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老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
3.抓住关键句,联系老人的事例,体会“青山不老”的含义。
重点:
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难点:
理解文章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背景
1.同学们,在中国大西北山西省,曾经是这样一幅场景,请看!(出示图片)
它让你想到哪个词?(风沙四起、黄沙漫天、飞沙走石、荒无人烟、穷山恶水、土地沙漠化等)同学们的词汇量真丰富,想到的词都很准确、贴切。
2、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你看到了什么?(黄沙漫天,什么也看不清),听到了什么?(大风呼啸)是啊,这就是西伯利亚大风在这个地方肆虐的场景。(出示:西伯利亚大风 肆虐)
当地的县志真实地记载了大风肆虐的情况,出示:
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县志记载
指名读,你读懂了什么?(风很大,大得能将牛马吹上天,何况人呢?)
可是你知道吗?不仅西伯利亚大风在此肆虐,还有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在此盘踞。(出示:干旱 霜冻 沙尘暴 盘踞)
3.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出示图片。你的脑海中又跳出了什么词?(绿意盎然、树木茂密、生机勃勃、绿树成荫等)
4.你相信吗?这是同一个地方。(对比图片出示)
从风沙肆虐、黄沙漫天到生机盎然、绿意葱茏,这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板书:奇迹)
5、同学们,这样奇迹般的变化是一位老人创造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老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奇迹。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同学交流。
梳理有效问题: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
2.交流,抓住关键句解决问题:
句子1:十五年啊,绿化了八条沟,造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
a.指名读,你从哪里体会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b.抓住4个数字,“15年”——你觉得怎么样?时间的长(这么长时间坚持做同一件事——种树,不容易啊,真是了不起;时间的短——短短的15年让晋西北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真是了不起的。
“八条沟”——对比山沟,图片,你认为多不多?这里指的是这样一条一条山沟啊,你还会认为少吗?
“七条防风林带”——图片理解:这就是防风林带,一直往前延伸,延伸,延伸,直到看不见了,仍在延伸。
三千七百亩林网”——直观对比,体会数量多,面积广。
对比加深理解:3700亩相当于123个遂昌育才小学的总面积,相当于50000个普通教室的总面积。这真是了不起的奇迹。
C.指导朗读: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老人十五年、5000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串数字面前却是漫山遍野、生机勃勃的绿树。这就是——“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请同学们齐读这了不起的奇迹!(十五年啊……)
句子2: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a.是的,正是这位老人让这里青山翠绿,树木葱茏,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山,这些树的呢?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相关的语句。(你有一双慧眼,你找的可真准啊,你能从哪个关键词感受到这是一个奇迹?)
b.“参天的杨柳 绿色的波浪 两个“全”字,这些词让你感受到什么?让人感受到了树木郁郁葱葱,绿意盎然。)
c.指导朗读。坐在院子里,满眼是绿色的,林间凉风袭来,风吹树叶,涛声阵阵,此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这份舒畅、高兴、惬意的心情读这段话。
d.这样美好的环境是谁创造的?(一位普通老人,一个瘦小老头,一个山野老人)
让我们再读他给我们创造的这个奇迹?(齐读:十五年……)
3.文中还有一处也是描写老人种的树,赶快找一找。(文中哪个地方也是具体描写老人创造的奇迹?)
出示句子3:杨树、柳树,如臂如股……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
a.这里的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抓住“如臂如股、劲挺、勇敢地顶住、一层层”理解。(树的粗壮、勇敢不屈、长势喜人、郁郁葱葱……)你能抓住关键词去感受,真不错。
b.指导朗读:用你的读,表现这些树的特别之处。自由读、同桌互读、展示读。
c.这样美好的环境是谁创造的?(一位普通老人,一个瘦小老头,一个山野老农)
是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老人、瘦小老头,他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奇迹,(齐读:十五年……)
三、了解奇迹,感悟精神
1、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这篇文章有两个自然段,清楚地表达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奇迹,你能快速地找出来吗?(第2-3自然段)不错,找的很准。两个自然段分别围绕那句话写的,你能找出文中的关键句吗?把它划出来,请你读一读,分别写了大环境、小环境的情况。
(板书:大环境、小环境)
2、请大家拿出作业纸,按要求完成。
找出关键词句 体会
大环境 地理环境:大风肆虐;干旱、霜冻、沙尘暴盘踞
县志记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
小环境 生活条件:一排三间房,就剩下( )
日常生活 每天早晨( )
典型事例 五位老汉( )
老伴( )
女儿( )
3、交流:大环境。说一说是一种怎样的大环境?指名说。(艰苦、恶劣、险恶)(板书:险恶)
正是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普通老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齐读(十五年啊……)
4、交流:小环境。生活在这样的小环境里,你觉得老人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俭朴、艰苦、单调、孤独)(板书:艰辛)
5、小结:是啊,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和小环境里,这个瘦小老头创造了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十五年啊……)
四、再读课文,领悟青山不老
1.认识老人:
这篇文章中的普通老人是谁呢?出示图片文字介绍:他叫代喜增,他是吉林省东辽县河源镇大架山村村民。为了实现山清水秀的愿望,从46岁开始,60年来,他用最简单的锄头铁锹,义务栽树百万余棵,绿化荒山40多公顷,除了5000多棵果树外,全都献给了国家。老人上了年纪后,树种不动了,就当起了护林员。他的一句口头禅是:“这满山的树就是我的子孙。”同学们,此刻,在我们眼中,他仅仅是一位平凡的老人吗?
2.课件出示:
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1)指名读,思考:另一种东西是指什么?(无私奉献、默默无闻、坚持不懈……
(2)那到底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呢?(板书:精神永存)
是啊,老人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这就是作者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
(3)齐读句子。
3.从贫瘠的山沟到如今葱郁的青山,老人用生命捍卫青山,实现自己的价值。作者告别老人的时候,不由得感叹道——青山是不会老的。
4、学到这儿,你觉得课文为什么用“青山不老”为题?
预设:不老的是青山,这座青山代代常绿,生机盎然;不老的是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永存。
5、小结: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与作者同呼:青山不老!下课。
6、作业布置:2005年,代喜增老人获得了《老年日报》评选出的第二届中国十大老年新闻人物提名奖,请你给他写一段颁奖词。
20*青山不老
奇迹——精神永存
大环境 险恶
小环境 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