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检测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大考卷(部编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09 第三单元知识综合检测卷-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全能大考卷(部编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4-19 12:29:44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自主学习综合检测卷(原卷版)
(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 淤泥(yū)
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 驿路(yì)
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 监督(dū)
D.门框(kuāng) 德馨(xīn) 惶恐(huáng) 累赘(zhuì)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斋  门槛  絮说  微不足到
B.绷紧  头颅  衰悼  大廷广众
C.撬门  荒辟  诘问  言外之义
D.肚脐  疮疤  辫子  切切察察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老师要多读书、旅游、听音乐,因为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又是一年春光好!走在乡村的小道上,看着眼前的沧海桑田,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C.临近中考,学生感到了升学的压力,自习课时教室里万籁俱寂,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D.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在英国去世,世上最聪明的脑袋休息了, 这真让人痛心疾首。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尖端科学技术不仅要服务于军队国防,而且要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B.通过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和加大惩治力度,使我市“礼让斑马线”的现象蔚然成风。
C.谦虚坦诚比不懂装懂能降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D.瑞典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耐药基因,可使细菌具备对抗当前最强力抗生素。
5.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①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③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⑤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⑦词中指生不逢时的句子: , 。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7. (1)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情境)眼下,我市街头巷尾出现了很多共享单车(小蓝车),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可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的市民,宁可被多扣钱,也要只顾自己方便而随地还车。假如你看到了你的同学王小红正在非指定地点准备锁车,你会这样跟她说:
A.小红,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让我们都伸手帮助一下他人,做一个文明的市民,好吗?
B.不在规定地点还车会多扣你五块钱的,就算你家里有矿,也不能这么浪费金钱呀!对吧?
C.为了别人能更方便地用车,也为了减少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你能到指定地点去还车吗?
D.你用完车一锁就走了,自己倒是方便了,可是别人再用车多麻烦呀?做人不能太自私吧?
(2)下图是李小强同学两次月考成绩的雷达图,根据图中所示,以下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语、数学是小强的优势学科。 B.小强的物理学科最薄弱。
C.小强的语文成绩有退步。 D.小强的二月考比一月考考得好。
(3)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5分)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 条,理由是: 。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2分)
(一)父亲满身污泥渍
①那年,母亲病情加重,不能再干任何体力活,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
②我只能上县城里的一所普高。开学那天,我的心情失落到极点。空中飘着小雨,父亲送我去报名,同去的还有两名学生和他们的父亲,他们考上的都是示范高中,那是一所考入本科率特别高的高中,意味着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校门。一路上,他们的父亲都在说笑,骄傲自豪的表情一目了然。
③父亲偶尔也会插上几句,但我能感觉他是出于礼貌,并不是发自真心的。途中要经过一段没有架桥的河道,我的一位表哥正好在那里摆渡,他马上认出了父亲,大声地跟父亲打招呼,问我们要去哪里。父亲说送我去上高中,表哥便说是示范高中吗?恭喜呀!父亲说不是,表哥顿觉失礼了,不再言语。
④到了县城后,一行人便分开了,我要去的普高,位于偏远的北城,需要坐车去,出租车很贵,父亲选择坐打油机(一种烧柴油的小型机动载人助力车)去。他跟人讲好了价格后,便将我的行李和被褥搬上车,车厢很小,我跟父亲紧紧地挤在一起,动一下身体都难。
⑤打油机一路轰鸣地艰难向前,遇到坑坑洼洼处便会激烈地上下左右摇晃,让人心惊胆战。
⑥十多分钟后,我们遇到一段长长的坡。由于路面湿滑,又加上超载,打油机根本爬不上去,尽管马力不断被加大,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
⑦见此状,父亲说,他下去推;我也要,但他不同意,理由是我脚上穿了一双刚买的新球鞋,他怕我推车时弄脏它,去学校时不好看。
⑧于是我便坐在车里,手使劲按住行李和被褥,不让它们掉出去,开车师傅加大油门,父亲则使出浑身力气艰难地推搡着车子,强大的阻力让打油机不停地向后移动、摇晃着,好几次险些就要顶倒父亲,但父亲绝不后退,最终迫使打油机一点点地向前挪动。
⑨父亲的鞋和裤子,很快便被路过的汽车溅起的湿泥和污水弄脏了,他头发和脸上也布满了水滴,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
⑩当驶出最后一道坡后,不再有阻力的打油机猛得向前窜了出去,父亲忽地失去了对抗力和重心,一下子趴倒在地,一身衣服全被弄脏了。
爬起来后,他将衣服简单地擦了擦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又干净了。”父亲说完便带着满身的污泥渍带我去交学费了。
我一个刚大学毕业的老乡,在学校当老师,中午父亲请他吃了一顿饭,拜托他对我多加照顾。
至此,他口袋里的钱已经很少了,去回去的车站,便不能再坐打油机了,只能走过去。我站在校门口,目送父亲远去,他一手拿着一根扁担,一手拿着来时捆被褥的麻绳,头也不回地一步步地朝前走。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但天上没有太阳,没能晒干父亲的衣服,他上衣、裤子和鞋上的污泥渍依然清晰可见,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也就是从那一刻,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替父亲争口气。
