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新未来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信阳市新未来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8 21: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信阳市新未来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个主题: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改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短视频流行的优势显而易见,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短视频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快速获取资讯,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便捷高效。同时,短视频平台的开放性也给普罗大众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大舞台,使得普通人也有机会获得高强关注。这使得短视频平台成为这个时代的狂欢之地。但是,短视频也是一把双刃剑。
短短几年时间,人们已经习惯把短视频平台当搜索引擎使用了。上至宇宙下至地心,从古代到未来,从艺术到医学,从电影到美妆,从养狗到育儿,你想快速了解到的学科知识应有尽有。这些浓缩的知识性的科普内容,快速切换的画面加上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同时也的确方便人快速掌握想要了解的相关知识。
短视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但短视频的“短”基因也注定所有信息都是点到为止,所以知识多而浅薄,是我们肉眼可见的事实。即便有些视频内容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但没完没了的“下一个”,也很难让人们停下来做进一步的思考。当浮光掠影的海量短视频替代了深度阅读,短视频高潮代替了生命感受,超链接剥夺了人们的思考空间和能力,整体肤浅也就必不可免。另外,由于短视频内容鱼龙混杂,越来越多低俗和反智的内容也在拉低人们的审美下限。
包罗万象又具有超链接功能的短视频让人产生“一部手机在手就拥有全世界”的错觉,实际上,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个性化定制的一个世界--网络平台会根据你在某个视频上停留的时间长短来判断你的喜好,所以超链接的推送并不是随机的多样的,而是你相对感兴趣的。因此看越多短视频,可能就会意味着越深地被限制在某个小圈子里。你花了大量时间获取的可能只是单一信息,而你在单一信息里停留得越久,给你推送的超链接就越多,从而形成一个信息的闭环。
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但这十几年的网络热点事件的沉浮反转教训,也让我们看到,由于短视频传播的快捷,常常会让大众在不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可能已经有无辜者被莫名网暴,不理智的群体情绪,有时甚至会裹抉舆论导向和司法公正。
视频当道之前,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是由书籍和广播养成的,那些文字里、评书里的故事,通过文字叙述带给青少年一个无限的想象空间。电视兴起后,长时间被动画片和电视剧牵着鼻子走的青少年,想象空间被现成的画面所限制。即便如此,电视一代还是好过短视频一代,因为连续剧是线性叙事,故事毕竟有连续性,而观者也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带入。
而短视频时代,快速移动快速切换的画面让青少年来不及停下来思考,更无从拓展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他们只能被动地跟着画面走,而且停不下来。更糟糕的影响是,快速切换的短视频带给青少年的是断点式的思维模式,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维缺乏连贯性。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青少年脑中拥有大量的碎片化知识,但却形成不了自己独特的认知。
(摘编自《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
材料三:
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在《技术垄断》一书中提出“任何技术都能够代替我们思考问题……所谓技术垄断就是一切形式的文化生活都臣服于技艺和技术的统治”。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波兹曼提出的“技术垄断”是指电视技术。而短视频 App的出现,第一次使人们认识到此书与其说是对当时那个时代的批判,反而更像是对下一个时代的预言。
