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邹忌讽齐王纳谏
1.文言词汇选择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能谤讥于市朝(指责讥刺) B.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
C.明日徐公来(明天) D.期年之后(满一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能谤讥于市朝/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皆朝于齐/能谤讥于市朝
C.齐国之美丽者也/吾妻之美我者 D.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门庭若市
2.重点句子翻译题。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3.课文内容理解题。
(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直接描写邹忌相貌的句子是: , 。
(2)《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 , ”的好局面。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入朝讽谏齐威王,直言齐威王被大臣和国内的人蒙蔽得很厉害的句子是: , , 。
(4)《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表明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满一年之后,齐国内政日益清明的句子是: , , 。
(5)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邹忌这一人物形象。
4.综合分析选择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邹忌面对妻、妾、客的赞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冷静思考,并由己及君,现身说法,劝说齐威王除弊。
B.齐威王的可贵之处在于能欣然纳谏,广开言路,博采众议,从而使齐国在内政治清明,在外“战胜于朝廷”。
C.邹忌进谏的成功,还在于齐威王能够纳谏;齐威王对于邹忌的进谏表示接受,并制定了奖励进谏者的方案,可见他是一位开明的君主。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威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威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谏齐威王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说话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采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晋文公攻原①
韩非子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 ”乃降公。卫②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 ”乃降公。
[注] ①原:原国。②卫:卫国。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遂与大夫期十日/陈太丘与友期行
B.原三日即下矣/令初下,群臣进谏
C.夫原之食竭力尽矣/一食或尽粟一石
D.可无归乎/男有分,女有归
6.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不 去 是 亡 吾 信 也 得 原 失 信 吾 不 为 也
7.如何看待晋文公“罢兵而去”的行为 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1)[解析] C 明日:次日,第二天。
(2)A
2.(1)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
(2)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
3.(1)邹忌修八尺有余 而形貌昳丽
(2)群臣进谏 门庭若市
(3)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4)期年之后 虽欲言 无可进者
(5)邹忌在周围人的交口称赞中,能保持头脑冷静,能正确认识自己,可见他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从他通过观察思考,由现象到本质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思维缜密、具有丰富生活经验的人。当他把这一生活现象和治理国家联系起来的时候,一个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善于发现问题的谋士形象就跃然纸上。而他高超的劝谏艺术更进一步展现了他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谙君王心理的政治家形象。
4.(1)[解析] D 本文的主旨应是通过记叙邹忌以自身经历讽谏齐威王,使齐威王广开言路的故事,说明“只有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2)[解析] C “主要是为了铲除齐威王身边的小人”错。
5.A
6.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7.示例一: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的可贵之处在于讲信用(恪守诚信),因为讲信用才能不战而胜,“攻原”得“卫”。
示例二:不赞成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墨守成规(一成不变、不能随机应变),因为“原三日即下矣”(或“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如果他一鼓作气,就能攻下原国。
示例三: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晋文公的行为,晋文公这样做有利有弊。利在讲信用,“攻原”得“卫”;弊在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参考译文]
晋文公攻打原国,携带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内收兵)。到达原地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晋文公)鸣金撤退,收兵离开(原国)。有个从原国都城中出来的人说:“原国三天内就可以攻下了。”群臣近侍进谏说:“原国城内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耗尽了,君主暂且等一等吧。”晋文公说:“我和大夫约定十天,(如果)不离开,(这)是失去了我的信用。得到原国却失去信用,(这样的事)我不做。”于是撤兵离开。原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可以不归顺他吗 ”于是投降了晋文公。卫国人听到后说:“有像他那样守信用的君主,可以不归顺他吗 ”于是(也)归顺了晋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