3年后,我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父亲又一次送我去报名。途中,我问他,还记得送我上高中时的情形吗?父亲点点头。我又问,当时您心情失落吗?“有点,”父亲回应道,“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放弃,依然还能赢,就像推爬坡的打油机一样,只能铆足劲去推,终究还是能将它推上去的。”
我要感谢父亲,是他的不妥协和坚持给了我勇气,是他满身的污泥渍给了我雪耻的决心。
8.选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选文第②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加工食品差在哪里
袁越
①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19年11月16日在费城召开年会,来自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在大会上宣读了一份报告,指出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害。
②这份报告来自CDC主持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招募了13446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从2011年开始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重点记录了血压、血脂、血糖等和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生理指标,同时要求他们汇报自己的饮食情况。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卡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③这里所说的深加工食品指的是精米精面、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碳酸饮料等“方便”食品。这类食品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脂肪等食材提取物,基本上看不出原食材的模样;第二,其中往往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包括着色剂、乳化剂、保鲜剂和调味剂等等。
④那么,深加工食品究竟差在哪里呢?大部分媒体和消费者习惯于把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那些印在食品外包装上叫不上名字的“化学物质”就是罪魁祸首。据统计,目前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超过了1万种,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全都了解,于是很自然地对它们产生怀疑。
⑤举例来说,一种名为偶氮二甲酰胺的常用食品添加剂就曾经扮演过加工食品“背锅侠”的角色。这种添加剂常被用于面食当中,以增加面食的柔韧性。不久前,一位美食界网红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爆料,称这种物质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此事立刻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民众纷纷指责食品生产商昧良心,居然让大家吃橡胶。不少食品厂家迫于舆论压力,纷纷宣布不再使用这种添加剂。
⑥但是,此前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偶氮二甲酰胺如果仅作为添加剂使用的话是安全的,那点儿剂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事实上,红酒当中就含有很高浓度的偶氮二甲酰胺,一杯红酒中的含量就和一条面包中的含量差不多了,但那些拼命抵制偶氮二甲酰胺的人却照喝不误,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当中的矛盾之处。
⑦与此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虽然不足以说明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无害,但也充分说明添加剂并不是加工食品之所以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
⑧目前在CDC任职的流行病专家张泽丰(音译)认为,深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过量使用这些物质肯定是有害健康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成分取代了营养更加丰富的健康食品,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后者早就被证明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⑨换句话说,深加工食品最大的害处不是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而是其中不含的那些宝贵的营养成分,这才是加工食品最差的地方。说到底,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往往都带有商标,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食品公司生产出来的商品。商品最大的属性就是必须盈利,为了盈利,食品制造商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消费者多吃,这就意味着人们会摄入超出人体所需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成分。长期的进化使得人类对这些成分毫无抵抗力,于是现代人就没有足够的胃口去摄取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了。
12.下列说法与选文原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种名为偶氮二甲酰胺的常用食品添加剂就曾经扮演过加工食品的“背锅侠”的角色,但是,有很多实验证明偶氮二甲酰胺如果仅作为添加剂使用的话是安全的,与此类似的案件很多,因此,食品添加剂无害健康。
B.深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是因为深加工食品中含有的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直接挤出了人体内营养更加丰富的成分。
C.我们常见的精米精面、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汽水都是深加工食品。
D.人们越是摄人过多的糖、盐、饱和脂肪等,营养越是丰富,越能促进心血管的健康。
13.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卡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说到底,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往往都带有商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读了本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加工食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16.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分)
17.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3分)
18.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文段的阅读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A.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C.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D.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统帅都常赤脚走路,哪个战士还会抱怨生活与战斗的条件艰苦呢?
