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4-19 17:1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备 课 本 主备: 审核: 时间:
课题:第12课民族大团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政策。
教学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方法: 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设计或备注
一、新课导入播放歌曲《爱我中华》:提问: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各民族人民形成什么样的民族关系?二、新授(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阅读材料探讨确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材料 (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动,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学生思考根据材料,概括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目的是什么?2.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课件出示以上内容,使学生明确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区域、权限。(红字内容)教师补充自治权:①立法权;②对国家有关法律的变通执行权;③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④培养干部;⑤组建公安部队;⑥自主发展经济;⑦进行贸易活动;⑧管理财政;⑨自主发展文化教育等:3.明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及入法。结合时间轴,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时间、事件。明确其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出示五个自治区示意图,让学生看图指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位置。明确:自治区域分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5.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是什么?(二)共同繁荣发展1.出示图片,了解背景。学生思考:得出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2学生阅读书本思考.:实行共同发展的措施。①政治上: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②经济上:通过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③文化上: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④国家战略上: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同时还实施了兴边富民行动。 以上内容结合课本62页相关图片,63页相关史事加以了解。五、合作探究为营造和谐的民族关系,我们能做什么?①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②积极学习和宣传我国民族政策;③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六、本课小结:略
作业设计:《作业本》P156-57,预习第13课的课前预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周
第 课时
总 课时