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4-19 21:37: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 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
B.腐乳制作过程中,毛霉等微生物产生了蛋白酶
C.面包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H O
D.酸奶制作过程中,醋酸菌的生长需要氧气的供应
成分 牛肉膏 葡萄糖 K HPO 青霉素 蒸馏水
含量 10g 10g 2g 1万单位 1000mL
2.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培养基。下表为某培养基的成分,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可在培养基内部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B.根据配方可知,该培养基是以葡萄糖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应具有抗青霉素的特性
D. K HPO 的作用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和维生素
3. 下列有关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后的培养皿要倒置,以防培养基被污染
B.平板划线法通过连续划线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
C.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同种微生物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
D.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
4. 下图为实验室中酵母菌纯培养过程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步骤是倒平板,使用的培养基应冷却至50℃左右
B.②步骤中接种环经灼烧灭菌后应冷却再快速蘸取菌液
C.③到④过程中,每次划线后都需要灼烧接种环并重新蘸取菌液
D.图中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5. 幽门螺旋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菌。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A.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制备时应先灭菌后加入无菌尿素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对照组
C.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合成脲酶来分解利用尿素
D.尿素分解后培养基中pH升高,可利用酚红指示剂进行鉴定
6. 与传统发酵技术相比,发酵工程的产品种类更加丰富。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发酵工程涉及菌种的选育和培养、产物的分离和提纯等方面
B.发酵工程的产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谢物、酶及菌体本身
C.农牧业生产上利用发酵工程生产微生物肥料,可增进土壤肥力
D.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7. 下列关于菊花组织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离体的菊花茎段必须经过严格灭菌后才能接种到培养基中
B.诱导愈伤组织阶段为了使细胞获得能量应给与适当时间和强度的光照
C.诱导生根和生芽的培养基的主要区别在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D.利用菊花茎段培育形成的试管苗可直接移栽入土进一步培养
8. 下列关于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A.以根尖分生区为材料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抗毒新品种
B.通过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C.愈伤组织的分裂能力强,更容易受到诱变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D.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可提高单个细胞内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
9. 科学家体外诱导小鼠的成纤维细胞,使其具有很高的全能性,并称为诱导多能干细胞(简称iPS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iPS细胞类似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组织或器官的潜能
B. iPS细胞若来源于病人自身的细胞,将其移植回病人体内可避免免疫排斥反应
C. iPS细胞的应用前景优于胚胎干细胞且安全无风险
D.已分化的T细胞、B细胞等也能被诱导为iPS细胞
10. 航天员叶光富和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上展示了培养的心肌细胞跳动的视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心肌细胞时需要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稳定的环境
B.培养心肌细胞的培养基中一般需要加入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C.培养心肌细胞时要保证无菌、无毒的培养环境
D.传代培养时,贴壁的心肌细胞可直接用离心法收集
11. 2017年,医学研究者首次使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三亲婴儿”(培育过程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婴儿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提供细胞核的母亲和提供精子的父亲
B.从体内采集的精子可直接与重组细胞进行受精
C.该技术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
D.图中捐献者的卵母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MⅠ期再去核
12. 利用基因工程可以赋予生物新的遗传特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因工程实现的原因之一是不同生物的DNA结构相同
B.基因工程中的“分子工具”指的是限制酶、DNA聚合酶
C.基因工程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定向改造生物
D.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酶主要来自于原核生物
13. 质粒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运输车”,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质粒上含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便于外源DNA插入
B.质粒可以携带外源DNA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并进行自我复制
C.质粒上常具有某些特殊的标记基因
D.目前常用的质粒主要来自于噬菌体或动植物病毒
14. 我国科学家利用苏云金杆菌中的Bt基因培育出转基因抗虫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科学家已对Bt基因的序列信息、表达产物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B.筛选Bt基因后可以利用PCR技术对其进行大量的扩增
C.培育转基因抗虫棉的核心工作是将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中
D.检查转基因抗虫棉是否培育成功首先要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
15.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特异性地快速扩增目的基因的技术,与人体细胞内DNA 分子复制相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B.都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 DNA聚合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不同
D.复制方式都是半保留复制
16. 水蛭素是一种蛋白质,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研究人员发现,用赖氨酸替换水蛭素第47位的天冬酰胺可提高它的抗凝血活性。在这项替换研究中,目前可行的直接操作对象是
A.基因 B.多肽链 C.氨基酸 D.蛋白质