B.他视战士为弟兄,善于交流,跟他们打成一片,这句读来有画面感。
C.从侧面表现了他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性格与品质。
D.他如此爱护部下,部下一定也爱戴他,怪不得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 (2)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
2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尔安敢轻吾射!
21.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3分)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注释】①诞僻: 怪僻 ②搦(nuò)握 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④头裸体:不戴帽子
22.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停顿一处)。(3分)
①尤 喜 为 贫 不 得 志 人 作 画 ②显 者 拂 然
2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出绢强之画
②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24.从文中可以看出陈章侯具有怎样的性格。(3分)
(三)阙 题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 ①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②刘眘(shèn)虚:字全乙,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唐代诗人。
2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诗人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2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浓墨重彩地写山路和溪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B.“至”字和“随”字,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一片繁花似锦的神情。
C.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情韵盈然,意境优美。
D.诗人不但描绘了风景,给风景抹上感彩,而且诗中藏有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四、作文(共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______到__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自主学习综合检测卷(解析版)
(时量120分钟,总分15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投掷(zhì)  憎恶(zèng)  糟糕(zāo) 淤泥(yū)
B.震悚(sǒng) 取缔(dì) 肿胀(zhàng) 驿路(yì)
C.侮辱(wǔ) 晌午(xiàng) 镶嵌(qiàn) 监督(dū)
D.门框(kuāng) 德馨(xīn) 惶恐(huáng) 累赘(zhuì)
【答案】B
【解析】 A项,憎恶(zēng)。C项,晌午(shǎng)。D项,门框(kuàng)。
2.下列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斋  门槛  絮说  微不足到
B.绷紧  头颅  衰悼  大廷广众
C.撬门  荒辟  诘问  言外之义
D.肚脐  疮疤  辫子  切切察察
【答案】D
【解析】 A项,微不足道。B项,哀悼,大庭广众。C项,荒僻,言外之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文老师要多读书、旅游、听音乐,因为语文老师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又是一年春光好!走在乡村的小道上,看着眼前的沧海桑田,我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
C.临近中考,学生感到了升学的压力,自习课时教室里万籁俱寂,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
D.3月14日,物理学家霍金在英国去世,世上最聪明的脑袋休息了, 这真让人痛心疾首。
【答案】A
【解析】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A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形中起了变化。使用正确。B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望文生义,错误使用。C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自然界一切的声音)。适用对象错误。D痛心疾首:形容痛恨或悲伤到了极点。与语境不符。据此,答案为A。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尖端科学技术不仅要服务于军队国防,而且要服务于人民的美好生活。
B.通过开展多项宣传活动和加大惩治力度,使我市“礼让斑马线”的现象蔚然成风。
C.谦虚坦诚比不懂装懂能降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D.瑞典科学家发现了新的耐药基因,可使细菌具备对抗当前最强力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没有语病。其他各项病句如下:B项句式杂糅,去掉“使”;C项搭配不当,“降低”改为“缩短”;D项成分残缺,结尾加上“的能力”。
5.下面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作品围绕着祥子的最大梦想,写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突出当时社会人民的苦难生活。
B.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曹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
C.小福子是祥子最后的精神寄托,但当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开始变得麻木、自私,逐渐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人。
D.虎妞是老舍精心设计的一个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既同情又批判。
【答案】B
【解析】祥子第一次拉包月的主人是杨先生,他和他的家人对祥子很不好,所以祥子只做四天就不干了。
按原文默写(共8分,每空1分)
6.① ,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③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④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⑤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⑥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⑦词中指生不逢时的句子: , 。
【答案】 ①独坐幽篁里; ②朔气传金柝; ③马上相逢无纸笔;
④惟解漫天作雪飞;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 ⑥闲敲棋子落灯花;⑦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解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
(三)综合性学习(共11分)
7. (1)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3分)
(情境)眼下,我市街头巷尾出现了很多共享单车(小蓝车),这些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可是总有一些不文明的市民,宁可被多扣钱,也要只顾自己方便而随地还车。假如你看到了你的同学王小红正在非指定地点准备锁车,你会这样跟她说:
A.小红,与人方便才能与己方便。让我们都伸手帮助一下他人,做一个文明的市民,好吗?
