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三节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
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结合具体的环境问题,掌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环境问题的危害。
课 标 要 求
教 学 目 标
新课导入
有机杀虫剂DDT
由于合成了一种高效的有机杀虫剂DDT(二氯联苯三氯甲烷),瑞士化学家米勒获得了194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度被广泛使用的DDT逐渐被世界各国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
为什么DDT被禁止使用?DDT的广泛使用到禁止过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新课导入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资源,并把资源转化成消费品,以满足消费需求。
人类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的废弃物,包括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简称“三废”),又被排放到环境中去。
人类通过生产、生活活动作用于环境。
环境把受到的影响反作用于人类。
环境问题的产生
(1)特点:
①自然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太阳能持续供给能量,物质能够从无机环境进入生命体,最终又回到无机环境,从而完成物质的循环与能量的流动
②自然环境能够通过自我调节来维持稳定。
1.自然系统:
环境问题的产生
物质是循环的,能量是单向流动
(1)特点: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取大量自然资源,维持城市、农田等人类系统的运行,将所形成的废弃物排入自然环境。
2.人类系统:
(2)避免环境问题,做法: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要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13页
环境问题的产生
物质和能量是单向流动,物质是无法循环的
农业社会
①工业革命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有限,地球的大气、土地和水能够满足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需要,人类排放的废弃物能够被自然环境降解。
工业革命
②工业革命后,资源的消费和废弃物的排放数量剧增。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已在某些方面超过自然环境的调节能力,损害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从而发生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态退化、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在物质和能量的来源、流动方向、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自然系统和人类系统有什么不同?
系统类型 物质和能量来源 流动方向 生物多样性 系统的稳定状态
自然系统
人类系统
太阳能
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
单向流动
单一
循环流动
丰富
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
不具有调节能力,容易产生环境问题
思考:
2.你认为哪种系统能维持稳定状态?请说明理由。
(2)自然系统能够维持稳定状态。
原因:自然系统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物质能够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生物多样性也保证了自然系统的弹性,使自然系统能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以维持系统的稳定状态。人类系统的运转完全依赖于自然系统,人类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系统的运转条件和方式。
思考:
1.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损害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产生环境问题。
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正相关)
2.人均资源消费量
(1)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
(2)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正相关)
3.技术水平
影响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
工业废气脱硫设备
(两面性)
劳动力
设备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过度消耗资源带来的环境影响。
原因:发达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较低,却消耗了世界大多数的自然资源,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环境问题:掠夺式开发带来的生态破坏,以及快速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
原因:发展中国家多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
此外,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也使得目前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加严峻。
环境问题的产生
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生物多样性减少
臭氧层破坏
酸雨
森林面积锐减
土地荒漠化
资源短缺
水环境污染严重
全球面临的十大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环境问题的表现
资源短缺、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全球环境变化
这些环境问题是怎样产生的?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类型 对服务功能的影响
供给服务功能(下降) 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调节服务功能(失常) 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文化服务功能(降低) 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支撑服务功能(破坏) 使自然环境偏离应有的稳定状态
环境问题的危害
2.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①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等污染,会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例如,人类排放的大量细颗粒物等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形成雾霾天气,影响人们的户外活动,诱发多种疾病
雾霾治理的措施:
①针对尾气: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②针对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和执法力度。
③针对建筑工地:覆盖、洒水、及时清运、设置围栏、大风天停止作业、密闭运输。
④针对垃圾处理:垃圾分类回收。
⑤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思考:如何治理雾霾?
②有些污染物质会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例如,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发现DDT在环境中非常难降解,并能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最终危害人体健康。因此,20世纪70年代以后DDT被许多国家禁止使用。
3.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问题不仅直接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也对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造成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例如,许多贫困地区生态脆弱,发展经济容易导致自然环境退化,退化的环境反过来又制约经济的发展,构成贫困和环境退化的恶性循环。
为了控制和治理环境问题,人类社会可能会付出高昂的成本
环境问题的危害
# 案例-日本琵琶湖的污染治理
阅读教材思考如下问题:
1.结合材料说明琵琶湖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说明琵琶湖污染产生的危害?
3.结合材料说明日本琵琶湖水污染的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①人口激增,生活污水大量排放;②工业发展,工业废水大量排人河流;③农业发展,农田退水,农药化肥等的使用。
2.①水体环境变差,水生生物死亡,生物多样性下降;②被污染的河流水变质发臭,影响环境,不利于环境保护;③人类水源减少,水资源更加短缺;④污染物质进入人体,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
3.①政府通过修建城市下水道、农村生活排水设施、联合处理净化槽,处理生活污水;②通过制定鼓励环保型农业政策,与当地农民协商减少50%的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对环境的污染;③通过在重点污染行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可再生和再循环使用的产品和材料,降低工业污染;④采取多种措施,如疏浚河底污泥、在河流入口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对入湖河流直接净化。
历史上,许多地区的发展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有学者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概括这一过程。该曲线显示,环境质量在前期会随着经济增长而逐渐恶化,但到达某个临界点之后环境污染的程度会逐渐降低。
活动
讨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1.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出现拐点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人们收入达到一定水平;
②技术达到一定水平,资源利用效率和处理废弃物能力提高;
③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
④法律法规管理制度的完善等。
2.环境“先污染、后治理"是不是一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必然经历的过程 查找相关资料,用事实说明你的观点。
不是。当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后,充分利用自然规律,转变传统发展模式,采用可持续发展模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进行环境保护,就可以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区域经济发展如何避免经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
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②加强监管;
③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④废弃物先处理并达标后排放等。
下图为“某环境问题形成过程示意图”,此问题对农业发展十分不利。据此完成1~3题。
1.此图所揭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化 B.土壤酸化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石漠化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基础过关
2.引起盐分向地表运动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过度放牧 B.大水漫灌
C.大量施肥 D.围湖造田
3.该环境问题可导致当地
A.生物物种减少 B.水土流失加剧
C.土壤肥力下降 D.地下水位下降
c
B
C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基础过关
5.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