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三章运动与力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题;共45分)
1.下图实例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
A.刹车时用力捏闸 B.手上涂防滑粉
C.冰壶运动中刷冰面 D.滚动轴承装有钢管
2.如图所示,用水平外力F将黑板擦压在竖直的黑板上保持静止,当逐渐增大外力F时,黑板对黑板擦的摩擦力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无法确定
3.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河岸 B.山 C.船 D.岸边的树木
4.如图所示,与惯性有关的做法中,属于防止因惯性造成伤害的是( )
A.系安全带B.旋转生、熟鸡蛋C.跳远助跑D.撞击锤柄
5.如图为小明利用滑轮、轻质纸片及苔干个质量相等的钩码来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示意图。则其中能说明二力平衡的条件为两个力要作用在同一直线的是( )
A.B.C.D.
6.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才有惯性
B.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
C.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D.物体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
7.分别让同一小车从斜面的同高度滑下, 滑到铺有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上,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每次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速度相同
B.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长,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
C.小车受到力的作用就运动,不受力的作用就不运动
D.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力作用,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8.三个体重、体型相似的人叠成两层静态造型,这是新昌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叠罗汉,如图所示。假如每个人体重均为G,每只鞋的底面积均为S,则每只脚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
A.3G/4S B.3G/S C.G/2S D.G/S
9.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在下列v-t图像中,与两辆汽车的运动情况可能符合的是( )
A.B.C.D.
10.如图为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示意图。小科对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力更大
B.乙实验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更小
C.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D.通过海绵凹陷的深浅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11.篮球是初中男生普遍喜欢的一项运动,运动中,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篮球在空中曲线飞行 B.篮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C.篮球被拍打在地上变瘪 D.篮球被地面反弹回来
12.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
13.兵马未动,粮草先行,2022年5月10日,“太空快递”天舟四号抵达“天宫”,为不久后造访空间站核心舱的神舟十四号乘组提供物资保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所载物体到达“天宫”,质量变小
B.天舟四号完成对接后,惯性消失
C.天舟四号在绕地球匀速飞行时,受平衡力的作用!
D.天舟四号与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天舟四号是静止的
14.滑雪运动包含了很多科学知识,如图是运动员正在滑雪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滑雪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运动员受到滑雪板的支持力与运动员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用滑雪杆撑地加速滑行,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运动员在水平滑道滑向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她受到惯性力
1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更宽的背带 B.注射器更尖的针头
C.坦克更宽的履带 D.骆驼更大的脚掌
二、填空题(共7题;共40分)
16.气球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器材。请回答:
(1)如图甲所示,左手压气球,两球都变形了,说明力的作用是 。
(2)如图乙所示,向后喷气,气球前进,使气球向前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选填“气球内喷出的气体”或“气球外的空气”)。
(3)如图丙所示,手指戳气球,气球凹进,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 (选填“形状”或“运动状态”)。
17.
(1)如图乙,将瓶子静止平放在桌面上,用水平力突然向右推动瓶子,会看到瓶中原有的一个气泡瞬间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2)小滨用矿泉水瓶做实验。如图甲,他用水平力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他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瓶盖时,瓶子翻了,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8.小科乘地铁到柯桥,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知识。
(1)上地铁后他看到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坐上去后感觉比用硬质塑料做的椅子要舒服,这是采用 的方法使压强减小的缘故。
(2)车子开动后,看到地铁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这是因为他以 为参照物。
(3)地铁上面有许多悬挂的手柄,小科握住其中一个手柄,当地铁到站停止时,乘客会继续向前运动,此时手柄会对小科施加一个大致 (填“向前”或“向后”)的力。
19.用如图所示装置测物体B的摩擦力,控力F水平向右,不计弹簧测力计重,所用弹簧测力计已调零。完成下列问题:
(1)当F=5N时,物体A保持静止,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当F-20时,物体A水平向右运动,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且保持不变,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 N.