B.不在规定地点还车会多扣你五块钱的,就算你家里有矿,也不能这么浪费金钱呀!对吧?
C.为了别人能更方便地用车,也为了减少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你能到指定地点去还车吗?
D.你用完车一锁就走了,自己倒是方便了,可是别人再用车多麻烦呀?做人不能太自私吧?
【答案】C
【解析】A.“让我们都伸手帮助一下他人”表达模糊,没有准确点明“不能只顾自己方便而随地还车”;B.“就算你家里有矿,也不能这么浪费金钱呀”含有讽刺之意,不得体;C.“为了别人能更方便地用车,也为了减少你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指出了“在规定地点还车”的好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能到指定地点去还车吗?”点明了正确作法,语言得体;D.“做人不能太自私吧?”过于直接,语气尖锐,不得体;故选C。
(2)下图是李小强同学两次月考成绩的雷达图,根据图中所示,以下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英语、数学是小强的优势学科。 B.小强的物理学科最薄弱。
C.小强的语文成绩有退步。 D.小强的二月考比一月考考得好。
【答案】D
【解析】D.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二月考只有化学和英语两科比一月考要好,并且高的幅度远远低于语文、数学、物理的差距。因此,小强的二月考没有一月考好。故选D。
(3)下面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标语,请你选出最喜欢的一条,并说出理由。(5分)
①与时间赛跑,同疫情抗争。
②众志成城,防控疫情。
③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④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
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选第 条,理由是: 。
【答案】示例:第③条,这条标语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每句后的感叹号依次递增,语气强烈,突出“不要出门”的重要性,具有很好的宣传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标语。任选一条,言之成理即可。具体来说,可以从句式工整的角度切入,如①②⑤;可以从语言简洁的角度入手,如①②;可以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如③;还可以从语言的通俗易懂的角度来说,如④。
二、阅读下面白话文,回答问题(共32分)
(一)父亲满身污泥渍
①那年,母亲病情加重,不能再干任何体力活,家中所有的负担都压到父亲的头上,希望则寄托在我的身上,可中考我却考砸了。
②我只能上县城里的一所普高。开学那天,我的心情失落到极点。空中飘着小雨,父亲送我去报名,同去的还有两名学生和他们的父亲,他们考上的都是示范高中,那是一所考入本科率特别高的高中,意味着他们的一只脚已经踏入了大学校门。一路上,他们的父亲都在说笑,骄傲自豪的表情一目了然。
③父亲偶尔也会插上几句,但我能感觉他是出于礼貌,并不是发自真心的。途中要经过一段没有架桥的河道,我的一位表哥正好在那里摆渡,他马上认出了父亲,大声地跟父亲打招呼,问我们要去哪里。父亲说送我去上高中,表哥便说是示范高中吗?恭喜呀!父亲说不是,表哥顿觉失礼了,不再言语。
④到了县城后,一行人便分开了,我要去的普高,位于偏远的北城,需要坐车去,出租车很贵,父亲选择坐打油机(一种烧柴油的小型机动载人助力车)去。他跟人讲好了价格后,便将我的行李和被褥搬上车,车厢很小,我跟父亲紧紧地挤在一起,动一下身体都难。
⑤打油机一路轰鸣地艰难向前,遇到坑坑洼洼处便会激烈地上下左右摇晃,让人心惊胆战。
⑥十多分钟后,我们遇到一段长长的坡。由于路面湿滑,又加上超载,打油机根本爬不上去,尽管马力不断被加大,从发动机里喷发出来的黑烟越来越浓,但依然无济于事,只能在原地痛苦地止步不前。
⑦见此状,父亲说,他下去推;我也要,但他不同意,理由是我脚上穿了一双刚买的新球鞋,他怕我推车时弄脏它,去学校时不好看。
⑧于是我便坐在车里,手使劲按住行李和被褥,不让它们掉出去,开车师傅加大油门,父亲则使出浑身力气艰难地推搡着车子,强大的阻力让打油机不停地向后移动、摇晃着,好几次险些就要顶倒父亲,但父亲绝不后退,最终迫使打油机一点点地向前挪动。
⑨父亲的鞋和裤子,很快便被路过的汽车溅起的湿泥和污水弄脏了,他头发和脸上也布满了水滴,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汗水。
⑩当驶出最后一道坡后,不再有阻力的打油机猛得向前窜了出去,父亲忽地失去了对抗力和重心,一下子趴倒在地,一身衣服全被弄脏了。
爬起来后,他将衣服简单地擦了擦说:“没关系,回家洗洗就又干净了。”父亲说完便带着满身的污泥渍带我去交学费了。
我一个刚大学毕业的老乡,在学校当老师,中午父亲请他吃了一顿饭,拜托他对我多加照顾。
至此,他口袋里的钱已经很少了,去回去的车站,便不能再坐打油机了,只能走过去。我站在校门口,目送父亲远去,他一手拿着一根扁担,一手拿着来时捆被褥的麻绳,头也不回地一步步地朝前走。小雨不知何时停了,但天上没有太阳,没能晒干父亲的衣服,他上衣、裤子和鞋上的污泥渍依然清晰可见,我一辈子都忘不掉。也就是从那一刻,我暗地里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替父亲争口气。
3年后,我考上一所很不错的大学,父亲又一次送我去报名。途中,我问他,还记得送我上高中时的情形吗?父亲点点头。我又问,当时您心情失落吗?“有点,”父亲回应道,“但我觉得只要你不放弃,依然还能赢,就像推爬坡的打油机一样,只能铆足劲去推,终究还是能将它推上去的。”
我要感谢父亲,是他的不妥协和坚持给了我勇气,是他满身的污泥渍给了我雪耻的决心。
8.选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要叙述了在下着小雨的天气,父亲送“我”到一所普高报名的路上,主动下车推我们乘坐的爬不上坡的打油车,自己弄得满身污泥渍却不介意这件事。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本文记叙了在下着小雨的天气,父亲送“我”到普高报名的路上,下车推爬不上坡的打油车,自己弄得满身污泥渍的事情。
