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跟踪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跟踪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9 17:0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时跟踪练
一、单选题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的基本特点是( )
A.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 D.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
2.据《晋书·王敦传》记载:东晋谚称“王与(司)马,共天下”。这反映了
A.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 B.两晋时期的政治民主化倾向
C.东晋时期士族当权且影响巨大 D.皇帝善于用人深得民心
3.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北魏重视修建明堂( )
A.加剧了社会矛盾 B.彰显了政权的合法性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开始了祖先祭祀制度
4.秦汉时期,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服装——褶是一种短身、细袖、左衽之袍。魏晋南北朝时期褶的开襟方式有左衽、右衽、对襟三种,袖子样式有短小窄瘦和宽松肥大两种,衣身也有短小紧窄和宽博两种。从褶的服饰变化,反映了当时
A.士大夫不拘礼法 B.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C.各政权长期并立 D.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5.北魏时期,许多皇后来自匈奴、汉、柔然、羌等民族,民间的族际通婚也很常见,平城、洛阳是族际通婚的中心。这些现象可说明当时( )
A.南北差距逐渐缩小 B.民族交往途径单一
C.民族矛盾有所缓和 D.婚姻观念平等开放
6.中国古代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帝工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北魏孝文帝 D.晋武帝
7.南朝宋武帝刘裕在位期间,出现了“委任宗室子弟”“太子东宫重兵围积”“寒门辈机要”等现象。据此可推之该时期( )
A.皇权有所强化 B.门阀政治终结 C.宗王势力崛起 D.中枢权力转移
8.南北朝时期著名士族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对自己的庄园作了这样的描述:阡陌纵横,塍埒交经。导渠引流,脉散沟并。……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乍近乍远。这说明该时期的庄园
A.有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 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紧密
C.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 D.规模大且产品种类丰富
9.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九年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此举推动了北方民族融合。下列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举措,并能起到同样效果的有
①皇族拓跋氏改姓元 ②张骞出使西域
③颁行察举制,维护鲜卑贵族特权 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南朝时,“南郡、夷陵……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造成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统治者施政轻徭薄赋 B.北人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C.江南民族交融的加深 D.士族庄园经济集约生产
11.有人这样总结孝文帝改革:“拓跋入中原,国分南北方。孝文行改革,旧俗尽扫光。均田加俸禄,南迁到洛阳。鲜卑封建化,民族融合强。”在社会习俗方面采取的措施有(  )
①改革官制礼仪(典章制度) ②改革服饰、语言 ③均田制 ④改姓氏、通婚姻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2.表所示为《晋惠帝时代汉族之大流徙》一文中的统计资料(部分)。影响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A.政府政策的组织引导 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速
C.江南地区开发的需要 D.战乱引发的社会动荡
13.486年,北魏下令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三长要求挑选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者担任,其职责是掌握乡里人家的田地,检查户口,管理农民,征收租调,征发兵役徭役。这说明三长制的实行( )
A.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B.把更多农民束缚在土地上
C.使北魏政治变得更加清明 D.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
14.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中,不包括
A.匈奴 B.鲜卑 C.羯 D.回鹘
15.西晋和东晋政权面临着政治上与经济上的双重压力,在长达近一个半世纪的时期内未曾铸造铜钱。但在民间,汉五铢钱和各种旧钱并行,且盗铸铜钱现象严重。这表明当时
A.庶族掌控铸币实权 B.民间力量制约皇权
C.商品经济仍具活力 D.抑商观念上下背离
16.“毁镜”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鲜卑族的一种丧葬习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分为多部分。考古发现随着鲜卑族南迁,越靠近中原地区,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可能是( )
A.鲜穿人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 B.政府崇尚节俭的风气
C.受中原地区的汉族习俗影响 D.鲜卑人手中铜镜减少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北魏前期,官员因没有固定的俸禄制度而缺乏稳定收入来源,官员之间收入严重不平衡。地方官员截断官物、搜刮掠夺、经商射利,甚至为了谋取暴利“逼民假贷”,以致严重危及统治。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孝文帝开始“置官班禄”,施行“以品第各有差”的俸禄制度。孝文帝保留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之制,同时又具体和细化了官品的区分,形成了五大阶梯的官俸差别。这一时期以帛计俸,按季发放,中央官员除了获得绢帛,中央财政还会给他们供给食料,如酒肉、谷物等。地方官员则享受“随近给公田”和“依户给俸”的待遇,即伴随均田制的推行而实行公田制度。孝文帝的俸禄改革达到了“厘整时务”的功效。