20.亮亮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实验桌上两只大烧杯,一只盛有纯净水,另一只盛有盐水,盐水密度大于纯净水的密度。
(1)他先在甲烧杯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改变橡皮膜在液体中的朝向,观察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相等,这表明 。
(2)老师要求他利用压强计判断两杯液体的种类,他思考后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表示),使h甲=h乙,比较 ,则深度 (填大或小)的是盐水。
21.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
(1)当=1秒时,物体相对于地面是 (填“静止”或“运动”)的。
(2)当=5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3)图丙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表示 (填物理量)。
2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分别采用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方法。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
(1)图 的方法不合理,原因是两手指所受 不同。
(2)图甲中, (左/右)边手指,压力的作用效果较明显。铅笔笔尖面积是0.5 mm2,两手指均用 3 N 的力对压铅笔两端。则笔尖在手指处产生的压强为 Pa。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42分)
23.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的关系”。小科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力传感器可以显示对木块拉力的大小,从而得到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实验时使木块保持静止不动,而传送带匀速运动,以实现木块相对于传送带向左运动。实验数据如下表。
传送带速度(cm/s) 3 5 8 11 13
力传感器示数(N) 0.25 0.26 0.26 0.25 0.25
(1)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 。
(2)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小科同学想利用该装置继续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则小科接下来的操作是 。
2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与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松手后瞬间,小车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 (填“物体”或“直线”) 上, 物体才能平衡;
(3)小车在桌面上受到 (填“1”、“2”、“3”或“4")对平 衡力的作用;
(4)实验时,使用小车而不使用木块,是因为小车与桌面间的 更小,从而减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5.为了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同学们进行如图所示的操作进行探究。甲装置U形管内装有已染色的水,实验装置经测试可以正常使用。
(1)如图甲,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将橡皮膜置于空气中,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可以通过 的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2)调节好压强计,小东同学按照图乙、丙、丁所示进行实验,比较丙、丁两图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 有关;
(3)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液面的高度差将 。
(4)小东同学提出若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较小,测量时会导致较大误差,下面操作能增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高度差的操作是 。
A.将U形管换成更粗的 B.将U形管换成更细的
C.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D.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液体
26.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如表数据:
m/kg 0.1 0.2 0.3 0.4 0.5 0.6 0.7
G/N 0.98 1.96 2.94 3.92 4.90 5.88
(1)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器材有:天平、 。
(2)分析如表数据可知:物体的质量为 0.7kg 时,它受到的重力是 _N。
(3)以下四个图象中,关于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其质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
四、解答题(共3题;共23分)
27.近年来,电动汽车因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青睐。某款电动汽车质量为1.6×103千克,每个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10-2米2,行驶过程中的阻力是汽车总重力的0.2倍,g取10牛千克。求:
(1)四轮电动汽车放在水平地面上时,车轮会对地面产生压力,请在乙图中画出车轮对地面的压力示意图;
(2)一位600牛顿的驾驶员坐在静止的电动汽车里。则此时电动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3)若某次行驶时,车内人和物品总质量是200千克,则此时电动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
28.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在2022年4月16 日安全着陆。航天迷小江利用自制降落伞模拟返回舱的降落过程,将带有降落伞的重物从高处释放,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重物在离地5米的高处开始匀速下落,速度为4m/s。若打开降落伞后,降落伞和重物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关系f=kv2,k=3N·s2/m2。求
(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时间;
(2)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力。
29.为助力冬奥会,筑起冬奥梦,各地开展多项比赛活动,其中轮滑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运动,它可以提高身体的平衡协调能力和灵敏度。如图甲,轮滑时脚用力往后蹬地,人就会向前快速滑行;需要停止时,可以用力踩下鞋子根部的刹车器(如图乙),人继续往前滑行一小段距离后会慢慢停下。请结合所学的知识解释以上现象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答案解析部分
1.B2.A3.C4.A5.C6.D7.C8.A9.C10.A11.C12.C13.D14.B15.B
16.【答案】(1)相互的
(2)气球内喷出的气体
(3)形状
17.【答案】(1)右
(2)作用点
18.【答案】(1)增大受力面积
(2)地铁(地铁上的人)
(3)向后
19.【答案】(1)0
(2)3
20.【答案】(1)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2)金属盒深入液体中的深度;小
21.【答案】(1)静止
(2)2
(3)路程
22.【答案】(1)乙;压力
(2)右;6×106
23.【答案】(1)右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运动速度大小无关
(3)在木块.上方放上不同质量(重力)的物体,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或保持粗糙程度不变, 改变木块压力的大小重复以上实验,观察并记录力传感器的示数)
24.【答案】(1)静止
(2)直线
(3)2
(4)摩擦力
25.【答案】(1)拆除软管重新安装(或重装)
(2)密度(或种类)
(3)不变
(4)D
26.【答案】(1)弹簧测力计
(2)G=mg=6.86N
(3)A
27.【答案】(1)
(2)汽车对地面的压力F=G总=1.6×103kg×10N/kg+600N=16600N;
则汽车对地面的压强:;
(3)汽车行驶受到的阻力:f=0.1G总'=0.1×(1.6×103kg+200kg)×10N/kg=1800N;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f=f=1800N。
28.【答案】(1)重物从开始匀速下落到落地所用时间:;
(2)重物开始匀速下落时受到的空气阻力:f=kv2=3N·s2/m2×(4m/s)2=32N;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得到,降落伞和重物的总重力G=f=32N。
29.【答案】①轮滑时脚用力往后蹬地,人就会向前快速滑行,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②需要停止时,用力踩下鞋子根部的刹车器,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③人继续往前滑行一小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④最后会慢慢停下,是摩擦力改变了人的运动状态。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