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阅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让学生复习巩固说明文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
三、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做说明文阅读题的能力,增强复习备考
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引导学生了解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各类常见题型。
二、指导学生总结并掌握做中考说明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导入
课前大家都已经做了《总复习指导》中《人类的“生命天书”走
过十年》和《细菌发电前景广阔》这两篇阅读题,下面先给同学们两分钟的时间整理一下自己的答案,一会儿请大家各自来讲解答案。
二、归纳知识
1、学生各自讲解答案。
2、教师在学生讲解答案的中间穿插复习说明文的知识点。
三、拓展延伸
1、按照说明文的常见题型,根据内容自行编写题目,并整理答
案。
2、同桌两人互相交流编写题目,整理答案。
3、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点评。
4、出示老师自己编写的题目。
四、小结
结语: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进一步巩固了做说明文阅读题的
答题方法,希望大家能在考试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人类的“生命天书”走过十年
①十年前的4月14日,被称为人类“生命天书”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完成,人们期盼这个划时代的成就带来对自身和疾病认识的革命性变化。
②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旨在揭开人体30亿个碱基对的秘密,绘制人类基因组序列图,从而在分子层面上为人类提供一份生命“说明书”,有人将其称为生命科学的“登月计划”。2003年4月14日,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宣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所有目标全部实现。
③过去十年中,科学家在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基础上,取得了一些里程碑式的成就。
④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医学应用继而成为现实。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经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联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才得以完成。而今天,个人基因组测序成本不到5000美元,且只需要一到两天的时间。
⑤目前全球已有数千人绘制了个人基因组图,而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一数字预计将迅速增加。有人乐观地预测,到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⑥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据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统计,1990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开始时,这一数字是53个,而今天则超过2900个。
⑦对疾病基因根源的认识将有助于对症下药。比如说,药物易瑞沙只对EGFR突变基因的肺癌患者有效,而药物爱比妥则对KRAS基因突变的结肠癌患者无效。但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也不过是从4种增加至106种。
⑧十年悠悠而过。今天,尽管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个人基因组测序费用也直线降低,但科学家认为,基因组学时代才刚刚拉开帷幕。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2分)
【答案】过去十年,科学家在人类基因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
2、第②段划线句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结合上下文,说明其用意。(2分)
【答案】打比方。把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比作人类生命说明书,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意义。
3、阅读④-⑦段,概括十年来基因组学研究都取得了哪些成就?(3分)
【答案】基因组测序费用直线下降;(1分)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基因越来越多;(1分)研发了更多的基因组药物。(或:新的基因组药物不断问世。)
4、文章第⑥段加点的“这一数字”,具体指什么?(2分)
【答案】具体指科学家“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缺少“找到”二字扣1分)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 )
A.人类基因组计划于1990年启动,在中、美、日、德、法、英6国科学家的努力下,历时13年,花费27亿美元,最终在2003年4月14日,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
B.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其成本直线下降。随着基因组测序成本进一步下降,有人乐观地预测,到了2020年,每个新生儿都能被绘制基因组图。
C.随着对基因组图研究的日益深入,科学家对疾病的基因根源认识也越来越深入,所找到的致病突变基因数量迅速增加。
D.基因药物的研发是一个漫长过程。从1990年到现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上市的基因药物仅仅增加了106种。
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
②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入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成功地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到了80年代末,细菌发电有了重大突破,英国科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从而产生电能。操作时还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芳香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入空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合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且能持续数月之久。即使这样,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
③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④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里面的单细胞藻类可以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科学家同时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种糖液中,让其中的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⑤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1、你认为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案】细菌发电
2、本文第②段至第④段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你的依据是什么?
【答案】时间顺序,依据: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1984年;到了80年代末;现在,各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3、“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结合全文思考“细菌发电”有哪些优势?(至少答三点)(3分)
【答案】效率高;绿色环保(即不污染环境);发电成本低廉。
4、说说第②段划横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利用这种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和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利用细菌电池发电的效率高且能持续久的特点。
5、第③段中的“仅”字能否去掉?说说理由。
【答案】“仅”字不能去掉。“仅”是“只”的意思,从数量上表明了建细菌发电站需要的原料很少。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层意思,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