9.选文第②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环境(景物)描写,烘托了“我”和父亲失落的心情,也反衬了两位学生的父亲骄傲自豪的心情,为后文写父亲奋力推爬坡打油车的情节埋下伏笔。
【解析】考查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结合文章所写人物事件和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来概括人物的形象。
10.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⑥段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将打油车停滞不前的状况比拟成在困境中感伤而无助的人,形象地写出了打油车怎么也爬上坡的万般无奈的情形,也为下文写父亲主动下车去推车和推车的艰险作铺垫。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句子。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画线句子将打油车停滞不前的状况比拟成在困境中感伤而无助的人,这是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打油车怎么也爬上坡的万般无奈的情形,为下文父亲推车的艰险作铺垫。
11.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坚毅顽强(不妥协和坚持)。推打油车;面对生活重压,头也不回地一步步地朝前走。(2)乐观信任。对“我”中考考砸感到失落,但相信“我”能战胜挫折,走出困境;简单地擦了擦弄脏衣服并说“没关系”。(3)关爱体贴。不要儿子下车推车,免得弄脏新球鞋不好看;简单地擦了擦弄脏的衣服并说“没关系”。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二是通过对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肖像描写等)方法的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由父亲艰难地推打油车,可知父亲的坚毅顽强;由父亲相信“我”能战胜挫折,走出困境,表现了父亲的乐观;由父亲不要儿子下车推车,免得弄脏新球鞋不好看,可知父亲的关爱体贴。
(二)加工食品差在哪里
袁越
①美国心脏病协会于2019年11月16日在费城召开年会,来自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CDC)的科学家在大会上宣读了一份报告,指出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有害。
②这份报告来自CDC主持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研究人员招募了13446名20岁以上的成年人,从2011年开始追踪他们的健康状况,重点记录了血压、血脂、血糖等和心血管系统有关的生理指标,同时要求他们汇报自己的饮食情况。这项研究一直持续到2016年,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卡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③这里所说的深加工食品指的是精米精面、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碳酸饮料等“方便”食品。这类食品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其主要成分为淀粉和脂肪等食材提取物,基本上看不出原食材的模样;第二,其中往往含有大量食品添加剂,包括着色剂、乳化剂、保鲜剂和调味剂等等。
④那么,深加工食品究竟差在哪里呢?大部分媒体和消费者习惯于把矛头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那些印在食品外包装上叫不上名字的“化学物质”就是罪魁祸首。据统计,目前被允许用作食品添加剂的化学物质超过了1万种,普通消费者不可能全都了解,于是很自然地对它们产生怀疑。
⑤举例来说,一种名为偶氮二甲酰胺的常用食品添加剂就曾经扮演过加工食品“背锅侠”的角色。这种添加剂常被用于面食当中,以增加面食的柔韧性。不久前,一位美食界网红在个人社交媒体。上爆料,称这种物质也被用于生产瑜伽垫。此事立刻在国外引起轩然大波,民众纷纷指责食品生产商昧良心,居然让大家吃橡胶。不少食品厂家迫于舆论压力,纷纷宣布不再使用这种添加剂。
⑥但是,此前已有很多实验证明偶氮二甲酰胺如果仅作为添加剂使用的话是安全的,那点儿剂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事实上,红酒当中就含有很高浓度的偶氮二甲酰胺,一杯红酒中的含量就和一条面包中的含量差不多了,但那些拼命抵制偶氮二甲酰胺的人却照喝不误,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行为当中的矛盾之处。
⑦与此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这些案例虽然不足以说明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无害,但也充分说明添加剂并不是加工食品之所以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
