抒情方式
  抒情方式是诗歌表达技巧中最为重要的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古代诗歌最常用的抒情方式就是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可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和情景交融。《蝶恋花》一词中作者的愁苦之情就是借助“愁菊”、“泣露”、“双飞燕”、“明月”等景物传达出来的。鉴赏此种抒情方式要把握住诗歌中的意象,关注意象本身所具有的寓意和诗人所赋予它的情感特色。21·cn·jy·com
13.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
晏 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首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海 棠
郑 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 ①莫愁:战国末期楚国歌舞家。姓卢,名莫愁,貌美如仙,爱好歌舞。②梁广:古代因善画海棠而出名的画家。21cnjy.com
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
1.D 2.B 3.B 4.A 5.C 
6.①“春花秋月”指美好的景物,但作为失国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君的李煜无心欣赏,讨厌它的无尽无休。②“往事”是指昔日尊贵的帝王生活。③“雕阑玉砌”指雕花栏杆和玉石台阶,代指故国的宫殿,用宫殿概括一切繁华富贵的东西。④“朱颜改”语含双关,概括一切过往的人事,兼喻江山易主,物是人非。21教育网
7.词人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多,用“向东流”来比喻愁源源不断,把抽象的概念写得具体生动,深刻地表现了词人浓重不绝的愁绪。www.21-cn-jy.com
8.D 9.B 
10.“昨夜”承上阕“到晓”。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上”照应上阕“离别”,反照“双飞”。“望尽”从一夜无眠生出,表明其眺望之远、凝眸之久,从时间、空间两方面拓展了词境;同时“望尽天涯路”引出了“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句。
11.“凋”,使……凋落。一夜西风使碧树尽凋 ( http: / / www.21cnjy.com ),足见西风之劲厉肃杀,“凋”字正传达出自然界的这一显著变化给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物的萧索肃杀体现了人物的悲哀孤独。
12.作“无”,要写信,又 ( http: / / www.21cnjy.com )恰恰没有信纸,这两句极写诉说离情的困难和间阻,将许多难于说或不愿说的情事,轻轻地推托于“无尺素”,就获得了意在言外、有余不尽的艺术效果。作“兼”则是加重语气,说是寄了“彩笺”,还要寄“尺素”,以形容有许多话要说。“兼”字不如“无”字的用意那么曲折、深厚。2·1·c·n·j·y
13.①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者在词中借哀景抒发悲情,骤急的西风、惨白的淡月、高楼的雁叫都渲染了一种伤离别、苦相思的悲情。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时光的“只解”“不信”衬托人的敏感多情,以雁归衬托人未归。③运用拟人的手法。首句将时光拟人化,说“时光”“催人老”,表达了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伤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第三联诗人从侧面对海棠进行衬托 ( http: / / www.21cnjy.com )。那美丽勤劳能歌善舞的莫愁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意思对即可)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本15~16 雨霖铃 声声慢
——缠绵悱恻的婉约词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去经年(年复一年)
暮霭沉沉楚天阔(深厚的样子)
B.最难将息(休息,调养)
憔悴损(枯萎凋谢)
C.独自怎生得黑(怎么)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束)
D.欲寄彩笺兼尺素(书信的代称)
槛菊愁烟兰泣露(栏杆)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
A.小楼昨夜又东风
B.昨夜西风凋碧树
C.都门帐饮无绪
D.执手相看泪眼
3.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昨夜/西风凋/碧树
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④只是/当时/已/惘然
⑤怎/敌他、/晚来/风急
⑥万里/悲秋/常/作客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③④⑥ D.①②⑤
4.下列句子按风格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③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④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⑤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③⑤⑥/②④
5.下列对李清照的《声声慢》的评析不当的一项是 (  )
A.此词表达了女词人晚年寡居时孤独、凄苦的生活感受。
B.“寻寻觅觅”,写她内心空虚、若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影孤单、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言心情之悲怆,七组叠词创意奇巧。
C.下阕道出词人的心境和物境。她想养好身体,振作一下精神,偏偏遇上“乍暖还寒”的天气;想喝酒解愁,却碰上“晚来风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最后的设问句式,以“愁”作答收束全篇,含无穷之意于言外,更显“愁”之深重。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雨霖铃》,回答6~7题。
6.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是虚写,但却以精练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B.“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这一句的意思是:想到这回到南方去,路程是那么遥远,傍晚的云雾笼罩着南天,深厚广阔,不知尽头。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这三句本是想像今宵旅途中的情况: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晚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的气氛。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
D.“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何人说”可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用这句话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其以叹句作结,更留有无穷意味。21教育网
7.“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几句表现了离人当时怎样的情态?这种写法所创设的艺术境界,可用《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句诗来概括?
