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第五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江津区第五高级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8 20:55:16

文档简介

江津五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95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首次开展全国劳动模范表彰活动,表彰对象包括工农业和军队三方面,且农业和工业战线的名额基本相当。而1956年表彰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业战线,其中包括很多女性。这一变化反映了( )
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B.国家发展战略的变化
C.“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
2.1958 年,国家出台了《户口登记条例》,严格限制农村户口人员迁往城市。不久,禁止从农村招工的政策又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家决定放宽对招收新工人的审批权,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这一变化( )
A.导致农业集体化运动严重受阻 B.适应大跃进的需要
C.利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推行 D.导致城乡差别缩小
3.1972年,针对尼克松访华的转播问题,美方提出由美国卫星转播。中国政府提出,中国租用美国卫星,由中国缴纳合理费用后使用,美国转播要向中国政府申请且缴纳转播费。这体现了当时中国外交( )
坚持主权至上原则
B.仍具鲜明的意识形态特点
C.重视开展国际合作
D.蕴含了反对霸权主义思想
4.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国提出了某一重要思想,回答了“中国追求建设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重大问题,这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外交作出的顶层设计,也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思想是( )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三个代表
C.科学发展观 D.邓小平理论
5.有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一土地收归公有一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一给种地农民补贴。其中与“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直接相关的是( )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三大改造” D.土地承包责任制
6.下列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共八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毛泽东思想
B.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一国两制构想
7.史学家钱乘旦认为:“国家的出现,统治者的出现,职业的分工,村落和城市,也许还有文字……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叫‘文明’。”依据这种理论,属于“文明”阶段的是( )
A.原始采集和渔猎生活 B.中南美洲培植出玉米
C.河姆渡居民驯化了猪 D.古希腊城邦形成发展
8.某旅行社为配合某高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广告词是( )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9.亚历山大时期是真正体现西方世界、中东和北非历史上的国际文化时期,希腊人将其文化向所知的文明地区传播,东方的宗教也开始深入希腊城邦。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
A.希腊人创造出最古老文明 B.亚历山大注重推广希腊文化
C.基督教产生于遥远的东方 D.武力扩张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10.以下展现的文明成就与地理位置相符合的是( )
A.观波斯湾风光,叹“浮动园地”奇迹 B.漫游印加古城,追溯水稻之源
C.拥抱玛雅文明,感受瓷器魅力 D.信步津巴布韦,一览石城风采
11.公元8世纪中期,某帝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都通过该帝国传入欧洲。该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帝国
12.中古西欧城市工商业的发展需要更广大的市场和更便利的经济活动空间,往往以金钱或军队支持国王强化王权:城市的工商业活动,又有助于强化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文化联累。由此可知,城市的兴起( )
A.削弱了基督教会在中世纪的思想控制
B.推动了城市自治和大学教育的发展
C.有助于王权的强化和统一国家的形成
D.摧毁了封建庄园农奴制的经济基础
13.关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著名历史学家齐思和有这样的描述:“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由此可推知( )
A.领主可以随意剥夺农民的土地 B.农民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劳役
C.庄园农民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 D.庄园是一种社会经济政治单位
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5.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这些海上探索( )
①拓展了欧洲人对地球的认知 ②加强了大陆与大洋间的直接联系
③形成了“三角贸易”商业圈 ④推动了哥伦布的跨洋航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世界不同文明在相互碰撞、交流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2013年河北涿州的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枚金币。据考证,其为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在位时所造,年代为回历80年,即公元699-700年(中国唐朝武则天圣历二年至三年)。这是阿拉伯世界历史上铸造的第一种货币。此币没有人物或偶像图案,两面有文字,正面的阿拉伯文意思为“别无他神,唯有真主,真主举世无双”。
——摘编自王雪农《涿州唐墓出土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金币》
材料二:(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材料三: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当然也有和平交往,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枚金币的史料价值进行解读。(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的表现。(3分)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并谈谈你对古代文明发展的认识。(6分)
17.(16分)某中学高一(1)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西欧”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到两个小组的研究活动中进来。
第一组:研究主题【黑暗愚昧的中世纪】
材料一:
材料二:庄园的主要工作是农业,同时也有手工业,有木匠、铁匠,庄园自己酿造啤酒,有自己的磨坊和面包师,总之,庄园生产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产品。庄园里的佃户除了耕种自己的份地之外,还要为领主耕种土地,每周都要有几天为领主干活,领主直接控制的农奴每周的大部分时间都要为领主干活。领主还向佃户征收其他捐税。
材料三: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正确”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
第二组:研究主题【曙光初现的中世纪】
材料四:中世纪的西欧城市兴起迟而发展快,不仅是由于社会经济勃兴的推动和市民的奋斗,而且还得益于它找到了合适的盟友王权的支持。城市与王权结盟,使得在封建割据的夹缝中生长起来的城市增强了力量,更有能力与封建领主的侵逼和社会经济运行不畅的困难做斗争,在艰难竭蹶之中成长壮大,使城市工商业得以发展兴盛。同时,这样的联盟也促进了王权的加强,促进了西欧各国加强中央集权、消除封建割据的历史进程,并导致了西欧政体的演变。
——摘编自黄健荣《中古西欧城市与王权的盟友关系》
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的名称是什么?请概括这一制度的实质?(4分)
结合材料二,分析庄园有何特征?指出领主与佃户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4分)
根据材料三,“黑暗愚昧的中世纪”反映在思想上的表现是什么?(2分)
分析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寻找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曙光”。(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新航路的开辟,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由于欧洲各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对铸造货币的黄金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商业危机促使欧洲人开辟新的航路,因为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同时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也已具备。
材料二: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由于《马可 · 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三: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1)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6分)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年表
序号 时间 大事
1 1978年 安徽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 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3 1982年 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 1984年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5 1987年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6 1992年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8 2000年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
9 2001年 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 2002年 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 2010年 中国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12 2012年 中共十八大召开,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3 2013年 习近平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4 2017年 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5 2018年 中国经济总量突破90万亿元,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
从材料中选取至少两个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用所选取的史实阐述这个观点。
(12分)江津五中2022—202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 BBAAD 6—10 BDADD 11—15 CCDCA
16.(13分)
(1)该金币属于出土文物,是研究历史的一手史料,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可用以研究唐朝与阿拉伯帝国的商业贸易往来,研究阿拉伯帝国文字、货币、商业、宗教等历史。(2分)
(2)表现: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在中国、西欧、非洲地区从事陆上和海洋贸易。(3分)
贡献: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媒介和桥梁,融合并发展了东西方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3)方式: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有暴力冲突、和平交往。(4分)
认识:言之有理即可,如古代文明由于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多元文明共存,文明之间可以相互吸收、借鉴;我们应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加深对不同文明的认同感,培养开放意识,世界意识。(2分)
17.(16分)
(1)名称:封君封臣制度。实质:封建等级制度。(4分)
(2)特征:自给自足的特征。关系:领主与佃户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4分)
(3)表现:基都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2分)
(4)政治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经济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兴办了大学,培养了人才。(6分)
18.(14分)
(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追求黄金、香料、珠宝;陆上交通被奥斯曼帝国切断;传播基督教等。(6分)
(2)远航尝试: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远航非洲,发现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伦布发现美洲;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8分)
19.(12分)
示例:
史实序号:8、9、13、15
观点: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阐述:进入21世纪,中国先后提出“走出去”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加融入世界。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接近30%,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