人类能否逃脱技术垄断的宿命 波兹曼认为无济于事,因为技术不仅大势所趋,而且势必无处不在,今日的我们对这一点有比波兹曼更深的感受。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思考另一个问题人类是否有足够的理性和智慧,直面由自己创造,并可能毁掉自己的技术
(摘编自刘鹤《短视频时代正在批量制造“新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频可以让普通人获取信息的途径变得便捷高效,这使得普通人有机会获得高强关注。
B.短视频带给人们一种全新的获取知识的方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浏览短视频可以替代
深度阅读。
C.较之纸媒时代,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一些突发的事件更容易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
D.在短视频时代,快速切换的短视频会给一部分青少年带来一定的影响,如影响他们的思
维模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短视颖内容较短,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可以单独成片,也可制作成系列栏目。
B一此短视频利用快速切换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解说方式来科普,可以更好地吸引观众,
C.很多青少年没有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主要因为他们过多地浏览短视频。
D.在媒体文化学者尼尔·波兹曼看来,人类并不能逃脱技术垄断的宿命。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网民的科学素养等不足,可能容易被一些短视频博主“洗脑”。
B.一般来说,短视频的主题较多,如短纪录片型、情景短剧型、街头采访型等,目前最被网
民关注的是“短纪录片型”
C.某网民经常在手机上通过“抖音”观看C罗比赛的短视频,“抖音”平台可能会给他推送
相关的短视频。
D.如果青少年长期观看动画片、电视剧和短视频并沉迷于其中,那么他们的想象空间会受
到限制。
4.如果将上述三则材料整合成一篇文章,请根据此三则材料写出这篇新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5.针对部分学生沉迷短视频这一现象,某初中准备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发言的教师,请根据材料,拟写发言要点。(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首次观剧印象
【法国】法郎士
此后不久,我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我第一次观看戏剧演出。我父母极少看戏,这次他们带我到戏院去是各种因素的异乎寻常的巧合促成的:我父亲用他高超的医术给一位剧作家的妻子治好了病,而这位剧作家的一部历史剧在他妻子痊愈后不久在圣马丹剧场上演,充满感激之情的剧作家为父亲留了一个包厢。演出是在我唯一能够晚睡、任何一个剧场经理都轻易不肯放过的星期六晚上举行的,而且那出戏看来丝毫不会玷污我天真无邪的耳目。
整整二十四个小时里,我情绪激动,焦躁不安,既担优又满怀期望,等待实现这个前所未有的。千金难买的但突然响起的门铃声可能毁灭的幸福。一直到最后一刻,我还担心有人请父亲去出诊。那天的太阳好像迟迟不肯落山似的,我觉得晚餐拖得很长,而我却难以下咽,我非常担心迟到,误了看戏。我母亲不慌不忙地在梳妆打扮。她怕赶不上头几场,有负剧作家的盛情,可是又把宝贵的时间拿去摆弄上衣和头上的花朵,她站在穿衣镜前研究那件外罩绿花点透明长裙的白色丝上衣,似乎把发型、小披肩的线条、短袖上的绣花及别的饰物看得十分重要,而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琐细,不过,从那天起,我也改变了看法。朱斯蒂娜叫来的出租马车等在门口。
妈妈在手帕上洒了几滴薰衣草香水,随后就下楼。走到楼梯半腰她发现嗅盐忘在梳妆台上了,又叫我去取来。我们终于到达剧场了。引座的女人把我们带进一间通红的包厢,包厢面对一个嘈杂的大厅,从那儿传来乐师调试乐器的不和谐的声音,台上响起了庄严的三声击木,随后是笼罩大厅的深沉的肃穆,我这时心情十分激动。帷幕徐徐升起,把我从一个世界带进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这是一个多么光灿夺目的世界!那个世界里住着骑士、青年侍从、贵夫人和小姐,那儿的生活比我出生的这个世界更加壮阔和华丽,激情更加强烈,妇人更加美丽。在那些哥特式的大厅里,人物的服装、动作、声音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心旷神怡。对我来说,除了这个蓦然向我的好奇心和爱情敞开的奇妙的世界,别的东西都不复存在了,我被无法抵御的幻觉所征服,那些本来应该提醒我台上不过在做戏而使我清醒的东西,如舞台、立幕条、绘成天空的布景、帷幕,反而使这个神奇的世界更强烈地吸引着我。剧情把我们带到查理七世统治时代的末年。台上出现的每个人物,包括守夜的更夫和巡逻的哨兵,都给我留下了生动的印象,马格丽特·德科思在台上亮相时,我心荡神驰,六神无主,几乎昏了过去。我爱上她了。