17. 以洋葱为实验材料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研磨液,充分研磨,过滤后弃去滤液
B.实验过程中在2mol/L的NaCl溶液中可见析出的DNA分子
C.滤液中加入预冷的酒精,用玻璃棒搅拌卷起的丝状物就是粗提取的DNA
D.将白色丝状物溶解在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振荡,观察颜色变化
18. 下列关于“DNA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 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原理,通过调节温度来控制
B.. PCR的产物一般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来鉴定
C.凝胶中DNA分子的迁移速率只与DNA分子的大小有关
D.为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中使用的工具也需要灭菌处理
19. 利用转基因技术制造的新型致病菌具有极大的危害性,其原因不包括
A.人们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致病菌,可能无药可医
B.人们不会对这种致病菌产生免疫反应
C.它们可能具有超强的传染性和致病性
D.它们可能会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
20.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安全和伦理问题的观点不合理的是
A.理论上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都不能丰富人类基因的多样性
B.克隆人冲击了现有的婚姻、家庭和两性关系的伦理道德观念
C.可通过基因工程等手段进行人类改造,制造“完美人类”
D.在任何情况下,我国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21. 为探究校园内不同地点纤维素分解菌数量的差异,某兴趣小组采集校园内土壤样本并开展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应随机采集校园中多个不同地点的土壤样本进行实验
B.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应含有大量葡萄糖或蔗糖为其提供营养
C.实验结果预测,在落叶较多的地方纤维素分解菌的数量比较多
D.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在纤维素分解菌菌落周围会出现透明圈
22. 腊肉是我国传统美食,先秦经典《易经》里提到“晞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说的是将肉放在阳光下晒去水分后放入火中烘烤,这就叫作腊肉。传统制作时还需三类调料:高度白酒、盐、香料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晞于阳”的目的是通过紫外线杀菌,防止腌制过程中杂菌滋生
B.高度白酒除了能给腊肉带来浓郁香味外,还可以起到杀菌防腐的作用
C.在加盐腌制的过程中,细菌等微生物会因渗透失水而失去活性
D.香料既可以调节腊肉的风味,又可以起到抑制杂菌的作用
23.消毒、灭菌是无菌技术的重要手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为目标菌种提供适宜的营养物质
B.通过煮沸再配合酒精消毒可以杀死物体内外的所有微生物
C.巴氏消毒法适合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
D.可利用酒精灯内焰对接种工具进行灼烧灭菌
24. 啤酒的工业化生产中,大麦经发芽、焙烤、碾磨、糖化、蒸煮、发酵、消毒等工序后,最终过滤、调节、分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利用酵母菌产生的淀粉酶将淀粉水解
B.焙烤过程通过加热杀死大麦种子胚但并不使淀粉酶失活
C.糖浆经蒸煮过程终止了酶的进一步作用并对糖浆起到了灭菌的作用
D.选育出的高产啤酒酵母需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
25. 干细胞的培养成功是动物细胞培养领域重大成就之一。医学研究者尝试利用干细胞治疗人类的某些疾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干细胞的疗某些疾病,是因为干细胞可分化或其他类型的细胞
B.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可分化出B细胞,在胸腺中分化为T细胞
C.将正常造血干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病人的血型会发生改变且传统后代
D.利用成体干细胞可治疗因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或一些混行性疾病
26. 如图是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生产优质奶牛的简易流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后代丁的遗传性状由甲、乙和丙的遗传物质共同决定
B.过程①最好选择幼龄且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进行培养
C.过程②去除的核是指乙牛卵母细胞中的纺锤体-染色体复合物
D.过程③将激活后的重构胚培养至原酚胚阶段后进行移植
27. 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氢述正确的是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可采用激素注射促进雄景产生更多的精子
B.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C.细胞a构成囊胚的内细胞团,在胚胎分割时需要将其均等分割
D.细胞b经过诱导也可以分化成胎儿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28. 胚胎工程的许多技术,实际上是在体外条件下,对动物自然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条件进行的模拟操作。因此,了解哺乳动物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规律十分重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哺乳动物的受精过程和早期胚胎的发育均在子宫中完成
精子人卵后,卵细胞膜会立即发生生理反应,阻止其他精子入卵
C.胚胎发育早期,细胞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胚胎的总体积并不增加
D.赏胚期会出现透明带破裂,胚胎从其中伸展出来、这一过程叫作孵化
29. 试管婴儿技术的不断进步,为许多不孕不育患者实现了做父母的心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采集的卵母细胞和精子都要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完成体外受精过程
B.受精过程中常以观察到两个极体或雌、雄原核作为受精的标志
C.试管婴儿技术所得到的胚胎必须通过胚胎移植给受体才能获得后代
D.若需要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则通常选择痰胚的内细胞团细胞
30. 杜泊羊以其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优点,成为受广大消费者喜欢的绵羊品种。科研工作者通过胚胎工程快速繁殖杜泊羊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
A.过程①代表体外胚胎培养,在桑葚胚阶段细胞已逐渐分化
B.过程②代表胚胎移植,可以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作为受体的普通绵羊应具备优良的遗传性状和较强的生产能力
D.该过程中应对雌性杜泊羊和雄性杜泊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31. 我国科学家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可以治疗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凝血因子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重组在一起
B.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
C.该羊被称为乳腺生物反应器或乳房生物反应器
D.这项研究说明人和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32. 蛋白质工程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延伸。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需要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需要对基因进行操作
B.蛋白质工程需要改变蛋白质分子的所有氨基酸序列
C.蛋白质工程可以改造酶,但不能提高酶的热稳定性
D.蛋白质工程最终达到的目的是改造现有蛋白质或制造新的蛋白质
33. 用Xho I和SalI两种限制酶分别处理同一种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两种酶同时处理该DNA片段,可得到7种不同的酶切产物
B.由图2电泳结果可推测,有些酶切产物的分子大小是相同的
