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检测卷
1.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沿海的汉墓群中,出土了1000多件物品,一些物品来自苏门答腊、马来半岛婆罗洲及波斯等地,其中的琥珀、玛瑙的产生地主要是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由此可知,当时( )
A.丝绸之路重心转移 B.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发展
C.朝贡贸易体系完备 D.海上对外交往通道开辟
2.下面这幅漫画的主题应是( )
A.文明交流 B.民族融合 C.习俗差异 D.国家冲突
3.《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4.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和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据此可知,该公司是( )
A.国际垄断组织 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
C.殖民统治机构 D.垄断贸易并协同殖民统治
5.在美式英语中,一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如tamarack(美洲落叶松)、pone(玉米饼)、Arizona(亚利桑那州)、woodchuck(土拨鼠)等。还有一些单词来自非洲黑人语言,如tote(搬运)、okra(秋葵荚)等。这一材料可以佐证( )
A.三角贸易的原因 B.美国文化的特征
C.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D.西进运动的背景
6.《后汉书·西域传》载:“其(古罗马)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东汉)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 B.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
C.西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 D.罗马共和国和东汉并峙东西
7.中原地区盛产粮食、麻、丝及手工制品,而农业的发展则需要大量的畜力(牛、马等);北方草原地区盛产牛、马、羊及皮、毛、肉、乳等畜产品,而缺少粮食、纺织品、手工制品等。草原丝绸之路有“皮毛路”“茶马路”的称谓。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草原丝绸之路的基础条件 B.皮毛等商品被北方草原地区垄断
C.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 D.农耕文化剧烈地冲击了游牧文化
8.康熙时期,中国官员樊守义随传教士出使欧洲,著有《身见录》,记载了欧洲政治、建筑、风俗等;乾隆年间,商人谢清高游欧后所著的《海录》,介绍了西方的风土人情。由此推知康乾时期( )
A.闭关自守阻碍对外交往 B.中西方存在一定的交流
C.“天朝上国”观念受到冲击 D.师夷长技思想逐渐兴起
9.公元前3世纪以后,随着大量廉价粮食不断输入罗马,意大利的“大地主不愿意再把他们的田地用于种植谷物了。他们更愿意栽种水果和树木,其中橄榄树和葡萄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由此可推知,当时罗马( )
A.奴隶制经济不断衰退 B.庄园经济趋于解体
C.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 D.小农经济快速发展
10.如表所示为南北朝史书中关于政权的正统性问题的不同论述。这说明南北朝时期( )
南朝《南齐书》中曾用“魏虏”“索头”称呼北魏政权及其统治者
北朝《魏书》则记载“魏所受汉传国玺”
《魏书》中的《岛夷列传》更是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称为“岛夷”
A.民族冲突中蕴含着文化认同 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
C.传统的夷夏观发生根本改变 D.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被阻断
11.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历朝历代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人络绎不绝,他们不但为订正中华佛学的谬误而翻译经典,也留下了丝绸之路及有关印度历史、地理知识的不朽文献。法显、玄奘便是他们的代表。这些事迹彰显了中华文化的( )
①本土性 ②包容性 ③开放性 ④连续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如图所示为德川幕府时期的日本诗人川口长孺根据1592年至1598年万历朝鲜战争的史事所撰写的《征韩伟略》日版印刷本(书影)。由此可知,幕府时代晚期的日本( )
A.活字印刷技艺高超 B.深受中华文化浸染
C.积极筹划征服朝鲜 D.文化具有殖民特征
13.唐玄宗时,安禄山、哥舒翰、高仙芝等皆以少数民族身份出任节度使;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代皇帝,备受厚遇;著名才女上官婉儿深得武则天信任,参决政务。这表明,唐朝( )
A.儒家思想被动摇 B.社会阶层流动性较强
C.政权具有包容性 D.中原文化向边疆传播
14.据《史记》记载,乌氏(今甘肃平凉县)倮(人名)以畜牧起家,后来贩卖丝货,与关外戎王贸易,竟成巨富。秦始皇让其位同封君,列朝议事。这则材料可以佐证秦代( )
A.跨境丝绸贸易显现雏形 B.政府鼓励民众经商贸易
C.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并存 D.畜牧业为国民经济基础
15.如图是在广西合浦汉墓出土的汉朝全球,它的特色是中空,在空心的黄全球上面,焊接上了一颗颗黄金做的小圆点,这是古代地中海地区的焊接技术,在西方史籍中也有记载。据此可知,汉代( )
A.中欧开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 B.丝绸之路促进了文化交融
C.丝绸之路的重心发生了转移 D.手工业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16.有学者认为,洛可可艺术风格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契合,其秘密即在于这种纤细入微的情调,以淡色的瓷器,色彩飘逸的闪光丝绸的美化的表现形式,在温文尔雅的十八世纪欧洲社会面前,揭露了一个他们乐观地早已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前景。由此可见,当时( )
A.欧洲社会生活水平低下 B.中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C.商品贸易促进文化交流 D.西方文化开始传入中国