⑧目前在CDC任职的流行病专家张泽丰(音译)认为,深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过量使用这些物质肯定是有害健康的。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成分取代了营养更加丰富的健康食品,比如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后者早就被证明能够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⑨换句话说,深加工食品最大的害处不是其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而是其中不含的那些宝贵的营养成分,这才是加工食品最差的地方。说到底,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往往都带有商标,也就是说,它们都是食品公司生产出来的商品。商品最大的属性就是必须盈利,为了盈利,食品制造商一定会想尽办法让消费者多吃,这就意味着人们会摄入超出人体所需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成分。长期的进化使得人类对这些成分毫无抵抗力,于是现代人就没有足够的胃口去摄取维生素和纤维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48期)
12.下列说法与选文原意相符的一项是( )(3分)
A.一种名为偶氮二甲酰胺的常用食品添加剂就曾经扮演过加工食品的“背锅侠”的角色,但是,有很多实验证明偶氮二甲酰胺如果仅作为添加剂使用的话是安全的,与此类似的案件很多,因此,食品添加剂无害健康。
B.深加工食品有害健康是因为深加工食品中含有的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等直接挤出了人体内营养更加丰富的成分。
C.我们常见的精米精面、糖果饼干、方便面、香肠和汽水都是深加工食品。
D.人们越是摄人过多的糖、盐、饱和脂肪等,营养越是丰富,越能促进心血管的健康。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有误,由“这些案例虽然不足以说明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无害,但也充分说明添加剂并不是加工食品之所以有害健康的主要原因”可知说“食品添加剂无害健康”不合文意;B.有误,不是“挤出了人体内营养更加丰富的成分”,而是“这些成分取代了营养更加丰富的健康食品”。C.正确;D.有误,深加工食品往往含有大量的糖、盐和饱和脂肪,过量使用这些物质肯定是有害健康的,不是“营养越是丰富,越能促进心血管的健康”;故选:C
13.第②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饮食中的卡路里有70%以上来自深加工食品,那么他的心血管系统健康指标要比只有40%卡路里来自深加工食品的人糟糕一倍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列数字 作比较 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害处。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从句子内容来看,“70%、40%、一倍”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过多食用深加工食品人的健康情况与很少食用深加工食品人的健康做了比较,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从而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过多摄入深加工食品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的害处。
14.第⑨段划线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说到底,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往往都带有商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能删去。“往往”是“时常、经常”的意思,这里说明了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是常常带有商标,但并不是全部带有商标,删去之后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说明语言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先说明词语的意思,说明用了该词句子的意思,再说明删去此词句子的意思,最后强调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答题首先明确观点:不能删去。“往往”是“时常、经常”的意思,这里说明了加工食品最显著的特征是常常带有商标,但并不是全部带有商标,删去之后与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15.读了本文。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应该如何对待加工食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少吃深加工食品,多食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品谈起。无标准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依据文章内容开展语言表达的能力。要结合自身实际,从少吃深加工食品,多食水果、蔬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品谈起。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三)
(祥子)已经坐起来,又急忙地躺下去,好像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怎知道别人不去偷呢?那个姓孙的拿走些东西又有谁知道呢?他又坐了起来,远处有个狗叫了几声。他又躺下去。还是不能去,别人去偷,偷吧,自己的良心无愧。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16.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在曹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3分)
