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学考)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8 20:0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仑区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学考班全年级+外高班使用)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新石器时代,我国各处的农业村落都已具相当规模,星罗棋布地分散在各地。下列文化遗存,位于图中所示“中原文化区”的是( )
A. 仰韶文化 B. 红山文化 C. 河姆渡文化 D. 良渚文化
2.它是我国隋唐时期极其重要的封建土地国有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安定统一、文化兴旺繁荣起过重要的作用。材料描述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地主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3.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这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
A.戚继光 B.郑和 C.岳飞 D.郑成功
4.清朝前期统治者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主张“因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
A.设台湾府 B.围攻侵占雅克萨的俄军
C.设伊犁将军 D.册封达赖、班禅
5. 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包含惩办“首祸诸臣”、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内容。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
6.这次起义虽然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但在起义遭到严重挫折后,及时从进攻大城市转到向农村进军,这是人民革命史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与这个“新起点”相关的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长征
7. 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从西欧绕非洲来到东方,从而开创了当时东西方之间最短的海上航路的航海家是( )
A. 迪亚士 B. 达 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8. 中古时期,欧亚地区出现了不少有影响力的大帝国,这些帝国大都实行集权统治。下列帝国中,最高统治者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习称哈里发的是( )
A. 阿拉伯帝国 B. 俄罗斯帝国 C. 拜占庭帝国 D. 奥斯曼帝国
9.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文中指出,“一场剧变,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其中所描述英国的历史事件的是( )
A.光荣革命 B.宗教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责任内阁制确立
10.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规定,军事、外交是联邦专有权,教育和治安是州专有权,征税是联邦和州共有的权力。该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A. 三权分立 B. 民主共和 C. 联邦制 D. 中央集权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1. 汉初,诸侯王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汉武帝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举措是( )
A. 设立中朝 B. 颁布推恩令 C. 设立刺史 D. 确立察举制
12.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时期 全国所辖郡数 秦岭淮水以北郡数 秦岭淮水以南郡数
西汉 103 74 29
西晋 162 86 76
A.南北经济水平差距缩小 B.政治中心实现了南移
C.西汉时期的疆域比西晋小 D.经济重心实现了南移
13.北宋立国之初,建立了中书、枢密院“对持大柄”的二府制度;宋太宗时,改为“凡政事送中书,机事送枢密院,财货送三司,覆奏而后行”,并成为定制。这一演变反映了宋朝( )
A.相权分割,专制皇权加强 B.政出多门,中央集权削弱
C.官员增多,行政效能提升 D.多相设置,皇权遭遇威胁
14.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3年后它从洋商那里分回了1300余万两的市场份额,并把一些外商轮船公司挤垮,长江上的华商航运已经占了六成。材料说明洋务企业( )
A.实现了“求富”的追求目标 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侵略
C.使外商企业在中国陷入绝境 D.主导了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15.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生问题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其中土地政策的调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抗日战争时期土地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性质的改变 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国共合作的实现 D.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
16. 1949 年 9 月 21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候补代表及特邀代表共 662 名,具有十分广泛的代表性和民主性。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 制定中国人民自己的宪章,组织中国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这反映出(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B. 人民政权得到巩固
C.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17.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可分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前一个时期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下列外交成就具有这种意义的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推动印度支那问题政治解决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④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A. ①③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8.11-13世纪,西欧的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等都是这一时期兴起的。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
A.促进了大学的兴起 B.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
