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4-18 20:38: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他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描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根据图文资料描述两极地区独特的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科考价值和举例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1.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 根据图文资料描述两极地区独特的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其科考价值和举例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学导航】
1. 找出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2. 找出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3.南、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
4.极地动物有哪些特点?是怎样适应极地环境
5.找出中国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考站。
【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冰粒。
2.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
3.。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4、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世界各国纷纷在南极地区建科学考察站?
【知识拓展】
中国科考站——泰山站采用高架设计,这种设计与当地气候有何关系?
【地理实践】
在极地地区科考的工作人员,在科考工作的时候都需要带上哪些物品?
【合作探究】
1、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2、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
3、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
【课堂练习】
1.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3.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4、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同的景色是 ( )
A. 都是一片冰雪世界 B. 到处是成群的企鹅
C. 到处是上千米厚的冰雪 D. 周围多冰山、浮冰
5. 去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
A. 12—2月 B. 3—4月 C. 11—12月 D. 6—8月
6.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立在 ( )
A. 格陵兰岛 B. 斯瓦尔巴群岛 C. 乔治王岛 D.冰岛
【课堂检测】
(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2022年10月26日,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友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图1为“雪龙2号”路线图,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上海的经纬度大致是( )
A.(30°S,120°W) B.(30°S,120°E) C.(30°N,120°W) D.(30°N,120°E)
3.破冰船“雪龙2号”出发当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位置( )
A.a—b B.b—c C.c—d D.d—a
4.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需面临的恶劣环境是( )
A.闷热潮湿 B.酷寒烈风 C.沙漠广布 D.狂风暴雨
二、解答题
5.(2023春·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夏季9月份呈现明显波动下降趋势,2002~2021年间,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千米,占2002年最小海冰范围的近40%。结合北极地区海陆分布图和黄河站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该岛屿8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巨厚的冰层,主要原因是____。乙处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____。
(2)黄河站是我国北极地区唯一的科考站,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在北极地区科考,受自然环境影响,需要克服的困难有____。
(3)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呈逐渐变小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和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年均温较高的原因是北极地区____,冰雪覆盖面积较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5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导学案)
【新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某地他区的地理位置,简要归纳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南极、北极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说明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1.描述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2.根据图文资料描述两极地区独特的的自然环境特征,并简要分析其科考价值和举例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根据图文资料描述两极地区独特的的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其科考价值和举例说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自学导航】
找出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一般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
找出南极地区的范围和位置。
大部分位于南极圈以内。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南、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南极地区:企鹅、磷虾、海豹。
北极地区:北极狐、北极熊、海豹、海象。
极地动物有哪些特点?是怎样适应极地环境
皮厚、毛密、脂肪多,利于防寒保暖
5.找出中国的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科考站。
北极地区:黄河站
南极地区:长城站、中山站、泰山站、昆仑站、罗斯海站(在建站)
【合作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根据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1.1960年8月,科学家在苏联东方站曾测得-88.3℃的极端最低气温。在这样低的温度下,将一杯热水向空中泼洒,水还未落到地面就被冻成冰粒。(酷寒)
2.南极洲是世界上风力最大和风暴最多的地方,每年约有2/3的时间刮大风。法国南极观察站曾记录过92.5米/秒的世界最高风速。(狂风)
3.。南极洲的平均年降水量仅55毫米,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干燥)
4、煤是深埋于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现在人们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请运用大陆漂移假说的有关观点解释这一现象。
南极大陆目前气候寒冷、冰雪覆盖,不会生长形成煤的植物,这说明过去南极洲可能位于比较温暖的地方,后因大陆漂移逐渐到达南极地区。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世界各国纷纷在南极地区建科学考察站?
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为气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然实验室。
【知识拓展】
中国科考站——泰山站采用高架设计,这种设计与当地气候有何关系?
高架设计利于大风通过,吹走建筑附近积雪,避免飞雪堆积甚至掩埋
【地理实践】
在极地地区科考的工作人员,在科考工作的时候都需要带上哪些物品?
