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 课时跟踪练
一、单选题
1.1949年,上海投机资本利用物资极其匮乏的情况,在粮食、棉纱和煤炭市场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全国性涨价高潮。人民政府指导各地集中时间、集中物资统一向市场抛售,同时收紧银根,仅用10天左右就将这股涨价风潮平息下去。这场斗争的胜利
A.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成功开辟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C.有利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D.解除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2.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重要原因是
A.实施“一边倒”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不结盟运动发展 D.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
3.新中国初期、中国的机械装备工业仍属于修配的性质。到1957年底,中国已经能够自主生产汽车、拖拉机、石油化工设备、发电设备、工程机械、冶金矿山设备等几十种机械装备工业产品,国家建设需要的绝大部分机械装备由国内生产。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展
C.国民经济布局的优化 D.国家经济建设方针的落实
4.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强调了
A.多党合作的必然性 B.协商民主的重要性
C.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D.民主决策的科学性
5.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银元之战”“米面之战”,并开展了“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活动。其共同目的是
A.推翻国民政府 B.驱逐西方列强 C.巩固人民政权 D.建设社会主义
6.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号称“共和国长子”,工业成就突出。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大型工厂在“一五”期间就建成投产。这说明了
A.中国的工业化基本实现 B.新中国经济发展受苏联的影响
C.国民经济将迎来快速增长 D.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7.国旗的变迁记载着历史。下列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
A.政权更迭 B.国际地位的变化
C.国家领土的变化 D.国家性质的变化
8.柳青的《创业史》中有以下情节:“市集上都在谈论几处黑板报上用红粉笔标题的大消息:本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灯塔农业社成立了。”小说中提到的这—事件
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 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加速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 D.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
9.1952年开始筹建的、民主德国援建的“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其厂区设计建设是典型的生产性规划布局,是包豪斯学派的作品,为今“798”艺术区的前身。与该厂的诞生密切相关的是( )
A.第一个五年计划 B.“三线建设”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人大三届一次会议
10.下图是关于某个国际会议的简报及相关内容的示意图。以下的四个分析中准确的是
①迎来了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高潮
②明显改善了新中国与英国的关系
③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地区的安全
④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亚洲最大国家的代表第一次在西方为亚洲讲话……周恩来今天是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代表,成为全世界注意的焦点”。20世纪50年代西方报纸评论的会议应是( )
A.万隆会议 B.亚非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日内瓦会议
12.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会议,周恩来汇报参加日内瓦会议和出访印度、缅甸情况时,毛泽东指出:“门要关死已经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种有利的局势,需要我们走出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和平相处。”这说明
A.国内建设需要调整“一边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提升中国影响力
C.“求同存异”促进亚非各国了解中国
D.不结盟运动兴起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13.“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段材料应该出自于
A.《共同纲领》 B.《论人民民主专政》
C.《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4.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49倍;人均生产总值13108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035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说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
A.维护了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B.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C.加强了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 D.保障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15.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周边国家还没有对中国的外交思想形成感性认识之前,朝鲜战争爆发了。由于美国的操纵,中国在舆论上陷于被动,而中苏的密切关系也使一些周边国家对新中国产生了误解,因此难免有剑拔弩张的对抗情绪。为此,新中国
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积极改善与日韩的关系
16.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在城市里统一设置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为市政府或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基层行政组织;居委会的法定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但在当时主要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进一步延伸。这一举措旨在
A.保障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B.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C.提高国家的城市治理水平 D.健全国家的基层法律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从1952年起,中央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国家计划委员会,逐步形成由国家计委、中共各部计划司、各省市自治区和县级计委等组成的自上而下的计划机构体系。财政方面,实行中央、省(市、自治区)县三级财政,由中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但绝大部分资金集中在中央。工业领域,重要物资分为统配和部管两种,分别由国家计委和主管部平衡分配,国营、公私合营企业所需重要物资,均纳入国家物资分配计划。商业流通领域,从1953年起,国家根据不同商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分别采取了统购统销、派购、议购等不同购销形式,对外贸易,始终实行国家统购政策,进出口业务均由国家所设外贸公司负责。通过上述一系列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基本形成。
——摘编自王桧林《中国现代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形成的背景和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系进行评价。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采取“一边倒”是中共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寻找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伙伴等方面的现实需要。
