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根据实验事实,运用分析的方法得出科学的结论.
3.能利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子间有间隙、分子运动和分子间引力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
通过探究性实验,归纳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
知道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50mL水和50mL染色酒精、100mL量筒、玻璃板、细线、弹簧测力计、集气瓶、盛满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毛玻璃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将一瓶香水放在桌子上,打开瓶盖,学生会闻到香味,提问:香水在瓶子里,你怎么会闻到香水的味道,这说明了什么?要想知道答案,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二节“看不见的运动”.
【指导预习】
阅读课本P219-P222页的文字内容和插图,在基本概念、定义、规定及规律上,用红笔做上记号,并完成学案中“课前预习”部分.各小组内部交流讨论,提出预习疑问.
【交流展示】
1.各小组代表举手发言,报告“课前预习”答案,教师评价订正.
2.学生质疑,教师指导释疑.
【拓展探究】
知识点1 分子间有空隙吗
请同学们按教材图11-14所示的实验探究进行实验,要求将水倒入酒精中,倒入前,请各组猜想混合后的总体积并记录.
教材图11-14水与酒精的实验
比较实验结果,并与猜想的结果对照.发现混合后总体积不到100mL,那么少掉的那些体积跑到哪里去了,请同学们猜想原因.如果猜不出,老师提示:往一堆鸡蛋里撒一把细沙子,你能看见细沙吗 为什么 直到同学们得出正确结论:分子间有空隙.
知识点2 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一)演示教材图11-15中的实验,将空瓶口对准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口,让学生观察当中间的玻璃板被抽掉后,集气瓶中气体的颜色变化.小组讨论可以得出:气体中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二)学生按课本图11-16液体分子的运动分组实验,并讨论交流,归纳结论:液体中的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三)教师举例“墙角堆煤墙皮变黑”,进行分析,并引导学生举例讨论交流,归纳结论:固体中的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知识点3 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师1.演示实验: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并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如图教材11-17所示,让学生观察这个重物能否将它们拉开.该实验说明什么?
生:1.物体很难被拉开,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师2.学生小组间利用注射器和水进行实验加以探究:将注射器中拉开一段距离,用手堵住针筒嘴,用力推活塞,容易推动吗?然后在注射器中注入水,用手堵住针筒嘴,再用力推活塞,与空气相比,容易推动吗?分析实验现象,并说明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生:2.物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知识点4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教师说明:由于分子间有一定距离,而分子间距离的不同就导致物质存在不同的形态,学生说出物质的存在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
让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课件展示教材图11-19物质中的分子状态示意图,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区别并填入表格.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收获?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子之间确实存在着空隙.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223页作业1、2、3.
2.请同学们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教材习题解答(P223)
1.做无规则运动
2.花香四溢说明花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3.D
第二节 看不见的运动
(一)分子间有空隙吗: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二)分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
(三)分子之间存在作用力吗: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四)物质中的分子状态:固体分子间作用力比较强,分子有规则排列;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弱,分子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运动;气体分子间作用力更弱,分子能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但对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要求不高,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大量的实验,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感知,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从现象中总结规律,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和现象达到对知识消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