①专业的设备②加厚抗风的衣服③特制的护目镜④雪地靴等
【合作探究】
1、我国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一般都选择在2月份。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这时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或为极昼),有利于进行科学考察。
2、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夏季(北半球)
3、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航线。
上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爪哇海-巽他海峡-印度洋-南极大陆-中山站
【课堂练习】
1. 南极洲四周的大洋,按自西向东排序正确的是 ( A )
A.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C.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D.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2.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D )
A. 亚洲 B. 拉丁美洲 C. 欧洲 D. 南极洲
3. 南极考察队员们可能遇到的困难有( A )
A. 暴风雪迎面扑来,看不清路 B. 极地干燥,缺乏淡水
C. 遇到当地土著人的袭击 D. 找不到裸露地建立营地
4、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同的景色是 ( A )
A. 都是一片冰雪世界 B. 到处是成群的企鹅
C. 到处是上千米厚的冰雪 D. 周围多冰山、浮冰
5. 去南极地区探险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 )
A. 12—2月 B. 3—4月 C. 11—12月 D. 6—8月
6. 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建立在 ( C )
A. 格陵兰岛 B. 斯瓦尔巴群岛 C. 乔治王岛 D.冰岛
【课堂检测】
(2023·广东清远·统考一模)2022年10月26日,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搭载着中国第39次南极考察队队友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预计2023年4月上旬返回国内。图1为“雪龙2号”路线图,图2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上海的经纬度大致是( )
A.(30°S,120°W) B.(30°S,120°E) C.(30°N,120°W) D.(30°N,120°E)
3.破冰船“雪龙2号”出发当天,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 位置( )
A.a—b B.b—c C.c—d D.d—a
4.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需面临的恶劣环境是( )
A.闷热潮湿 B.酷寒烈风 C.沙漠广布 D.狂风暴雨
【答案】1.A 2.D 3.A 4.B
【解析】1.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上海位于中山站的东北方向,A正确;故选A。
2.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上海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经纬度大致是(30°N,120°E),D正确;故选D
3.读图分析,图中abcd日期分别是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破冰船雪龙2号出发当天是10月26日,地球处于公转轨道的a—b位置,A正确;故选A。
4.南极地区纬度高,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B正确;这里年平均气温达-30°C,被称为世界的寒极,A错误;年平均降水量在50毫米左右,被称为白色荒漠,D错误;南极地区冰川广布,C错误;故选B。
【点睛】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南极地区纬度高,酷寒、干燥、烈风是南极地区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二、解答题
5.(2023春·安徽宣城·七年级统考期中)北极海冰覆盖范围在夏季9月份呈现明显波动下降趋势,2002~2021年间,缩减范围超过200万平方千米,占2002年最小海冰范围的近40%。结合北极地区海陆分布图和黄河站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____,该岛屿8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巨厚的冰层,主要原因是____。乙处海峡沟通了北冰洋和____。
(2)黄河站是我国北极地区唯一的科考站,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在北极地区科考,受自然环境影响,需要克服的困难有____。
(3)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呈逐渐变小趋势,主要原因是____。和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年均温较高的原因是北极地区____,冰雪覆盖面积较小。
【答案】(1) 格陵兰岛 气候终年严寒 太平洋
(2) 东半球 严寒、狂风、北极熊的袭击等
(3) 全球气候变暖 海拔低
【分析】本题以北极地区海陆分布图和黄河站景观图为材料,涉及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气候、科学考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以及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 据图可知,甲岛屿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因绝大部分位于北极圈以内,纬度较高,全岛终年严寒,80%以上的土地覆盖着巨厚的冰层。乙海峡是位于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白令海峡,白令海峡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
(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从东西半球看,黄河站位于东半球。一是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极夜现象无阳光照射,能见度低,不利于科学考察;二是受纬度因素影响,北极地区终年严寒,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除了要面对大雪狂风等极端天气,还会受到潜在的冰面裂缝、融池等的威胁;三是北极地区生活着北极熊,容易受到北极熊的袭击,所以在北极地区科考,受自然环境影响,需要克服的困难有极夜现象、严寒、大雪、狂风、北极熊的袭击、冰面裂缝等。
(3)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加剧,夏季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呈逐渐变小趋势。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都位于高纬度地区,但北极地区年平均温较高,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北极地区海拔比南极地区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二是由于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冰雪覆盖面积大,对阳光反射作用强,而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冰雪覆盖面积较小,吸收太阳辐射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