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请同学们结合世界工人运动史及所学习知识,想一想——
19世纪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主要史实有哪些?其结果如何?
史实:
结果:
资本主义还处于上升时期,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客观条件不成熟。
巴黎公社失败后,国际工人运动陷入低潮,工人运动在此后有了什么新发展?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都失败了。
根源:
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列宁主义的形成——
十月革命的胜利——
苏联的社会主义——
理论指导
第15课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革命实践
建设实践
列宁主义的形成*理论指导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
列宁——1870-1924
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而“列宁”则是他在写文章时用过的150多个笔名中最喜欢的一个。
形成 条件 经济
政治
阶级
组织 思想
诞生标志
内容
意义
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
沙皇专制统治持续强化,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工业的发展造就了俄国第一代产业工人
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宣告成立——展开了有组织的工人运动
1900年,列宁创办《火星报》——宣传马克思主义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召开
(1)帝国主义理论:
(2)对俄国的认识:
(3)一国胜利理论:
(4)建立政权方式:
是马克思主义俄国化的理论成果
提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
为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的国家实现。”
“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规律。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
“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
“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中获得胜利。”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帝国主义最薄弱环节
多国同时
一国胜利
基础梳理
十月革命的胜利*革命实践
(1)十月革命的——背景
二月革命掘沙皇 原因
结果
资产阶级掌政权 对外
对内
四月提纲指方向
七月流血抛幻想
一战使得俄国社会矛盾彻底激化,1917年3月(俄历2月)爆发
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两个政权并存: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
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没有满足人民要求并镇压人民的反抗
临时政府统治不得人心
1917年4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到彼得格勒
提出俄国革命任务的转变:由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方式: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
起因:1917年7月,俄军在前线出击德、奥遭到惨败,
经过:50万工人和士兵在彼得格勒游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结果:遭到临时政府的镇压
(2)十月革命现曙光——过程
爆发: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在彼得格勒发动起义,并迅速占领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
结果:
1917年11月8日,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宣布推翻临时政府,成立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这次大会标志着苏维埃俄国正式建立,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3)十月革命——意义
(1)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国家,
(2)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
(1)打击了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统治,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
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
(1)对人类历史:
(2)对世界格局:
(3)对世界历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斯大林模式”
(1928-1936-199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列宁·1870-1924
斯大林·1879-1953
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18—192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背景
政治危机:
苏俄内战·1918-1920
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经济危机:
苏维埃统治区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目的
直接:集中有限力量保证战争胜利,巩固新生政权。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主观:将俄国由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核心措施及影响
实行余粮收集制
内容:将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
积极: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
消极:严重损害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Ⅱ.新经济政策
(1921—1928)
新经济政策——主要内容、实质及影响
主要内容
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
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
实——质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意——义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1925年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白俄罗斯
乌克兰
外高加索联邦
格鲁吉亚
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
俄罗斯
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
Ⅲ.斯大林模式
(1928-1936-1991)
又称“苏联模式”
或称“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925年12月,联共(布) 十四大,确定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确立“农业集体化”方针。
斯大林模式——建立措施
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
斯大林模式——主要特点
经济上:为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
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的确立,
也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斯大林模式——积极作用
工业化: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2,1933-1937)实现了工业化,主要工业部门的产量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
奠基: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为苏联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新模式:开辟了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斯大林模式——局限性
积极性受挫:排斥市场经济(单一的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产业失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
农民困苦:在农业集体化中采用强制手段(义务交售制),向农民索取过多;
个人崇拜:权力高度集中,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
苏联解体:制约了苏联政治、经济的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
背景 苏维埃政权遭到国内外敌人联合进攻,形势危急 内战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符合俄国当时的国情 国内复杂的社会危机
国际战争阴影的笼罩
时间 1918-1921 1921-1928 1928-1937
目的 解决国内危机,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提高国际地位
措施
评价
把有限的力量集中
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
余粮征集制
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粮食税;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资
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实现了工业化,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卫国战争提供物质基础。但也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
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课堂小结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由理论到实践
由理想到现实
“新和谐公社”蓝图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
十月革命中革命武装攻打冬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