C.为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基础 D.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19. 下图为西班牙主导的横跨太平洋的“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当时这条航线上运销的主要商品包括( )
①瓷器 ②黑奴 ③丝绸 ④白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 《新全球史》指出:“巴西不仅仅有梅斯蒂索人(葡萄牙与印第安人的混血儿),还有穆拉托人(葡萄牙与非洲人的混血儿)赞布人(美洲土著与非洲人的混血儿)和由这些群体繁衍的其他混血群体。”对材料分析正确的是( )
①美洲、非洲是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②该现象从古代帝国武力扩张开始出现
③该现象推动世界物种大交流 ④该现象伴随着杀戳和罪恶的奴隶贸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1.“如果我们将中世纪比作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那么我们必须将这新的觉醒时代,这个从意大利佛罗伦萨开始的时代,看成明亮而清澈的黎明。”文中所描述的“觉醒时代”( )
A.高扬启蒙运动的旗帜 B.吹响文艺复兴的号角
C.开启宗教改革的先声 D.掀开民主革命的序幕
22. 启蒙运动时期,某思想家称:“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做得更对。”该启蒙思想家是( )
A. 孟德斯鸠 B. 伏尔泰 C. 卢梭 D. 康德
23. 在早期资本主义兴起阶段,欧洲大多数制造业采用分包制,这种制造业是基于家庭生产的,一般不超过10个人。但到了18世纪中期,多数新发明的机器对于家庭生产来说都太大、太昂贵了,因此集中生产成为必然,于是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这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是( )
A. 手工工场 B. 股份公司 C. 大工厂 D. 垄断组织
24.《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O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25. 在一部经典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资本与劳动之间,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家剥削的秘密,并且根据经济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阶级斗争将不可避免地使工人阶级战胜资产阶级。这部著作是( )
A. 《共产党宣言》 B. 《资本论》
C. 《法兰西内战》 D.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题15分,第27题20分,共35分)
26. 在人类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中外思想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文明区域 人物 观点
古代希腊 普罗泰格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
古代中国 孔子 仁者爱人
孟子 民贵君轻
材料二 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在中国看到了一个理性,和谐的世界,这个世界听命于自然法则且又体现了宇宙之大秩序。他们从这种对世界的看法中汲取了很多思想,通过启蒙运动的宣传,这些思想导致了法国大革命”。
——1987年11月10日,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欢迎李先念致辞
材料三 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据材料一指出,东西方思想的共性和差异分别是什么?(3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三个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自然法则”内涵。(7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前期向西方学习的阶段特征,结合所学指出后期找到的“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是什么?(5分)
27. 美洲金银的大量流入对同时代的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金银的流入所引起的欧洲社会财富和阶级结构的变化,最终给予了君主专制政体以致命的冲击。英国比其他西欧国家更早地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新兴阶级对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反抗,是在“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推动下进行的。英国革命的胜利也为那些同受美洲金银冲击的西欧国家树立了一个成功的样本。
——据张燕宇、高程《美洲金银和西方世界的兴起》整理
材料二 根据明亡时户部司务蒋臣的估计,其时全国银货约为2.5亿两,其中除极少量的国内银产外,二者之间的差额都源自海外贸易。晚明短短70多年的光景里,中国的货币存量起码增加了1倍以上。需要指明的是,以上这些数目仅包括中国与日本、西葡美洲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所得。此时,明朝的生丝以及丝织品的生产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明初苏州府吴江县仅种桑1.8万余株,宣德年间已增至4.4万余株,17世纪下半叶达到10万余株。突然扩大的海外市场和数额可观的白银流入为晚明中国商人提供了暴富之路。当时主要的大商帮,几乎都参与了对海外白银这一大块财富增量的争夺。
——据王涛《明至清中期中国与西属美洲丝银贸易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6世纪美洲金银流入”欧洲的原因,概述其对欧洲社会的影响。指出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体现“保护私有财产的动机”的法律文件。(10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晚明时期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原因,说明白银大量流入对明至清中叶社会经济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5 ACADD 6-10CBAAC 11-15 BAABB 16-20 CDCCB 21-25 BCCAB
26(15分)【答案】(1)共性:关注人。(1分)
差异:东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突出以人为中心。(2分)
(2)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3分)
自然法则:天赋人权,自由平等。(4分)
(3)特征:由器物到制度到思想文化。(3分)
标准:马克思主义。(2分)
27(20分)【答案】
(1)原因: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海上贸易的发展(三角贸易)。(任意两点得4分)
影响: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任意两点得4分)
法律文件:1789年《人权宣言》;1804年《法国民法典》(或《拿破仑法典》)。(2分)
(2)原因:以澳门为中转站的海上贸易;中日之间的丝银贸易;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任意两点得4分)。
影响:推动生丝和丝绸业的发展;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形成了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兴起了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答出3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