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春季小学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学校: 班级: 姓名: 总分:
基础知识
一、判断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画“ ”,错误的改正。(6分)
燕山yàn ( ) 暂停zhàn ( ) 严峻jùn ( )
鸿毛hóng ( ) 凹地wā ( ) 悼念diào( )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fén shāo jūn fá chè dǐ mó guǐ
zhí xíng kǔ xíng pí xuē duǒ bì
三、字词理解与运用。(10分)
1.“凿”字的读音是 ,它是 结构,第十一画的笔画名称是 。含有“凿”字的成语有 、 。(5分)
2.“鼎”共( )画,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第六画笔画名称是( )。“鼎”的解释有:①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②借指王位、帝业;③树立;④正当、正在;⑤大。请为下列词语中的“鼎”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5分)
人声鼎沸( ) 鼎力相助( ) 大名鼎鼎( )
鼎盛时期( ) 革故鼎新( ) 问鼎中原( )
四、下面关联词语依次填入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4分)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改正。
A.如果……就…… 因为……所以…… 如果……就…… 无论……都……
B.因为……所以…… 如果……就…… 不管……都…… 只要……就……
C.只要……就…… 如果……就…… 因为……所以…… 不管……都……
D.不管……都…… 如果……就…… 因为……所以…… 只要……就……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改为反问句)
2.胜利的红旗在隆化中学上空迎风飘扬。(缩句)
3.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改为转述句)
4.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修改病句)
积累运用
六、课文回顾。(11分)
1.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下列人物的品质。(3分)
(1)董存瑞→
(2)张思德→
(3)李大钊→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有意栽花花不发, 。
(2) ,事非经过不知难。
(3)《石灰吟》一诗中,深山里的石头变成石灰来美化人们的生活环境,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的严峻考验:“ ”和“ ”、“ ”(请用诗中的词语填空)。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借石灰来表达自己 。
(4)《竹石》这首诗中的竹子不是长在庭院里,而是生长在 中。“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的“不”字表现了岩竹 的品格。
阅读理解
七、阅读训练。(23分)
(一)课内阅读。(11分)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1.选段第一句中“共同的革命目标”指的是 ;选段第二句中“这一条路”指的是 。(4分)
2.毛泽东同志在讲“牺牲”这个问题时,讲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4分)
(1)一方面: ;
(2)另一方面: 。
3.用“﹏”画出选段中体现革命队伍中的同志情谊的句子。(1分)
4.对于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分)
(二)课外阅读。(12分)
朱德的求助信
①在共和国珍藏的记忆中,有这样一封情深义重的书信,是朱德写给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龄的,就是这一封信帮助朱德的母亲渡过了难关。
②这封信内容如下:
与龄老弟:
抗战数月,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的胜利 昨,邓辉林、许明扬、刘万方随四十一军来晋 述及我家中近况 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想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如是。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佰元中币。速寄家中。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做到复我。
朱德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③朱德为什么写这封信呢 说来话长。朱德的母亲是个非常勤劳质朴的农村妇女,种田、种菜、喂猪、养蚕都是一把好手,拉扯大了八个孩子。朱德对母亲非常敬爱,他深深地爱恋着自己的母亲,也关注着故乡的一切。他离家参加革命后,一直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去看望母亲,心中非常愧疚。
④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年,四川闹灾荒,家里的生活非常困难,母亲和乡人一起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来延安投奔革命的老乡把家里的情况告诉了朱德,朱德得知后,非常挂念年迈的老母。在抗日战线的山西洪洞县,悄悄地写信向戴与龄求助。
⑤戴与龄接信后,才知名震全国的八路军总司令竟如此两袖清风,连资助老母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位老同学感动不已。当即筹足200元,送到朱德的家里。
⑥这封信现保存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满纸质朴的语言,深蕴着朱德对自己母亲博大深沉的情意,也体现了革命者大公无私的坦荡胸怀。
1.本文采用的是 的手法,先写事情的结果—— ,再写信的内容、写这封信的原因和 ,最后写 。
(4分)
2.用“ ”在文中画出与画“ ”的句子相呼应的句子。这两句话分别位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这种写法叫做 。用“ ”在文中画出与画“﹏”句子相照应的句子。(5分)
3.短文的②③④⑤段介绍了这封信的来龙去脉,如果按事情发展的顺序重新排列这几个自然段,应该是( )。(3分)
A.④②③⑤ B.②④⑤③ C.③④②⑤
写话空间
八、习作。(30分)
每个人都有梦想,因为有了梦想才有了理想,有了理想,才有了为理想而奋斗的经历。你的理想是什么呢 你想怎样为理想而奋斗呢 请以“我放飞了理想”为题,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