17.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18.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选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9.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 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
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 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
20.下图所示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 )
A.对外贸易处于顶峰 B.西北边疆战乱频繁
C.丝路贸易较为兴盛 D.榷场互市相当活跃
21.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中说到中国都城名为新达比尔(Sindabil),亨利·玉尔认为“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马可·波罗游记》作新的府(Sindifu)。而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当时西南丝路的存在 B.中阿之间缺乏直接联系
C.中印丝绸贸易规模大 D.中国与南亚贸易的频繁
22.吴仁敬等在《中国陶瓷史》中写道:“明人对于瓷业,无论在意匠上、形式上,其技术均渐臻至完成之顶点。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合,对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由此可知,当时( )
A.朝贡贸易获得快速发展 B.中外文明交流较为活跃
C.西学东渐之风颇为兴盛 D.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
2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如:达·芬奇所画的《蒙娜丽莎》的背景被认为是中国的山水画;薄伽丘的《十日谈》里也有关于契丹的故事;近代欧洲实验科学的鼻祖——培根也在书中多处描绘中国,是最早提出中国“三大发明”传入并推动欧洲发展的西方人。这可以用来佐证( )
A.古代中西方交流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 B.中国“三大发明”奠定欧洲近代文明的基础
C.培根促进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对接 D.中国文化刺激西方探索东方的欲望
24.有学者指出,任何商品都会随同它而带来一种实用哲学和一种人生学说。中原内地出产的丝绸织物随着丝绸之路逐渐向西方传播(下图),围绕丝绸的跨国传播,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一整套思想、审美,以及有关世界与人类的一整套哲学都随之传播。这说明( )
汉代丝绸之路
A.丝绸文化传播是一个激进的过程 B.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C.丝绸织物是中国实用哲学的表现 D.丝绸贸易是中西交流的主要方式
25.明清两代,国子监兼有国家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的双重性质,其学员除了从全国各地选拔上来的监生以外。还有来自琉球、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和朝鲜等地的留学生。这一现象( )
A.彰显了开放的社会风气 B.体现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过程 D.促进了儒学的进一步传播
26.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这些举措( )
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
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
27.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
材料二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
29.材料 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秦汉之际,匈奴趁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中原与西域的交通断绝,丝绸之路随之中断。汉武帝时,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因匈奴阻隔,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当时向西方输出的丝织品享有盛誉,丝绸通过安息传到罗马帝国,成为时髦服饰。东汉时,西域仍是丝绸之路枢纽,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
东汉永建二年(127年),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唐代前期,不少外籍商人通过大漠用骆驼将地方特产运往内地,同时又把内地生产的丝绸、瓷器及其他手工业品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欧洲乃至非洲广大地区。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
——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发展演进的特征,并分析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丝绸之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中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汉墓群中出现东南亚和欧洲的物品可知,当时我国的海上对外交往通道已经开辟,D项正确;汉代还是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在对外交往中的态度,排除B项;材料未说明中外贸易的形式,体现不出朝贡贸易体系完备,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造,阿拉伯人进行了传播,所以阿拉伯数字显著的体现了文化交流的特点,故选A项;阿拉伯数字体现的是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习俗差异和国家冲突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
3.D
【详解】《天工开物》虽收载了自国外传来的技术,但没有推动我国近代科学产生,排除A;《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当时工业革命尚未展开,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中国科技外传,不符合“世界文明交流”,排除C;材料中体现了《天工开物》中收录了日本、朝鲜等国的技术,表明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故选D。