她很美。我想不到一个女人能够生得这样倾城倾国。她在夜色中显得面孔苍白,表情忧伤。月儿用它银色的光芒照耀着这位年轻的嫔妃。我一眼就认出这是一轮中世纪的月亮,因为它四周篇拥着惨淡的云霭,而且高悬在钟塔之间。这一切在我影影绰绰的记忆中是这样错综纷纭,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讲述清楚。我欣赏马格丽特洁白如雪的皮肤,而当我看见她涂成蓝色的眼皮时,我想这一定是贵族的标志。她是皇太子路易的妃子,但她爱上了弓箭手拉乌尔,弓箭手是一位英俊的青年,但他不知道谁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这使他非常悲哀。
幕间休息突然使我回到平庸的生活,这实在是太粗暴可恶了。“果子露、柠檬水、啤酒”的叫卖声于我是新鲜的,因此也并不庸俗,可是由于这些声音同刚才的世界格格不入,所以我感到非常刺耳。我从节目单知道,马格丽特是由伊莎贝尔·康斯坦扮演的,这个名字十分甜蜜地铭刻在我心上,我还不至于愚蠢到把剧中人物和扮演者混为一谈,可是我认为康斯坦小姐具有马格丽特·德科思的性格,就像剧中描写的那样:爱好文学,纯洁的灵魂,高贵的情操和浪漫主义的感伤。
最后一次幕间休息时,身材高大、头发灰白的剧作家走进我们的包厢,我看见他彬彬有礼地向我母亲致敬,他像拉歇尔从前所做的那样,用手摸着我的头,对我的学业褒奖一番,赞扬我年纪轻轻就爱上了文学,敦促我学好拉丁文,并且说他之所以能够超过那些文笔拙劣的同行,做到运笔如神,就是得益于这种他通晓的文字。但他这番话全都白说了。我不答不理,也不正眼看他一眼。如果他知道我如此漠然的原因,他本来会扬扬得意的,但他当时可能认为我十分愚蠢,而不会想到我的呆滞正是由于他的作品在我心中产生了奇迹般的印象。帷幕又升起了。我重开始生活。马格丽特又回到我身边。可是,唉!我重新得到她之后不久又失去她了!弓箭手倒在她脚下的当儿,马格丽特被假太子路易刺死了。弓箭手也被同一把匕首刺倒在地上,而他在咽气时终于得知妃子爱自己。我多么羡慕他的命运呀!
(选编自散文集《如华之年》)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次观剧的实现来自众多不寻常因素的巧合,首次观剧“我”就有了许多不寻常的感受
B.母亲看戏前梳妆打扮不慌不忙,让“我”觉得母亲太看重细节,这凸显“我”内心的焦虑。 C.包厢外面有嘈杂的大厅与不和谐的声音,暗示剧院内部环境不佳与“我”对演出的向往
D.全文以时间的不断变化、空间的多次转换为序,辅以“我”的心理感受,显得自然贴切。
7.对幕间休息使人回到平庸的生活,“我”心生无穷感慨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无比欣赏剧中人物,对比之下感觉到现实中的平庸生活粗暴可恶
B.叫卖食品的声音新鲜不庸俗,但异于戏剧中的某些声音让人感到刺耳
C.能把剧中人物与扮演者区别开来的“我”,对扮演者的名字也觉得美好。
D.扮演者与剧中人物一样都爱好文学,因而具有纯洁的灵魂和高贵的情操。
8.在包厢看戏过程中,“我”的思绪随着在包厢的所见所感而逐步生发展开。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6分)
9.人们认为“法朗士的散文平如秋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易》曰:“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又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夫明王之施德而下下也,将怀远而致近也。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
田忌去齐奔楚,楚王郊迎至舍,问曰:“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齐使田居将,则楚发二十万人,使上将军将之,分别而相去也。齐使盼子"将,则楚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而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如是则王仅得存耳。”于是齐使申孺将,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至,禽将军首反。于是齐王忿然,乃更使盼子将,楚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田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益王车属九乘,仅得免耳。至舍,王北面正领齐袪,问曰:“先生何知之早也 ”田忌曰:“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者俱不为用,是以亡也;田居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盼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
