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0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成语)
一、单选题
1.(2022·辽宁丹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烟消云散 B.星火燎原 C.聚沙成塔 D.木已成舟
2.(2022·广西贵港·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百炼成钢 C.死灰复燃 D.蜡炬成灰
3.(2022·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火上浇油 B.绳锯木断 C.刻舟求剑 D.披荆斩棘
4.(2022·重庆·统考中考真题)成语蕴含丰富的中华文化。下列成语的本义一定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盲人摸象 B.南辕北辙 C.火中取栗 D.绳锯木断
5.(2022·黑龙江·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沙里淘金 B.滴水成冰 C.立竿见影 D.火上浇油
6.(2022·湖北荆门·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冰冻三尺 B.刻舟求剑 C.沙里淘金 D.钻木取火
7.(2022·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钻木取火 C.绳锯木断 D.木已成舟
8.(2021·宁夏·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云蒸霞蔚 B.大浪淘沙 C.百炼成钢 D.滴水成冰
9.(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星火燎原 B.披荆斩棘 C.死灰复燃 D.百炼成钢
10.(2021·湖北武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木已成舟 C.风吹草动 D.钻木取火
11.(2020·贵州毕节·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丹桂飘香 B.煮豆燃萁 C.激浊扬清 D.草船借箭
12.(2020·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成语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钻木取火
B.破釜沉舟
C.聚沙成塔
D.买椟还珠
13.(2020·重庆·统考中考真题)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风化雨 B.火上浇油
C.叶落知秋 D.滴水成冰
14.(2020·山东泰安·统考中考真题)从《中国成语大会》到《中国诗词大会》,中国诗词文化大放异彩,很多成语、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百炼成钢”与“沙里淘金”所涉及的变化相同
B."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D."釜底抽薪”与“钻木取火”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
15.(2021·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成语、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科学道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体现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都属于物理变化
D.“人要实,火要虚”中“火要虚”指氧气浓度越高,可燃物燃烧越旺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烟消云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星火燎原,发生了燃烧,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聚沙成塔,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木已成舟,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A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有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死灰复燃是指重新燃烧,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的燃烧,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3.A
【详解】A.火上浇油,发生了燃烧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水等物质,所以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A符合题意;
B.绳锯木断,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刻舟求剑,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披荆斩棘,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C
【详解】A、盲人摸象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南辕北辙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火中取粟涉及到物质的燃烧,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绳锯木断无新物质产生,不涉及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D
【详解】A、沙里淘金是分离出金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滴水成冰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物理变化;
C、立竿见影只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D、火上浇油发生燃烧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故选D。
6.D
【详解】A、冰冻三尺,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刻舟求剑,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沙里淘金,只是将沙中的金淘洗出来,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钻木取火,发生了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7.B
【详解】A、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B、钻木取火过程中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此选项正确;
C、绳锯木断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D、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详解】A、云蒸霞蔚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不符合题意;
B、大浪淘沙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百炼成钢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符合题意;
D、滴水成冰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A、星火燎原指的是小火苗变大火,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披荆斩棘指的是刀劈斧砍,清除掉路途上的障碍,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死灰复燃涉及到了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百炼成钢的过程中把生铁中的碳转化为了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木已成舟,只是形状发生了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风吹草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钻木取火,发生了燃烧,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1.B
【详解】A、丹桂飘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煮豆燃萁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激浊扬清过程,实现了固液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草船借箭过程中,只是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A
【详解】A、钻木取火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B、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聚沙成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买椟还珠,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详解】A、春风化雨描述天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火上浇油属于燃烧,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叶落知秋描述季节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14.A
【详解】A、“百炼成钢”是指生铁经锤炼后其中的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沙里淘金”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解释错误。
B、分子总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当花香分子扩散到我们附近时我们就闻到了香味,正确;
C、“真金不怕火炼”是说黄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高温下也不易反应;故解释正确;
D、“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钻木取火”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都体现了燃烧的条件;故解释正确。故选A。
15.D
【详解】A、“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即使高温条件也不发生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有“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现象,选项说法正确;
C、“木已成舟”与“铁杵成针”均是改变了物质形状,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D、“人要实,火要虚”中的“火要虚”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更充分,可燃物才能燃烧得更旺,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