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综合素质评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2022·六盘水】游泳时为了谨防抽筋现象,最适宜的水温是( )
A.10 ℃ B.20 ℃ C.28 ℃ D.40 ℃
2.下列物质不属于晶体的是( )
A.铜
B.食盐
C.玻璃
D.冰
3.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冰的熔化
B.水的凝固
C.冰的升华
D.水的汽化
4.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5.【2022·营口】关于下列诗句中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一蓑烟雨任平生”,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窗含西岭千秋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6.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如图所示是水的物态变化,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7.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用冰袋能给高烧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
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
C.用扇子扇风时感到凉快,是因为扇风降低了空气的温度
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
8.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9.【2022·铜川模拟】在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东对实验器材的几个位置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杯底湿沙子变干,是水的汽化现象
B.烧杯中部有“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铁盘底部有水滴,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
D.铁盘内部冰块吸热熔化变成水
10.异丁烷和甲基丙烷作为新的制冷剂,已经代替氟利昂成为电冰箱中新的热量“搬运工”(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当液态制冷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制冷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
11.【2022·杭州】生活中我们常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如图所示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0~42.0 ℃,分度值为______ ℃。消毒后用手指捏紧体温计上部,________(填写操作),使体温计的水银柱回落到35 ℃以下,然后放入自己腋下5 min,取出后直接读数。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不会回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12.2023年春节期间,小明去北方看雾凇,在公园看到温度计如图所示,其量程为______℃,当时气温为________℃,温度计内测温液体是表格中的________。
物质 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凝固点/℃
酒精 78 -117
水 100 0
水银 357 -39
13.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
14.【2022·凉山州】深秋早晨草地上出现的霜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它的形成需要________热。
15.如图所示,是我国“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情景。火星车上安装的太阳能板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科学仪器供电。火星车顶部安装了集热窗,里面装有“正十一烷”,其熔点为-26 ℃,白天,火星表面温度可升高至35 ℃,这种物质会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而熔化;夜间,火星表面温度会下降到-60 ℃以下,这种物质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放出热量。
16.如图所示的是加热固态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态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紫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生活中________(填“露”“冰”或“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17.【2022·泰安改编】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像,由此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48 ℃时,处于____________态。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2分)
18.冬天给道路撒盐,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为了解其原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盐冰(浓盐水冻成的冰块)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INCLUDEPICTURE "../ZX203.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ZX203.EPS" \* MERGEFORMAT \d
(1)将盐冰打碎后放入烧杯,温度计插入碎冰中,图乙中温度计示数为________ ℃。
(2)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盐冰的熔点为________ ℃。
(3)实验时烧杯外壁出现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4)由实验可知,盐冰属于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19.请参与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甲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乙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关。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________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0题5分,21题7分,共12分)
20.“炖”菜是很多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INCLUDEPICTURE "../QU130.EPS"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QU130.EPS" \* MERGEFORMAT \d
21.有一支温度计,刻度线均匀但刻度不准。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它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读数为5 ℃,用它测量沸水的温度时,读数为95 ℃。
(1)如果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是多少?
(2)当外界实际温度为多少摄氏度时,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
答案
一、1.C
【点方法】物理量的估测,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需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 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2.C 【点拨】铜、食盐和冰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它们都是晶体,而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
3.B 【点拨】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0 ℃,放到水中后,冰吸热升温,水放热降温;当冰块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0 ℃时,冰的温度还低于0 ℃;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0 ℃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会“粘到一起了”。
4.C 【点拨】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5.D 【点拨】冰是由水变成的,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雨是水蒸气变成的,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雪是水蒸气变成的,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露是水蒸气变成的,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现象。
6.A 【点拨】A项中冰融水开,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吸收热量,其他选项都是放热过程。
7.C 【点拨】冰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能起到降温的作用,A正确。沾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有两个原因:(1)冷水温度低,升温过程中要吸收热量;(2)水汽化过程中也需要吸收热量,B正确。用扇子扇风加快了汗液蒸发吸热而使人凉快,扇风不能降低空气的温度,C错误。用干冰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了白雾,D正确。
8.C 【点拨】水浴法加热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活动中,碘的熔点高于100 ℃,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
9.C 【点拨】杯底湿沙子变干,是蒸发现象,属于汽化;烧杯中部有“白气”,烧杯中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铁盘底部有水滴,是烧杯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铁盘内部冰少了,有水出现,是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
10.A 【点拨】液态的制冷剂吸收热量从液态变成气态,此过程为汽化过程。
二、11.0.1;用力甩几下;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个缩口,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柱便在该处断开,使上面的水银柱不能自动退回玻璃泡中,仍然能显示人体温度
12.-40~50;-16;酒精 【点拨】温度计在读数时应先明确其分度值,根据其温度的延伸方向进行数格,注意数格应该从零刻度线数起,并且要注意是零上还是零下。判断温度计中的液体是什么,应通过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与表中所列液体的凝固点、沸点进行比较来确定;注意液体的沸点不能低于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凝固点不能高于温度计的最小测量值。
13.汽化;放出;凝华 【点拨】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14.凝华;放 【点拨】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凝华放热。
15.吸收;凝固 【点拨】火星表面的温度达到35 ℃时,高于“正十一烷”的熔点,所以“正十一烷”会吸热熔化;火星表面的温度降低到-60 ℃以下时,低于“正十一烷”的熔点(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所以“正十一烷”会放热凝固。
16.升华;凝华;霜 【点拨】加热固态碘,固态碘直接变成了碘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过一会儿冷却后,碘蒸气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玻璃片上,即发生了凝华现象。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附近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花草上形成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屋顶及地面形成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
17.晶体;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 【点拨】晶体物质的温度恰好在熔点时,其状态可能处于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态。
三、18.(1)-4 (2)-2 (3)液化 (4)晶体
【点拨】(1)由题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 ℃,且液柱在零刻度线下方,该温度计的示数是-4 ℃。(2)由题图丙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 ℃不变,因此其熔点是-2 ℃。(3)盐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烧杯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烧杯外壁液化形成液态小水滴,即出现的水珠。(4)根据题中图线可知,盐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2 ℃不变,因此盐冰是晶体。
19.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快慢;物质的种类;液体表面积;温度;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
【点方法】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多个,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每次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而保持其他因素相同,逐个探究蒸发快慢与每个因素的关系。)
四、20.【解】盅内汤水不会沸腾。因为液体沸腾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当煲中的水达到沸点后,盅内的汤水也达到沸点,但由于煲中的水和盅内的汤水温度相同,不能发生热传递,所以盅内的汤水不会沸腾。
21.【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t1= ℃= ℃。
实际气温为20 ℃时,这支温度计的读数t2= ℃+5 ℃=23 ℃。
(2)设外界的实际温度为t,温度计的示数等于实际温度,则×(t-5 ℃)=t,解得t=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