4.D
【详解】由题干中“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可知,该公司肩负着殖民的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公司是东印度公司,它既从事海外贸易,又拥有军队等军事组织帮助殖民国家进行殖民统治,故BC排除,D正确。国际垄断组织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故A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早期的殖民扩张”,联系殖民扩张的史实即可得出答案。
5.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美式英语中,有些单词来自印第安语和非洲黑人语言,这说明美国文化是在碰撞、交融的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多元特征,B项正确;美式英语中有黑人语言,和三角贸易有关,但属于三角贸易的影响而非原因,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前,美洲相对孤立,不会出现系统化的美式英语,排除C项;来自美国东部的居民在“西进运动”过程中与大量的印第安人发生摩擦与交融,促进了美式英语的发展,这属于“西进运动”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班超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派属下甘英来到西亚的安息,但未能到达罗马帝国,而“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来,其原因是“其(大秦)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这印证了西亚在陆上丝绸之路中的地位,C项正确;西汉时,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不是于东汉“从此开辟”,排除A项;记载中未涉及“基督教”,排除B项;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66年的“大秦”已不是共和国,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述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是一种相依相生的关系,这是草原丝绸之路形成的基础条件,A项正确;材料说明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在经济上互有需求,未体现皮毛等商品被北方草原地区垄断,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草原地区最早形成茶马互市,排除C项;D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前期,中国有官员、商人游历欧洲,并在所著书籍中介绍欧洲政治、建筑和风土人情等,可推知康乾时期中西方存在一定的交流,B项正确;闭关自守阻碍对外交往与“中国官员樊守义随传教士出使欧洲”等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能说明“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了冲击,排除C项;直到鸦片战争后,师夷长技的思想才逐渐兴起,排除D项。故选B项。
9.C
【详解】根据材料“随着大量廉价粮食不断输入罗马,......他们更愿意栽种水果和树木,其中橄榄树和葡萄树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可知,随着廉价粮食的输入,罗马的人们可以在市场上购买都更加物美价廉的粮食,他们更愿意去种植经济效益更好的水果和树木等经济作物,农业生产日益商品化,C项正确;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奴隶制经济的不断衰退,排除A项;庄园经济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特征之一,排除B项;地中海沿岸奉行的是重商主义,小农经济不发达,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依据材料“魏虏”、“索头”、“魏所受汉传国玺”、“岛夷”等信息,可以看出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以中原正统自居,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认同观念,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儒学,排除B项;“根本改变”,表述绝对,排除C项;“交流阻断”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
11.B
【详解】根据材料“佛教自汉朝传入中国后,历朝历代前往印度求法的僧人络绎不绝,他们不但为订正中华佛学的谬误而翻译经典,也留下了丝绸之路及有关印度历史、地理知识的不朽文献。法显、玄奘便是他们的代表。”可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地丰富发展中华文化,②③正确,B项正确;本土性是指本土精神与意识,与材料不符,①错误;连续性是指不间断,与材料不符,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根据材料“日本诗人川口长孺根据1592年至1598年万历朝鲜战争的史事所撰写的《征韩伟略》日版印刷本(书影)”可知,幕府时代晚期的日本使用印刷术和汉字,反映了日本深受中华文化浸染,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幕府时代晚期的日本活字印刷技艺高超,排除A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积极筹划征服朝鲜”,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文化殖民,排除D项。故选B项。
13.C
【详解】材料反映出唐代用人突破民族、国家和性别限制,这体现出的正是唐代开放包容的政治氛围和社会风气,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被动摇,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阶层流动性,排除B项;中原文化向边疆传播不能体现整个材料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14.A
【详解】根据材料“乌氏(今甘肃平凉县)倮(人名)以畜牧起家,后来贩卖丝货,与关外戎王贸易,竟成巨富”可知,乌氏倮与关外戎王贸易而致富,可以佐证秦代跨境丝绸贸易显现雏形,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政府对经商贸易的态度,排除B项;C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畜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排除D项。故选A项。
