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时跟踪练
一、单选题
1.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强调“夷夏之辨”。1849年,徐继畲在《瀛寰志略》中,介绍西方国家时已不用“夷”称。1861年,冯桂芬在刊刻《校邠庐抗议》时,将书中的“夷”字全部删除,认为今日洋人与昔日夷人不同。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的知识分子
A.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 B.传统价值观念丧失
C.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D.抵御侵略意识消退
2.鸦片战争爆发原因,费正清认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造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材料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B.肯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未揭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 D.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
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主张“奏仿钦天监用西洋历官之例,行取弥利坚、佛兰西、葡萄亚三国各遣头目一二人赴粤司造船局,而择内地巧匠精兵以传习之”,“并延西洋陀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驶攻击”。据此可知魏源
A.形成了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 B.是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
C.改变了“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 D.对洋务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4.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魏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明确规定“不得提书夷字”。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一词逐渐成为清政府朝野公私文牍的通用语,含义也更广泛。这一过程反映出清政府( )
A.对本国和外国实况的认知趋同 B.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
C.天朝上国传统观念的动摇 D.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
5.当《南京条约》签订时,清朝官员董宗远上奏反对。他说:“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乱民自此生矣,边境自此多事矣。”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 )
A.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B.维护自然经济状况
C.维护国家独立自主 D.学习西方技术
6.《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 )
A.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 B.巩固了传统的夷夏文化价值观
C.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著作 D.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7.19世纪40年代,时人记载:“松、太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蓗……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这一现象表明当时中国
A.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
B.传统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D.近代民族工业遭遇困境
8.“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内容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9.《海国图志》在刊行六十卷之后,魏源将其增补到百卷,增补情况如下表所示
内容 筹海篇 地图 各国地志 夷情备采 西洋器械 地球天文 国地总论 筹海总论
增补卷数 1 1 25 1 4 5 1 1
总卷数 2 2 66 3 12 5 3 4
据此可知,魏源A.主要精通世界地理知识 B.不断为维新变法呼吁呐喊
C.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 D.具有强烈的与时俱进精神
10.鸦片战争后,当时中国普遍流行的观点是,“逆船恃其做火,止利于水,不利于陆”,“英夷所长在海,待诸内河,待诸陆岸,则失其长”,如此“专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已可收安南创敌之功”。这实质上反映出当时
A.战争未能引起国人警醒 B.有识之士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
C.中英两国军力各有优劣 D.清政府认真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
11.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了
A.棉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 B.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
C.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D.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
12.有学者指出,这场战争尽管打开的仅仅只是一些窗口,但是它促进了古老的封建与专制中国的瓦解,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对这一战争解读正确的是
A.战争根源是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B.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
C.清廷“天朝上国”心态土崩瓦解 D.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13.法国海军上尉帕吕在回忆录《远征中国纪行》(成书于1863年)中写道:“八里桥(东距北京通州八里)一役,联军弹药耗尽急需补给,可就在此时,清军首领僧格林沁撤退了,沿着石板路逃回了北京圆明园。”八里桥战役发生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4.在《南京条约》《虎门条约》的签约过程中,清朝方面无一例外放弃使用本国译者的权利,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包揽翻译工作。这一做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确保了谈判的顺利进行 B.维护了天朝上国尊严
C.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译本 D.清政府建立近代学堂
15.下表为晚清介绍世界地理科学知识及各国历史的著作,该表可以说明,这时期
年代 1840 1842 1847 1848 1855
编撰者 林则徐 魏源 姚莹 徐继畲 陈逄衡
著作 《四洲志》 《海国图志》 《康蝤纪行》 《赢环志略》 《英吉利纪略》
A.开明知识分子开始反思天朝上国观念
B.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传统的王朝意识
C.官绅士人以传播世界地理知识为己任
D.朝廷迫切需要了解夷情以应对变局
16.在《南京条约》签订以后,中方代表提出增加补充条款。在随后签订的补充条约中,26类160余种货物税率用两国协定的方式规定了下来,实际税率在5%左右,为当时世界最低。由此可推知
A.中国争取到了关税平等互惠权力 B.中国积极主动了解国际关系准则
C.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闭关锁国政策开始走向瓦解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在朝廷的支持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1877年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东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1881年11月,随着津沪电报线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形成。此后历经近十年建设,形成了连通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四省的沪粤线,上海至汉口的“长江电线”,汉口经四川到云南蒙自的第四条干线和保定经太原、西安、兰州到嘉峪关的陕甘电报线等五大通信干线。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边陲地区外,大部分省和重要商业城市都已通电报,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讯网。
