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二节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结合材料,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2.依据材料,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自春秋末年吴王夫差筑邗城开始,扬州城市与社会历经千年的发展,在隋唐时期迎来了第一次鼎盛,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城市。
扬州
北京
天津
济南
上
海
杭州
廊坊
沧州
枣庄
连云港
淮安
徐州
扬州
南京
西汉初年,吴王刘濞建都广陵,即邗城,扬州的兴盛由此开始。隋朝统一全国后开凿运河,使得扬州成为当时的重要商港,直至唐代,扬州成为全国的交通枢纽,进入它的全盛时期。
唐代以来运河起到了一定的漕运作用,刺激了扬州商业的发展,在靠近运河的地区形成了工商业者的聚居区和沿着运河设置的大市、小市。由于运河给扬州带来了极其优越的交通条件,经济急剧发展,定时开闭的大市、小市已经越来越难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坊市制趋于解体。
交通运输使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产品、设备、劳动力等要素合理流动,实现空间上的优化配置。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素合理流动
交通运输
越便利快捷
经济要素的流动速度越快、耗时越短、效率越高
实现的产值越大
北京
天津
济南
上
海
杭州
廊坊
沧州
泰安
曲阜
枣庄
连云港
淮安
徐州
宿州
蚌埠
滁
州
扬州
南京
2、缩短时空距离,扩大辐射范围,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便捷的交通运输 → 缩短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 → 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 →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凭借优越的海运优势,面向国际市场,发展出口加工业,迅速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3、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发展交通运输,可以直接拉动原材料、能源、建筑、旅游等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相关产业发展
城市体系优化
经济活动空间集聚与扩散
运输需求增加
交通投资增多
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城市区位优势变化
交通可达性提高
运输费用降低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
全国高速公路网
全国高速铁路网
西气东输工程
“村村通”工程
重大交通运输工程
影响
促使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
有效地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案例
陕西省武功县发展交通脱贫致富
渭河平原大蒜产区
一带一路
青盐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第一纵“沿海通道”的一部分,北起青岛,南到盐城,分为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两部分。该高铁全线已于2018年12月通车,时速200 km,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下面左图为“青盐铁路走向示意图”,右图为“盐城高铁北站分布示意图”。
1.青盐铁路建设带来的积极意义有( )
①促进苏北经济协调发展
②带动沿线地区融入长三角经济圈
③完善我国东部沿海铁路网
④有利于苏南高新技术产业转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青盐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第一纵“沿海通道”的一部分,北起青岛,南到盐城,分为青连铁路和连盐铁路两部分。该高铁全线已于2018年12月通车,时速200 km,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下面左图为“青盐铁路走向示意图”,右图为“盐城高铁北站分布示意图”。
2.在盐城高铁北站核心区适合布局的商业类型是( )
①娱乐业和文教类
②日用杂品和家电家具
③餐饮、箱包和地方特产
④物流业和书报零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0年12月11日,连淮扬镇铁路淮镇段开通运营,标志着连淮扬镇铁路实现全线贯通,江苏高铁网中轴线的“脊梁骨”完成构建,这将成为江苏省内多个城市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和巨大的潜在优势。下图为“江苏部分铁路分布图(含高铁)”。
3.高铁建设过程中带动的主要行业有( )
A.机械、化工、纺织
B.餐饮、旅游、商贸
C.电力、服装、机车
D.钢铁、水泥、建筑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一度非常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而断航。
4.20世纪70年代末,德州发展速度变缓,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枯竭
B.商品生产减少
C.交通地位下降
D.人口增长加快
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一度非常繁荣。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而断航。
5.推测目前德州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是( )
A.沿京杭运河向南北扩展
B.向周围的郊区均衡扩展
C.沿漳卫新河向南北扩展
D.沿公路向京沪高铁方向扩展
二、影响聚落发展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是古人对繁华扬州的赞誉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
北京
天津
济南
上
海
杭州
廊坊
沧州
泰安
曲阜
枣庄
连云港
淮安
徐州
宿州
蚌埠
滁
州
扬州
南京
古代,我国东部南北向的货物运输主要依赖京杭运河,沿岸形成了一批商业繁荣的城市。
其中扬州位于京杭运河南北段的中间位置,且是长江航运与京杭运河航运的转运点,在运河城市中最为发达。
北部湾
珠三角
海峡西岸
长三角
天津滨海新区
辽宁沿海经济带(研究中)
沿海经济带
沿海型:东部沿海经济带
交通通道:东部沿海通道
运输方式:海运
主要城市:大连、烟台、青岛、
上海、宁波、南通、福州等
产业特点:外向型、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
银川
太原
乌鲁木齐
西宁
兰州
西安
郑州
连云港
阿拉山口
伊宁
沿路型:陇海—兰新经济带
交通通道:陇海—兰新通道
运输方式:铁路
主要城市:连云港、徐州、开封、郑州、洛阳、
西安、宝鸡、兰州、西宁、乌鲁木齐等
产业特点:能源、电力、有色冶金、
石化、装备制造、轻纺等
昆明
成都
武汉
南昌
重庆
贵阳
长沙
宁波
杭州
上海
南京
合肥
攀枝花
宜昌
沿河型:长江经济带
下游长三角地区
中游
城市群
上游成渝经济区
传统的乡村聚落较为分散,且位置偏远、交通不便。为促进农村发展,我国正有计划地对分散的乡村聚落进行合并,建设相对集中的乡村聚落。(一般临近主要公路)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其中北京至沈阳段桥隧众多。全线共32座车站,站名中多带“东、西、南、北”等方向性词语,表明高铁站建设在城市外围某个方向处,且多为新建车站。
1.北京至沈阳段桥隧众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起伏较大
B.河流密布
C.耕地比重大
D.减小对地面生产生活的干扰
2021年1月22日,京哈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其中北京至沈阳段桥隧众多。全线共32座车站,站名中多带“东、西、南、北”等方向性词语,表明高铁站建设在城市外围某个方向处,且多为新建车站。
2.带有方向性词语的高铁站可以
A.改善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
B.带动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区
C.缓解城市该方向的货运压力
D.使城市地域空间向该方向拓展
西成高铁线路全长658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时,途经我国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险峻山脉的高速铁路,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3.西成高铁开通运营最先影响成都的( )
A.辐射范围
B.城市环境
C.功能分区
D.行政区划
西成高铁线路全长658千米,设计速度250千米/时,途经我国秦岭,为世界首条穿越险峻山脉的高速铁路,于2017年12月6日正式开通运营。
4.西成高铁的开通运营将( )
A.加快四川天然气开发
B.加快四川农产品的外运
C.促进西安市人口回迁
D.带动沿线旅游业发展
和若铁路连接新疆南部和田地区与若羌县,沿线分布30多个民族,近71万人,是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长约825千米(图1)。铁路开通后,和田群众出疆可通过若羌通往内地城市,不必再绕道西北经喀什、阿克苏、库尔勒等城市,出疆路程将缩短1 000多千米。
5. 结合材料,分析和若铁路的开通对南疆地区的有利影响。(8分)
①完善了交通运输网,缩短和田地区群众出行距离;
②加强与外界文化、信息、物资交流,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通道;
③将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致富;
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南疆地区经济繁荣;
⑤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