——摘编自徐研《俸廉关系之辨——北魏官员俸禄制度及其监察机制的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俸禄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孝文帝俸禄改革的内容及影响。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三国志·魏纪》 《后汉书·献帝纪》
天子以公领冀州牧。 曹操自领冀州牧。
汉罢三公官,置丞相,以公为丞相。 曹操自为丞相。
天子使郗虑策命公为魏公,加九锡。 曹操自立为魏公,加九锡。
汉皇后伏氏,坐与父(伏)完书云“帝以董承被诛,怨恨公。”后废黜死,兄弟皆伏法。 曹操杀皇后伏氏,灭其族及其二子。
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使张音奉玺绶禅位。 魏王丕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
材料二 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正,南北朝选择宋齐梁陈纪年,五代十国则选择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年号为标准。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他认为这一举措“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据(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材料三 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司马光)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
——(南宋)朱熹《资治通鉴纲目》
(1)根据材料一,比较《三国志》和《后汉书》对相关史事叙述的差异。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司马光和朱熹关于三国时期“正统”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观点产生的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特征是政权分立,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B项正确;群雄并起与国家分裂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A项;民族交往与民族融合部分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繁荣与科技进步是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CD项。故选B项。
2.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与马﹐共天下”是说东晋时期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两晋政权更迭且政体相对混乱”导致王与马﹐共天下,排除A项;两晋时期是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社会,不能提现政治民主化倾向,排除B项;司马氏和王氏共分天下,而不是皇帝善于用人,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是体现国家礼仪的核心建筑。北魏时期,为彰显政权的合法性,以巩固统治,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B项正确;北魏重视修建明堂,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A项;修建明与强化君主专制无关,排除C项;祖先祭祀制度在汉代以前就存在,排除D项。故选B项。
【点睛】
4.D
【详解】结合材料信息,游牧民族的特有服饰与中原汉民族服饰(如儒生士大夫的褒衣博带样式)融合而产生了各种变式,D项正确;题干中对于服饰的描述并未针对士大夫,排除A项;B项内容与题无关,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各地政权并立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5.C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北魏时期,许多皇后来自匈奴、汉、柔然、羌等民族,民间的族际通婚也很常见,平城、洛阳是族际通婚的中心。”可见当时少数民族之间通婚的现象较为频繁,由此可知当时的民族矛盾有所缓和,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南北之间差距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仅涉及到了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无法得出民族交往仅此一种,途径单一,排除B项;北魏时期,少数民族之间通婚并不意味着婚姻观念平等开放,排除D项。故选C项。
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分明姓族,改易汉俗等,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项正确;秦始皇的统治措施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但严刑峻法激化了社会矛盾,排除A项;汉武帝的统治措施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排除B项;晋武帝在位初期,革新政治,振兴经济。厉行节俭,推行法治, 促进人口增长,使得经济社会呈现繁荣景象,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朝宋武帝刘裕在位期间,出现了“委任宗室子弟”“太子东宫重兵围积”“寒门辈机要”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门阀士族势力,使皇权有所强化,A项正确;门阀政治终结于唐朝,排除B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宗王势力是否崛起于南朝宋,且南朝宋以前宗王势力就已经非常强大,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皇权有所强化,无法体现中枢权力转移,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材料“阡陌纵横,塍埒交经”“北山二园,南山三苑”,反映了庄园规模宏大。材料“百果备列,乍近乍远”,反映了产品种类丰富,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9.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有改汉姓、说汉话、穿汉服及通婚姻等,因此①④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密切了中原地区同西域地区的往来,②不符合题意;察举制是在汉朝时期推行的选官制度,③不符合题意。结合上述分析可知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10.B