【答案】孙侦探骗祥子说需要很多钱疏通才能免曹先生的罪,敲诈了祥子准备买车的钱。
【解析】考查名著情节积累。选段出自《骆驼祥子》第十二章。之前,祥子与“那个姓孙的”发生的故事是这样的: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孙侦探代表的是社会黑暗权势对祥子性命意志的捣毁,此后,祥子只好又回人和车厂,与虎妞结婚。
17.上面两段文字体现了祥子怎样的品质?(3分)
【答案】淳朴善良。正直、有良心。
【解析】考查人物形象的积累。解答此题一方面要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此时祥子仍保留着善良朴实的本性,因为“没有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觉得对不起曹先生,可见到他的淳朴善良,在“穷到这样”(被孙侦探敲走全部买车钱,希望破灭)的情况下,仍坚持“穷死,不偷”,仍要“良心无愧”“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可见他的正直、有良心。
18.下面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相关文段的阅读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自从担任全军统帅以后,他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生活和穿着都跟普通士兵一样。A.早期常常赤脚走路,整整一个冬天以南瓜充饥,另外一个冬天则以牦牛肉当饭,从来不叫苦,很少生病。他们说,B.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坐在一起,讲故事,同他们一起打球。他乒乓球打得很好,篮球打个没够。C.军队里任何一个战士都可以直接向总司令“告状”——而且也常常这样做。朱德向弟兄们讲话往往脱下他的帽子。在长征途中,D.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多时候步行,似乎不知疲倦。
A.统帅都常赤脚走路,哪个战士还会抱怨生活与战斗的条件艰苦呢?
B.他视战士为弟兄,善于交流,跟他们打成一片,这句读来有画面感。
C.从侧面表现了他不拘小节、平易近人、善于听取意见的性格与品质。
D.他如此爱护部下,部下一定也爱戴他,怪不得他带的队伍战斗力强。
【答案】C
【解析】BD.正确;C.有误,应该是从正面表现。故选:C。
三、阅读下面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24分)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 (2)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于是 (2)慢慢地
【解析】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20.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尔安敢轻吾射!
【答案】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21.本文是说理散文,哪个句子最能说明道理?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3分)
【答案】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熟能生巧。
【解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
(二)陈章侯蔑视显贵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注释】①诞僻: 怪僻 ②搦(nuò)握 ③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
④头裸体:不戴帽子
22.请用(/)线给下列句子标出朗读停顿(只停顿一处)。(3分)
①尤 喜 为 贫 不 得 志 人 作 画 ②显 者 拂 然
【答案】①尤 喜 / 为 贫 不 得 志 人 作 画 ②显 者 / 拂 然
【解析】这种题型一般考察句间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确定句中停顿有这样几种方法:①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后面(如:夫、盖、且、而等)②特殊的古今异义词之间(如:于是、可以、中间等)③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④并列短语之间⑤“也”表停顿时的后面。
2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①乃出绢强之画
②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答案】①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
②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以示抗议)。
【解析】文言文翻译常采用的四种方法:①留:文言文的地名、人名、时间不必解释,翻译是直接保留。②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③补:根据需要,将省略的内容补上,补上的内容多用括号括起来。④调:把词序转换成现代汉语习惯的顺序。翻译句子一般说来要求直译,尤其要注意的是重点词语在翻译时,一定要凸显出来。
24.从文中可以看出陈章侯具有怎样的性格。(3分)
