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 第六章 第一节 小篮球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水平三 第六章 第一节 小篮球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3-04-20 10:4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教师:
单位:
班级:
体育教学设计
——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一、教学设计说明: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让学生们在活动过程中,既学会了运球的动作要领,创编了许多新的方法,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取水平三小篮球教学中行进间运球的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高灵敏素质和协调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和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自我学习能力相对较强,采用情境教学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教学中,教师让他们积极模仿、主动练习、开动脑筋,从而达到学会知识的目的
3.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勇敢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团结协作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等途径,让学生学会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并能比较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2.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较熟练地掌握行进间运球动作,通过学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
3.学生勤于动脑,互教互学,互评互帮,团结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四、教学准备:
一块篮球场地、三十六个篮球、二十个个标志物。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向前运球时,上体稍前倾,目视前方,手按拍球的后上方,后腿蹬地使球前进,球落在身体的同侧前方,球的反弹高度在腰胸之间。
2.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六、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开始部分通过一个“喊数抱团”的游戏,学生随着教师的语言,边听边展开想象边练习,让学生很快进入情境。用这样的方法,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再利用自由组合自由创编的形式,让学生创造性地进入原地运球的练习中,教师发现问题随机指导。在行进间篮球运球的学习中,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示范,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讨论时间,再让他们畅所欲言,找出行进间运球和原地运球的不同之处。再通过学生先尝试、自学互练,然后小组展示,相互评价、相互学习,体现“小群体合作学习”意识,来掌握动作要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让学生感受个体在集体中的价值。又通过游戏“绕过堡垒”的游戏比赛让学生在高涨的情绪中体验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最后在轻松优美的乐曲中师生共舞、放松,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
七、教学评价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对自己、对他人进行评价,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给予学生一定的评价,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动作方法,而且在各方面都有了全面的体验。
小篮球运球单元教学计划
学习 目标 1.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爱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展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 2.体验篮球的运球动作,感受篮球活动的乐趣,会做简单的运球组合动作。 3.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自信,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教材 内容 篮球——运球 单元课时 3课时
课次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学习重点 教学策略
1 了解篮球的基本特征及篮球的发展状况,初步体验运球(拍球)动作,培养学生对篮球的乐趣。 1.双手持球向上抛、接球 2.原地各种拍球练习 3.运球练习4.游戏:穿越隧道 重点:掌握手触球的部位难点:身体协调配合。 1.讲述篮球的魅力,激发学生练习热情。 2.每人一球,散开练习,教师观察辅导 3.小组练习,教师语言激励、小组展示
2 体验运球动作,提高自信心,发展运球能力及学习与人合作。 1.行进间运球 2.左右手变换运球 3.素质练习。侧滑步接折返跑 4游戏,越过炸弹 重点掌握球的落点及反弹的高度,控制好手触球的部位难点:手脚协调配合 1.讲解示范(以姚明为偶像) 2.小组合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游戏 3.挑战式引导,层层递进式练习 4.鼓励表扬 5.小组展示,师生点评
3 运用运球动作,提高学生运球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心理感受。 1.变向运球 2.合作运球 3.小组对抗练习 4.运球打靶比赛 5.运球接力 进一步加强控球能力,体验运球动作带来的乐趣 1.设置场地吸引学生。 2.激励学生自主练习、二人、三人合作。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4.教师指导后进生。 5.引导学生享受合作成功的快乐及在失败中吸取教训。
小 学 课 时 计 划
本 课教 材 一、篮球行进间运球二、素质练习(折返跑) 课 的类 型 新授课(第二次课)
教 学目 标 认知目标:通过篮球行进间运球练习,让学生了解行进间运球动作概念,初步掌握“手触摸球的部位和球落地的位置以及高度”,在小组合作中学会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动作。技能目标:通过教学能让70%-80%以上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动作,70%的同学能根据教师讲解的动作要领完成动作并完成行进间换手运球。促进学生球性、全身协调配合和灵敏性等素质的发展。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于迎接挑战的信心