15.B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文物是汉代贵族的陪葬品,但其却具有古代地中海地区的焊接技术风格,表明早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中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局面,这与汉代开通了丝绸之路密切相关,B项正确;仅凭该文物不能证明中欧“开始”了直接的经济联系,排除A项;汉代中国丝绸之路的重心尚在陆路,直到宋代才转为以海路为主,排除C项;仅凭材料中的文物不能得出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
16.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商品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材料显示中国的瓷器输入欧洲,对欧洲文化艺术风格产生重大影响,C项正确;材料显示中国的瓷器输入欧洲,对欧洲文化艺术风格产生重大影响,没有体现欧洲社会的生活水平,排除A项;明清统治者没有积极开拓海外市场,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失去世界市场的主动权,排除B项;西方文化在18世纪之前就已开始传入中国,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7.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宋以来,瓷器成为中国经“海上丝绸之路”外销的重要商品,这条对外贸易路线因此被成为“瓷路”,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宋元时期经“海上丝绸之路”运出的中国物品主要是丝绸和瓷器,茶叶不是主要的物品;C选项错误,棉布成为中国人的主要衣料是在明朝,宋元时期棉布不是出口物品;D选项错误,中国不是世界上主要的产银国,此时期也不需要向国外购买大量商品,并未大量输出白银。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18.D
【详解】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和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反映出东西方的交流。①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D项。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是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是东方国家之间的交流,均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含有②或③的A、B、C项。
19.D
【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泉州客商李充携带一系列商品出海,这反映了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项符合题意;宋代商业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管,不等于不受监管,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官方贸易和朝贡体制,故排除BC项。
20.C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图中的出土文物是“胡人牵骆驼俑”,作为随葬品,是对唐代现实生活的生动反映,其形象写实,生动地表现了丝绸之路上西域胡商的形象。由长安通向中亚、西亚以至于阿拉伯的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纽带,唐代时这条商路更加繁荣,商队络绎不绝。骆驼是商客的坐骑,也是托运物资的工具,被称为“沙漠之舟”。“胡人牵骆驼俑”这样的文物大量出土于隋唐墓葬中,而在此前和此后的墓葬中却很罕见。这间接说明隋唐时期丝路贸易较为兴盛,C项正确;唐代对外贸易繁荣,但仅凭材料中的随葬品无法判断其是否处于顶峰状态,排除A项;如果西北边疆战乱频繁,就不会有大量胡商到来,排除B项;榷场互市反映的是宋与辽、西夏、金等的经济往来,排除D项。故选C项。
21.A
【详解】依据材料“此名似阿拉伯人讹传之印度城名,实际应指成都……最初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正是成都生产的”,可以看出经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人手中的丝绸是成都生产,处于我国西南地区,说明西南丝路的存在,A项正确;材料不能佐证中阿之间是否有直接的联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丝绸贸易的规模,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中国与南亚贸易是否频繁,排除D项。故选A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而永乐以降,因波斯、阿拉伯艺术之东渐,与我国原有之艺术相融合,对瓷业上,更发生一种异样之精彩”可知,明朝时期,随着中外文明交流的活跃,中国制瓷业出现了新的发展景象,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朝贡贸易,排除A项;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体现了当时中外文明交流较为活跃,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与世界其他地区的比较,无得出中国陶瓷技术领先世界,排除D项。故选B项。
23.A
【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了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许多思想家都受到中国的影响,这表明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西方文化的发展,A项正确;中国“三大发明”推动了欧洲近代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奠定基础,排除B项;培根是最早提出中国“三大发明”传入并推动欧洲发展的西方人,不能等同于培根促进了东西方早期文明的对接,排除C项;材料体现中国文化对西方文明的影响,不是中国文化刺激西方探索东方的欲望,排除D项。故选A项。
24.B
【详解】丝绸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在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往中,不同的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传统和审美习惯等,对其加以丰富,甚至是再创造,从而扩大了丝绸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丝绸逐渐向西方传播,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B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A项,排除;C、D说法过于绝对,均排除。故选B项。