【答案】从“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可以看出陈章侯扶贫济困的品格;从“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拂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可以看出陈章侯刚正不阿,蔑视权贵的品格。
【解析】谈人物性格,必须建立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不能只从句子表面意思去分析,不能断章取义。谈性格特点时,不能泛泛而谈,要有明确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句子加以证明
【译文】陈章侯性格怪僻,喜欢游玩喝酒。别人送给他的金钱随手便花光了。尤其喜欢为贫穷不得志的人作画,以周济他们的贫困。依靠他而生活的贫寒士人,一共有几十以至几百家之多。如果豪绅贵族等有势力的人向他要画,即使送他千金他也是不会提笔的。有一个人品卑劣的显达者,引诱他进入船内,正在让他鉴赏宋元人的笔墨。船开了以后,就拿出画绢强迫他作画。章侯摘掉帽子,大骂不止。那个显达者不听从他的,于是陈章侯想自己从船上跳落入水(以示抗议)。显达者非常生气,于是甩袖而去了。后来托了别人代为求画,章侯最终还是没有用一下笔墨。
(三)阙 题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 ①阙题:即缺题,原题缺失,故作此。②刘眘(shèn)虚:字全乙,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人,唐代诗人。
2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道由白云尽”,云路并写,表现了道路之高远、环境之清幽。
B.“闲门向山路”,叙中含情,写出了诗人远离尘世的宁静生活。
C.“深柳读书堂”,融情于景,表现了诗人一心向学的沉静安详。
D.“清辉照衣裳”,直抒胸臆,传达出诗人真实自然的心理感受。
【答案】D 
【解析】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因此“直抒胸臆”表述有误。
26.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头两句浓墨重彩地写山路和溪流,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B.“至”字和“随”字,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一片繁花似锦的神情。
C.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情韵盈然,意境优美。
D.诗人不但描绘了风景,给风景抹上感彩,而且诗中藏有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
【答案】A 
【解析】 全诗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并没有“浓墨重彩地写山路和溪流”。
四、作文(共60分)
2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
请将“从______到__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例文】 从弯路走到终点
人生就是一段路,在路上有许多的波折,辛辛苦苦走完了全程,而终点还是要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赤裸裸地来到这世间,又要赤裸裸地回去,没能留下什么,没能带走什么,又有谁能在这段波折的路上留下那游丝样的痕迹呢?在人生波折的路上有多少的问题,而正是这些问题在引导我们向前进发,无数的问号背后带给我们无数个人生的哲学,在曲折的路上,为我们照亮那前进的征途。历尽苦难,最终走到的只能是人生的终点。回首过去,感叹自己没能留下一丝光辉。再看看自己走过的路,不正是一个大大的问号吗?一个发人深思的问号,从始到终都是一个问号:我为什么要来到这世间?又为什么要再离开?我历尽苦难得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而我们为什么不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感叹号,让世人感叹自己的成就,在人生的路上留下自己那一笔抹不掉的光辉,像霍金、像诺贝尔……再看看自己,在四千多个日子里留下了什么?问号,问号!留给自己的为什么总是一个个问号?我要留下光辉,要勇敢向前,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感叹号。对于六年级的我,也许,第一个感叹号就是即将来临的毕业考试,让自己达到一个高度,向前进发,创造一个光辉的起点,从那一点向光辉的顶点冲刺,让每一个问号都有一个应有的句号,让人生的问号有一个惊人的感叹号!
从一个好的中学,一直到一个好的大学,让自己的一生都在光辉中,为世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像雷锋,他时刻为人们服务,他带给我们的是那种助人为乐的精神,从而受到人们的赞扬。我要贡献,但不是想要得到什么,像居里夫人,是要为世人作出贡献。
让问号变成感叹号吧!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本题内容宽泛,由提示可知“从______到______” 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我们可拟写如:从初春到寒冬,从蝉鸣的九月到叶落的深秋,从童年到少年,从教室到图书馆,从南方到北方,从山下到山顶,从无知到已知,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从曾经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从懦弱到坚强,从付出到收获,从蝌蚪到青蛙……这是一个过程,选择自己最有体悟的一点作为主旨选材成文即可。如蜕变、成长、舍弃、心态平衡,目标坚定、奋斗,改变、不图安逸、积蓄力量、厚积薄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