有些学者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和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认同,以及对国际政治形势的估计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必然胜利的思想理论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共的国际政治立场就是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摘自董振瑞《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一边倒”外交方针研究述评》
材料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一边倒”的总特征下,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系列调整,贯穿着独立自主原则和国际统一战线思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前,新中国坚定地实践着“一边倒”外交战略。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获得发展机会,但也造成外交上的不平衡。这限制了新中国外交的主动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朝鲜战争结束后,多种因素促成“一边倒”外交战略不断弱化,为新中国执行新的外交政策提供了契机。
——摘自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1)概括上述两个观点的分歧。你赞同哪一观点并说明理由(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不平衡”的原因。指出为打破这种不平衡,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外交努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上海人民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平息了涨价风潮,打击了投机资本,这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C项正确;这是中国的内政,“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的说法夸大,排除A项;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土地制度改革,排除D项。故选C项。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5年即万隆会议召开前后,更多国家和团体的代表到中国访问,主要原因是中国在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B项正确;当时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仅有十多个,旗帜鲜明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的“一边倒”方针不是1955年前后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直到1961年不结盟运动才开始兴起,排除C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是中国在新时期才制定的外交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一五计划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据此可以得出材料中的变化主要得益于我国一五计划的实施及落实,D项正确;苏联对新中国的援助只是材料中变化的外因,要彻底长久的变化,还得靠我国自身的努力,排除A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1957年刚刚开始,不可能迅速扭转中国工业落后的局面,关键还是一五计划在工业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项排除;根据上述分析,一五计划才是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B
【详解】命题透析 本题以党的十九大报告言论为背景材料,考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拨材料中“有事好商量”“由众人商量”体现的是协商民主,B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多个党派,A项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商量”,而不是“人民”“决策”,排除C、D两项。
5.C
【详解】结合所学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可知,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巩固了革命成果,通过“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打击了资本家的投机倒把活动,稳定了经济和金融秩序,通过抗美援朝为新中国创造了稳定的外部环境,所以题干中活动的共同目的是“巩固人民政权”,C项正确;渡江战役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题干时间是新中国成立后,排除A项;题干中的活动与“驱逐西方列强”无直接联系,排除B项;建国初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主要任务是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
6.B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期间,重工业发展及成就主要在东北地区,这是因为东北地区接近苏联,便于取得外援,故B正确;一五计划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A说法错误;据所学可知,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而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国民经济发展受阻,C错误;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故D说法不准确。
7.D
【详解】据材料“清朝”是封建社会;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故国旗的演变最能体现国家性质的变化,D正确;国旗的变迁虽然体现了政权的更迭,但更能体现政权的性质,A错误;国旗的变化与国际地位、国家领土无关,B、C错误。
8.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合作化,因此根据材料“区的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可知与社会主义改造有关,C项正确;国民经济恢复工作于1952年底完成,排除A项;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排除D项。故选C项。
【点睛】
9.A
【详解】根据材料“1952年开始筹建”“民主德国援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在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建成了一大批工业项目,其中“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便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果,A项正确;“三线建设”是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为加强国防而在中西部地区进行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与材料时间和地点不符,排除B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人大三届一次会议召开于1964年,二者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D两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国际会议是日内瓦会议,它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与会国包括中、苏、美、英、法以及越南民主共和国以及被法国占领的南越、老挝和柬埔寨。日内瓦会议是一次成功的会议。这次会议对新中国来说是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的。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这就再一次打乱了美国从朝鲜、台湾、印度支那三条战线威胁新中国的战略部署,巩固了中国南方边陲的安全。会议期间,英方对中方释放出较为友好的态度,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代表团抓住机遇,与英方进行了频繁接触,明显改善了新中国与英国的关系。综上所述,②③分析正确,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内瓦会议没有迎来了新中国与各国建交的高潮,也没有建立了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因此,①④分析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据所学可知,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并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为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推动了会议的进展,D正确;万隆会议的地点是印尼的万隆,故A与材料不符;万隆会议又称为“亚非会议”,故B错误;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与材料无关,C错误。
12.B