答:
(二)阅读《声声慢》,回答8~9题。
8.“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几句在写景抒情上有哪些巧妙之处?请作简要分析。
答:
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几句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答:
三、一法一练——鉴赏诗歌的语言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鉴赏诗歌的语言,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如《声声慢》一词最明显的语言特色就是叠词的运用,开篇十四个字不仅妙在重叠,强烈传达出愁情;而且还妙在有层次,由浅入深,更详尽地说明其愁情的原因。21cnjy.com
10.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 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渐渐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叠字运用是本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这叠字运用的艺术效果。
答: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
答: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1)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答:
(2)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
答:
(3)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答:
答案
1.C 2.B 3.C 4.B 5.D 6.A 
7.①这几句运用了白描手法,细致真挚地刻画了不忍分别而又不得不分别的情态。②此时无声胜有声。
8.①从写景上说,雁南归,冬将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人以季节的特点来衬托内心的凄凉。另外,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而自己现在只能眼看着雁儿飞过,却无书可寄,无人可收,更显惆怅。②从抒情上说,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旧时相识”让词人感受到: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9.这几句是环境描写,用雨烘托词人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的孤独和寂寞。点点滴滴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词人听来却像打在自己心上。五代温庭筠的《更漏子》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将景和情糅合在一起,笔更直,情更切。
10.此诗句句都用了叠字。前六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环境,突出了清冷、幽寂的特点。后两句才直接表现诗人联想起“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意出红尘、超然物外的情趣。
11.“穿”“数”描写所涉及的对象都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人自己,“穿”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穿过树林,“数”描写的是诗人独自一人百无聊赖地数起了流萤,综合全诗分析,“穿”“数”二字生动传神地表现出诗人孤独、寂寞、苦闷、无聊的心境。21·cn·jy·com
12.(1)“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2)“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www.21-cn-jy.com
(3)示例:不好。开篇写暴雨骤至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重心,冲淡了诗的艺术效果。2·1·c·n·j·y
好。先写牧童悠然自得的情 ( http: / / www.21cnjy.com )状,衬托出骤雨突至的紧张场面,给读者提供了一个阅读视角,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而按照现在的顺序,在表达上略显突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三 笔落惊风雨
文本9~10 蜀道难 登高
——失意的人生 灿烂的生命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鱼凫(fú)       袅娜(niǎo)
枭雄(xiāo) 飞湍(duān)
B.塞外(sài) 阻塞(sāi)
塞车(sāi) 崔嵬(wéi)
C.栈桥(jiàn) 蜜饯(jiàn)
信笺(jiān) 卑贱(jiàn)
D.参宿(shēn) 参差(cēn)
峥嵘(zhēnɡ) 险壑(hè)
2.下列词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地崩山摧  天梯石栈  扪参历井  万壑雷
B.峥嵘崔嵬 冲波逆折 横绝峨嵋 倚绝壁
C.飞湍瀑流 猿猱攀援 萧萧落木 萦岩峦
D.磨牙吮血 以手抚膺 两鬓斑白 仰胁息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开国何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指参宿七星,蜀地为参宿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双腿)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风急天高猿啸哀(声音凄清)
B.渚清沙白鸟飞回(鸟儿飞回巢)
C.无边落木萧萧下(秋天树木的落叶)
D.艰难苦恨繁霜鬓(极恨,非常悔恨)
5.下列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B.以手抚膺坐长叹
C.剑阁峥嵘而崔嵬
D.猿猱欲度愁攀援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蜀道难》全诗,回答6~12题。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不与秦塞通人烟    通:畅通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回:回转
C.连峰去天不盈尺 盈:满,足
D.但见悲鸟号古木 号:大声鸣叫
7.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9.诗人主要从哪两个方面写青泥岭的难行?请作简要分析。
答:
10.对下列诗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可以横绝峨眉颠”意思是能够阻断峨眉山的顶峰。横绝,横着阻断。
B.“连峰去天不盈尺”描绘出一幅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近景画面。
C.“砯崖转石万壑雷”是动景的描绘,写出了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D.“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两句直抒胸臆,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寂寞苍凉的环境气氛。
1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噫”、“吁”、“嚱”本来是三个独立的感叹词,李白在这里特地把三个感叹词连起来使用,以加强惊叹的语气。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诗人把实写、虚写和想像、夸张结合起来刻画山的高险,突出了蜀道之难。
C.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规啼夜月”等感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蜀道上那空寂、苍凉而又无比壮阔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奇险。
D.李白擅长写乐府体裁,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比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译文: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译文:
(3)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译文:
(二)阅读《登高》全诗,回答13~16题。
13.这首诗所写的景物有何特点?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14.首联中的“哀”字,在首联和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答:
15.颔联若改成“无边落木下,不尽长江来”,意思并无变化,但与原句相比,你认为哪一个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21教育网
答:
16.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悲恨”之情,这一感情是通过叙述哪几件事来表达的?