重 点 与难 点 教学重点:手按拍球的部位,球落地的高度教学难点:手脚的协调配合,跑动步法与球弹起的节奏一致
课 的顺 序 时 间分 配 教 学 内 容 组 织、教 法、学 法 与 要 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开始部分 3' 课堂常规1、体委集合整队,报告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内容3、检查服装,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二、引导 1、稍息、立正、向右看齐。 2、教师采用电脑视频引导出本节课任务。 教法:教师指定集合地点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内容并进行安全教育。利用电脑视频引导本节课的任务,使学生更加有兴趣 组织:四列横队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学生站成四列横队要求:(1)认真听讲,兴趣浓厚。(2)精神饱满。(3)通过观察视频,提高学习兴趣
准备部分 7' 一、慢跑两圈二、喊数抱团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拉伸练习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篮球的拉伸运动。球性练习 在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下,对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的练习 教法:1、慢跑有序2、语言激励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带领学生一起做游戏及拉伸和球性的练习4、动作提示5、对学生进行安全提示 练习二:成四列横队体操队形,在教师带领下进行练习。要求:(1)练习认真。(2)动作准确,幅度大,有力,拍节准确。练习三/四:学生听清老师的讲解,跟着老师一起做拉伸和熟悉球性的练习。
课 的顺 序 时 间分 配 教 学 内 容 组 织、教 法、学 法 与 要 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主体部分 20'8' 提问提问学生行进间运球与原地运球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解答示范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找找与原地运球的异同点。讲解示范3.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提示学生练习时按拍球部位、落球方位及球的反弹高度,手脚配合协调。讲解示范练习4.绕圈运球:解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要求球落在身体的侧前方,反弹的高度在腰腹之间,和触球的部位5提高难度,让学生进行行进间换手运球。提醒学生手部的触球部位和球落在身体侧前方。基础好的同学可以进行行进间换手运球的练习6、分组练习 小组活动,组长负责用电脑来记录下同学们的技术动作,并找出优秀及需要改正的动作。小组轮换练习的方式7、素质练习返跑接力。 组织:站成一个大圆圈,面向老师,教师提问讲解和示范 教法1、教师提问2、讲解示范3、引出本节课的重难点。4、提示动作做法。5、协助学生练习,树立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6、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自助练习、并运用电脑来记录学生们的动作,使学生可以互相找出优秀和错误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自助学习的兴趣7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8纠正错误,表扬优秀学生。各小组指定运球方式进行练习。指导进行折返跑接力练习,锻炼身体。激发学生的比赛情绪,为以后的篮球课打下基础。 学法:1、积极参与回答,尝试说出原地运球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2、细心观看教师示范,动脑找一找与原地运球的异同。3、认真听讲,细心观察示范,明白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和要求,尝试模仿教师动作进行练习。4、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动作。5、小组愉快合作,共同探讨研究,共同进步,发现优秀以及存在的错误要求:(1)身体放松。(2)动作准确。(3)练习认真,意志顽强。要求:按照教师安排的路线进行练习遵守课堂纪律,不打闹在游戏过程中注意安全4、听清老师的要求,充分的体验篮球基本步法。通多练习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吃苦的能力
结束部分 2' 一、身心恢复:跟着老师做放松练习二、评价:1、总结 2、布置作业3、下课 4、收拾器械 1、教师带领学生放松整理2、教师评价学生 1、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放松练习要求:跟着音乐充分放松身心2、学生评价教师要求: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教具准备 篮球:36个2、标志物:205、平板电脑:5台 脉博曲线予计
教学反思
我首利用电脑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带着提问宣布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们对于这节课有一定的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节课,行进间运球,通过热身及球性练习逐渐让学生们进入了学习状态,在准备活动过后,我先不急着进入本课主题,而是让每一位学生复习了上节课的原地运球练习,学生们对于接下来的学习有了更高的兴趣,再练习过后,我召集学生进行了讲评。讲解示范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求,利用循序渐进的手段让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于是,我对这次的练习进行了总结:篮球是个团队的运动项目,要求要有团结协助的能力和责任心,本节课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在课上体验团结配合的能力。在学生的各种练习过程中,我挑选接近于正确的技术动作的学生进行示范,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要求以及技术要求。学生们明白要求后,分组选出小组长练习动作。在小组长的帮助下展开练习。本节课我还利用多媒体设备记录下学生们优美的动作,让学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优点等,便于自己在课下练习中进行改正。最后的素质练习部分既起到了锻炼的效果,又让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更感兴趣。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