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22~2023下协作校高二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第1~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果酒发酵后期拧开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B.制作果酒的适宜温度高于制作果醋的
C.参与果酒、果醋和泡菜制作的主要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D.果酒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会降低,泡菜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pH基本不变
2.下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装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阀a控制的是充气管 B.阀b控制的是排气管
C.果醋发酵时开放阀a和阀b D.果酒发酵时关闭阀a,持续开放阀b
3.下列关于消毒、灭菌及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操作者的双手可以用酒精擦拭进行消毒
B.无菌操作就是要杀死所有的细菌等微生物
C.接种室和工作台可以用紫外线进行消毒
D.玻璃器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
4.在做“土壤中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时,不需要无菌操作的是( )
A.稀释土壤溶液 B.涂布平板 C.微生物的培养 D.土壤取样
5.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传统葡萄酒发酵利用的菌种来自葡萄皮自身携带的酵母菌
B.豆腐的发酵过程有酵母菌和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参与
C.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D.泡菜制作时加入的蔬菜和香辛料等原料,一般装坛至八成满即可
6.发酵工程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等多个环节。下列关于发酵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菌种选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人工诱变等手段
B.在利用发酵工程生产青霉素的过程中仍然需要严格灭菌
C.发酵工程的产品可以采用过滤、沉淀或其他适当方法提取
D.发酵过程要随时检测培养液中的微生物数量等,但不需要再添加营养成分
7.青霉菌(需氧型真菌)处在葡萄糖浓度不足的环境中时,会通过分泌青霉素杀死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目前已实现青毒素的工业化生产,关于该生产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液中的碳源最好不使用葡萄糖
B.可对发酵罐进行通气并给予搅拌,有利于提高产量
C.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不需严格灭菌
D.选育出的高产菌株经扩大培养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
8.愈伤组织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无定形的薄壁组织块,在植物细胞工程中有着多种应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④⑤⑥⑦过程均经历了再分化
B.图中④和⑧过程的培养基中都有琼脂
C.植物的微型繁殖和脱毒苗的获得均需通过①④过程
D.①④和①⑧两种途径的原理均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9.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叙述,合理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在传代培养的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不可能发生改变
C.成体干细胞经培养可发育成个体
D.核移植后,可用电刺激、乙醇或载体等激活重构胚
10.下列有关细胞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一定大小的植物茎尖或根尖进行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B.选择培养到减数分裂II的卵细胞与获能精子有利于完成受精作用
C.选择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进行培养有利于获得大量的细胞
D.选择去核的卵母细胞作为核受体进行核移植可提高克隆动物的成功率
11.下列有关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过程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都可以获得杂种细胞
B.都涉及细胞膜的流动性
C.都可能表达出两种细胞的部分基因
D.都可以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诱导细胞融合
12.下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的B淋巴细胞是从小鼠的胸腺中提取的
B.②促进细胞融合时可以利用活病毒
C.⑤中细胞群可以无限增殖和产生单一抗体
D.⑥进行大规模培养只能在体外培养液中进行
13.现有甲、乙两只绵羊,甲绵羊属于克隆羊,乙绵羊属于试管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绵羊的培育过程中都应用了体外受精技术
B.甲绵羊的遗传物质可来自两个雌性亲本,乙绵羊不可以
C.培育这两只绵羊的生殖方式不相同
D.两只羊的体外早期胚胎培养都经历了桑甚胚、囊胚等阶段
14.下图为受精作用及胚胎发育示意图,a、b代表两个发育时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过程通过有丝分裂增殖
B.①过程必须在体外培养液中完成
C.③→④细胞分化程度逐渐增大
D.将a的内细胞团平均分割后移植,可得到表型相同的幼体
15.据报道,世界上仅剩下两头雌性白犀牛,实验室只留有冷冻的白犀牛的精子。若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尝试拯救该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体外培养受精卵时,培养液中通常加入动物血清等成分
B.可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增加备孕胚胎数量,提高其出生率
C.这样繁育出来的种群与野生种群相比,其野外生存能力可能较低
