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月相
第4节月相
一、月相变化的形成原理
二、月相的变化规律
三、月相变化与农历
四、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相及其成因
1、月相
2、月相变化的形成
3、月相的成因
4、月相与月貌
月球为什么有圆缺的变化?
月球和地球一样不会发光,太阳总是把半个月球照亮。但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月相
图中的球代表月球,球沿着圆周绕一圈代表月球绕着地球转动一圈,灯光代表太阳光。人所看到的球被照亮部分的形状相当于月相。
活动
1.打开灯,观察者面朝灯,把球置于观察者和灯之间(最好使用黑颜色的球。如果没有灯,可用一个一半涂黑、一半涂白的球代替)。
2. 分别按A→H的逆时针方向观察球被光照亮部分的形状。
活动
3. 在图中的空心球中用铅笔画出不同方位球光亮部分的形状。
4.你观测到小球的光亮部分的形状和下面的哪一种月相相似?把观察记录中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括号中 。
月相
月相:月球各种圆缺形态
新月
上凸月
上弦月
峨眉月
满月
下凸月
下弦月
下
峨
眉
月
新
月
说说月相的变化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地球上的人所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有规律地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月相变化形成的原因
月相变化
1、月球本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光只能照亮月球一侧。
2、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月相与月貌
月相虽有圆缺变化,但月面面貌本身却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是看不到月球背面的。
月球总是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为什么月球总是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月球自转周期与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
月相的变化规律
活动
在图中的四个空白的圆中用铅笔画出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用斜线画出暗部)
新月与满月的日、地、月位置
新月:
日---月--地
满月:
月---地---日
上弦月与下弦月的日、地、月位置
上弦月:日地月成直角。
上弦月:日地月成直角。
上弦月与下弦月
“上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上半月上半夜出来。从西面出来,月面朝西。
“下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下半月下半夜出来,从东面出来,月面朝东。
四种月相对应的时间
初一: 新月(朔);
初七或初八:上弦月;
十五或十六: 满月(望);
二十二或二十三:下弦月。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
每个月都是从新月开始,可见部分从西往东逐渐增大,月面朝西,直到满月。
满月之后,月面可见部分从西往东逐渐减小,月面朝东,直到新月。
月相变化与农历
月相变化
月相变化的周期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农历与月相变化的关系
我国农历中的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每个月的朔为农历月的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现在我们过的春节、端午、重阳和中秋等节日都是根据农历确定的节日。
农历
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为确定历月的基础,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在农业气象学中,阴历俗称农历、殷历、古历、旧历,是指中国传统上使用的夏历。而在天文学中认为夏历实际上是一种阴阳历。
阳历成分:二十四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每月两个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六二十一,下半年八二十三”
闰年
闰年是为了弥补因人为历法规定造成的年度天数与地球实际公转周期的时间差而设立的。补上时间差的年份为闰年。闰年共有366天(1-12月分别为31天,29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31天,30天,31天,30天,31天)。
闰年计算
①、普通年能整除4且不能整除100的为闰年。(如2004年就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②、世纪年能整除400的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闰月
闰月,是阴阳历中为使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月和日。
农历以月相变化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月球对地球转速的影响
由月球造成的海洋潮汐每时每刻都抚摸着陆地,亿万年来,亿万次的摩擦,终于使地球的转速逐渐的从每天10个小时的昼夜交替,减慢成24个小时。
月球对人的情绪的影响
人体80%以上是水,故而会象地球上的海洋那样受月亮影响产生潮汐;另外人体细胞会受磁场影响,月球磁场会作用于人体细胞,月亮的引潮力与磁场影响着人的精神活动。当满月涨潮时,精神病人发作更为频繁,社会治安问题更多。
月球与气象的关系
月球引潮力能使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保持稳定,从而使地球的气候相对稳定。
月球引潮力还会掀动大气,形成所谓的“气潮”。
月圆之夜地球还会稍许变暖。
钱江潮
钱塘江大潮是我国最著名的海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涌潮最大,潮头可达数米。钱江潮来时,“声如雷鸣,排山倒海,犹如万马奔腾,蔚为壮观”。
钱江潮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和杭州湾喇叭口河口地形的作用下形成的。
在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日、地、月排列在一条直线上,产生的引潮力达到最大。
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喇叭口的河口形状使江面迅速变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
钱江观潮
一线潮
十字潮
回头潮
练习:
1. 月相周期性变化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三者的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2. 新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____,满月出现在农历每月的_____________。
日、地、月
相对位置
初一
十五或十六
3. 观测当天月相并画出形状,估计一下当天是农历________________。
4. 查一查农历一个月有多少天。算一算一个公历年是否恰好能安排12个农历月。
农历以月相变化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公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一年约为365天,两者相差了11天,不能恰好安排。
5、下列关于夜晚所见的月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满月通宵可见
B.下弦月上半夜东边天空可见
C.上弦月下半夜西边天空可见
D.新月下半夜东边天空可见
A
6.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
②月球自转
③月球、地球、 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 A.①②③ 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 D.只有①③
D
7.下列表示上弦月时三球位置关系的是 ( )
A B
C. D.
C
8.周六,小明同学外出旅游,一早起来只见弯弯的亮挂在东方的天边,这天是农历 ( )
A.二十二或二十三B.三十或初一C.十五或十六 D.初七或初八9.“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述的月相是 (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A
C
小结:
一、月相变化与规律
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
2、月相变化的形成: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②日、地、月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内有规律的变化
3、从新月开始,月牙从西往东逐渐增大直到满月。之后从西往东逐渐减小,直到新月。
二、月相变化与日历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周期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作业
作业本
预习下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