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同步分层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9 16:0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陕西延安中学八年级期末)蒋介石曾称:“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因此他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淞沪会战中,这一策略的实施(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说明蒋介石固守不抵抗政策
C.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D.使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2.(2022·山东临沂·模拟预测)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材料记述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3.(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把图中某些地名再录入一遍)( )
A. B.
C. D.
4.(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武汉是座英雄城市!回想当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与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一并被载入史册
C.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5.(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将该战役的胜利称为“盟军的胜利”。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万家岭之战,沉重打击了救援106师团的日军部队,大大震惊了日军上下、朝野内外和国际社会,而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次战役属于哪次大会战的一部分。(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长沙会战
7.(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一场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战役”是
A.豫湘桂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8.(2022·山东淄博·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就是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精锐部队和轻重武器一齐上阵,从大别山北麓直扑武汉。中日军队海陆空军齐对阵,上演了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剧。这也是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日本军队损失最惨的战役。日军每前进一步,都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他们用一天时间才能攻下一个山头。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以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后占领武汉。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中国军队虽然也付出巨大牺牲,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武汉抗战的近一年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最团结的时期。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日军无法调动更多的军队投入进攻徐州、武汉之战。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桂系将领亲率子弟兵奔赴战争前沿,川军以最劣之装备与强敌厮杀疆场,黄埔将领挺进到第一线与敌军对垒。在抗战的大旗下,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根据材料,说明日本为什么要对武汉发起进攻?
(2)根据材料,概述武汉会战的特点?请用材料中的史实佐证武汉会战的特点。
(3)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论是由具体史实推出的,请运用材料中具体史实填写表格。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结论
①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
② 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
③ 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武汉会战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两条即可)
二、【培优促能】
1.(2022·广东·八年级单元测试)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泰晤士报》认为
A.中国军队军械十分充分 B.此次会战对华无足轻重
C.作战的双方均损失惨重 D.军备强大的日军未失败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不得不将侵华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为上海和华东沿海工业内迁……文化、科技和人员后撤赢得了时间,对中国实行抗日 外交战略,孤立日本,争取国际支持,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评价了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 B.战役胜利成为扭转华东战局关键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保障了战时首都顺利迁移到重庆
3.(2022·天津武清·一模)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4.(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 可见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5.(2021·广东·深圳市海湾中学八年级期末)这次会战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7.(2020·安徽·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______。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目标。
材料二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民网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战”指的是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这次会战”的影响。
材料三
2020年2月2日上午,空军8架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据悉,8架飞机共运输795名医疗人员、58吨物资,第一架飞机于8时55分顺利降落。
——人民网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2022·广东·八年级单元测试)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见,武汉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2.【史料实证】(2022·黑龙江·肇源县第二中学模拟预测)著名作家减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
A.邓世昌 B.左权 C.李宗仁 D.彭德怀
3.【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七七事变 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4.【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小明在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利用了年代尺来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主题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
5.【家国情怀】(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图是蔡若宏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创作的漫画《全民抗战的巨浪》,中国抗日军民高举着战刀,高举着铁拳,高举着手榴弹,组成了汹涌咆哮的巨浪,吞没了像野牛般在水中垂死挣扎的日寇。背景有闪电划过夜空,还有那震天的怒吼。漫画旨在( )
A.讽刺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B.赞扬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积极配合
C.颂扬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坚强抗战意志 D.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四、【挑战真题】
1.(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图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下列抗战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彭德怀——淞沪会战 B.谢晋元——台儿庄战役
C.张自忠——枣宜会战 D.李宗仁——平型关大捷
3.(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右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武汉会战 B.枣宜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22.(2021·江西·中考真题)“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4.(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5.(2019·广西河池·中考真题)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武汉保卫战C.台儿庄战役D.第三次长沙会战
6.(2020·湖南益阳·中考真题)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
——摘自柳库《七绝·壮举》
材料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在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持近四个月后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4)上述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分层作业
一、【夯基达标】
1.(2022·陕西延安中学八年级期末)蒋介石曾称:“上海是一个国际市场,在上海打仗,就容易引起国际注意。”因此他判断,“国军如能在上海多保卫一二个月,将可引起国际方面的干涉和支援,因而应不惜牺牲,尽力固守上海”。淞沪会战中,这一策略的实施( )
A.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B.说明蒋介石固守不抵抗政策
C.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D.使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答案】A
【详解】材料信息强调国军要尽力延长淞沪会战的时间,这有利于打破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A项正确;蒋介石固守不抵抗政策与“尽力固守上海”等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排除C项;武汉会战使得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2·山东临沂·模拟预测)中国军队英勇抗日,不畏牺牲,战事空前惨烈,其中尤以四行仓库保卫战名扬中外。中国官兵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猛烈炮火,舍命卫国,坚持到11月初,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材料记述的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淞沪会战 D.平型关大捷
【答案】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妄想”指的是,“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著名战役,C项正确;武汉会战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起到了振奋中国军民精神,坚定抗战意志和信念的作用,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湖南娄底·八年级期末)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是(把图中某些地名再录入一遍)( )