——摘编自邓绍根《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材料二 近代中国面临西湖冲击,中国向何处去?很多读书人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早期维新派代表郑观应说:“英国电报设于王家,商民欲通信者收其费,岁以所入济局用,往往致赢……普、法构兵,普人行军处遍设电线,而尽毁法人所设,遂以败法……盖兵贵神速,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莫电线若矣……夫轮船、枪炮等物,中国仿行有年,损益犹或参半,电报则有益无损,何不一试之耶?”进一步考察其立论基础,其中“兵贵神速”语出《孙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语出《汉书》,皆为中国之历史智慧。
一份1896年的报纸云:“乃近有匪徒造言谓,电报局所用电气系以死者之魂炼成,故专收人家供举之神主牌……此语传遍远近,乡愚皆信以为真。”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年间,乡民不知电报为何物者仍是常事。这一切提示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必将是一渐进的、缓慢的乃至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
——摘自夏维奇《电报的引入与近代中国文化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以下一个问题作答:①以郑观应论电报为例,说明近代中国人在探索国家出路的过程中是“回头看与向外看并存”的。②结合清末电报事业的发展,说明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是渐进的过程。
18.“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历代的茶叶贸易可以折射出中国商业政策的发展概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茶叶征收税赋和实行专卖政策从唐朝开始,茶税起初只就产地及通过商人征收,其后到文宗(公元826—840年)时,根据盐铁使王涯的建议,实行专卖,其办法是“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唐代对于茶的走私,打击十分严厉,不仅组织了缉私队伍,而且规定如贩茶叶3次,总数累计超过300斤者即处死刑。
——屠振林《我国古代茶叶专卖政策和茶税征收办法》
材料二 在贸易与流通领域,宋代的茶叶流通专业化市场大量形成,并在行业规范建设方面日趋完善,专门从事茶叶收购和精加工及转卖流通的茶行商号、专业化手工作坊、茶厂、贸易市场等遍布各大中城市,茶楼、茶肆等休闲消费的经营场所大量出现,成为一个城镇、地区繁华与否及开放程度大小的重要标志。
——周晓景、黄为《中华茶事:茶与社会民生》
材料三 在中国近代史上,茶叶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如清同治六年(1867)福州口岸出口额为20759941元,其中茶叶出口额总计19080665元,包括红茶18974667元,绿茶105998元,占出口总额的91.9%。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中国近代茶业的兴衰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史。
——周晓景、黄为《中华茶事:茶与社会民生》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政府的茶叶贸易政策,结合所学,指出宋代茶叶贸易较之唐朝的发展之处。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近代知识分子不再称西方国家为“夷”,从表面看似乎只是称谓的变化,本质上则是中国人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外交理念逐渐向近代转型,A项正确;践行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一说,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也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士大夫外交理念的转型,并不能说明传统价值观念丧失、抵御侵略意识消退,排除BD两项。
2.C
【详解】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爆发是因为清政府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观点未揭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是不正确的,故C符合题意;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故A错误;材料未肯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公平公正的国际关系准则,故D错误。
3.D
【详解】根据材料“《海国图志》”“习其铸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为后来洋务运动奠定了基础,D项正确;此时的知识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没有体积学习其他方面的内容,所以并没有形成系统学习西方的思想,排除A项;近代化运动实践的先驱是洋务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材料内容中只能看出学习西方技术,并不能看出他改变了“天朝上国”的观念和贵华贱夷的传统观念,并且这时期还未改变“天朝上国”的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近代晚清统治阶级对西方由“夷”务向“洋”务称谓的转变反映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传统华夷观动摇,C项符合题意;题干不能说明清政府对自身认识与外国趋同,排除A项;清政府已沦为洋人的朝廷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排除B项;仅从外交用词的变化不能说明清政府主动融入世界潮流,排除D项。故选C。
5.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董宗远认为《南京条约》会损国威、伤国脉、生乱民、边境多事,这将破坏原来的封建统治秩序,因此他反对签约的出发点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所以A正确;“维护自然经济状况”不符合材料主旨,所以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国家独立自主的内容,所以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学习西方技术”,所以D错误。
6.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海国图志》中出现了关于参议院、众议院和总统等涉及到西方政治体制的内容,A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海国图志》介绍西方政治制度,与传统的夷夏文化价值观相反,排除B项;《海国图志》的作者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并非洋务派,排除C项;《海国图志》虽然介绍了西方政治制度,但并未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7.A
【详解】依据材料中“吾村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由于外来商品的大量涌入,冲击了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手工业棉纺织业逐渐衰败,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缓慢瓦解,但尚未失去主导地位;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不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选项错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诞生于19世纪60、7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英国”“香港”等信息可得出,《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A项正确;BCD项没有割让香港,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海国图志》对世界各国的情况、地理天文及技术发展等均有介绍。说明的是魏源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希望国人深入了解西方,C正确;魏源并不十分精通世界地理知识,这主要和时代的局限性有关,A排除;B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做法,B排除;D与材料无关,未涉及相关信息,排除。故选C。