2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子监以儒家“四书”“五经”为主要教育内容,故由材料中“有来自琉球、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和朝鲜等地的留学生”可知,该现象有利于促进儒学在东亚和南亚地区的传播,D项正确;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有留学生不代表社会风气开放,排除A项;明清时期,中国并未完全控制琉球、安南等地,排除B项;“琉球”“安南”等地位于今亚洲东部或南部,不属于西方国家,排除C项。故选D项。
26.B
【详解】依据“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经济繁荣,“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侵扰”可知有利于丝绸之路的安全,因此这些举措有利于丝绸之路的繁荣有序,B项正确;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旨在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加强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并不是仅仅为了攫取经济利益,排除A项;汉朝招募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显然有利于西域地区的商业发展,不能说是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C项;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显然有别于郡国体制,排除D项。故选B项。
27.(1)变化: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商品从丝绸出口为主转变为瓷器、茶叶出口为主;贸易规模从宋元时期显著增加到明清时期的萎缩;政策从政府扶持到政府限制。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支持;瓷器和茶叶质量好;西方国家对瓷器、茶叶需求扩大;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海上贸易活动的发展。
(2)有利条件:古代丝绸之路加强了世界几大文明圈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为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
【详解】(1)变化:根据材料一“……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路线从陆上为主转变为海上为主;根据材料一“……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商品从丝绸出口为主转变为瓷器、茶叶出口为主;根据材料一“……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政策从政府扶持到政府限制;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对外贸易逐渐萎缩,由此可得出,贸易规模从宋元时期显著增加到明清时期的萎缩。
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南移;北方战乱;政府对海外贸易的支持;瓷器和茶叶质量好;西方国家对瓷器、茶叶需求扩大;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新航路开辟,海上贸易活动的发展等方面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原因。
(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上,古代丝绸之路加强了世界几大文明圈的交流,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为现代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实中,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形成;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调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都为中国倡导建设“一带一路”提供了有利条件。
【点睛】
29.(1)特征: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畅通与中断交替;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
原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
(2)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丝绸之路始辟于秦,盛于汉唐”可得出,历史悠久,持续时间长;根据材料“丝绸之路随之中断”“中断近百年的中西交通重新得到恢复”“丝路暂时中断。东汉以后的魏、晋又部分地恢复了与西方的交通”可得出,畅通与中断交替;根据材料“成为中亚、西亚商人会集之地”“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中原地区连年战乱之机,占据河西走廊”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使节之路、战争之路、商旅之路与文化传播之路并存;根据材料“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然后再到洛阳进谒桓帝”;可得出,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并存。原因:根据材料“唐代中期以后,陆上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政局动荡和战乱的影响、东西方海路联系日益活跃的冲击等角度回答即可。
(2)意义:根据材料“胡商通过丝绸之路向中国内地运送毛皮、毛织品、香料、珠玑等商品,交换中国内地盛产的丝织品和铜铁器物”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促进了东西方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成为沟通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主要桥梁和重要象征;根据材料“伴随着匈奴势力被逐出河西走廊,张骞通西域获得成功”可得出,加强了汉朝对西域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根据材料“桓帝延熹九年(166年),大秦使者经海路抵达中国南部”可得出,促进了中国与西方建立直接联系,扩大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