A. B.
C. D.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8年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这是全民族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取得最大胜利的一场战役,振奋了抗战精神,B项正确;七七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百团大战提高了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插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中战略进攻的序幕,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4.(2022·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武汉是座英雄城市!回想当年,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这次“会战”的最大意义在于( )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与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一并被载入史册
C.成为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
D.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灭日本侵略军最多的一次会战,使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对阶段,D项正确;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与淞沪会战、长沙会战一并被载入史册是它的重大意义,台儿庄战役 成为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场胜仗,排除ABC三项。故选D项。
5.(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引起当时世界媒体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将该战役的胜利称为“盟军的胜利”。该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1941年12月”、“此时中国军队却在某次战役中取得了对日作战的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为配合在东南亚对美、英军队的攻势,日军调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的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中国军队在长沙外围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日军伤亡很大,被迫北撤,因此可知与第三次长沙会战有关,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发生于1937年,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排除B项;武汉会战发生于1938年,排除C项。故选D项。
6.(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万家岭之战,沉重打击了救援106师团的日军部队,大大震惊了日军上下、朝野内外和国际社会,而日军整整一个师团几乎遭到灭顶之灾,在日本陆军历史上从未有过,这次战役属于哪次大会战的一部分。( )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豫湘桂战役 D.长沙会战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万家岭之战属于武汉会战的一部分,B项正确;万家岭之战不属于淞沪会战,排除A项;万家岭之战不属于豫湘桂战役,排除C项;万家岭之战不属于长沙会战,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2·陕西渭南·八年级期末)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一场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此“战役”是
A.豫湘桂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第三次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有一场战役使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4年,发生了豫湘桂战役,该战役是日本陆军于1944年4月至12月期间贯穿中国河南、湖南和广西三地进行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豫湘桂战役的大溃退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退,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台儿庄战役是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主要发生地点是山东鲁南地区,不符合题干信息,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为配合在东南亚对美、英军队的攻势,日军调集5个多师团、10万余人的兵力第三次进攻长沙,称为第三次长沙会战,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与题干所述地区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2·山东淄博·七年级期末)学习历史就是通过分析材料认识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1937年11月国民政府部分机构由南京迁至武汉后,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日军精锐部队和轻重武器一齐上阵,从大别山北麓直扑武汉。中日军队海陆空军齐对阵,上演了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历史剧。这也是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日本军队损失最惨的战役。日军每前进一步,都遭遇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抗击,他们用一天时间才能攻下一个山头。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以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后占领武汉。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中国军队虽然也付出巨大牺牲,但中国军队的主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武汉抗战的近一年时间,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最团结的时期。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使日军无法调动更多的军队投入进攻徐州、武汉之战。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桂系将领亲率子弟兵奔赴战争前沿,川军以最劣之装备与强敌厮杀疆场,黄埔将领挺进到第一线与敌军对垒。在抗战的大旗下,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1)根据材料,说明日本为什么要对武汉发起进攻?
