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1C 2.物体在地面上的机械能为 mv0 mgh2
高一物理试卷 D.物体落到海平面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注意:本试卷共 4 页,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75 分钟。 7.2020年 12月 3日 23时 10分,“嫦娥五号”上升器 3000 N发动机工作约 6分钟,成功将携带样
一、单项选择题(共 8小题 32分,每小题 4分)。 品的上升器送入到预定高度的环月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假设上升器绕月球
1.下列运动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 )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1、周期为 T1;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r2、周期为 T2,引力常量
A.抛出的标枪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B.跳伞员在空中匀速下落 为 G。根据以上条件能得出( )
C.汽车沿坡道匀速向上运动 D.摩天轮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A.“嫦娥五号”上升器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2.在点电荷 Q激发的电场中有一点 A(A距点电荷距离为 r),一试探电荷 q在 A点受到的电场力 r3 T 2
为 F,则( ) C.月球的平均密度 D.关系式
1 1
r3
2
2 T2
A.A点的电场强度为 E = F/q
B.A点的电场强度为 E = kq/r2 8.人们有时用“打夯”的方式把松散的地面夯实,如图所示。两人通过轻绳对质量为 50kg的重物
C.若撤去试探电荷 q,则 A点的电场强度变为零 施加拉力,大小均为 320 N,方向均与竖直方向成 37°,重物离开地面 30 cm后停止施力,最后
D.A点的电场方向与此试探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相同 重物自由下落把地面砸深 2 cm。( g 10m/s2,cos370=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下列四幅图中M、N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A.停止施力后重物立即开始下落
B.从离开地面到砸深 2 cm的过程中,重力做功为零
A. B. C. D. C.停止施力时的速度为 m/s
D.重物对地面的平均冲击力为 8.0×103 N
4.2022年 3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再次开讲,授课期间利用了我国的中继卫星系统进行信号 二、双项选择题(共 4小题 16分,每小题 4分。全部选对的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
传输,天地通信始终高效稳定。已知空间站在距离地面 400公里左右的轨道上运行,其运动视 错或不答的得 0分)
为匀速圆周运动,中继卫星系统中某卫星是距离地面 36000公里左右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 9.如图,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面在大小相等的力 F作用下运动相同的位移,则( )
步卫星),则该卫星( )
A.授课期间曾经过北京正上空 B.运行周期大于空间站的运行周期
C.运行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角速度大于空间站的角速度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甲、乙,由高度相同的光滑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已知斜面倾角
θ1<θ2,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球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A.甲图力 F做功最多,丁图力 F做功最少 B.乙图力 F做功与丙图力 F做功一样多
B.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对小球甲做的功较多 C.甲、丙两图中力 F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D.乙、丙两图中力 F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C.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对小球甲做功的平均功率较大 10.2022年 1月 22日,我国实践 21号卫星(SJ-21)将
D.滑到底端时,小球乙所受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较大 一颗失效的北斗导航卫星从拥挤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拖拽到了航天器稀少的更高的“墓地轨道”上,完成任
6.如图所示,在地面上以速度 v0抛出质量为 m的物体,抛出后物体落到比地面低 h的海平面上。 务后实践 21号卫星又返回到地球近地轨道上(图中
若以地面为参考平面,且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未画出),如图所示,此举标志着航天器被动移位和
( ) 太空垃圾处理新方式的成功执行。则该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mgh A.北斗导航卫星在转移轨道经过 P点时的加速度和同步轨道经过 P点的加速度相等
1 B.北斗导航卫星在“墓地轨道”上的动能大于在同步轨道上的动能
B 2.物体在海平面上的动能为 mv0 mgh2 C.实践 21号卫星在 P点从同步轨道到转移轨道需要加速
D.实践 21号卫星在“墓地轨道”和同步轨道运行过程中机械能相等
高一物理试卷 第 1页 共 4页 高一物理试卷 第 2页 共 4页
11.如图所示,电荷量分别为 Q、 4Q的点电荷分别固定在间距为 L的 A、B两点,以 A、B两 “大于”)动能的增加量 。
L (3)某同学利用图中纸带,先分别测量出从某点到 A、B、C、D、E、F、G
点连线的中点 O为圆心、 为半径作圆,与 A、B两点连线及垂线相交于 a、c、b、d四点,
6 点的距离 h(其中 D、E、F、G点为 C点后连续打出的点,图中未画出),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 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再计算打出 B、C、D、E、F各点时重锤下落的速度 v,绘制 v2-h图像,
A.电场强度为零的点位于 OA段 如图所示,并求得图线的斜率为 k。假设上述实验操作中不受一切阻力影
B.b、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响,此时绘制的 v2-h图线的斜率 k 与 k的大小关系是 k _____k(填“小于”、
12kQ “等于”、“大于”)。
C.O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L2 15.(12分)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 G,地球半径为 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 g 。
9 (1)求地球的质量;
D.c点的电场强度为 O点电场强度的 倍
4 g
(2)某火箭内部有一个狭小空间放置了一个小型仪器(如图所示),火箭以 a= 的加
12.一物块在高 3.0 m、长 5.0 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 2