魏文侯觞大夫于曲阳,饮酣,文侯喟焉叹曰:“吾独无豫让以为臣!”蹇重举酒进曰:“臣请浮.”文侯曰:“何以 ”对曰:“臣闻之,有命之父母,不知孝子:有道之君,不知忠臣。夫豫让之君,亦何如战 "文侯曰:“善!”受浮而饮之,而不让,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 ”孔子曰:“在手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中行氏尊贤而贱不.其亡何也 ”曰:“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已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
(节选自《说苑·尊贤》)
【注】①盼子:即田盼子,齐宣王时与田忌同为将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
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B.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
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C.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
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D.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
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怀远而致近也”与“是以君子远庖厨也”(《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远”字含义相同。
B.“楚发四封之内”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封”字含义相同。
C.“如是则王仅得存耳”与“枉用相存”(《短歌行》)两句中的“存”字含义不同。
D.“文侯曰:'善’”与“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鸿雁有高飞千里的愿望,但如果没有翅膀,那么它的愿望就会落空。文章第一段以此来
论证国君要重视贤臣的道理。
B.楚王向田忌询问齐国的军事情况,田忌认为如果齐国派田盼子领军,楚王只要亲率全国
之兵出征,就可以完胜田盼子。
C.田忌从对待贤人和不贤之人的态度方面分析了申儒、田居和田盼子的为人,回答了楚王
的疑问,从而突出尊贤而下士的重要性。
D.面对魏文侯饮酒兴浓之时的叹息,蹇重请求罚魏文侯饮酒。魏文侯不理解,蹇重进行解
释。最终魏文侯认可蹇重的说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4分)
(2)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者俱不为用,是以亡也。(4分)
1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行氏灭亡的原因。(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雨后独登拟岘台①
陆游
高城断处阁横空, 目力虽穷兴未穷。
燕子争泥朱槛外,人家晒网绿洲中。
谁能招唤三秋月 我欲凭陵万里风。
更比岘山无湛辈②, 论交惟是一枝筇③。
【注】①这首诗是淳熙七年(1180)陆游在抚州时所写。拟岘台,宋人所建,其山川形势与湖北襄阳县岘山相似。②湛:指邹湛。晋时羊祜曾登岘山,向邹湛等人感慨道,很多登此山远望者都湮没无闻。邹湛认为,羊祜有美好的品德和名声,必与此山俱传:像自己这样的人,才会湮没无闻。③筇:竹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场秋雨之后,诗人独自登上拟岘台,虽然目力有限,但兴致无穷。
B.“高城”一句从大处落笔,点明拟岘台的地势,突出其高耸的特点。
C.颔联由近及远,描写红色栏杆外燕子争泥与绿洲之中渔人晒网之景。
D.颈联所抒之情较为豪迈,与杜甫《登高》一诗的颈联抒发的情感不同
16.这首诗的尾联抒发了哪些思想情感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这个国家处在“__________, _____________”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
(2)《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出太阳在将要升出海面时色彩的动态呈现过程。
(3)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动物,常常被古代诗人写人诗中,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网络文艺批评正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由不同文艺爱好者组成各类数量庞大的批评群体,集结于网络社区及各大文艺网站,以异乎传统的方式积极介入,参与的文艺批评,日益成为当下文艺批评领域一股 ① 的重要力量。