【详解】依据材料“南郡、夷陵……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其与夏人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多战乱,北民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南朝统治者的政策,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江南经济开发的原因,江南民族交融的加深是北民南迁带来的,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士族庄园经济的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11.C
【详解】根据所学要知,③是改革经济的措施,排除;①②④都属于社会习俗方面的改革。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D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徙出地大多为北方地区,徙入地大多为南方地区,流徙人数较多,结合所学可知从西晋末年起,社会动荡,北方汉族为了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推动了这一时期的人口迁移,也给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故影响这一时期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战乱引发的社会动荡,D项正确;“政府政策的组织引导”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随着北民南迁,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的不断加速,排除B项;随着北民南迁,有利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
13.A
【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北魏建立三长制,强化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故选A项;三长制没有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排除B项;三长制与北魏政治是否清明无关,排除C项;三长制与民族交融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4.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时期内迁的“五胡”指的是匈奴、鲜卑、羯、氐、羌,不包括回鹘,故D正确,ABC错误。
15.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西晋和东晋虽然长时间没有铸钱,但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需要钱币,所以汉的五铢钱和各种旧钱仍然在民间流行,由于钱荒甚至出现盗铸铜钱,表明当时商品经济仍具活力,故选C;当时长时间没有铸币,A与材料不符,排除,材料没有体现皇权受到制约,B错误;D没有体现重农抑商政策,排除。
16.C
【详解】根据材料“考古发现随着鲜卑族南迁,越靠近中原地区,毁镜现象越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靠近中原地区的鲜卑族生活习俗受到汉族习俗的影响,毁镜现象也就越来越少,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审美观念的改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风气,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鲜卑的铜镜变少,排除D项。故选C项。
17.(1)内容:依据官品高低分等确定俸禄;中央与地方官员的俸禄差别对待;以发放布帛为主,兼以实物和公田;按季度发放俸禄。
(2)影响:确立了相对固定的俸禄制度,稳定了官员收入,有利于澄清吏治;一定程度减少官员压榨百姓;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详解】(1)内容:根据“开始‘置官班禄’,施行‘以品第各有差’的俸禄制度”得出依据官品高低分等确定俸禄;根据“按季发放,中央官员除了获得绢帛,中央财政还会给他们供给食料,如酒肉、谷物等。地方官员则享受‘随近给公田’和‘依户给俸’的待遇”得出中央与地方官员的俸禄差别对待;以发放布帛为主,兼以实物和公田;按季度发放俸禄。
(2)影响:俸禄改革能够确立了相对固定的俸禄制度,稳定了官员收入,从而有利于有利于澄清吏治;一定程度减少官员压榨百姓;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
18.(1)内容不同:《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叙事方式不同:《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评价不同:《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答对2点即可。)
(2)观点: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原因: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司马光和朱熹观点的原因,每个答对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详解】(1)内容不同:从称呼上看,《三国志》对曹操称公;《后汉书》直接称呼曹操。从对曹操爵位的来源看,《三国志》中曹魏君主的官位、爵位、皇位来源于汉献帝的授予,《后汉书》中曹魏君主擅权自立。从伏皇后的死因看,《三国志》中皇后被皇帝废黜赐死,《后汉书》中皇后被曹操杀害。叙事方式不同:根据材料可以看,《三国志》的记录更详细,《后汉书》比较简洁。评价不同:对曹操的评价立场,《三国志》肯定曹魏,《后汉书》贬低曹魏。
(2)观点:根据材料“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如在三国时期以曹魏为正”可知,司马光认为三国时期曹魏是正统,用其年号纪年;根据材料“三国当以蜀汉为正,而温公(司马光)乃云某年某月“诸葛亮入寇”,是冠履倒置,何以示训?缘此遂欲起意成书”可知,朱熹认为蜀汉是正统。原因:根据材料“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为便利纪年,认为在乱世存在多个政权并立时要选择其中某个政权作为正统”可知,司马光作为历史学家,出于编年记事的需要,选择曹魏作为正统;根据材料“北宋和辽、夏并立,因宋受后周禅让,所以在这一时期将宋作为正统”可知,司马光作为北宋时人,北宋由后周禅让建立政权,和汉魏禅让有类似之处;从政权所处的地理位置看,司马光生活的北宋作为中原政权,和曹魏地理空间相似。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是儒家学者,更强调道德和名分,肯定同为刘姓的蜀汉政权合法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处于南宋和金对峙时期,借助蜀汉论证南宋政权的合法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朱熹所处的南宋偏安一隅,和蜀汉情形类似,产生共情心理。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