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鸿优化】2014年春季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整合课件+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打包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志鸿优化】2014年春季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单元整合课件+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打包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5-31 21:51:06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第二单元测评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
A.向世界各地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B.将欧洲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
C.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发展资本主义
D.将天主教的教义传播到世界各地
解析:基督教从一开始就以博爱人类为宗旨,并以全人类的宗教自命,因而有一种强烈的使人们都接受基督教的要求,这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答案:D
2在美国,哥伦布被尊称为美洲“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郡县、大专院校、历史景点多达70多处。哥伦布对美洲的贡献是(  )
A.使西方殖民者开始入侵欧洲
B.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C.第一次把欧亚大陆和美洲联系在一起
D.促进了美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A、B、C三项都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所产生的历史影响。解答本题时需注意题目要求选择的是“贡献”,这就排除了A、B两项。
答案:C
3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解析:随着欧洲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欧洲的企业家们为了获得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积极支持开辟新航路的活动。这是新航路得以开辟的根本原因。
答案:D
4(2013·安徽文综)“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下图地图中白色区域的不断扩大,反映了(  )
A.天主教的传播
B.西方人眼中的世界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 “日不落帝国”形成
解析:公元1年,西方人眼中的世界只有欧洲地中海地区以及通过“丝绸之路”对东方局部地区的了解,美洲、非洲大部、大洋洲、亚洲大部尚未被“发现”;1500年左右,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沿海局部地区;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到1600年,美洲大部分地区、亚洲的印度等已为欧洲人所“发现”;到1800年,西方国家已经基本“发现”了整个世界。综上所述,上述材料反映了西方人眼中的世界不断扩大,故选B项。“白色区域”的变化不能反映天主教的传播、罗马帝国扩张和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史实,排除A、C、D三项。
答案:B
5(2013·江苏单科)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解析:1588年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被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的海上霸权地位丧失,排除A项;西班牙从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并未转化为资本,更不会引起工业革命,排除B项;从17世纪起,世界贸易中心已经转移到英国、荷兰一带,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黄金的大量涌入,使欧洲发生了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故选D项。
答案:D
6法国人克雷克夫在18世纪70年代写道:“我可以给你指出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荷兰人,儿子和法国人结婚,生了四个孩子,都娶了不同国籍的妻子……这里把所有国家的各个个人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他所描绘的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  )
A.英属北美殖民地
B.法属美洲殖民地
C.西属美洲殖民地
D.荷属美洲殖民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中的“熔化成一个新的民族”。在当时美洲的殖民地中,有且只有英属北美殖民地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答案:A
718世纪后期,英国的劳动力供应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  )
A.奴隶贸易的进行
B.圈地运动的扩大
C.国外移民的到来
D.人口的大量增殖
解析:奴隶贸易是指殖民者从非洲掳掠大批黑人贩卖到美洲,这给殖民者带来巨大利润,但并没有给英国带来劳动力的优势;英国圈地运动既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金,又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
答案:B
8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这一“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
解析:17、18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还处在工场手工业阶段,还没有产生垄断组织。
答案:B
9下图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解析:在新兴的棉纺织领域,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诞生,此后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相继发明,这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对原材料的需求,故从题干中可以看出,从1771年开始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逐步增加,据此排除A、D两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排除B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C项。
答案:C
1019世纪中期的一位英国记者报道:“没有一个曼彻斯特的工人没有钟表,这是他们须臾不可离开的东西……(他们)最通常的物品是那小小的荷兰机械,有一个忙碌的摆,在整个世界面前公开而公正地摆动着。”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曼彻斯特(  )
A.钟表工业非常发达
B.工厂纪律严格
C.工人消费水平较高
D.贫富差距缩小
解析:19世纪中期,英国已完成工业革命,工厂制在英国确立。在工厂严格的管理制度下,按时上班成为工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钟表成为必不可少的日用品。
答案:B
1119世纪上半期,一位到英国的法国人颇有感慨地说:“像英国这样一个贵族国家成功地为人民提供物品,而法国这样一个民主国家,却只会为贵族而生产。”此话的含义是(  )
A.肯定法国是民主国家
B.批评英国是封建国家
C.肯定英国的工业革命
D.批判法国贵族的特权
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财富,造福于英国人民。而这一时期的法国,生产主要是满足贵族的需要,工业革命还没有广泛地展开。材料中法国人的话就是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肯定。
答案:C
1219世纪的欧洲大量人口集中到城市,其主要原因是(  )
A.家庭观念的淡化
B.手工工场的发展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垄断组织的出现
解析: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的进程就是城市化。19世纪,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新兴的工业城市不断兴起,农村人口也随之大量迁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
答案:C
1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19世纪上半期,英国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反对贸易保护,要求降低关税,其根本原因是(  )
A.英国是最早确立民主制度的国家
B.英国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海外市场
C.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初步形成
答案:C
14(2013·天津文综)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析:由“一部此前300余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可知,在1520~182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是东亚,东亚在经济方面领先于“大西洋沿岸”。“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即在临近1820年的这段时间“大西洋沿岸”在经济方面有很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正确答案为C项。A、B两项在时间上不符,而且也不是“大西洋沿岸”在经济方面的成就,故排除。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D项不正确。
答案:C
15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资本主义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主要是指(  )
A.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C.克服了生产的无计划性
D.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解析: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的产生又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因为垄断组织的形成,使企业的规模扩大,不仅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技术发明和改良过程的社会化。
答案: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其中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16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不断扩大并日益频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交往扩大了,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运动有了巨大的发展。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进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且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世界各个地区都已卷入到资本主义的商品关系之中……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及它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垄断地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材料三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随着美洲和通往东印度的航线的发现”的重大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中叶……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主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8分)
解析:第(1)问抓住“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完全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殖民地的开拓”“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等关键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应结合材料并从亚非拉和英国两个角度进行概括。第(3)问注意19世纪50~60年代与20世纪初两个时间段的对比。
参考答案:(1)世界各地间的交往扩大,欧洲市场扩大为世界市场;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2)亚非拉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各地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3)英国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形成;国际分工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加强,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重心转向大西洋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从产生到发展的活跃时期,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科学技术革命连续发生,生产力向高层次飞跃,领先国家经历了由英国到美国的更替,从而牵动了世界经济重心从西欧向北美跨越。——《世界经济运行轨迹探索》
材料二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反映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做“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刑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张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使科学技术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安定的英伦三岛。
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品为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增加为14件。——《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三 (19世纪后期)英国科学家虽然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蒸汽时代的旧技术,轻视电力技术应用。比如电灯发明后,它以耀眼的光芒宣告,新的光源将使世界面貌焕然一新。而当时在英国,电灯的推广却遭到煤气照明公司的反对,千方百计保护已取得垄断地位的煤气照明,致使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型工业部门发展迟缓。
——《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技术研究和技术引进,主要是应用技术,并不更多地注意基础科学的研究,但这为后来科学研究和更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了条件,争取了时间,聚集了力量。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向美国流动,美国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采取自由开放的政策,在世界各地搜罗“智囊”,进口“博士”,以补自身不足,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引进人才就达20多万人。
——《大循环》
请完成: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英国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优越条件有哪些。(6分)
(2)比较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英国对待科技态度的变化。(4分)
(3)简要说明材料四所反映的战略思想及其对美国世界地位的影响。(6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1)地处当时主要商路,国内政治开明,重视人才和科技。
(2)由积极采用新技术到抵制和排斥新技术。
(3)科技兴国的战略思想。重视科技和人才使其经济中心的地位长盛不衰,并增长了其政治实力,是其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
(4)科技和人才是立国、兴国之本,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民族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