随着互联网和自媒体时代的来临,网络文艺批评展现出强大的活力。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弹幕、直播等诸多不同样式的评论 ② 。例如,观众观看视频可以实时发布弹幕评论,在视频中以“飘过”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营造出大家一起观剧的归属感。网络文艺批评基本不设门槛,向所有社会成员开放,并且评论数量颇为可观。这些新的批评样式释放出焰火一般的光辉,使当代文艺批评呈现出新的景象。
网络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并非是“专业”而是“兴趣”,以兴趣往往为基础同时实现最大覆盖面的记录、评价与交流。网络文艺批评一般而言具有犀利泼辣、深入浅出等特点,能充分激发民间智慧、展示大众的力量、反映社会审美。同时,网络文艺批评也不免流于浮浅,
___③ ,缺乏开阔的理论视野和深思熟虑。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我国科普出版的进步有目共睹,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少儿科普读物。但毋庸讳言,尽管现在我们的原创性在加大, ① ,但仍未形成自己的科普出版风格,特别是缺乏叫得响的自主品牌老一代科普人对苏联科普书津津乐道,不管取材、叙事、编排、装帧等,都有独树一帜的风格,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苏联科普出版的黄金时期, ② ,也出现了一批科普大师。重读曾经影响过爷爷辈的科普书,是一件过时的事吗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会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恨不得去年的科普书今年就会过时。这也是如今流行文化带来的观念,市场上多见的快餐式绘本读物,让学生们在眼花缭乱的画面中,进行一些碎片化的阅读,不是说 ③ ,而是说它应该只是阅读方式中的一种。
科技创新是不断迭代和否定的过程,但那些经历了时间沉淀的科学原理、科学家趣事、科学知识却是历久弥新的。苏联科普读物的普遍风格,是对文字的讲究,文字中洋溢着人文情怀,触类旁通的知识传达中有精致的插图,提供了沉浸式阅读的环境,让人细细体会阅读的乐趣,这是对当前普遍存在阅读浮躁的纠偏。
21.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新时代的我们将继续努力,展现新风采,贡献新力量
B.你们先去看演出,不要等了,我们吃了饭马上就会来。
C.中超联赛赛后,海港主帅莱科表示:“我们踢得不错。”
D.为了建设和谐小区,网格员对业主说:“小区是我们大家的。”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不少学习古典诗词创作的团体,也有不少诗词原创比赛在全国各地进行。对于学习古典诗词创作,有人认为其意义非凡;也有人认为应该将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对于学习古典诗词创作,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答案】A(3 分)
【解析】“使得普通人有机会获得高强关注”的是“短视频平台的开放性”
2.【答案】C(3 分)
【解析】因果关系有误。
3.【答案】B(3 分)
【解析】“目前最被网民关注的是“短纪录片型””不符合文意。
4.【答案】①首先介绍短视频的含义及其类型;2接着介绍短视频给当代人所带来的益处和问题;3最后指出当代人面临技术垄断的前景,发出警告。(每点1分,答出三点得4分。意思对即可)
5.【答案】①看短视频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但短视频带给人的知识很多是浅薄的,自己需要分辨;②花了大量时间看短视频可能会陷人信息闭环;3看短视频可以快捷地了解一些新闻资讯,但很可能会被不理智的群体情绪裹挟;④沉迷短视频会使思维缺乏连贯性,形成不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6.【答案】D(3 分)
【解析】“空间的多次转换”错,只有家庭、包厢的转换。
7.【答案】D(3分)
【解析】“因而具有纯洁的灵魂和高贵的情操”错,因果关系不成立。
8.【答案】①帷幕升起后在包厢看到光灿夺目的世界,内心无比激动;(2分)②随着剧情的变化,出现了更多的东西,我”完全沉浸其中:(2分)3)幕间休息,又回到理实生活,“我”极度失望:(1分)④看到故事的结局,我无比羡慕弓箭手拉乌尔。(1 分)(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9.【答案】①人物平凡,作为医生的一家人,没有特别高大之人;②事件平常,作为医生的爸爸治好了剧作家妻子的病,剧作家作为报答邀请我家去看戏;③语言平实,不浮华,实实在在叙述,很流畅;④手法平淡,几乎不用什么手法,就按照事件先后顺序叙述,无特别的精心构思。(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C(3分)