(2)根据材料,概述武汉会战的特点?请用材料中的史实佐证武汉会战的特点。
(3)史论结合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结论是由具体史实推出的,请运用材料中具体史实填写表格。
材料中的具体史实 结论
① 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
② 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
③ 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武汉会战体现了哪些民族精神?(两条即可)
【答案】(1)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2)特点: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大会战。
史实佐证:
规模最大: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
历史最长: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占领武汉。
歼敌最多: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3)①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②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③国共两党精诚合作,国民党浴血奋战、奋勇杀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配合正面战场的军事行动,广泛开展游击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各派军阀都走上抗战前线,抵抗日本侵略。
(4)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自强团结、抵制外侮的必胜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1)根据“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得出武汉地处江汉平原,是平汉、粤汉铁路的交会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根据“该地实际成为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得出是中国军事、政治、经济的中心。
(2)特点:根据“一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战争”得出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歼敌最多的大会战。史实佐证:规模最大:根据“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得出此次会战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历史最长:根据“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得出日军攻占武汉的计划,从7月推到8月,再设定9月,可直到10月底才占领武汉。歼敌最多:根据“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作为代价”得出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
(3)①材料中“中国保存了有生力量,为进入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做了充分的准备”,说明武汉会战中国军队获得战果最多。②材料中“日军伤亡30多万人,甚至整个师团成建制被歼灭”,说明武汉会战日军损失最惨重。③材料中“国共两党精诚合作……牵制了大量日军”“过去令政府头疼不已的军阀派系,此时都走上抗战前线”,说明武汉会战真正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4)综合材料,可从不畏强暴、血战到底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团结一致、抵制外侮的必胜信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方面进行总结。
二、【培优促能】
1.(2022·广东·八年级单元测试)伦敦《泰晤士报》报道“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泰晤士报》认为
A.中国军队军械十分充分 B.此次会战对华无足轻重
C.作战的双方均损失惨重 D.军备强大的日军未失败
【答案】C
【详解】依据题干“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可知《泰晤士报》认为作战的双方均损失惨重,C项正确;据“须知若干华军器械,犹未充分”可知并不认为中国军队军械十分充分,排除A项;据“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可知认为此次会战对中国影响巨大,排除B项;据“但殷所认为不能保持日之地,彼等竞守至十周之久。此种奇迹,自属难能可贵”可知肯定了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并没有强调军备强大的日军未失败,排除D项。故选C项。
2.(2022·全国·八年级课时练习)“这一战役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不得不将侵华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为上海和华东沿海工业内迁……文化、科技和人员后撤赢得了时间,对中国实行抗日 外交战略,孤立日本,争取国际支持,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和环境。”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材料评价了抗日战争中淞沪会战 B.战役胜利成为扭转华东战局关键
C.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D.保障了战时首都顺利迁移到重庆
【答案】A
【详解】考查点:淞沪会战。解题思路:根据“打破了日本统帅机关速决战的战略计划”、“将侵华主战场从华北转移到华东”、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淞沪会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淞沪会战持续三个多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同时淞沪抗战迫使日本军部前后4次增调援兵,不得不将侵华战争的主战场从华北战场转移到华东战场,从而分散和牵制了日军兵力在华北的集中使用,减轻了华北战场中国军队所受的压力。中国军民在这场震惊世界的大战役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坚忍不拔的战斗意志和强大的战斗力,使世界各国刮目相看。淞沪会战有力地促使国际社会开始重新认识中国,获得了更多人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以及对日本侵略行径的谴责。A正确;宿北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在苏北地区的重点进攻,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B错误;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是国共二次合作,C错误;1937年11月17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率领国民政府大小官员撤离南京,并于三日后在武汉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重庆正式担负起中国战时首都的责任。时间不符,D错误。综上故选A。
3.(2022·天津武清·一模)历史地图可以使我们直观生动地了解历史。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意义是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D.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图片上“1938年春”“台儿庄”等文字信息可知该历史事件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国民党将领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消灭日军一万多人,这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D项正确;1937年9月,林彪指挥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排除A项;1937年7月,日军制造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也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排除B项;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台儿庄胜利之后,有些人主张徐州战役应是‘准决战’,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说什么‘这一战就是敌人的最后挣扎’‘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 可见
A.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B.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
C.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
D.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
【答案】C
【详解】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1945年取得胜利,经过了14年的艰苦抗战。台儿庄战役发生在1938年。题干“说过去的持久战方针应该改变。我们胜了,日阀就在精神上失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表明当时的人们对抗日战争艰苦性持久性认识不足,故C符合题意;台儿庄战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的说法错误,排除A;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获得的重大胜利的说法正确,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排除B;台儿庄战役提升了人们抗战胜利的信心不是对题干材料的正确解读,排除D。故选C。
