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五单元 第13课
画杨桃
这两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第二自然段分为几层?
找一找哪几层是回答“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有一次上图画课,老师把两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讲桌上那两个杨桃的一端正对着我。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杨桃怎么会跟平时看到的不一样呢?
杨桃怎么是五角的东西呢?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通过“我”的动作、神态,体会“我”的实事求是。
“我”之所以把杨桃画成了“五个角的什么东西”,是因为: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边的地方。
(2)我看到的杨桃根本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像是五个角的什么东西。
(3)我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自己觉得画得很准确。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当我把这幅画交出去的时候,班里几个同学看见了,哈哈大笑起来。
开始同学们认为这幅画画得怎么样?
后来又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精读课文
老师看了看这幅画,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了一下讲桌上的杨桃,然后回到讲桌前,举起我的那页画纸,问大家:
“这幅画画得像不像 ”
“不像!”
“它像什么 ”
“像五角星!”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审视”是什么意思?老师为什么要审视。
“审视”是指审慎地观察。
老师之所以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审视讲桌上的杨桃,是因为他是一个严谨认真的教师,不会想当然地评价学生,他要根据事实进行评价。
精读课文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半晌,他又问道:“画杨桃画成了五角星,好笑吗 ”
“好——笑!”有几个同学抢着答道,同时发出嘻嘻的笑声。
于是,老师请这几个同学轮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对第一个坐下的同学说:“现在你看看那杨桃,像你平时看到的杨桃吗 ”
“不……像。”
“那么,像什么呢 ”
“像……五……五角星。”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老师的神情为什么变得严肃了呢?
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发了他的沉思。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对比朗读教师与同学们的两次对话,体会“同学们”态度的变化。
不像!
像五角星!
不……像。
像……五……五角星。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三至十六自然段
第一段话中同学们的答句后面都是感叹号,表示想当然不假思索的语气;第二段话语中多了两处省略号,说明同学们的回答支支吾吾,结结巴巴,迟迟疑疑。
自由对比读两段对话。你有什么发现?
精读课文
老师的话里共有几句话?
前两句告诉了我们什么?
举例子说说怎么就叫角度不同,样子不一。
同一事物,当别人和自己看到的不同时,应该怎样做?
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学习第十七自然段
精读课文
抓住教师的神态变化,体会“老师”的循循善诱。
老师的神态为什么从严肃变得和颜悦色?
学习第十七、十八自然段
精读课文
老师的表情从一开始的“严肃”变成现在的“和颜悦色”是因为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引发了他的沉思;老师在教育同学们之后神情变得“和颜悦色”,是因为他发现同学们已经认识到自己错在哪里了。
学习第十七、十八自然段
精读课文
(1)为什么说老师的教诲让我终身难忘?
学习第十七、十八自然段
“我”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同学们采取的是嘲笑的态度,而老师则通过看、坐、审视一系列动作,从“我”的角度去观察实物,再让同学们感受在“我”的座位上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子。言传身教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真理。
(2)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谁能用“要……不要”说一句话?
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
精读课文
体会我的情感变化
“我”认真、老实地画
希望
赞扬
同学
嘲笑和误解
感同身受
理解
教诲
主题归纳
课文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我”根据自己看到的,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样子,同学们觉得好笑。老师通过这件事,让同学们亲自观察,接受教育,认识到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课文结构
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不要先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还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能使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总结升华
拓展阅读:古诗
【宋】苏轼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