其重力势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 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Ⅰ、Ⅱ所示, 速度向上匀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某时刻小型仪器受到平台给的支持力为其地表重
重力加速度取 g=10 m/s2。则( ) 力的 0.75倍,求此时火箭距地球表面的高度。
A.物块质量为 1 kg
B.物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逐渐增加
C.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0.3
D.当物块下滑 3.0m时机械能损失了 12J 16.(10分)如图所示,真空中两个相同的小球带有等量同种电荷,质量均为 m,分别用长为 l的
三、非选择题(共 52分) 绝缘细线悬挂于绝缘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平衡时悬挂 B球的细线偏离竖直方向 60°,A球竖直
悬挂且与光滑的绝缘墙壁接触。(重力加速度为 g,静电力常量为 k)求:
13.(6分)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撑的导体 A和 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
(1)小球所带电荷量;
它们不带电,分别贴在导体 A、B下部的金属箔均是闭合的。现将
(2)墙壁对 A球的支持力。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C移近导体 A,回答下列问题:
(1)A和 B未分开前,左端金属箔____,右端金属箔____(填“闭合”、
“张开”);
(2)若先把 A和 B分开,然后移去 C,此时 A导体____,B导体_____
(填“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3)若先移去 C,然后把 A和 B分开,此时 A导体____,B
导体____(填“带正电”、“带负电”、“不带电”)。
17.(14分)如图所示,半径 R 5.0m的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
14.(10分)利用图 1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
平面内,轨道的一个端点 A和圆心 O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
(1)实验中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
夹角 30 ,另一端点 B为轨道的最低点,B点右侧的光
打点计时器、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
滑水平面上紧挨B点静止放置一木板,木板质量M 2.0kg
的器材是 。
上表面与 B点等高。质量m 0.5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
A.直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D.秒表
在 A点沿切线方向以 6m/s的初速度进入轨道且沿着轨道
(2)实验中,需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如图 2所示的
下滑,到达 B点时以 12m/s的速度滑上木板。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4,最大静
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 A、B、C,测
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g 10m/s2,求:
得它们到起始点 O的距离分别为 hA、hB、hC。已知当地重
(1)物块从轨道的 A点运动至 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f;
力加速度为 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 T,设重物的质量
(2)若木板足够长,求从物块刚滑上木板至两者共速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 Q。
为 m,从打 O 点到打 B 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 EP _______;动能增加量
Ek _______;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填“小于”、“等于”、
高一物理试卷 第 3页 共 4页 高一物理试卷 第 4页 共 4页迁安市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32分,每小题4分)。
1.A 2.A 3.C 4.B 5.D 6.B 7.B 8.C
二、双项选择题(共4小题16分,每小题4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9.AB 10.AC 11.AC 12.AD
三、非选择题(共52分)
13.(6分)张开 张开 带负电 带正电 不带电 不带电 (每空1分)
14.(10分)(1)B(2分)
(2) (2分) (2分) 大于(2分)
(3) 大于(2分)
15.(12分)(1);(2)
【详解】(1)对地球表面的物体,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有 --------------3分
解得-----------------------------------2分
(2)设卫星距地球表面高度为,则---------------------3分
在地球表面----------------------------------------------------------2分
代入,联立可得--------------------------------------------------2分
16.(10分)(1) (2)mg
【详解】(1)对B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B球受三力平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1分
---------------------------1分(得出T=mg即2分)
----------------------------------2分
解得------------------------------------2分
(2) 对A F库cos30 =FN -----------------------------------------2分
解得FN =mg------------------------------------------------2分
17.(14分)(1)10.5J;(2)28.8J
(1)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过程中,由动能定理有
---------------2分
解得物块克服摩擦力做功 ----------------------------------1分
(2)物块滑上木板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1----------------------------------------2分
物块与木板达的共同速度为,由运动学公式有
-------------------------------------2分
木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Ma2 ------------------------------------2分
由运动学规律有
---------------------------------------1分
解得 v=m/s-----------------1分
由于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Q =mvB2 - (M+m)v2-------------------------------2分
解得 Q=28.8J------------------------------1分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