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小测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小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6-01 16:0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标标准实验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单元小测
第四单元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成 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共40分;每个小题2分,请将所选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19世纪70年代在电力技术方面领先的国家是
A.中国和美国 B.中国和德国
C.美国和德国 D.美国和日本
2.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车、飞机的动力机是
A.蒸汽机 B.电动机 C.发动机 D.内燃机
3.在一部反映1880年的电影中,下列哪种道具是不可以出现的
A.内燃机驱动的三轮车 B.碳丝灯炮
C.有线电话 D.飞机
4.20世纪初,人类在机器上使用的主要能源有
①电力 ②石油 ③煤碳 ④核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19世纪末,开采和提炼石油成为重要工业部门的原因是
A.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火车的发明 D.蒸汽机的广泛使用
6.19世纪中期,一个美国人可以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到达欧洲
A.坐飞机 B.搭汽船 C.开汽车 D.乘马车
7.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巨大成果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内燃机的创制 B.新通迅手段的发明
C.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D.电的发明把人类由“蒸汽时代”带到“电气时代”
8.一战前,欧洲两大对抗军事集团形成的后果是
A.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战争如箭在弦
B.互相制衡,有利于避免战争的发生
C.缓解欧洲各国矛盾 D.有利于欧洲的稳定
9.曾是三国同盟成员,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的是
A.法国 B.意大利 C.德国 D.奥匈帝国
10.下列关于美国正式参加一战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援助英、法协约国集团 B.维护世界和平
C.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俄国“二月革命”的影响
11.下列不属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有
A.坦克 B.毒气 C.飞机 D.导弹
12.下列观点中不属于伏尔泰的是
A.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B.反对由开明的君主执政
C.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 D.批判封建专制制度
13.被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是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瓦特
14.牛顿在许多科学领域都取得突破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是在
A.数学方面 B.化学方面 C.力学方面 D.光学方面
15.下列各项中,与《物种起源》无关的是
A.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撰写了这部科学巨著
B.物种都经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
C.自然界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中发展的。
D.首次提出人和猿是同一祖先的观点
16.爱因斯坦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
A.提出相对论 B.提出太阳中心说
C.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D.提出杠杆原理
17.创立相对论的意义是
①推动整个物理学理论的革命 ②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原子能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③揭示了空间、时间的辩证关系 ④标志人类进入“原子时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如果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谁的名言
A.牛顿 B.莱布尼茨 C.达尔文 D.居里夫人
19.小说以四大家族的相互关系为线索,描绘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生活的画面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战争与和平》
C.《铁差大臣》 D.《复活》
20.《命运交响曲》的作曲者是
A.贝多芬 B.柴科夫斯基 C.肖邦 D.莫扎特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每题只有一处错误,请在错误的地方下面划一横线,并把正确答案
写入正确栏内)
1.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飞机。
正确:
2.一战以帝国主义军事集团三国同盟的失败而告终。
正确:
3.18世纪中期以后,万有引力定律学说的兴起,打破了“生物是神创造的,是一成不变”的观念。
正确:
4.卢梭曾如是说:“不要希图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正确:
(二)辨析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一个人剥削人的时代。
请判断上述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1分,共19分)
1.阅读材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煤钢增长情况简表。
1870年 1913年
煤 钢 煤 钢
英国 11220万吨 62万吨 14980万吨 1501万吨
法国 1290万吨 8万吨 4080万吨 510万吨
德国 2390万吨 14万吨 19110万吨 2050万吨
美国 4250万吨 4万吨 57110万吨 3440万吨
请回答:
材料反映了哪两方面的历史现象?(4分)并分析其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11分)
材料一:普林西尼(萨拉热窝事件的制造者)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一位爱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出身农民家庭,受过秘密团体“黑手社”的训练。“黑手社”组织的宗旨是以恐怖手段,推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
材料二:世界工业生产各国比重变化图
材料三:2003年9月11日,美国华盛顿
五角大楼西北部楼体遭到一架飞机撞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闻名于世的原因是什么?(2分)他活动的直接结果和由此引发的最终结果之间是什么关系?(2分)说明了什么?(2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到1913年英.德两国的工业生产比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导致了哪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产生?(2分)
(3)“9·11”事件的制造者是谁?(1分)他的行为与普林西尼的行为在实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1分)
(4)为什么“一战”后美国和德国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状况?(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地的联系?(4分)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你的家庭带来哪些好处?(4分)对此你有何感想?(2分)
2.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第二次工业革命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新特点?(3分)这两次工业革命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6分)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哪些直接影响?(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5 C D D A A ( http: / / www.21cnjy.com ) 6~10 B D A B B  11~15 D B A C D 16~20 A A A B A
二、改错辨析题(改错题16分,辨析题4分,共20分)
(一)改错题 1、“蒸汽机”改为“内燃机” 2、“三国同盟”改为“同盟国”
3、“万有引力定律”改为“生物进化论” 4、卢梭改为爱因斯坦
(二)辨析题(4分) 前半句话正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1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电力的广泛应用,使人类由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分) 后半句话错误。(1分)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前,人类早已进入了阶级社会,人剥削人的现象已经存在。(1分)
三、材料解析题(第1小题8分,第2小题11分,共19分)
(一) 现象一:1870年英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煤钢总产量是其他几国的总和。(2分)原因是英国最早进行工业革命。(2分) 现象二:1913年四国煤钢产量大幅度增长,美德工业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法。(2分)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促进。(2分)
(二)(1)制造了萨拉热窝事件,引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了世界大战。(2分)直接结果是刺杀了皇储,最终结果是引发世界大战。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皇储被刺杀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分)说明突发事件也会给人类的和平带来灾难。(2分) (2)德国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英国退居第三位;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2分) (3)本·拉登(1分)。实质上都是恐怖主义。(1分) (4)德国是一战的战胜国(言之有理即可)(1分)
四、问答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1分,共21分)
1、第一问: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如汽车、飞机等交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2分) 电报、电话等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2分) 第二问: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2分) 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2分) 第三问: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1分) 作为中学生应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知识为社会贡献。(1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技成果迅速应用到工业上,直接转化为生产力;(1分) 在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以美德为主;(1分) 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开始,推广到重工业、轻工业的各个部门。(1分)
二次工业革命的共同影响: ( http: / / www.21cnjy.com )(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拥有“世界工厂”的称号;(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生产力高度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它的成熟期—帝国主义阶级。(1分) (2)生产关系的变革。(1分)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生产与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这是资本主义范畴内为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关系的阶段性调整,它将促进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1分)
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加强了海外殖民扩张,为开辟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级。帝国主义加紧侵华,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其他
1870年 31.8% 23.3% 13.2% 10% 21.7%
1913年 14% 35.8% 15.7% 6% 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