【解析】原文标点为:“楚,万乘之国也,齐亦万乘之国也,常欲相并,为之奈何 ”对曰:“易知耳!齐使申孺将,则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将之,至禽将军首而反耳。"
11.【答案】A(3 分)
【解析】A项“将怀远而致近也”意思是“能够安抚边远的人,招徕亲近的人”,“远”是形容词做名词,边远的人。“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意思是“君子应该远离杀生做饭的地方”。“远”是形容词做动词,远离。两者含义不同。B项“封”,都是边境的意思。所以二者相同,选项正确,C项"如是则王仅得存耳”的“存”是保存的意思,“枉用相存”中的"存”是问候的意思,所以二者不同,选项正确。D项"文侯曰'善’”的"善”理解为好,“善刀而藏之”中的“善”理解为揩拭,所以二者不同,选项正确。
12.【答案】B(3 分)
【解析】“楚王只要亲率全国之兵出征,就可以完胜田盼”不符合文意,原文是强调楚王征,田忌跟随前往,相国、上将军作左右司马,这样楚王才仅能保全自己。
13.【答案】(1)因此横渡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是故”“游"“托”每词1分,句意1分。)
(2)欺侮贤能的人并且轻视不贤能的人,贤与不贤的人都没有被任用,因此灭亡了。(“轻”“为”“是以”每词1分,句意 1分。)
14【答案】①虽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②贤能的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每点1分,答出两点得3分)
15.【答案】A(3 分)
【解析】此时不是秋天。
【答案】①诗人独自登台,无人作陪,想到羊祜却能与邹湛等诸多好友一同登山,抒发了对古人的仰慕之情,表达自己的孤独之情;②化用羊祜登岘山感慨人生的典故,诗人希望自己能像羊祜一样因建功立业而具有让后人敬仰的美德与名声;③以竹杖为友,诗人表明自己追求像竹一样正直不屈的品格。(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没有分析得1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答案】(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极云天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能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每空1分,有错、漏、添字不得分)
18.【答案】①不容忽视(不可忽视、不可小觑)②层出不穷(比比皆是、花样百出)③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每空1分,成语意思符合语境即可)
19.【答案】网络文艺批评的出发点并非(并不是)“专业”而是“兴趣”,往往以兴趣为基础同时实现最大覆盖面的记录、评价与交流。(原句语义重复,“非”的意思是“不是”,可将“非”后面的“是”删去或修改为“并不是”;语序有误,可将“往往”放在“以兴趣”的前面。每修改正确一处得2分)
20.【答案】①“焰火”指燃放时所发出的各种颜色的火花,此处将各种各样的新批评样式喻为“焰火”的光辉,既写出了评论方式丰富多样,又写出各种各样评论的灿烂靓丽;②表达了作者对网络文艺新批评样式的充分肯定。(每点2分)
21【答案】A(3分)
【解析】文中画横线处的“我们”和A项的“我们”是泛指,BC、D三项中的“我们”是特指。
22.【答案】①优秀作品在增多②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科普作品③这种阅读方式不好(每空2分)
23.【作文解析】材料第一句话指出现在社会出现学习古诗词创作的现象。第二句话指出一种观点---有人认为学习古典诗词创作有意义。第三句话指出另外一种观点,认为学习古典诗词创作没有多少意义,应该将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作文的任务指向对“学习古典诗词创作”这一现象的思考。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考生可以认同第一种观点,也可以认同第二种观点,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如认同第一种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学习古典诗词创作的意义,如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可以培养创新能力等。如果认同第二种观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学习古典诗词创作的局限,如古典诗词创作讲究一定的形式,这种形式容易束缚人的思想,不一定能培养创新能力等。
考生也可以围绕“学习古典诗词创作”,从另外一些角度谈谈自己的思考。比如,“学习古典诗词创作”需要讲究个人的兴趣、能力等,不可盲目。“学习古典诗词创作”既要注重外在形式的要求,也要注重内容上的要求;“学习古典诗词创作”不能无病呻吟或只关注个人的喜怒哀乐,还要有大的格局,关注社会现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