D.用雌性白犀牛体细胞克隆出多头白犀牛后,就可以让它们自行繁衍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DMF(一种含碳有机物)是一种优良的工业溶剂和有机合成材料,它广泛应用于制革、化工、医药、农药等各个生产行业。含DMF的废水毒性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某实验小组筛选分离得到能够高效降解DMF的菌株,用于环境中DMF的降解。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不能利用平板划线法对DMF降解菌进行计数
B.筛选DMF降解菌的过程中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
C.可从某化工厂排污口附近的污水中取样来筛选DMF降解菌
D.可根据平板上菌落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特征来区分微生物的类型
7.某植物有甲、乙两品种。科研人员在设计品种乙组织培养实验时,参照品种甲的最佳激素配比(见下表)进行预实验。为确定品种乙的II阶段的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参照表中(),以为梯度,设计5个浓度水平的实验,其中细胞分裂素最高浓度设为M。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品种甲组织培养阶段 细胞分裂素/() 生长素/()
I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II诱导形成幼芽
Ⅲ诱导生根
A.表中发生基因选择性表达的是II和Ⅲ阶段
B.实验中共配制了2种不同的培养基,即生根培养基和生芽培养基
C.确定品种乙II阶段最适细胞分裂素浓度的实验中,M为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
18.利用核移植克隆人体器官有望最終解决供体器官的短缺和器官移植出现的排异反应。下图表示利用核移植克隆人体器官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病人体内取出的健康体细胞不会携带任何致病基因
B.上述过程不能够说明离体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C.可以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胚胎干细胞
D.图中①②过程都发生了细胞增殖和分化
19.右图表示利用两栖动物未受结的卵母细胞M和从蝌蚪N中提取的细胞核进行核移植,并培养为成蛙X的实验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成蛙X的性状主要由细胞M遗传物质决定,也受蝌蚪N遗传物质的影响
新上皮相
B.重组的蛙细胞相当于蛙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和器官
C.图中重组蛙细胞进行培养时,一般要置于95%和5%的混合气体培养箱中
D.该实验过程采用了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及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20.在我国干燥、缺水的戈壁无人区,科学家发现了小规模的野化单峰骆驼群。科学家欲通过胚胎移植等方法拯救野化单峰骆驼,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对野化单峰骆驼A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排出更多的卵子
B.受精卵发育为早期胚胎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源于自身
C.在分割囊胚阶段的胚胎C时,需要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D.对受体雌性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利于顺利完成胚胎的发育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11分)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重要发酵菌种,实验人员将马奶酒中分离到的酵母菌和野生型酵母菌分别加入马奶中进行马奶酒的发酵,相关物质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是制作马奶酒的要发酵菌种,从同化作用的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填“自养型”或“异养型”)生物;从细胞呼吸类型看,酵母菌属于______型生物。
(2)将马奶酒加入发酵装置时,一般要预留约1/3的空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发酵过程中,一般将温度控制在______℃进行发酵。
(3)马奶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糖,马奶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将乳糖分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进而被酵母菌利用产生酒精,制成马奶酒。据图分析,野生型酵母菌优先利用______进行酒精发酵,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马奶酒酵母菌优先利用______进行酒精发酵,且大量产生酒精阶段,马奶酒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______(填“更快”或“更慢”)。
22.(11分)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产品的过程。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与发酵工程相比,传统发酵技术直接利用的是______微生物,或利用______中的微生物。
(2)米曲霉发酵过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些酶中的脂肪酶和蛋白酶能分别将发酵池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成易于吸收、风味独特的成分,米曲霉发酵过程除了需要提供营养物质,还需要提供的pH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发酵池发酵阶段添加的酵母菌属于______(填“真核生物”或“原核生物”);添加的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葡萄糖。在该阶段抑制杂菌污染和繁殖是保证酱油质量的重要因素,据图分析,该阶段的发酵液中可以抑制杂菌生长的物质除了乳酸和食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23.(11分)纤维素是地球上最大的可再生资源,地球每年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中,纤维素约占6%,纤维素分解菌的研究也成了相关科学家关注的课题,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经常施加农家肥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其进行计数(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解菌将纤维素最终水解为______。科学家在野外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的时候,往往选择富含落叶的土壤进行取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纤维素分解菌可以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具有______的菌落即为纤维素分解菌形成的菌落。如果培养基上菌落数少,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2点)。