答:
三、一法一练——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里的关键语句就是诗中抒情、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的句子。《蜀道难》一诗表面上极力描写了蜀道的逶迤、峥嵘、高峻、奇险。但“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这一句融会着诗人对人生的感叹:人生非坦途,处处是坎坷,功业难成。诗人又以蜀地险要的特点和承平景象背后潜藏的危机,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登高》一诗中“万里悲秋常作客”一句是理解整首诗歌思想情感的突破点。www.21-cn-jy.com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 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分别概括颔联和颈联的内容,说说其中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答:
1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杜 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 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
1.D 2.B 3.D 4.B 5.A 6.A 7.C 
8.反衬。山高得连善飞的黄鹤都不能飞过,善攀的猿猱也发愁,不言而喻,人若行走难上加难。从侧面写山势高危,状蜀道难行。21·cn·jy·com
9.①峰路的萦回和山势的峻危。②以人在岭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曲折盘旋、手扪星辰、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等细节动作,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悚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难行之状如在眼前。
10.C 11.D 
12.(1)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掉头而回的高峻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
(2)山高入天,人在山上,似乎可以用手触摸星星,甚至能从它们中间穿过,仰望星空,屏住呼吸,用手抚摸胸口,空有一声长长的叹息。2·1·c·n·j·y
(3)绵延不断的山峰距天不足一尺,倒挂的枯松斜倚在绝壁悬崖旁。
13.①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落木、长江,这些景物的共同特点是:悲凉、凄清。②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情思和内心郁结的爱国情怀。【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这个“哀”字让诗句中的风、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猿啸、沙、鸟飞顿时带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为首联营造的画面增加了不尽的悲怆意味。同时,这个“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不仅写出了自然之悲象(秋),而且写出了人生之艰难(霜鬓)。21·世纪*教育网
15.原句更好。去掉两个叠词,虽然文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了,但是效果却不一样:“萧萧”描绘出了落叶之声,使之动静和谐;“滚滚”则增强了长江波涛汹涌的浩大气势。
16.①常作客:作客,就是漂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乡、流浪他乡的意思。杜甫处在战乱的年代,从48岁开始到58岁去世,一直在外飘零。②独登台:登台,重阳节的一种习俗,登高以求长寿,一般在自己的家乡,全家人都去。杜甫此时登高却是孤苦伶仃的一个人。③繁霜鬓:诗人的白发又增多了,两鬓斑白,如霜似雪。④多病:肺结核、疟疾和风湿病,一只手已经不能动弹,诗人已百病缠身。⑤新停浊酒杯:诗人刚刚戒酒,而且是因病戒酒,因穷困戒酒。21cnjy.com
17.颔联写大雁高飞、月出山谷的情景;颈联写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楼高耸云间的情景。表现了诗人的轻松愉悦之情。www-2-1-cnjy-com
18.①对家乡故园的亲人的思念,②对时局国事的忧虑,③对早日结束战乱的渴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文本11~12 琵琶行并序 锦瑟
——文质兼美 情幽意浓
一、语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悯默(mǐn)        迁谪(zhé)
湓浦口(pén pǔ) 憔悴(qiǎo cuì)
B.幽咽(yè) 怅惘(wǎnɡ)
铮铮然(zhēnɡ) 嘈嘈切切(zāo)
C.冷涩(sè) 嫉妒(jí dù)
重唧唧(jī) 钿头银篦(diàn)
D.敛容(liǎn) 红绡(xiāo)
悄无言(qiāo) 东船西舫(fānɡ)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曲罢悯默  钿头银篦  连篇累牍  司马青衫
B.轻徒江湖 幽愁暗恨 扣人心弦 怅然若失
C.轻拢慢捻 天崖海角 幽咽泉流 汗流浃背
D.东船西舫 恬然自安 翻复无常 沧海一粟
3.下列加点词的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①明年秋        ②今漂沦憔悴
③因为长句 ④同是天涯沦落人
⑤铁骑突出刀枪鸣 ⑥暮去朝来颜色故
⑦老大嫁作商人妇 ⑧凄凄不似向前声
⑨门前冷落鞍马稀 ⑩整顿衣裳起敛容
A.①⑤⑧ B.⑦⑨⑩
C.③④⑥ D.②④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两项是 (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
E.弦弦掩抑声声思 掩抑:低沉抑郁
F.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
G.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
H.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排行第一
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指弦长,好像没有尽头
B.一弦一柱思华年
华年:美好时光
C.望帝春心托杜鹃
春心:指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D.庄生晓梦迷蝴蝶
晓梦:做梦醒来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琵琶行并序》,回答6~12题。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感斯人言         感:感叹
B.因为长句 为:写
C.铁骑突出刀枪鸣 突出:突然爆发
D.相逢何必曾相识 何必:没有必要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 简要概括诗前小序的内容,并分析它的作用。
答:
9.诗歌开头的环境描写与后文的思想感情的抒发有何联系?