5.(2021·广东·深圳市海湾中学八年级期末)这次会战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日军歼灭中国军队主力、迫使中国投降的战略企图破产,抗日战争从此进入相持阶段。“这次会战”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答案】C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938年6月开始,日本先后集中40多万兵力发动了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后期,日本占领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广州、武汉失陷后,日本兵力已严重不足,物力财力都感觉困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C正确;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A排除;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B排除;百团大战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一次胜利,与材料无关。D排除;故选C。
6.(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A.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
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答案】B
【详解】依据“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反映了长沙战绩是所有同盟国的胜利,打击了轴心国了。结合课本所学可知,第三次长沙会战时,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鼓舞了盟国的反法西斯斗争。B正确;百团大战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A排除;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C排除;武汉会战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D排除;故选B。
7.(2020·安徽·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如下图
(1)材料一中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______,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______。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目标。
材料二
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人民网
(2)材料二中的“这次会战”指的是哪次战役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这次会战”的影响。
材料三
2020年2月2日上午,空军8架运输机相继从沈阳、兰州、广州和南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据悉,8架飞机共运输795名医疗人员、58吨物资,第一架飞机于8时55分顺利降落。
——人民网
(3)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答案】(1)A、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武汉会战。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牵制日本陆军主力,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计划。
(3)忧国忧民、众志成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等等。
【详解】(1)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首义地点是湖北武昌,位于图中A处;中华民国成立的地点是南京,位于图中B处;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依据材料二“这次会战虽以放弃武汉告终,但使日军力量受到很大消耗,而后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进攻。……不仅如此,会战有力地牵制了日本陆军的主力,使其无法抽调兵力和战略资源支援当时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在张鼓峰的战役,最终使日本不得不放弃武力进攻苏联的所谓‘北进’计划,这对于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可知,“这次会战”指的是武汉会战。武汉会战使日本速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牵制日本陆军主力,迫使日本放弃了“北进”计划。
(3)上述材料反映了近代历史上爱国志士孙中山等人发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全民族抗战以及当下举国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批批“英雄”为此进行了艰苦的奋斗,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学习到忧国忧民、众志成城、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等优秀的品质。
三、【核心素养】
1.【历史解释】(2022·广东·八年级单元测试)1938年10月底,蒋介石发表《为国军退出武汉告全国国民书》,指出:“盖抗战胜负之关键,不在武汉一地之得失,而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见,武汉会战( )
A.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C.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仗
【答案】C
【详解】依据材料“在保持我继续抗战持久之力量,号召全国同胞继续贯彻持久抗战、全面战争、争取主动之一贯方针,造成最后之胜利”可以看出武汉会战推动了全面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C项正确;AD两项是平型关大捷的意义,排除AD项;打破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是淞沪会战的意义,排除B项。故选C项。
2.【史料实证】(2022·黑龙江·肇源县第二中学模拟预测)著名作家减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用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在残破的北关城墙插上了国旗!……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因指挥台儿庄战役而载入史册的将领是( )
A.邓世昌 B.左权 C.李宗仁 D.彭德怀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在抗日战争中,在国民党正面战场上,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C项正确;邓世昌是甲午战争中的抗日英雄, 左权、 彭德怀是共产党敌后敌后战场的指挥者,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
3.【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专题练习)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七七事变 ②淞沪会战 ③南京大屠杀 ④九一八事变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答案】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①七七事变是1937年7月7日;②淞沪会战是1937年8月13日;③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④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4.【时空观念】(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小明在复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时,利用了年代尺来梳理知识,他整理的这段历史反映的主题是( )
A.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D.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
【答案】C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都是国民党正面战场领导的战役,C项正确;1937年七七事变的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排除A项;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排除B项;题干没有涉及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D项。故选C项。
5.【家国情怀】(2022·全国·八年级单元测试)下图是蔡若宏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创作的漫画《全民抗战的巨浪》,中国抗日军民高举着战刀,高举着铁拳,高举着手榴弹,组成了汹涌咆哮的巨浪,吞没了像野牛般在水中垂死挣扎的日寇。背景有闪电划过夜空,还有那震天的怒吼。漫画旨在( )
A.讽刺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 B.赞扬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积极配合
