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诗歌鉴赏归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诗歌鉴赏
课内阅读。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以 手法写江南农村 时的景象。
2.本诗前两句着重写 ,写出大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片 的景象;后两句写 ,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 。 21cnjy.com
3.后两句的意思是: 。
4.后两句诗中,“ ”“ ”二字充分体现了乡村四月人们的状态,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 之情和对乡村生活的 。
古诗鉴赏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5.“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诗中,“汴州”是指现在的( )。
A.浙江杭州 B.河南开封 C.山西霍州 D.河北沧州
6.你是怎样理解“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句话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鉴赏。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7.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8.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水千山只等闲(平常)
B.三军过后尽开颜(都开始变了脸色)
C.金沙水拍云崖暖(高耸入云的山崖)
D.五岭逶迤腾细浪(曲折绵延)
9.这首诗的中心句是 , 。
10.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中的“暖“字和“寒“字巧妙地交代了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时的时令。
B.诗中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用“腾细浪”和“走 ( http: / / www.21cnjy.com )泥丸”两个极具生动的比喻,把红军蔑视一切艰难险阻,勇于克服困难、压倒敌人的伟大气魄鲜明烘托出来。
C.诗题《七律 长征》中的“七律”点明诗的体裁,“长征”指诗的题目。
D.《七律 长征》这首诗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前夕所作。
11.最适合描述如图诗句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五岭逶迤腾细浪 B.乌蒙磅礴走泥丸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大渡桥横铁索寒
12.下面是毛泽东的书法作品《七律 长征》,笔力洒脱有气势,如果用两个成语来赞美这幅书法作品,它们是 和 。21教育网
①妙笔生花 ②笔走龙蛇 ③行云流水 ④点睛之笔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课内阅读
己亥杂诗
,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
13.请把古诗补充完整。
14.这首诗的作者是 ,从题目可以看出这首诗写于 年,作者辞官回家的途中,在当时社会的高压下,“万马齐喑”比喻当时社会 的现状。
15.诗人运用奇特的想象的诗句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表现了他深切的希望,他批判 ,更憧憬未来,期待着 。
补全古诗,回答问题。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__________。
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
16.补充古诗。
17.“ , ”两句表明了诗人高洁的志向。
1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垂缕”写了蝉的外形,“饮清露”写出蝉的习性。
B.第二句中的“出”字形象地写出蝉长鸣不已,声音传得很远,使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和力度。
C.第三、四句的意思是蝉声远传是因为蝉住在高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D.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古诗文阅读。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9.找出作者歌颂梅花品格的句子,抄写下来。
。
20.“她”指的是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21.作者赞颂了梅花怎样的品格?
。
阅读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首诗是( )代诗人( )写的。
23.把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24.解释下列词语。
杂兴: 耘田:
25.本诗前两句写出了夏收前后农村的繁忙景象和农民的辛苦。后两句中表现了儿童的什么形象?
。
阅读回答问题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却看妻子愁何在, 。
,青春作伴好还乡。
,便下襄阳向洛阳。
26.把诗句补充完整。
27.这首诗题目中的“闻”字的意思是( )
A.听说 B.用鼻子嗅 C.名声 D.出名
28.诗的第二句的意思是: 。
29.这首诗是 朝 的“生平第一首快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对收复河南河北后的 ,表达了诗人强烈的 之情。www.21-cn-jy.com
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30.诗的前两句运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表达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1.诗的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愿望?
。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边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32.诗中描写五原“ ”、“ ”(摘录诗中短语)的景象,突出了边关春色姗姗来迟的特点。21·cn·jy·com
33.这首诗将边塞风物荒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景象与长安城的暮春景色进行对比,表达了 。2·1·c·n·j·y
34.将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白描;初夏
2.景;欣欣向荣;人;繁忙
3.乡村的四月正是繁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4.才;又;赞美;热爱
【答案】5.B
6.描写了青山、高楼、西湖边上的歌舞。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对统治者辛辣的讽刺和不满。
【答案】7.C
8.B
9.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0.A
11.D
12.②;③
【答案】13.九州生气恃风雷;不拘一格降人材
14.龚自珍;己亥;沉闷、腐朽
15.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现实;杰出人物的涌现,形成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局面
【答案】16.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17.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8.D
【答案】19.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20.“她”指的是梅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1.赞颂了梅花坚强不屈、不畏严寒、谦虚的品格。
【答案】22.宋;范成大
23.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意思: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24.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除草。
25.表现了他们的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
【答案】26.初闻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即从巴峡穿巫峡
27.A
28.回望妻子和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书,全家欣喜若狂。
29.唐;杜甫;喜悦之情;爱国
【答案】30.夸张;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作者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31.表达了作者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早日收复国土的愿望。
【答案】32.垂杨未挂丝;河畔冰开
33.戍守荒寒北地的将士对长安的怀念之情
34.在荒寒的边塞,冰雪刚开始消融,而长安城里,早已春意阑珊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