(3)图中所示获取纤维素分解菌的纯培养物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该方法统计样本菌落数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设置空白对照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4.(11分)分别以某种植物的绿色叶片和茎尖为材料,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大量繁殖该植物。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的问题:
(1)以该植物的绿色叶片和茎尖作为外植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组织培养,均能获得试管苗,上述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绿色叶片和茎尖相比,利用______进行组织培养更容易获得试管苗,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诱导愈伤组织所用的培养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蔗糖,加入蔗糖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中除需要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外,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
(3)花椰菜易受黑腐病菌的危害而患黑腐病。野生黑芥具有黑腐病抗性基因。用一定剂量的紫外线处理黑芥原生质体可使其染色体片段化,并丧失再生能力,再利用此原生质体作为部分遗传物质的供体与完整的花椰菜原生质体融合,以获得抗黑腐病杂种植株。流程如下图。
①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杂种细胞成功融合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②若要从杂种植株中筛选出具有高抗性的植株,需要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______接种实验。
25.(11分)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在培养液中加入动物血清。为了研究不同“层次”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以下实验。将分离出的牛血清装入专用血清瓶后,放入冰箱中直立静置一段时间。取三支带刻度的吸管,将血清从上到下轻轻吸成均等的三份,分别装入消毒后的瓶中,标记为上、中、下,再分别从三个瓶中吸取等量的血清置于另一小瓶中,混合均匀备用。分别取等量的不同“层次”的血清和混合血清加入新配制的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再接种小鼠上皮细胞(接种细胞密度为个),在适宜条件下培养72h后,进行计数,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上 中 下 混合
72h后细胞数/(个)
(1)在吸取血清的过程中,要严格禁止摇晃或震动血清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松盖培养瓶或______,并将它们置于含有______的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若培养的细胞来自哺乳动物,则细胞培养时应将温度控制在______为宜。
(3)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时,统计出来的数据比实际活细胞数往往偏______,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4)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层次”的血清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不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下协作校高二第一次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A 2.D 3.B 4.D 5.C 6.D 7.C 8.C 9.D 10.C 11.D 12.A 13.A 14.B
15.D 16.ACD 17.C 18.BCD 19.ACD 20.D
21.(1)异养型(1分) 兼性厌氧(1分)
(2)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适量的氧气、防止发酵旺盛时发酵液溢出(答出1点,合理即可,2分) 18~30(或28)(2分)
(3)葡萄糖(2分) 半乳糖(2分) 更快(1分)
22.(1)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2分) 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2分)
(2)使米曲霉充分生长繁殖,大量分泌制作酱油过程所需的酶类(2分) 将培养液pH调至酸性(2分)
(3)真核生物(1分) (碳酸)、酒精(2分)
23.(1)葡萄糖(1分)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要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去寻找,富含落叶的土壤中有丰富的纤维素(2分)
(2)透明圈(1分) 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较少,稀释的倍数太大(2分)
(3)稀释涂布平板法(2分) 需要(1分) 用于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2分)
24.(1)离体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1分) 茎尖(1分) 茎尖分化程度比绿色叶片低,且茎尖分裂增殖能力更强(2分)
(2)为植物组织细胞提供能量和碳原(或营养物质),维持培养液的渗透压(2分) 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1分)
(3)①纤维素酶和果胶酶(1分) 再生出细胞壁(2分) ②黑腐病菌(1分)
25.(1)防止不同层次的血清混合(2分)
(2)培养皿(1分) 95%空气和5%(2分) 36.5±0.5℃(1分)
(3)大(1分) 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时,会将死的微生物计数在内,实验结果往往偏大(2分)
(4)不同“层次”血清中的营养成分有差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