C.用SalⅠ单独处理该DNA片段,电泳结果对应图2中泳道①
D.图中两种酶切割后得到的酶切产物都是单链DNA
34. 抗体—药物偶联物(ADC)通过将细胞毒素与单克隆抗体结合,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携带细胞毒素与肿瘤细胞特异性结合
B.抗体—药物偶联物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肿瘤细胞
C.抗体进入细胞后激活溶酶体酶,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D.肿瘤细胞凋亡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蛋白质
35.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学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了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
A.酒精能消毒,所以喝酒可清除人体内病毒
B.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的产生,不可大量食用
C.转基因抗虫玉米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
D.手工作坊生产的精酿啤酒比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啤酒更健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6.(10分)洛阳栾川县白土乡盛产无核柿子,色泽美观,味甜多汁,营养丰富。无核柿子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通过发酵生产柿子酒、柿子醋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柿子酒时利用的微生物是附着在柿子皮上的 ,温度控制在 ℃。柿子酒发酵完成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进一步发酵产生柿子醋。与柿子酒发酵过程相比,柿子醋发酵过程中发酵液会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答出两点)。
(2)制作柿子醋时,当 充足时,醋酸菌可将柿子中的糖分解成乙酸;当缺少 时则直接将乙醇转化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化为乙酸。
(3)当地政府想通过发酵工程大量生产柿子醋,在选择发酵工程用的菌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答出两点)。
37.(10分)某环保公司从淤泥中分离出一种高效降解污染物M(一种含C、H的有机物)的细菌,并进行了纯培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该细菌时,培养基通常采用 的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待培养基灭菌后需冷却至室温再接种的目的是 。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 。
(2)若要测定淤泥中降解污染物M的细菌的活菌数,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38.(10分)科学家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成功获得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希望这种植物可以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首先要利用 酶去除两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从而获得 ,再诱导其融合并培养形成杂合细胞,进而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杂合细胞培养成杂种植株。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 ,具体过程中包含两个关键步骤是 。
(2)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在植物新品种培育方面的优势是 。但“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并没有像科学家设想的那样地上结番茄、地下结马铃薯,请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
39.(10分)如图所示为N蛋白胞外段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用N蛋白胞外段作为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后,取小鼠脾组织用 处理,制成细胞悬液,在适宜环境中培养时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目的是 。在培养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B淋巴细胞贴附于瓶壁表面,这样的现象称为 。
(2)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用选择培养基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再将其接种到96孔板上进行 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 的杂交瘤细胞。
40.(10分)科研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将抗TMV基因(一种抗烟草花叶病毒的基因)转入到烟草细胞中,从而培育出抗TMV的烟草,主要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通过逆转录的方法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并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在PCR反应体系中除了含有缓冲溶液、目的基因、原料之外,还应含有 。
(2)构建重组 Ti 质粒时需要使用 将目的基因和 Ti 质粒进行拼接,这类酶的作用是恢复被同种限制酶切开的 。重组 Ti 质粒中包含启动子、终止子及抗生素抗性基因等,其中启动子是 的部位,从而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
(3)构建成功的重组 Ti 质粒常用 法导入到烟草细胞中。将烟草细胞培养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的目的是 ,从而培育出抗TMV的烟草植株。
洛阳市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20题每题1分,21~35每题2分,共50分)
1 ~5BCDCB 6~10 DCCCD 11 ~15 CBDCB 16~20 ACCBC
21 ~25BACAC 126~30 CCADB 31 ~35 BDCC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6.(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酵母菌 18~30 不出现气泡,pH进一步下降,出现菌膜
(2)氧气、糖源(1分) 糖源(1分)
(3)选择生产成本较低、产量高、发酵条件容易控制、不易变异或退化的菌种(答出两点即可)
37.(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高压蒸汽灭菌(湿热灭菌) 防止培养基温度过高杀死菌种 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2)取一定量的淤泥加入无菌水中,进行梯度稀释后涂布到以污染物M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选择同一稀释度下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4分)
3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纤维素酶和果胶(1分) 原生质体(1分)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脱分化和再分化
(2)打破生殖隔离,实现远缘杂交育种 生物体内基因的表达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调控、相互影响的
39.(每空2分,共10分)
(1)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 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细胞贴壁
(2)克隆化 足够数量能产生N蛋白胞外段抗体
40.(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
(1)引物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DNA连接酶(1分) 磷酸二酯键(1分) 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
(3)农杆菌转化法 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烟草细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