10.A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普遍认为英国侵略者“所长在海”,我们只要“守内河,守近岸,使夷船夷炮失其所长”,这反映了国人认为在陆地上中国是可以打败西方的,并未意识到自身的落后,故选A项;材料并未反映“新思潮”的萌发和中英军力的优劣,故排除B、C两项;材料反映的是对西方侵略认识的不足,并不是在认真总结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教训,故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六十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000余万两”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传统手工纺纱业逐步衰落,中国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的附庸,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花成为最主要的出口产品,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材料“对于推进世界文明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是对鸦片战争推动中国近代化的描述,B正确;鸦片战争的根源是英国需要市场和原料,A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排除。故选B。
13.C
【详解】根据材料中涉及的时间1863年以及“八里桥”“圆明园”“联军”等信息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项正确;法国没有参与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排除A、B项;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1900年,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材料“完全听任外国译员占据谈判桌,包揽翻译工作”明显是放弃了自己本有的权力,使得中方只能接受英方译本,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自身合法权利的放弃,没有体现谈判的进行顺利与否,排除A;清政府的做法不利于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排除B;清政府建立近代学堂是在洋务运动中,排除D。
15.A
【详解】这些著作有利于人们了解世界各国的地理和历史状况,客观全面认识世界和各个国家,对中国人的“天朝上国”观念产生冲击,故答案为A项;这些著作没有涉及近代工业文明,排除B项;这些编撰者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播世界地理知识,排除C项;编撰历史地理著作,不是政府行为,不能反映政府的态度,排除D项。
16.C
【详解】材料反映了《南京条约》中协定关税的条款,协定关税使得中国的税率是当时世界最低,更便利了英国的经济侵略,使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选C;协定关税是英国获得的侵略特权,排除A;材料说明中国不了解国际关系准则,导致外交失败,排除B;通商口岸的开放,表明闭关锁国政策走向瓦解,排除D。
17.(1)原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加深之际清政府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的需要;电报学堂的开设培养了大量人才;电报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
(2)问题①:郑观应以英国电报事业为例说明电报的经济价值,用普法战争电线电报的作用说明电报的军事价值;主张在中国引进试用电报。其立论基础是古代中国历史智慧,主张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问题②:清末有识之士如郑观应等认识到电报的经济军事价值,力主引进电报通讯,清末全国电报网初步形成。但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因封建迷信思想而阻挠电报发展,不少乡民仍不知电报为何物,发展极不平衡。
【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一“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可推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民族危机加深之际清政府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的需要;根据材料一“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可推出电报学堂的开设培养了大量人才;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传入以及电报在传播信息方面的巨大优势。
(2)问题①:根据材料二“英国电报设于王家,商民欲通信者收其费,岁以所入济局用,往往致赢”可知郑观应以英国电报事业为例说明电报的经济价值;根据材料二“、法构兵,普人行军处遍设电线,而尽毁法人所设,遂以败法……盖兵贵神速,所谓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制于人,莫电线若矣”可知用普法战争电线电报的作用说明电报的军事价值;根据材料二“中国仿行有年,损益犹或参半,电报则有益无损,何不一试之耶?”可知主张在中国引进试用电报。根据材料二“其中‘兵贵神速’语出《孙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语出《汉书》,皆为中国之历史智慧。”可推出其立论基础是古代中国历史智慧,主张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问题②: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有识之士如郑观应等认识到电报的经济军事价值,力主引进电报通讯,清末全国电报网初步形成。根据材料二“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年间,乡民不知电报为何物者仍是常事。这一切提示出,现代文化在中国的成长必将是一渐进的、缓慢的乃至长期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可知,这个过程中也有人因封建迷信思想而阻挠电报发展,不少乡民仍不知电报为何物,发展极不平衡。
18.(1)政策:茶叶专卖政策;严厉打击私贩茶叶的行为。
发展:茶叶贸易专业化市场大量形成;茶叶贸易行业规范日益完善;茶叶贸易范围场所更为广泛;茶叶消费推动城镇、地区发展。(任答二点)
(2)理解:茶叶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和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18世纪后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对华贩卖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极大危害,林则徐“虎门硝烟”成为中英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详解】(1)政策:根据材料“实行专卖......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可知,茶叶专卖政策;根据材料“唐代对于茶的走私,打击十分严厉......即处死刑”可知,严厉打击私贩茶叶的行为。
发展:根据材料“宋代的茶叶流通专业化市场大量形成”可知,茶叶贸易专业化市场大量形成;根据材料“并在行业规范建设方面日趋完善”可知,茶叶贸易行业规范日益完善;根据材料“专门从事茶叶收购......遍布各大中城市”可知,茶叶贸易范围场所更为广泛;根据材料“茶楼、茶肆等休闲消费的经营场所大量出现......重要标志”可知,茶叶消费推动城镇、地区发展。
(2)理解:根据材料“茶叶贸易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占出口总额的91.9%”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茶叶是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商品和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根据材料“鸦片战争实质上是一场鸦片与茶叶的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后期,英国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开始对华贩卖鸦片,对中国社会造成极大危害;结合所学可知,林则徐“虎门销烟”成为中英鸦片战争的导火索。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