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望其旗靡( )
小信未孚( ) 登shì( )而望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 以:
(2)弗敢专也 专:
(3)必以情 情:
(4)忠之属也 忠:
(5)公将鼓之 鼓:
(6)下视其辙 辙:
(7)既克,公问其故 既: 故:
(8)难测也 测: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师伐我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3)小大之狱
(4)可以一战
4.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彼竭我盈,故克之。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 , ”。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 , , ”。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 , , ”。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 , ”。
7.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决定条件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3)本文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不“鄙”的表现。
基础运用
8.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 ”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新疆中考改编)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
(2)乃入见 乃:
(3)弗敢加也 加:
(4)神弗福也 福:
(5)再而衰 再: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1.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12.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
(2)小惠未遍 遍:
(3)必以信 信:
(4)必以情断之 之:
(5)智虽弗及 及: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是则可矣。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 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 。
【解析】这两篇短文主要是记言的,通过人物的对答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对话”或“语言”。此外,【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鲁钝反衬出曹刿的机敏。所以第二空应填“衬托”或“对比”。
16.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20曹刿论战答案
夯实基础巩固知识
预习自测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又何间焉(jiàn) 肉食者鄙(bǐ)
牺牲玉帛(bó) 望其旗靡(mǐ)
小信未孚(fú) 登shì(轼)而望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何以战 以:凭、靠
(2)弗敢专也 专:独自享有
(3)必以情 情:诚,诚实。这里指诚心
(4)忠之属也 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
(5)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6)下视其辙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7)既克,公问其故 既:已经 故:原因,缘故
(8)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注意体会其与今义的区别。
(1)十年春,齐师伐我 军队
(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指祭祀用的牛、羊、猪等
(3)小大之狱 指诉讼事件
(4)可以一战 可以凭借
4.下列句子中,“以”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C)
A.何以战 B.必以情
C.必以分人 D.可以一战
【解析】C项“以”译为“把”,其他为“凭借”。
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报以实情。
(2)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明察,但一定以实情诚心判断。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枯竭了。
(5)彼竭我盈,故克之。
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碾出的痕迹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6.根据要求填空。
(1)曹刿请见鲁庄公的根本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曹刿不让鲁庄公追击齐军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4)曹刿判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7.理解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决定条件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概括)
取信于民。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曹刿的“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深谋远虑;指挥若定;谨慎果断;能详察敌情,把握战机。
(3)本文详细描写了曹刿在战前、战中、战后的表现,而对于交战的具体过程则略写,这样安排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过程,而是紧紧围绕“论战”展开,其他内容与中心关联不大。这样处理,表现出了曹刿的军事才能和远见卓识,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都被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他不“鄙”的表现。
①尽职尽责,执政为民,取信于民。②“公与之乘”表现他广开言路,礼贤下士。③知人善用,用人不疑。④“公问其故”表现他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基础运用
8.班级正在开展以“勇于担当,兼济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
(1)【故事链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下图与我国古代一位在国难面前勇于担当的历史人物有关。请根据提示,简要叙写这个故事。(60字左右)
鲁庄公十年,齐国军队以强凌弱,攻打鲁国。关键时刻,曹刿挺身而出,随战于鲁庄公,在战场上指挥得当、把握战机,最终打败了齐军。
(2)【对联续写】下面有两副未完成的对联,请围绕活动主题,续写下联。
①上联:能文能武迎挑战
下联: 敢说敢做有担当
②上联:苏武牧羊不辱臣子使命
下联: 曹刿论战无愧匹夫之责
(3)【论述修改】李明同学在观看纪录片《大国工匠》第八集“大任担当”后写了一篇心得,请你帮助修改。
本集介绍了三位大国工匠:焊接火箭发动机的高级技师高凤林,拼接兵马俑的文物修复师马宇,手工打造飞机弧线的高级钣金工王伟。[甲]纪录片播出后发生了广泛影响。[乙]人们不仅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也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担起了国之重任,担当需要能力,需要技术,更需要奉献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应该勇于担当,忠诚奉献,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为民谋福,为国出力。
①[甲]处画线句中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发生”改为“产生(或:引起)”。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语序不当的问题,修改意见:将“深深折服于他们‘精雕细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为他们精湛的技艺而震惊”互换位置。
阅读探究拓展延伸
课内精读
(新疆中考改编)阅读《曹刿论战》,回答下面的问题。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肉食者鄙 鄙: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乃入见 乃:于是,就
(3)弗敢加也 加:虚夸,夸大
(4)神弗福也 福:赐福,保佑
(5)再而衰 再:第二次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齐国是)大国,很难推测(它的实情),(我)怕(他们)在此地设有埋伏。
11.文中鲁庄公的“将鼓”“将驰”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曹刿的“未可”“可矣”表现了什么
“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的性格特征。“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面对战场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12.俗话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曹刿并非“肉食者”,却要参与战事,对此,你如何评价
示例:我赞赏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为一介布衣,非“肉食者”,但高度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感促使他积极参战,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扭转战局。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主人翁意识值得我们学习。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 ”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节选自《左传》)
【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苟中心图民①,智虽弗及,必将至焉。”
(节选自《国语》)
[注]①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
13.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又何间焉 间:参与
(2)小惠未遍 遍:遍及,普遍
(3)必以信 信:实情
(4)必以情断之 之:代指“狱”,案件
(5)智虽弗及 及:到,达到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是则可矣。
这(样)就可以了。
15.【甲】【乙】两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运用了对话(或:语言)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衬托(或:对比)。
【解析】这两篇短文主要是记言的,通过人物的对答来表现人物性格,所以第一空应填“对话”或“语言”。此外,【甲】文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比照、映衬的手法,把曹刿与“乡人”进行对比,突出了曹刿抗敌御辱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把曹刿与鲁庄公进行对比,以庄公的鲁钝反衬出曹刿的机敏。所以第二空应填“衬托”或“对比”。
16.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
①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取意见;②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有谋略。
【参考译文】
【乙】长勺之战,曹刿问鲁庄公(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庄公说:“我处理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会凭实情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样)就可以了。如能在内心为百姓考虑,智慧即使有不够的地方,也必定会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