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OH、KCl、稀 HNO3、FeCl3 B.稀 HCl、KNO3、Na2CO3、Ca(NO3)2
C.Na2SO4、BaCl2、Na2CO3、NaCl D.BaCl2、MgSO4、稀 HNO3、NaOH
2.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的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H2中的CO 通过灼热的CuO
B 鉴别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分别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C 除去稀盐酸中的H2SO4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D 鉴别化肥NH4CI和KNO3 分别加入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A.A B.B C.C D.D
3.实验室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碳铵和磷矿粉 闻气味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 尝味道
C 黄铜和黄金 加入稀盐酸,观察 观察颜色
D 空气和氧气 观察颜色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A.A B.B C.C D.D
4.化学反应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酸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两种:
①3NO2+H2O=2HNO3+X ②2SO2+O2+2H2O2H2S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①中X的化学式为NO
B.反应①、②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①、②中涉及的氧化物共有5种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酸雨的“罪魁”
5.下列实验内容符合右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① 在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加入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的质量
②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的质量
③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酸 加入盐酸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④ 某温度下,向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加入硝酸钾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下列叙述,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
B.实验室制取氧气: 分解反应
C.氧化汞分解: 分解反应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氧化反应
7.下列反应,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Fe与稀H2SO4 B.Cu(OH)2与稀盐酸
C.稀H2SO4与NaOH溶液 D.Fe与CuSO4溶液
8.某同学按如下三种步骤对三种金属展开研究:(1)将它们分别编号为X、Y、Z;(2)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现X、Z的表面出现了红色物质,而Y表面没有;(3)取X、Z大小相同的颗粒,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的气泡的速度比Z的快,则这三种金属活动性之间的关系为( )
A.X>Y>Z B.Z>X>Y C.Z>Y>X D.X>Z>Y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C.铁跟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D.生铁是含杂质的合金
10.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味的有毒气体,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则另外一种生成物为
A.FeO B.FeSO4 C.Fe2O3 D.Fe2(SO4)3
11.化学家谢赫特曼研究发现:铝锰合金晶体中的原子排列方式(如下图)没有出现“规则有序而重复排列”的普遍现象。他提出了“准晶体”概念,因此获得了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铝是由铝分子构成的
B.铝锰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铝锰合金的硬度大,说明物质的微粒间不存在间隙
D.合金中原子排列方式与纯金属中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12.甲烷除作燃料外,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为在900℃和催化剂的条件下,甲烷和水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烷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8:3
D.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二、填空题
13.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反应情况如图所示。试判断:
A物质是 _____ ,B物质是 _____ 。
14.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是一种时代新时尚。
(1)过期药品应投放的垃圾箱是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废旧电池可以回收利用。某品牌干电池的剖面图如下图所示。
①氯化铵在农业上可用作_____肥。
②为了验证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除了回收的Zn和Cu外,请从Na2SO4、CuSO4和H2SO4三种溶液中选择一种完成实验,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结论是_____。
③废旧电池中金属回收的优点_______。
15.现有①汽车外壳、②机器上的齿轮、③门把手、④锯条等几种常见的铁制品。下列各种防锈方法,各适用于哪种器件
在表面刷漆或喷漆_________ (填序号,下同);在表面涂上机油_________;在表面镀上一层其他金属_________;使其表面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_________。
三、简答题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6.可燃物是否充分燃烧与哪些因素有关?(填写一个即可)并举一例加以证明。
17.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硫酸铜,产生沉淀,对其加热,产生黑色固体,请推断黑固体是什么物质?再向其中加入稀硫酸,黑色物质消失,溶液变为蓝色,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黑色固体消失的原因。
18.2022 年,我国天宫空间站将正式完成在轨建造任务。
(1)空间站获取氧气的主要方式是电解水,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空间站建造需要大量的金属材料。我国是最早掌握“湿法炼铜”的国家,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曾青(硫酸铜)得铁则化为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空间站建造广泛使用了金属材料 Al、Cu、Ni。利用它们完成如下实验。
a.将打磨的铝片放入 NiSO4 溶液中,有明显现象。
b.将打磨的铜片放入 NiSO4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c.将打磨的铜片放入 Al2(SO4)3 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要验证 Al、Cu、Ni 的活动性顺序,有同学认为 b、c 都无明显现象,对结论没有作用,可以省去,你的看法是_______(填序号)。
A.b、c 都可以省
B.b 可以省,c 不能省
C.c 可以省,b 不能省
D.b、c 都不能省
四、实验题
19.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钙、碳酸钠、氯化铜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了鉴定其成分,实验如下:
①将粉末放入足量水中,搅拌,得无色溶液;
②在①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结论: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
写出实验②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五、计算题
20.向50g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aCl2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B 6.B 7.C 8.D 9.B 10.B 11.B 12.C
13. 铁 锌
14. C 氮 或 Zn比Cu活泼 节约金属资源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5. ① ② ③ ④
16.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比如煤粉比煤块燃烧更充分 17.氧化铜;
18.(1)
(2)
(3) Al>Ni>Cu C
19. 碳酸钠 氯化钙、氯化铜 Na2CO3+2HCl═2NaCl+H2O+CO2↑
20.(1) 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