C.颂扬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坚强抗战意志 D.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
【答案】C
【详解】漫画中“中国抗日军民高举着战刀,高举着铁拳,高举着手榴弹,组成了汹涌咆哮的巨浪,吞没了像野牛般在水中垂死挣扎的日寇。”体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致,颂扬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坚强抗战意志,C项正确;淞沪会战说明国民政府已经开始抵抗,排除A项;漫画主旨是颂扬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坚强抗战意志,不是赞扬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积极配合,排除B项;漫画主旨不是说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排除D项。故选C项。
四、【挑战真题】
1.(2022·山东菏泽·中考真题)下图是抗战时期的一次重要战役示意图。该战役( )
A.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B.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C.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D.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答案】D
【详解】据材料“宝山、四行仓库、杭州湾金山卫”等关键词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D项正确;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排除B项;发生在华北地区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2·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面对日军大肆侵略,中国军队英勇抗击,筑起了血肉长城。下列抗战史实搭配正确的是(  )
A.彭德怀——淞沪会战 B.谢晋元——台儿庄战役
C.张自忠——枣宜会战 D.李宗仁——平型关大捷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C项正确;1937年8月,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抗,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排除A项;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排除B项;平型关大捷是林彪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设伏,将日军全部歼灭。取得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右表是某同学对抗日战争时期几场重大战役及其推论的梳理,表中①处应填( )
史实 推论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长沙会战 其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①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仗,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百团大战 有力打击了日军侵略气焰,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A.武汉会战 B.枣宜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豫湘桂战役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李宗仁领导的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的意志和信念,C项正确;ABD项都是败仗,排除ABD项。故选C项。
22.(2021·江西·中考真题)“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A.北伐的胜利进军 B.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内迁的高校,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陕西、贵州四省。其中四川最多,仅重庆一地就集中了二十五所”结合所学可知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将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同时中国东部的一些工厂和许多高校纷纷内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侵华日军的步步进逼导致的,故选B;北伐战争是从广州出发,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统治,与题意不符,排除A;北平的和平解放是解放战争时期平津战役,此时新中国即将建立,不会出现材料中情况,C错误;国民党南京政权覆亡,国民党逃往台湾,不符题意,D错误。
4.(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1938年6 9月,历时4个多月的武汉会战,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由此可见,武汉会战体现了中国战场
A.正面战场第一次大会战的战况 B.抗战相持阶段敌后战场的作战特点
C.迅速进入抗日战争大反攻阶段 D.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答案】D
【详解】依据题干“日军投入兵力达40余万,中国配置兵力约100万,日军的进攻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的信息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牵制了日军的大部分兵力,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D符合题意;ABC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材料内容无关,排除;故选D。
5.(2019·广西河池·中考真题)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武汉保卫战C.台儿庄战役D.第三次长沙会战
【答案】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中国军队调集重兵防御,拼死抵抗,获得会战胜利。这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场“会战”是第三次长沙会战。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6.(2020·湖南益阳·中考真题)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壮士弯弓射大雕,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
——摘自柳库《七绝·壮举》
材料三 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利用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两岸有利地形,构筑工事,逐次抵抗,消耗敌人。在江西万家岭,中国军队击毙日军3000余人。但是,整个战场形势对中国不利,为避免损失,中国军队在与日军主力部队相持近四个月后有序撤出武汉。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武汉会战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4)上述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折射出中华民族的哪些精神?
【答案】(1)特点:规模大;获利丰;支持军用企业发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起到诱导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起到抵制作用,推动我国近代化进程。
(2)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
(3)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向战略相持阶段。
(4)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勤勉奋斗的精神。
【详解】(1)关于“特点”,由材料“布机一千张,雇佣工人2500人”,可得出规模大;由材料“获利甚厚”,可得出获利丰;结合所学,洋务派的民用企业是要弥补军用企业资金不足问题,支持军用企业发展。关于“作用”,可以从对民族资本主义的诱导作用、对外国资本主义的抵制作用和促进中国近代化等角度归纳。
(2)由材料“挥戈跃马灭前朝。武昌城头旌旗展,烽火神州遍地烧”反映了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可知指辛亥革命。结合所学,可以从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等角度归纳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3)由材料“。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可得出武汉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战线最长、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会战;由材料“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杭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可得出武汉会战使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向战略相持阶段。
(4)近代时期武汉为探索挽救民族危亡的努力首先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武昌首义和洋务运动的大手笔行动体现了开拓创新精神,从武汉会战的经历来看体现了勤勉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