【详解】根据材料“日内瓦会议、走出去”及所学知识可得,毛泽东主张通过支持东南亚等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来提升中国的影响力,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一边倒”需要调整,排除A项;“求同存异”是万隆会议中提出来的,排除C项;不结盟运动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它成立于冷战时期的1961年9月,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材料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出自于《共同纲领》,故A正确;《论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CD错误。
14.B
【详解】我国在新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00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是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的49倍……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并非强调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排除D项。故选B项。
15.B
【详解】材料反映了朝鲜战争爆发后,周边国家对中国存在误解,双方关系紧张,结合所学可知,在此背景下,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改善了不利的国际形势,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故选B;“另起炉灶”指的是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积极改善与日韩关系,均发生于20世纪70年代,故排除CD。
16.C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城市设立基层政权机关和民众自治机构,其本质是对1954年宪法的精神的落实,旨在提高基层民主化程度,改进国家城市治理水平,C项正确;A、B两项并不是这一举措的目的所在,排除;材料只涉及一部法律条例,不足以健全法律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7.(1)背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国家实施“一五”计划和社会主义改造;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特点:经济决策权、管理权高度集中和统一;国家、政府以行政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行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产品生产。
(2)评价:这种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在当时物资缺乏、经济基础薄弱的条件下,起到了积极作用。它有利于把有限的资金、物力和技术力量集中起来,保证重点建设项目的完成。但是,国家包揽过多、统得过死,不利于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其弊端愈加突出
【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特点及其评价。
第(1)问,“背景”应结合“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历史的状况进行分析,“特点”应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归纳。
第(2)问,依据唯物史观,对社会主义经济体系进行辩证评价,既要看到其积极性,也要看到时代的局限性。
18.(1)分歧:前者认为“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后者认为是基于意识形态。示例一:赞同前者观点。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经济恢复以及工业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外部的经济和技术的援助。与此同时,人民政权实行独立自主,西方列强在华侵略权益丧失,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新生的人民政权在安全问题上需要外部的保障。在当时世界两大阵营激烈对抗的背景下,只能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因此“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家利益的被迫之举。示例二:赞同后者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建立社会主义为目标,苏联和中共都把中国革命视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长期保持密切联系,中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具备一致性。中国革命本身就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加之美国在解放战争中扶蒋反共,战后继续敌视社会主义中国,从中国革命自身的性质和前途来看,西方列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手。由于当时两大阵营之间意识形态斗争的异常激烈,很难撇开意识形态来单纯地发展外交关系。因此意识形态问题是“一边倒”政策的基础。
(2)原因: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朝鲜战争的冲击;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外交努力: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以大国身份步入国际舞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积极建立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挪威、英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不同等级的外交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多方面的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详解】(1)根据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采取‘一边倒’是中共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破西方经济封锁、迅速医治战争创伤、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强国力、寻找能够提供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的伙伴等方面的现实需要”,可得出,该学者认为“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根据材料一“有些学者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美国和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认同,以及对国际政治形势的估计是建立在帝国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必然胜利的思想理论之上的。这就决定了中共的国际政治立场就是加入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可得出,这些学者认为“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意识形态考虑。如果赞同前者,可以从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的经济恢复、政治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以及当时的国际形势,说明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如果赞同后者,可以从历史上中苏友好、中美交恶以及二战后冷战的国际局势等角度,说明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也可提出你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根据材料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是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前,新中国坚定地实践着‘一边倒’外交战略。这一外交政策使新中国获得发展机会,但也造成外交上的不平衡……”,可得出,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不平衡”的原因是:朝鲜战争的冲击,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结合所学可知,导致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上的不平衡”的原因还有:美苏冷战,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等。为打破这种不平衡,新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进行的外交努力有: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1954年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以大国身份步入国际舞台;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积极建立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同挪威、英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不同等级的外交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多方面的支持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