答:
10.“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琵琶女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答:
11.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每被秋娘妒”,乃通过侧写旁人的反应,呈现琵琶女的美丽,相较于由容貌服饰正面描写美女的手法更为高妙。下列对“美女”的叙述,也采用“侧写”的一项是 (  )
A.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
B.杜甫《丽人行》: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C.李白《于阗采花》: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D.徐贤妃《赋得北方有佳人》: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
1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识”是《琵琶行并序》的主题句,诗人与长安歌伎今日相逢往日却不曾相识,他们的遭遇有哪些相似之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二)阅读《锦瑟》全诗,回答13~14题。
13.“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中,诗眼为哪两个字?并指出其精彩表现在哪里。
答:
14.“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渲染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三、一法一练——把握诗歌中的用典手法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现手法。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的确,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达到古诗人常说的:力透纸背,掷地有声。如《锦瑟》一诗就化用了四个典故,朦胧、含蓄地流露出作者的怅惘、凄婉之情,给人留下难以言表的伤感之情。21教育网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5~16题。
隋 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①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②,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注 ①芜城:扬州,为著名的游乐之地。②日角:额骨中央隆起,形状如日,旧时认为是大贵之相,这里指唐高祖李渊。21cnjy.com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联以长安帝宫烟锁云封、隋炀帝恨不得以芜城为京都的景象,暗示他不理国事,荒废朝政。
B.颔联讲若非皇权落于李渊之手,龙舟恐怕要游遍天涯海角,讽刺隋炀帝荒淫享乐的无尽欲求。
C.颈联写隋炀帝当年游乐的山上满目腐草,再无萤火,隋堤垂柳,只有暮鸦,点染眼前的衰败。
D.尾联假设隋炀帝在黄泉遇见陈后主,也要一同观赏《后庭花》的歌舞,讥讽他至死不悟。
16.李商隐的这首诗句句用典,涉及众多史实,是咏史诗的名作。而刘禹锡的《乌衣巷》则写得简洁明了。你更喜欢哪一首?请简要谈谈理由。21·cn·jy·com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
答:
答案
1.C 2.A 3.D 4.DE 5.A 6.D 7.D 
8.①交代了诗人写作《琵琶行》的动机,概括了全诗的内容。②使读者在读诗之前就能对诗歌内容有个整体把握。www.21-cn-jy.com
9.①全诗从“浔阳江头夜送客, ( http: / / www.21cnjy.com )枫叶荻花秋瑟瑟”写起。交代了时间,这是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中的夜晚;交代了地点,是浔阳江头;交代了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离别本身就叫人不快,酒宴前再没有个歌女侍应,当然就更加显得寂寞难耐了。②“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这里的景色和气氛描写给人一种空旷、寂寥、怅惘的感觉,和主人与客人的失意、伤别融为一体,构成一种强烈的压抑感,为下文的突然出现转机作了准备。2·1·c·n·j·y
10.因为琵琶女身世变化后内心变得犹豫。反映了她被邀请出场时的腼腆羞涩。
11.C
12.①相似之处是二人都怀有奇才却遭遇冷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曾经名噪京华如今却沦落天涯。②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是对自己遭遇坎坷的愤懑不平。
13.①诗眼为“迷”、“托”。②“迷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写出了年轻的诗人在现实和梦幻中穿行,充满期待。“托”字却写出了世路难行,所有美梦终成空幻,“托”于杜鹃的哀音,是断肠的结局。一“迷”一“托”正是诗人一生的写照,精彩传神。【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①明亮的月光,晶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珍珠,鲛人的眼泪,三者浑然一体,难以分辨,更显出作者心中之凄惋。②日暖蓝田,只在春和景明时,远看丝丝青烟自玉上升起,可望而不可即。这种无奈,更加透彻。③这一联写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执著爱慕,描绘出一种朦胧缥缈的意境,烘托出哀怨感伤的情怀。21·世纪*教育网
15.D 
16.(示例)更喜欢刘禹 ( http: / / www.21cnjy.com )锡的《乌衣巷》。这首怀古诗对比“隋宫”之地今昔的巨大反差,抒发了骄奢淫逸终遭覆亡的历史感喟。李商隐的《隋宫》虽句句用典,却未一一铺排;诗人立意深刻,也没有刻意论说,而是让典故和观点,都依托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读者可在寻思求索中获得丰富深远的审美享受。刘诗中的实象和寓意形成鲜明对照。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